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自從入手Hifiman HE-6這隻低靈敏巨獸之後,對系統的要求愈來愈高,再加上手邊還有另外一隻hd800在嗷嗷待哺,升級了北極星dac32似乎還是不足以滿足它們,於是內心再度燃起了敗家魂,我的耳機系統是比照喇叭系統來打造,訊源 > 前級 > 後級 > 喇叭/耳機,有興趣的網兄們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幾篇文章,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會想要入手新的前級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北極星dac32配備平衡輸出,平衡系統的魅力令我非常想要一親芳澤,於是鎖定的目標便是具有2*2組放大線路的前級擴大器,由於平衡前級造價不斐,讓我想起一家注意已經好幾年的OEM廠家 - Nature Audio 純真之音(高雄543)

在它的網站流連了個把月,今天終於股起勇氣前往試聽,然後就是這篇Joss-370E的開箱啦!!!

相當熟悉的紙箱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開箱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全鋁機箱,銀色髮絲紋,質感還不賴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背面照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台灣製造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有遙控器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相當豐富的輸出入,輸出共有2組RCA、1組平衡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內部照,純真音響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左右聲道共四組放大線路,平衡放大無誤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音量控制使用自行研發的模組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使用它的平衡輸出來驅動hd800,很好聽唷!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可惜台灣hd800的平衡線還沒上市,暫實用轉接線來擋著用。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推he-6的話,還是需要功率擴大器來加持啦
(勇者開箱)Nature Audio JOSS-370E 前級擴大器(兼耳擴)

引用原廠的介紹:
"JOSS-370E是參考Nelson Pass ALEPH P 1.7線路製作的一款前級擴大機
在HI-END的市場上Nelson Pass一直是擁有很高評價的產品
完全參照售價4000美金的ALEPH P 1.7線路架構來製作成這套JOSS-370E前級放大器
全平衡架構最直接的表現確實非同凡響。

整機全配對MOSFET管
JOSS-370E前級具備90級的音量控制
它不是採用傳統的級進式或是碳膜電位器做音量的控制
JOSS-370E不會有任何物理性接觸的電位器對音樂的解析度及細節造成影響
採用的是自行開發的無觸點音量控制模組
這種音量模組完全無任何機械式的接觸點
沒有音染可以聽到最直接最純真的聲音。"

在純真音響坐了一下子,順便試聽另一台以MBL 6010線路做的前級,聲音較為活潑相當討喜,當下一度對6010動心,但在交換試聽比較之後,Joss 370E的音質較為純淨、耐聽,於是決定就是它了,

先與大家介紹到這,其餘心得陸續再補上,謝謝您的收看。

8/13
我個人覺得把訊源形容成水源的話,愈前端源頭的水量愈大,後面的加壓馬達自然會比較輕鬆、游刃有餘,雖然很不貼切,至少淺顯易懂,

平板耳機確實很難推,不過每位用家的系統都不一樣,很難用同一個標準來做衡量,就我的耳機系統來說的話,我是依兩聲道前後級的概念來做規劃及實驗,再難推動的耳機跟喇叭相比的話,依舊仍是小菜一碟,所以我才會實驗性地用功率擴大器加opt來推耳機,在入手he-6之後得到了最好的映證,忽然覺得自已繞了很大一個圈子在講重覆的話,

記得在入手he-6時我聽了音悅的weiss dac202 + Eddie Current Balance ACT,有被那好聲震憾到,雖然自我感覺良好地覺得自已的系統推he-6是不會輸給音悅的組合,那問題會是出在哪邊?

因為我走的不是平衡系統? 耳擴的驅動力不夠? 自已系統的聲底並不適合he-6、hd800?

經由hifiman 葉經理的指點之後,研究了一下weiss dac202發現它的輸出電平是可以調整的,除了推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對音質的提升相當多,而我的系統在後級(耳擴)這部分幾乎是足以驅動任何耳機了,訊源則是升級了北極星dac32,只是晾在那邊的平衡輸出派不上用場實在可惜,而我認為平衡輸出將可以改善系統中的某些缺點,雖然在前級跟後級之間到耳機並不是一條龍式的走平衡,但已經可以獲得相當的效果了,因為平衡的放大線路是非平衡的2倍,前級之後的路徑並不是全平衡,但還是能夠獲得不錯的電平輸出(電平一詞由我說出並有失公允,畢竟只是鄉民路人級的水準,講錯請指教),讓我的系統發出的聲音更向我的理想邁進了一步,值得一提的是,我要求前級的是發出我理想中的美聲,而不是要求它增強系統的推力,電流放大的部分我還是選擇交給後級來負責。

並不是每一台前級都能夠推得動耳機,如果是Joss 370E的話,300歐姆都能推得相當好的情況下,低阻抗的耳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說不定能夠樂勝與它同身價的耳擴,我手邊低阻抗的只有SA5000,推得很不賴唷。
機器上很多熟悉的影子,不知道是不是用了UCC的金屬膜電容&藍殼變壓器?
「如果世界發明以冷笑話為動力源的汽車的話,你已經跑的相當遠了嚘。」
大大的音量控制是用電腦嗎?
好特別的接法

想問大大為何不入手耳擴
而是用前級
是因為平板耳機
還是因為家裡已經有兩聲道系統了?

jeff90121 wrote:
大大的音量控制是用電...(恕刪)


呃...這該從何說起....,耳擴應該買過7、8台了,目前手邊還留有2台純耳擴,前級擴大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控制音量,所以我播放程式會調到100%,然後由前級擴大器來調整音量大小,

he-6是特別了一點,它的靈敏度只有83db,比一些喇叭還要低,必須要用功率擴大器才推得動推得好它。

前級擴大器在音響系統裏擔任相當重要的調音角色,我也是在今天聽了JOSS-370E之後才深深地體會到,但並不是每一台前級擴大器都推得動耳機,相對地,推得動耳機,而且是hd800、dt990這種250-300歐姆高阻抗的耳機的話,這部前級的推力是不容小覷的,這也正是我這次優化系統所想要升級的部分,也達到預期般的效果,

電光火石有2部作品,tube head及小國寡民都是能夠耳擴兼做前級,小民3有標準的前級輸出及耳機輸出,tube head則需要像我圖中的轉接線才能推耳機,2台都能夠將耳機推得相當好唷。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jeubow wrote:
呃...這該從何說起...(恕刪)


原諒小弟的無知
小弟忘了前級可以控制音量
完全無任何機械式的接觸點 還蠻特別的
因為有些耳擴 有時候 觸碰璇扭轉大小聲
就會發出 私私 的電流聲

平板耳機的靈敏度不高 前端不夠力
聽起來會覺得 這是旗艦的聲音嗎?
小弟有試圖去尋找hifiman耳罩系列的聲音特色
據說是 通透感+直白的聲音
不過小弟沒運氣聽到

我想大大會使用前級
是因為兩聲道+高阻的耳機+大大喜歡推力大的聲音
大大有試過用前級接低阻的耳機嗎?

改天也來試試前級推耳機
不過要先找的到rac轉6.3母頭






jeff90121 wrote:
原諒小弟的無知小弟忘...(恕刪)


碰VR會發出嘶嘶聲是因為VR的鐵殼沒有接地,接地後就沒問題了
「如果世界發明以冷笑話為動力源的汽車的話,你已經跑的相當遠了嚘。」

jeff90121 wrote:
原諒小弟的無知小弟忘...(恕刪)


心血來潮打了不少字,就把以下內容收到心得裏吧XD

我個人覺得把訊源形容成水源的話,愈前端源頭的水量愈大,後面的加壓馬達自然會比較輕鬆、游刃有餘,雖然很不貼切,至少淺顯易懂,

平板耳機確實很難推,不過每位用家的系統都不一樣,很難用同一個標準來做衡量,就我的耳機系統來說的話,我是依兩聲道前後級的概念來做規劃及實驗,再難推動的耳機跟喇叭相比的話,依舊仍是小菜一碟,所以我才會實驗性地用功率擴大器加opt來推耳機,在入手he-6之後得到了最好的映證,忽然覺得自已繞了很大一個圈子在講重覆的話,

記得在入手he-6時我聽了音悅的weiss dac202 + Eddie Current Balance ACT,有被那好聲震憾到,雖然自我感覺良好地覺得自已的系統推he-6是不會輸給音悅的組合,那問題會是出在哪邊?

因為我走的不是平衡系統? 耳擴的驅動力不夠? 自已系統的聲底並不適合he-6、hd800?

經由hifiman 葉經理的指點之後,研究了一下weiss dac202發現它的輸出電平是可以調整的,除了推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對音質的提升相當多,而我的系統在後級(耳擴)這部分幾乎是足以驅動任何耳機了,訊源則是升級了北極星dac32,只是晾在那邊的平衡輸出派不上用場實在可惜,而我認為平衡輸出將可以改善系統中的某些缺點,雖然在前級跟後級之間到耳機並不是一條龍式的走平衡,但已經可以獲得相當的效果了,因為平衡的放大線路是非平衡的2倍,前級之後的路徑並不是全平衡,但還是能夠獲得不錯的電平輸出(電平一詞由我說出並有失公允,畢竟只是鄉民路人級的水準,講錯請指教),讓我的系統發出的聲音更向我的理想邁進了一步,值得一提的是,我要求前級的是發出我理想中的美聲,而不是要求它增強系統的推力,電流放大的部分我還是選擇交給後級來負責。

並不是每一台前級都能夠推得動耳機,如果是Joss 370E的話,300歐姆都能推得相當好的情況下,低阻抗的耳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說不定能夠樂勝與它同身價的耳擴,我手邊低阻抗的只有SA5000,推得很不賴唷。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5分奉上 光照片就值得加分囉


有幸聽過MBL 6010前級推W5000
那個音色到現在都還讓人難以忘懷...


Kasanagi0702 wrote:
5分奉上 光照片就值...(恕刪)


感謝k大,昨天也有順便聽了一下6010的clone前級,音樂性好上許多,氛圍活潑相當討喜,重點它的輸出相當強大,驅動耳機的效果更好。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感謝版0921696705網兄的鼎力相助,割愛珍貴的LINN平衡線給在下聆聽,將其裸線裝置成1對XLR平衡線,以及3pin xlr轉4pin xlr的轉接線,提供耳機線的使用彈性,因為是臨時請人改裝,外表實在有點傷眼。

LINN的線材聲音十分均衡,加強的部分在於人聲的韻味及音樂線條的刻劃,甜度及水份提升不少,原先的平衡線是使用音控設備的麥克風線材,聲音顯得單薄且乾癟,雖然我個人覺得平衡線材對於音響系統的影響不至於太大,但在換上這對平衡線之後,整體的音色實在漂亮許多,沒能夠將這線材做得更有質感,實在是可惜了,為了擠預算玩平衡放大系統,先這樣子吧。


















大家可能在納悶最後一張圖的母母接頭,因為訊源或前級擴大器的平衡輸出是公接頭,平衡耳擴的耳機輸出則是母接頭,耳機端是公接頭,因此為了讓joss370e前級平衡輸出能夠當平衡耳擴用,就得用上這來轉接了,聆聽心得的話,HE-6的靈敏度只有83db,完全推不動啊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