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不著覺 用自己的ipt聽歌 突然有感而發…

對於音質上的講究 我覺得如果是演奏或是小編制/大編制等自然樂器的音樂 聽無損檔是不質疑啦

個人覺得這類音樂320k和無損差距真的頗大 接mbp聽小提琴的兩倍八度和定音鼓的深沉就知道是不是無損檔了

但是像是大多數流行樂 pop 電音 rock(重點!!) 等等…

似乎聽感上的差別就沒有很大 尤其是走強節奏的快歌 或是電子樂佔滿整個音場的歌…

我會說rock聽感尤其不大 就是因為整首歌的主體 - 電吉他和貝斯 聲音本來就是失真的

轉無損聲音也不會變 這我很確定 會變可能就是靈異事件了 可能要檢查下你的耳機或是訊源有沒有什麼東西附身

總而言之 我對於每首歌都要聽無損當然就是持懷疑態度 當然那些推廣無損檔推廣過頭的也是囉

(像是我有個朋友超愛lady gaga之類的歌手 全部的歌都轉無損聽 但在我聽來感覺就是除了有點占硬碟空間之外其他就…不予至評)

所以我目前的主張:

wav→檔案大的嚇人 不能編輯ID3 整理麻煩 用了幾次後又把歌全部重轉成aiff檔了

演奏 交響 原聲帶→ ALAC 1411kbps (不用切檔 一首歌就一個檔案 檔案比flac小一些 比較好推廣)

j-pop acg動漫歌 流行樂 → 320k mp3 (其實是因為這類的歌最多 轉無損ipt容量會爆掉 況且差別真的不大)



不知各位感覺是否跟我差不多呢?
很多音樂真的320K的MP3和WAV差不了多少
不過也要看那首歌的錄音後製等等的和自己器材的能耐
我隨身訊原全部都只裝OGG,因為真的差異極小

不過家裡電腦就都裝WAV了
一來管理方便,WAV+CUE檔真的方便
二來聽有損和無損聲音真的有差,尤其是細節的多寡差異最大
反正硬碟便宜,所以都裝無損WAV了XD

~宅宅Xavier~ wrote:
半夜睡不著覺 用自己...(恕刪)



我覺得還是有差
但那種差異極不明顯
除非在安靜的環境下聽專心聽
不然以一般隨身在外的情況應該都不容易感覺出來
機器測的出來
但人耳卻不見得都聽的出來
之前版上有人發文時也提到
現今許多流行樂的錄音品質已經不如八零 九零年代
再加上大量使用電腦製作
很多都不是真實的聲音
除了您所提到的交響樂或是一些電影原聲帶
我個人是不會執著於無損
不過隨身訊源裡還是會放一些無損
出門要試聽耳機或秀給別人聽推坑時還是會用到的


ps.很奇妙,照理說合成出來的聲音應該是完美的表現,但少了誤差,卻失去了樂手內含的情感
因為快一點 慢一點,音高了或低了一些都是種情感的表現
我曾對我朋友說過,什麼是完美?這個世界上〝完〞全〝沒〞有的東西叫完美。
完美從來就不存在於自然中
可能要看本身的器材與CD的錄音品質...
像台灣這幾年的錄音品質就很差,不少口袋比較深的唱片公司都會去美、日去錄歌

甚至有些人喜歡的國外歌手,會買當地國的內銷版,而不信任國內的轉拷版

像lady gaga就真的有差,這一點我也質疑過
但借到CD一轉檔後,就差很多...
不認為WAV的差異可以讓我討厭AAC,
這其中的差異不會大到令人討厭一首歌,
不過我的隨身聽裡都是WAV檔就是了,
反正也才40首歌,4G用不完,等真的缺容量時,
在一次轉為AAC就好了,WAV的爽度比較高

另,WAV可以編輯標籤,只是隨身聽和軟體不一定支援。


沒有~

而且網路上無失真太多假貨了耶
聽得出不出來是關鍵 最重要 !!!
~宅宅Xavier~ wrote:
半夜睡不著覺 用自己...(恕刪)

~宅宅Xavier~ wrote:
半夜睡不著覺 用自己...(恕刪)

自己聽得爽就好了
IPC-Go dap DD 經典 Korg dac 100-Genelec 8020d
雖然聽不出來,但為了練耳朵,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聽出來
所以有CD就全轉蘋果無損壓縮檔
"理論上"320K跟WAV人耳是聽不出來的

真要聽出來我有聽說過用超高級音響+錄音跟壓片品質都一流的CD才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可以")

不過本版倒是常常出現用MP3+低階耳道就說:喔喔喔!!我聽出來了.......

個人不曉得是它們神耳~還是WAV跟MP3的來源都.....

不過個人肯定推廣WAV等無損檔的精神~畢竟這可以刺激正版銷售~使得真正的好音樂不會寂寞!!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