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之前去信義誠品逛街,看到YAMAHA有新產品推出,就情不自禁地被吸進去試聽了
YAMAHA在主打的新品真無線耳機,從E3、E5到E7,由於E3跟E5是比較入門的產品,習慣先攻頂的我直接就選E7試聽。而且試聽完E7之後,就默默地刷下去了…..

E7的外觀比較厚實,實際戴起來也能感受到耳機的重量,邊緣有設計耳鰭,盒子內也有附可更換,幫助戴著時不容易掉落 (這我超需要!!)

整體來看,雖然不像AirPods那樣小巧玲瓏,但因為E7的YAMAHA LOGO,與下方的月溝造型是金屬銀色,讓我覺得戴起來反而很有質感。



講完外觀,來講到內裡;這次的E7蠻有趣的,主打兩個部分:

1.聽覺保護機能
2.主動式抗噪跟環境音模式
聽覺保護機能顧名思義,就是保護耳朵聽力的健康;像我這種音癡,走路、搭捷運、吃飯等等都一定要聽音樂,有時候為了聽音樂的細節,會不知不覺把音量越開越大聲……長期下來聽力也會受損。
但YAMAHA的聽力保護機能,就是在小音量時,不影響高、低音細節表現,不用為了聽音樂的細節,而去犧牲聽力健康。
這點對很長時間聽音樂的我來說,真的蠻重要的!
前陣子因為太長時間聽音樂,朋友跟爸媽跟我講話都要比較大聲,不然會感覺他們像在水中講話一樣,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久而久之也會影響跟他們的溝通。
再來就是主動式降噪跟環境音模式
聽YAMAHA人員的解說,E7透過耳機內建的麥克風收音,並利用晶片去消除外界的環境音。這麼做最大的優點在於,主動式降噪能做到,真的只有耳機輸出的聲音訊號,讓我在聽的時候,能夠完全專注在音樂的內容與細節。
相反的,當走路或是搭捷運,需要注意環境聲音時,就可以切成環境音模式;E7同樣利用耳機內建的麥克風,抓取外在環境,轉而投放給聽者。
但我自己實際試聽的感覺, E7的環境音還是有點小聲,真的要比較尖銳的警告音才比較明顯。
講完內裝,接下來就要實測啦!
不得不說【A star is born】真的帶來了很多,能夠流傳百世的經典歌曲;在【Shallow】中,Bradley Cooper渾厚卻又響亮的歌聲,搭配E7營造出相當好的廣域音場、溫柔的吉他背景樂搭配下,第一句歌詞就讓人沉浸在滿滿的愛戀之中….
而在【I'll Never Love Again】中,Lady GaGa鏗鏘有力的低音、與充滿撕裂情感的高音、甚至是每句之間的換氣聲、與轉音時的力道,在E7加強下更是放大了情感,仿佛Lady GaGa在我面前訴說著,她無盡的悲傷與懷念…………
鬼滅之刃可以說是,這兩年最熱門發燒的動畫了;主題曲【紅蓮華】更是成為某位總同候選人的競選歌曲(誤)….
會選First Take的版本,其實是想測試E7在只有單純人聲時的表現。主歌部分的情感張力,一樣十分的有力;幾個Power與柔軟情感夾雜的橋段,透過E7細節加強後,聽起來十分的過癮!
只是在高音亮度的部分,稍嫌薄弱,雖然高音穿透力很夠,但呈現時沒有預期的高亢,像是一盞不夠廣也不亮,卻把微小處照得很清楚的探照燈,無法挑起激昂的情緒。
前面幾首都是比較慢的慢歌,而要挑節奏比較快、低音表現比較多的歌,我比較喜歡拿【泰山】的【Two Worlds One Family】。開頭就用持續的戰鼓聲開場,不得不說E7在低音的表現非常好!無論是鼓聲乾淨的斷點、Power、以及造成的迴響,都讓我感到非常的驚艷!
而Phil Collins獨特略帶沙啞卻又響亮的歌聲,用E7聽時,卻又能獨立於豐沛的低音鼓聲中,形成高亢高音、與充滿力量規律低音的完美融合!
規格部分:

結語:
在聽過YAMAHA的E7後,我覺得在建立音場、與高低音細節呈現的部分,YAMAHA E7都表現得不錯。
只是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不免就必須塞入許多硬體設備,在外觀與體積上做犧牲,戴習慣AirPods的朋友,就覺得我戴起來耳朵變很大顆…..
然後如果是習慣戴耳機運動的人,我自己也覺得可能不太適合戴著跑步,可能因為我耳朵比較大,有時候走路也會需要塞一下,就要換一下耳鰭。
總之,如果比較著重在音場感、或是比較喜歡重低音的人,也許可以參考或是試聽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