音樂升頻的好處..純理論性質討論.


昌昌7 wrote:
Lavry DA10...(恕刪)

DA10我印象中是偏監聽,是否用同軸輸入試試,數位訊號原本就偏冷硬
,同軸訊號可以改善,去店面試線看看如何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hata6136 wrote:
DA10我印象中是偏...(恕刪)


其實我再考慮要不要用AES平衡式輸入,但是我的輸出是XLR轉RCA的,
這樣應該跟轉同軸和光纖差不多吧?
借版問一下
hata大感謝分享知識啊
幾乎耳機都是被您推的
文章看完......


目光落在最後面:
2~6K的玩具
2~6K的玩具
2~6K的玩具


可以麻煩hata大推薦玩具嗎?
聽的音樂很雜
基本上是V家和JPOP啦



allenandhelen wrote:
借版問一下hata大...(恕刪)

我晚點回答你,正在怒吃烤肉


昌昌7 wrote:
其實我再考慮要不要用...(恕刪)

其實有差別,我問我朋友的心得再回報您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allenandhelen wrote:
借版問一下hata大...(恕刪)

假如是JPOP不是KPOP那....
耳道
國際牌HJE-700(15XX左右)可以買.或找的到日版的HJE-900更棒(4000內)
先鋒CL-751很彈的低頻.SONY水貨的XBA系列或不介意聲音偏監聽就H3水貨
拜爾動力DTX-50聲音較特別.低頻碰碰叫..JVC FX-700小爆但非常推薦
耳塞
MX985超推
會考慮耳罩嗎?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昌昌7 wrote:
其實我再考慮要不要用...(恕刪)

友人說XLR轉RCA的轉接頭品質影響聲音很大.建議找好的轉接頭或DIY
用AES輸入音場會有變大的感覺.其他跟線材的關係比較大.
友人強烈建議去試線材
另外友人說Wide,Narrow,Crystal這三個模式一定要自己試看看
理論上是Crystal最好但是會有數位感.WIDE會有類比的感覺???
這我就不懂了.我心思都在HUGO上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hata6136 wrote:
友人說XLR轉RCA...(恕刪)

謝謝你的朋友!!
我的訊號線是XLR直接輸RCA的,沒有轉接的必要了。
我會去找找AES的相關文章,感謝!!
我用一個我常講的


紅白機的PSG取樣還原約略 8BIT, 4000HZ,

你用模擬器來搞個 16BIT,44.1KHZ 那還是你心中想要的回憶嗎??

整個聲音味道就不對了是吧,

這就是標準的"昇頻"了,這樣做對不對?

但是我個人不會喜歡這樣的結果。


所以我個人認為要做的是只要把頭尾都分毫不差的搞好就行了,

44的就準準的44撥,192製作的我也準備好192,諸如此類

就像是12樓講的,那個昇頻就不叫我們理解約定俗成的昇頻,而是該叫做過取樣,用意就是減少誤差。


就像我能夠做到最好的紅白機表現就是 聲寶的 14吋 C1,
RGB影像訊號連結,聲音D/A直入,比起SHARP的雙胞胎FAMICOM AV端子輸出給任何電視更上層樓

=========================================================================


而像現在要100%還原16BIT,44.1都還完全辦不到,當然這問題也存在更高的取樣率身上。

況且最終OP端的類比效果大大的鈍化了以上我講的優劣產品在精度上(或是編程上)的差異性,很容易的被"調音"所取代


這個問題恐怕比起我們到底家裡有沒有足夠能力還原訊源的"震膜端"來說,更值得去思考。

570 wrote:
我用一個我常講的紅白...(恕刪)


我也都儘量不升頻聽音樂就不升,
至於我想買DDC,用意為了非同步而已...
我只聽過用電腦軟體升頻的,所以你說的,我蠻認同的!
沒事不要亂升頻比較好,我不管用TOBBY或DA10聽,就算用同軸輸出,聲音還是不自然...
但是硬體升頻,我就沒玩過了,不予置喙!
570 wrote:
我用一個我常講的紅白...(恕刪)

570兄想的沒錯..但那不是我說的升頻..如TEAC HA-P50用IPHONE當訊源
當我們選擇用HD這個選項時.TEAC有說明是升頻來處理.動態與聲音的密度
明顯變好甚至有不少人覺得解析也增加.這跟JVC的K2技術(也是升頻處理)相同
我友人借HA-P50接IPHONE4當數位撥放器使用時.覺得解析比他家的SR-71不分勝負
所以他變成長期借用 多數的評價都是正面的..不知道您對這個的看法如何
至於超取樣原理上是正面的.但是若是免費軟體或一些小廠的實驗性作品
個人會很簡單的認為一定是沒有那功力才會免費

100%還原16BIT,44.1以數位流處理是可以.問題多出在轉類比輸出這段..
簡單說就是低價器材還原的能力差.自然各方面就較差.這也就是我比較
注重數位轉類比輸出這段的原因.
另拿錄音來說.錄音室的流程是A(類比:人聲樂器)
--->A OR D(A磁帶收錄 D數位收錄88.2K或96K)
--->A OR D混音(同前或再做升頻或降頻準備壓片ETC)
--->D壓片(一律數位) --->消費者家中
那我們消費者的使用過程就更多元了.器材的問題比較多
CD數位輸入是以重現訊號為主(這段最多問題)好的器材重現的好
便宜的當然有它的價值.此時再拿一些做的不算好的升頻軟體那
我想有害無異..假如要求極高那價位肯定也無法便宜
我個人認為品質跟所有的環節都相關..全都重要

昌昌7 wrote:
我也都儘量不升頻聽音...(恕刪)

我建議可以去店面試聽啦..耳朵收貨
試機不用錢..一入一出很傷財啊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