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女王去香港"飄撇"
所以請她帶了一台IPC 160G回來
才1888港票(*3.7 = 台票) 比台灣賣的便宜太多了
可是看了看包裝 上面寫了一個年份是2009
不知道是不是以哪位大哥能幫我解惑

1.我這是第幾代??

2.IPC 6代 7代 的DAC晶片是不是有差別
聽感會相差很多嗎??

3.上面這兩代有iMOD的必要嗎~
因為看了官網他好像比較推5代來做~

4.小弟用的耳機是Grado的 sr80i 以及 sr325is
大哥們會建議Dock LO嗎??

5. IPC出了名的開水底聲上過再配GRADO的熱情
是不是會比較活潑呢??

一次提出這麼多問題 真的很不好意思~~~
因為正在K書 偷休息就上01一下 祝各位考生 期中考歐趴唷
麻煩各位了~~~肛溫~~~謝謝~~thank you guyz!!!!!

關於IPC的問題@@

關於IPC的問題@@

關於IPC的問題@@
文章關鍵字

麥可大魔王 wrote:
前幾天女王去香港"飄...(恕刪)

圖片看起來是薄的,如果是10.5公釐
那就是第七代
因為160G第六代是厚的,七比較薄

六七代的晶片我不確定有沒有差

改IMOD的部分是較舊款的IPV、IPF才需要
因為這2台的內部晶片做的很爛連PO都不好聽
所以才要改

IPC-Go dap DD 經典 Korg dac 100-Genelec 8020d
對不起我有一個小小的疑問

1888 X 0.38 = 717.44台票而以耶!!

七百多塊買一台IPC應該可以讓全世界的商家都去那批貨了吧!!

順便回答一下問題

4.想要比耳機孔更好的音質就要用到LINE OUT~無關哪支耳機

5.我個人感覺稍有改變~但染的不多!!
謝謝彼得大的解惑
看來我還是需要拿量呎來量一下了

T大 我換算錯了啦@@
是1888*3.7=7050 台票(For today)
看來勢必要LO了XD 謝謝你!!!
應該是叫做 6.5 代,因為跟六代是一樣的東西,只是那時候的 160GB 還是做成厚的,
拜科技進步,之後 160GB 有了薄型的。(所以下面還是都稱為六代)

IPC6 不建議改,因為 IPC6 的機殼設計跟過去的 IPC 是不一樣的,機殼內全部都是
採用金屬倒勾的方式來扣住,所以 IPC6 一拆就是破壞性的拆法,之後裝回去一定會有
痕跡,而且在拆的過程也很容易不小心將鋰電的排線給弄斷。

而且,IPC6 已經不是使用 Wolfson 的 DAC,所以 IPC6 的音質先天上已經不如過去
的機種,請不要再說 IPC 什麼白開水的,IPC4 使用 Phone Out 音質都勝過 IPC6 使用
Line Out 外接耳擴。

樓上有一位說錯了,過去的 IPC 需要改並不是因為 Wolfson 的晶片差,而是正好相反,
Wolfson 的 DAC 體質相當好,聲音會較差完全要歸咎大幅縮小的機板,用的都是音質
殺手 SMD 小型電容,所以才要改輸出交連電容,改完後的音質可再大幅提昇。
感謝Y大的解惑!!!!
原來還沒有七代 因為我的IPC序號前幾碼是8K113
所以知道是11年3月出場的 只是不知道盒子上怎麼會打2009

經過Y大的解釋就是
新的IPC音質會不如以前的好囉~~
多花這錢買到的是縮小體積跟保固時間~~
以為新的IPC再音質上會有好的突破才想入手的
都怪我沒去多聽前幾代IPC
雖然很桑心 但畢竟還是自己的選擇 還是要好好用啦
謝謝您悉心為小弟分析!!!!
yrc wrote:
應該是叫做 6.5 ...(恕刪)

不,稱作7代實為6.5代 (笑

喔對講錯
是IPC沒有改的價值,而且不好拆
IPV和IPP才有價值

而且舊的也只能收二手
IMOD看這篇
IPC-Go dap DD 經典 Korg dac 100-Genelec 8020d
P大 這篇我爬文的時候有看到
自己動手拆機 心臟要很大顆 雖然是動故障的~~
突然想賣手邊的IPC換2手的~~心中小惡魔作祟阿!!!!
yrc wrote:
而且,IPC6 已經不是使用 Wolfson 的 DAC,所以 IPC6 的音質先天上已經不如過去
的機種,請不要再說 IPC 什麼白開水的,IPC4 使用 Phone Out 音質都勝過 IPC6 使用
Line Out 外接耳擴。


我來說清楚一點,有錯請指正
ipod video = 正面塑膠, 白黑款
2005年九月是30/60GB,2006年是30/80GB (分別稱作5代,5.5代)
Wolfson晶片

ipod classic = 正面金屬,銀黑款,因為金屬所以不好拆
2007年九月80/160GB,2008年只剩單一款薄版120,2009年是薄版的160
去年到現在則是等於繼續賣2009年款
Cirrus Logic晶片

Wolfson晶片原本是ipod長年使用的晶片
比較悶,底噪也比較明顯,但是感覺音樂性比較強

ipod classic剛出來時聲音比先前冷很多,簡直比sansa clip還要冷冰冰
離奇的是後來在120GB,以及薄版160GB出來的時候
網上都會有網友報告說聲音傾向改變了
但是蘋果官方沒有去做區別,也沒有實質統計可以證明傾向變化
這只能說是蘋果的品管比較鬆
每一台成品之間音色可能有一點點不同
並不清楚蘋果是否有對音質在生產線上做running change
(當年Studio A某店的80/160展示機
兩台設定相同,都可以一台飛速一台累格到爆..哈哈)

我非常喜歡ipod video世代的聲音
所以過去很不喜歡80/160的ipod classic
但是120的classic我就很能聽入耳,不知原因

到了2010年ipod全系列的調音都很有進步
shuffle個人認為是兩千元以下第一名,聽了會驚訝,大勝他牌的sigmatel晶片
nano考慮到電池跟推力之小,也是一大技術結晶,只剩爵士可能施展不開
touch4可以讓很多人都不必考慮買classic
不過不曉得classic有沒有重調過...理論上應該沒有才對 xD

righteousball2 wrote:
我來說清楚一點,有錯...(恕刪)

我選IPC只有一個原因
價格和容量比是市面上CP值最高
IPC-Go dap DD 經典 Korg dac 100-Genelec 8020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