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電腦當訊源的整理和升級

個人目前是用電腦→DAC→耳罩,訊號源多是16/44.1的無損有壓縮檔,

最近器材安定下來了,想來整理一下電腦的部份,

目前有做簡單的OS優化、BIOS設定、硬碟也移出主機殼,SATA線為銀欣CP03

電腦和DAC之間有接USB HUB,HUB的二段線都已經更換過了,電腦的電源線為mk3+,

CPU i5-3470,板子華碩的P8H77-V,記憶體插了3條,共有4G、2G、2G,時脈設定800mhz。



目前電腦的POWER是傳統那種有風扇的,平常也插著顯卡在用,

想問一下如果打算整理電腦的話,應該先從哪邊下手比較好呢?

目前在看要不要換成沒有風扇的電供,不過不知道無風扇平常的溫度會不會比較高呢?

無風扇的POWER不會比較容易積熱嗎?還是需要特別用電風扇對著電腦吹?

如果無風扇POWER的代價是變成容易積熱的話,那就不打算動POWER的部份了@@



關於顯卡的部份,如果拔掉改用主機板內顯的話,影響聲音的幅度會很大嗎?

最近很少在打遊戲,大多看720p的影片而已,如果乾脆撤掉外接顯卡,

用內建的不知道夠不夠用? 等到要打遊戲再把顯卡插回去這樣?

不知道版上對CAT調校比較有經驗的前輩會如何建議呢?



另外對於訊號源,只有看過國外有專賣24/192的平台,台灣有類似的管道可以買到嗎?

我看國外網站換算下來大約比CD貴一點,不過能提供較高規格的話就相對可以接受,

可是花錢只能買到國外的專輯,台灣的唱片公司都沒有打算要賣高規格的數位檔嗎??

還是就只能等看iTunes哪一天開始賣24/192或32/384了..@@??
starbuckbox wrote:
個人目前是用電腦→D...(恕刪)


MYAV有一個快四年的討論串可以參考.......

scottching wrote:
MYAV有一個快四年的討論串可以參考


那一串看到我都累了
這樣搞

另外我是覺得主機版體質很重要就是了
POWER簡單啊 500W金太極的無風扇版本 海韻也有

怕過熱的話有一個折衷的辦法 海韻X系列的 我記得好像附載20%以下風扇不會轉動

這也算變相的無風扇了XD

反正聽音樂的時候附載很小的

會特別問無風扇是想了解一下,它平常的工作溫度會不會比有風扇的高很多呢?

如果無風扇排出來的溫度太高的話,就不考慮換POWER了@@"
個人電腦偏向硬體噪音與震動方面的改善

減少使用震動量大與發熱高的3.5"硬碟改用SSD或者2.5"硬碟
殼內對流扇全刪,採自然對流(前提是機殼散熱孔夠多)
散熱器個人篇好AC...主要也是夠安靜,風吹聲、轉軸聲與震動都小
如果要進氣風扇可以考慮高爾夫,顆粒狀扇面風切聲會比較小
光碟機就算了...RIP的時候會吵點,忍耐一下就過去了~~反正RIP完聽硬碟的數位檔就好

無風扇POWER還是要考量機殼本身對流是否夠好
機殼如果內部對流屬正壓可以考慮,會比較容易推掉POWER內的廢熱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MAC MINI+SSD??

越簡單越好我覺得
「如果世界發明以冷笑話為動力源的汽車的話,你已經跑的相當遠了嚘。」
KOBAYASHI wrote:
MAC MINI+S...(恕刪)


mac mini那個真的不太好拆,我是不知道其他大大怎麼拆,我試過但是我做不到
可能要有點專業背景的大大來拆吧?!

RMBP,其實更簡單,但是資料庫肯定要外接了,但是外接的 Thunderbolt 6T硬碟大概三萬考慮到資料備份跟不用常常資料的搬移,這樣加起來,最低階的RMBP七萬,共十萬
花這麼多錢優化電腦,又不想玩轉盤
怎不考慮直接改用數位轉盤?
只是有興趣 wrote:
mac mini那個...(恕刪)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桌機要搞到能好好聽音樂其實調整起來還挺辛苦的,光是機殼共振和硬碟運轉本身就算是噪音,再加上風扇和電流干擾...

我反而比較傾向找台基本型的無顯卡(主機板內建的除外)的筆電,這種很難高熱到風扇會轉,其實接到DAC的聲音還挺乾淨的,也比較省錢省事~如果是中高階配備高階顯卡的那種筆電背景相對就沒那麼黑....

剛好手頭上好幾台筆電,自己試的結論是這樣,表現也比桌機好些,自己是這樣用,感覺還OK~
再燒下去,遲早換別人燒給我了>_<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