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許多文章都會建議新買的耳機置入撥放器讓其播放數小時,以達到最佳效果,自己使用的耳機都沒有RUN過,而是買來就直接聽,就這樣一直聽一直聽,我也忘記當初買來耳機的音質是怎麼樣的感覺,我現在最常聽的一支耳機入手半年,平均一個禮拜只聽3-4小時,若照這個時數來看的話,小弟的耳機還有在表現的可能嗎?(還是要再RUN呢)
目前手邊還有一組只聽過5-6小時的耳機,想請問如果我照這樣RUN過後,要如何比對沒有RUN過聲音?
前一隻是c710. 已run過..
低頻很棒.
還蠻均衡的..
後買Tri.fi 10 PRO.
剛聽覺得失望.. 氣氛沒有C710來的好. 低頻真的有夠少的..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這麼推..整體挺糟的..
RUN一週後, 中間完全就聽兩聲道喇叭. 沒再聽耳機..
發現感受不一樣, 感覺聲音有調合了很多, 雖然到現在仍覺得低頻實在少 又薄..
氣氛有出來了, 但是我還是好懷念C710阿. 真是隻好耳機..
C710營造的氣氛真的挺不錯的. 解析也OK.
再看看trifi 10pro會不會再變化, 老實說真的有差..
如果每天聽可能會說服自己已經習慣了他的聲音所以覺得變好聽
但是久久聽一次run過後的 就知道真的有不一樣的地方..
一開聲覺得MX760很不錯, C/P值很高
K319就真的很慘, 很糊很糟糕, 聲音又很厚, 真的不值那個錢
K319真的是被MX760巴爽的... 還賣那麼貴
每天都Run他們, 改變開始出現了
MX760變的柔順些, 比較不刺耳, 音場開了點, 定位與層次也清晰了一些
然後就維持了這樣的水準, 很不錯的小耳塞
倒是K319的改變讓我感到吃驚
隨著Run In, 他一天一天的成長了
變成跟剛買時聲音差距頗大的耳機
整體素質在某一天也超越了MX760, 而且還在繼續改變
倒是MX760聲音的變化已經很小了
結論是K319比MX760難Run很多, 震膜比較大
他從一個跟K315差不多聲音等級的東西, 變成了聲音超越他售價的耳機
這不是耳朵對耳機的聲音適不適應的問題
因為我的耳機也不少, 聽來聽去的, 一聽就知道了
單純就是耳機Run In後造成機械性質的改變
所以Run In後聲音差距大不大, 跟耳機本身發聲單元使用的材質 / 大小 / 厚度都有關係
還有Run In耳機用大動態跟低頻多的音樂, Run的比較快, 這全都是物理性的關係
因為要發出低音, 是整片震膜一起動的, 而發出高音, 只動到震膜中心部份~
PS. 我器材比較充足, 所以還是有丟著新耳機自己Run In的習慣
)但是我覺得邊聽邊run才會知道是否有沒有差,還有嘗試各種不同的聲音來run會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