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前言:
小弟自從踏入這個坑也好幾個年頭了
想當初從第一隻耳道道現在把歐美四家想買的耳機都買了,真的感觸良多
以前也笨過,看了許多網路文章覺得自己好像學了很多東西
去店家試聽被推薦覺得很好聽,這樣的組合超棒
買了大家網路上所使用的"神器"還洋洋得意非常的自豪
走了一輪花了一堆冤望錢才發現自己真的蠻笨的XD


器材:
如果器材能使用數位同軸或是光纖進入的話,請不要用USB輸入
雖然都是數位訊號,但是聲音真的差很多
哪怕是一台幾百元的數位同軸轉換器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我的Monitor 01 USD

自己到目前為止有三個組合

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這是我最早的組合,也是自己第一套家用系統
Yulong在台灣並不常見,非常的冷門
就算去對岸爬文也只會找到一些怪怪阿六回的文章
我就來寫一下我對它的心得
小龍的器材我自己搬去耳機店試聽了許多耳機的結果
他們家的器材聲音有種特別的韻味,聲音偏暖暖的
聲音的走向屬於比較百搭均衡的類型
它的音場不會整個讓你覺得大到誇張
解析也不是說極強,但是它就是均衡
沒有特別強調三頻人聲哪裡比較突出
聲音也中性偏小暖
整體來說聲音是很舒服的

接上我目前的耳機來試的話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HD600
小龍保留了森海的大音場和音色,接上後聲音略微暖暖的
拿來聽古典小編或是爵士真的非常的合適

DT990/600(我RUN超過半年了!)
拜耳家的音色本來就偏薄,用小龍來推高低頻的控制力不錯
我覺得DT990/600只要能把低頻和高頻拉住
不要讓聲音整個衝出來沒力道,其實就成功一半了
在搭上小龍略為偏暖的聲音聽人聲也不會那麼索然無味

K701
AKG家所追求的就是自然舒服的聲音
接上小龍的器材其實感覺舒服,但我覺得K701的聲音可以更好
小龍沒發揮出K701真正強的地方


Little Dot DAC_I + Grado RA1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這一個組合就只拿來接RS1i了
說真的,自己聽過這價位的耳擴或是一體機,我真的覺得只有GRADO最了解GRADO
只有RA1能夠把RS1i處理的這麼迷人~這麼的好聽~

每個人的聽趕喜好有別,但對我而言,RS1i和RS2i拿來接RA1真的是最棒的
確定了RR之後,在來就是訊原的部分了
雖然說GRADO全系列耳機阻抗只有32歐姆,但是他非常非常吃訊原
換一台DAC聲音差了十萬八千里
我自己的看法是,DAC的音場要夠大,解析要夠強(RA1會吃解析)
聲音越中性越好,不然後面的RR接上去音色會很怪

剛開始RS1i是接在D100+A100上面,但是解析真的太強了
之後入手RA1,此時變成D100+RA1+RS1i

但我覺得這樣的聲音太暖,音色也怪怪的(比RS1i接D100+A100怪)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選擇了純DAC Little Dot DAC_I來接RR
小不點的音場和解析就比小龍好很多,接上RR真的很不錯
但是RR是一個大坑,其實在往上買換不一樣的DAC其實聲音又會有變化
以後有資金會在努力的搞定RR配!


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V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買完了小不點的DAC_I之後,其實一直想要試看看小不點一整套的聲音
因為DAC_I給我的感覺是解析棒音場大聲音很中性
如果在搭上他們家的晶體擴聲音應該不錯

HD600
接上小不點之後,音場和解析明顯提升
不過小不點的聲音是屬於非常中性沒有修飾過的聲音
森海家的耳機都暖暖的有點森海味很舒服
接上去之後我覺得沒有接小龍那一套好聽舒服

DT990/600
接上小不點之後,音場有被拉開,低頻的控制力也明顯變好很多
拿來聽古典大編氣勢真的很足很棒!聽LMFAO也非常的爽
不過和小龍相比,人聲真的比較弱,拜耳家的冷聲配上小不點的中性聲音
在某些人聲表現的確沒有小龍那麼的動聽

K701
在K701接上小不點之後我覺得這聲音真的對了!
AKG家自然的聲音搭配上小不點的中性沒過多音染的聲音,我覺得非常的搭
小不點系統有一點特色還蠻重要的
就是音準的表現,在聽古典樂這類的音樂時,樂器聲音沒有過多的音染
我自己認為小不點系統在接上K701聲音是讓我最滿意的


而自己在買了兩套器材後,也有去試過幾隻耳機,感覺也有不同的感想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DT880/600(用了3年)
當初買DT990的時候有和DT880來PK過
最後接上小龍的系統後我比較喜歡DT990的表現
事後買了小不點系統後又跟朋友借DT880來試看看
我非常喜歡DT880在小不點系統上的表現
寬闊的音場,平衡細膩的聲音和豐富的細節,真的很舒服
和DT990有不一樣的感覺,DT880聲音真的更為平衡耐聽

K601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不得不說到K601是一支很棒的耳機
而且和K701各有千秋,並沒有說矮人家一大截
K601和K701有著同樣傳統AKG的聲底,但其實音色是完全不一樣的
K601音場略小,小帶一點監聽感,K701音場大,聲音比較柔美
接上小不點系統時,其實我覺得K601聲音聽起來更爽
它音場小聲音密度高,在聽某些演奏類的音樂或是人聲
它表現出的感覺是比K701還要好的!

K240DF
這是一隻很特別的耳機,阻抗有600歐姆,靈敏度只有88dB/mW
很難得能夠借到這隻停產的耳機回家來聽
它是一隻照妖鏡啊!這是我聽過監聽耳機中聲音最真實的耳機
低頻少的可憐,聲音之真實,拿來聽演奏類的音樂或是慢歌真的超棒
但是它停產了,之後的K240s和K240mk2也都沒辦法表現的和它一樣


心得:
玩到最後,其實隨身就是隨身,家用就是家用
隨身耳機去接家用系統,家用耳機去接隨身系統,都不是一個正確的接法
或許你會覺得好聽可以聽有聲音
但到最後,你可能會像我的感想一樣,認為這樣接的聲音很怪
耳罩單體那麼大,耳道單體那麼小,器材的設計絕對也和這有關
不在要用隨身小訊原加一個耳擴就以為能夠把大耳罩搞定了!

在來是錄音室監聽的器材和HI-FI家用聆聽音樂的器材是差很多的
我以前也拿過錄音筆接過耳機聽,也認為很好聽也蠢過
但回頭想想以前真的太笨了,錄音室的東西音樂性不足監聽感也太重
不管是耳機、錄音筆、錄音室的系統都是這樣

不知道什麼時候也開始流行電腦音效卡推耳機了
音效卡是電腦拿來設計接電腦喇叭的,喇叭是喇叭、耳機是耳機
設計差那麼多,這樣接真的會好聽嗎?多試試看你會有新發現

什麼類型的器材就去接他適合器材
以上是小弟在這幾年時間裡的小小心得
Little Dot 系統 和 Yulong系統使用心得(Little Dot DAC_I + Little Dot MK V、Yulong D100 + Yulong A100)

Joshua_wu wrote:

其實隨身就是隨身,家用就是家用


小弟雖然還沒有打算要進入家用階段 但是這句話有解開我的疑惑

曾經看過用HD800來寫SR71B的評測 還寫得好像真有那麼回事

看來隨身和家用果真是兩碼子事
這篇文很棒。五分奉上。
我之前有在查關於Yulong跟Little Dot的資訊,當時樓主給了不少感想,這次又更詳細了。
不僅是Yulong跟Little Dot的差異,從各種搭配法來看,樓主最後的結論給得很不錯。

>>其實隨身就是隨身,家用就是家用
>>什麼類型的器材就去接他適合器材

說起來就是別勉強自己一步登天,或是人云亦云,走太多冤枉路。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選擇適當領域,用合適的預算跟自己的耳朵去調整器材,這才叫聽音樂。
Sansa Clip+ ->Fischer Audio's DBA-02
Joshua_wu wrote:
前言:小弟自從踏入這...(恕刪)

K601比起K501和K701較少人提

個人是覺得人聲在K601比其他兩支突出, 但聲音似乎沒那麼纖細?!

一直在找品項好的K240DF, 好難收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Combo疊一起就是賞心悅目啊...
不管聲音如何視覺就先討好了
大大的耳機也好多
蘇普 wrote:
K601比起K501...(恕刪)


K601比較少人用應該是因為台灣人都比較喜歡衝頂吧
K601它的人聲並沒有比較突出,會覺得人聲偏近是因為音場較小的原因
音場小人聲就近,音場大人聲就遠,耳機的調音都是這樣的
要比上細膩度,K601的細膩度是比K701好的,聲音更為纖細密度更高
K701的優勢在於比K601更能包容不同類型的音樂,它比較通吃
K601聽搖滾重金屬聲音就會很奇怪

PHOENIXBEC wrote:
Combo疊一起就是...(恕刪)


Combo的好處就是聲底都一樣,不用在去煩惱DAC和AMP的聲底不一樣,搭起來很怪XD
許久未見
Joshua大的收藏越來越多了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Joshua_wu wrote:
K601它的人聲並沒有比較突出,會覺得人聲偏近是因為音場較小的原因

這點能了解

K701只剩下當初試聽的印象, 自用的還沒打算拆封

不過K601的人聲讓我有種沙沙的感覺(run < 100小時)

相較目前手上兩支改線的K501 bass heavy和DT880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squcookies wrote:
許久未見Joshua...(恕刪)


哈哈,一定要的!
我想買的東西遲遲未出只好先投資一下耳機系統了


蘇普 wrote:
這點能了解

K70...(恕刪)


我照片手上那隻就是友人開箱時我幫他照的,也沒有人聲沙沙的感覺...

當初聽RUN很久的K601和剛開聲的也沒差很多

想問大大是用什麼訊原去推的?
真的是中肯的好文章

看完後收獲不少!x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