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zer 在本月初正式推出旗下 Barracuda 系列電競耳機的新品 Barracuda Pro,這款全新的耳機新品是透過全無線的方式進行使用,並能透過 Razer SmartSwitch 智慧切換雙無線模式,同時連接 PC 或智慧型手機兩個裝置,並能在兩者間快速進行切換。Razer Barracuda Pro 也搭載 10 段等級調整的混合型主動降噪技術,以及三階段主動噪音抑制功能的整合式波束成型降噪麥克風,期望提供使用者不受環境音干擾的聆聽與通話體驗,內建的 Razer TriForce 生物纖維 50mm 驅動單體,與 THX AAA 消色差音訊擴大器,更能確保低失真的聲音細節與清晰度,搭配 THA Spatial Audio 技術的支援,不論在玩遊戲、聽音樂或觀看電影時,都能擁有深具立體感的沈浸式音效。
- 外盒包裝(正面)
- 外盒包裝(背面)
- 硬式攜帶盒
- 拉鍊設計
- 隔層收納設計
- 獨立配件收納空間
- 隨機配件
- 耳機本體
- 麥克風配置
- 通氣反射孔
- 左側按鍵配置
- 右側按鍵配置
- 支撐頭帶
- 可調式不鏽鋼頭帶
- 耳罩耳墊
- 耳機本體重量
- 含攜帶盒與配件重量

先從實際的配戴感來跟各位分享,由於大尺寸的橢圓形耳罩配置,讓這款耳機擁有絕佳的物理隔音效果,在開啟最大的 ANC 主動降噪模式下,就能組隔約 80~85% 的環境噪音,以室內空間環境來舉例,主要阻絕中低音頻的環境音,並保留清晰的人聲還有幾乎聽不太到的鍵盤敲擊聲,不過在未播放音樂時,則會有些微的負壓感,雖不至於立刻就感到不適,但建議還是直接播放音樂來降低長時間帶來的不適感。
支撐頭帶與耳墊採用的超柔軟記憶海綿,能減輕配戴時的從上方與左右兩側的壓力感,不過外包覆的皮革材質則會在長時間配戴時帶來悶熱感,在室內有冷氣的環境下還不會立刻有感覺,但像最近這種炎炎夏日下,在室外配戴配戴下就相當有感,不過這也是耳罩式耳機目前還較為無解的一塊,倒也不是材質選擇的問題。

以全實體按鍵與旋鈕配置的 Barracuda Pro,在按鍵與旋鈕的配置的位置對於實際使用上也是相當順手,且按鍵的顆粒也採用不同按壓回饋感,以及不同顆粒形式的設計,避免使用者在盲按時誤觸,我自己最喜歡的則是調整音量的轉盤旋鈕設計,其實這樣的轉盤式旋鈕也可在 Apple AirPods Max 上看到,但不同於 Apple 採用整合式的功能按鍵加轉盤操作設計,Barracuda Pro 僅能調整音量大小,相對來說比較單純一點。
Barracuda Pro 也能搭配 Razer Audio App 應用程式使用,可針對耳機進行韌體更新,同時也提供主動降噪/快速留心模式功能切換、勿擾模式功能啓閉、等化器、遊戲模式、麥克風抗噪模式,以及快速連線切換模式,在主顯示介面上也可以看到耳機目前的電量狀態。透過影片也可以看到,當開啟主動降噪模式時,共有 10 階段的降噪模式可提供調整,至於麥克風抗噪模式,也有高低與關閉三種模式,快速連線切換功能則可讓使用者在 Type-C 無線傳輸器 2.4GHz 與藍牙連線裝置間快速切換,至於延續之前的『遊戲模式』則可增加使用藍牙玩遊戲時的無線反應速度,最後則是僅能在連接 2.4GHz 傳輸器使用的『勿擾模式』,能讓原本會自動切換來自藍牙裝置的來電自動接通功能關閉,這樣就能專注在遊戲的遊玩。

Barracuda Pro 採用藍牙 5.2 與透過 2.4GHz 傳輸器的兩種無線傳輸模式,支援 AAC 與 SBC 兩種目前市場主流的藍牙解碼格式,至於 THX Spatial Audio 功能則僅能在 64 位元的 Windows 10 或更高版本上才能使用,這點倒是滿可惜的地方,如果能在無線播放時也導入這個功能,或許能讓強化產品的吸引力。藍牙與 2.4GHz 的無線傳輸穩定性也相當足夠,且結合 Razer SmartSwitch Dual Wireless 功能,確實能快速在兩個裝置間切換,我自己試過 Windows 筆電、MacBook Pro 、PS5、Switch 與 iPhone 藍牙連接切換,都能在不同裝置間快速切換,不過 2.4GHz 無線傳輸器就是會佔用到一個 Type-C 的傳輸埠,尤其當非手機裝置也具備藍牙功能時,就比較傾向用藍牙多點連接功能來解決會是更為直覺便利的作法。
- 2.4GHz 傳輸器安裝
- 輸入裝置選項
- 麥克風音量調整
- 耳機相關設定
- Razer Audio 無法連線

Barracuda Pro 採用混合式著主動抗噪技術,透過內建的朝外和朝內麥克風,結合前饋式和反饋式系統技術來達成最佳的抗噪效果,加上 Razer Audio 應用程式也提供 10 段的降噪模式選擇,除了方才提過在未播放音樂時些微的負壓感缺點外,在音量設定在 40~50 後,不論是在降噪或環境音模式下,都能阻絕外部的環境音,降噪效果算是相當不錯。關於降噪效果模式的設定,在室內安靜環境下,建議在 1~4 的降噪模式,如果是搭乘交通工具時,則是建議 5~8 的降噪模式,如果在戶外環境(需先確保周遭環境安全性),就可以開啟到 9~10 的降噪模式設定,至於在環境音模式下,則稍微會放大環境音,尤其是在中高音頻的部分會較為明顯,如果不喜歡放大聲音的效果,可以採用關閉模式或將降噪模式調整至 1~2 的設定值。

Barracuda Pro 是 Razer 旗下耳機麥克風首款採用升級版 Razer TriForce 生物纖維驅動單體的產品,雖然在藍牙 5.2 傳輸技術下僅支援 SBC 與 AAC 藍牙編碼格式,但我自己在播放 KKBOX 的 Hi-Fi 與 Hi-Res 音樂或 Apple Music 的保真壓縮音樂時,還是能感受到聲音細緻度上的差異,且這款無線降噪耳機還內建了 THX TAA 消色差音訊擴大器,能以低功耗的方式處理各種音訊內容,並能同時消除雜訊與降低聲音失真率。當然在分享我自己的聽感之前,還是不厭其煩的提醒各位,聽感屬於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個人實際試聽心得為主。

我是在耳機內建的『預設』等化器模式下進行試聽,在 Razer Audio 應用程式中,還提供個人化自訂、遊戲、電影與音樂四種不同等化器模式,試聽作業所採用的裝置是日常使用的 Apple iPhone 13 Pro,搭配 Apple Music 與 KKBOX 來進行。Barracuda Pro 屬於人聲較為前靠的聲音設定,音場效果相當明顯廣闊,無需額外的設定就感受到明顯的環繞效果,也因如此聲音的定位感也相當明確,聲音解析力表現則在平均水準以上,但並未達到優異的效果,樂器形體明顯但細節略顯不足,可透過切換到『音樂』等化器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基礎的聽感就是如此。

Barracuda Pro 則也是以主要聽感的中高音頻表現較佳為主力調音,低音頻的力道與量感略嫌不足,無法呈現醇厚的低音效果,高音頻部分則稍微有點清亮感不足的情況,但不會有沈悶感,不過以整體來看,這款耳機提供三頻均衡且協調的聽感體驗,音場開闊且具備立體環繞效果,能彌補低音略微不足所無法帶來的明確節奏感,用於一般流行樂曲、搖滾樂或動漫歌曲都是相當合適。在人聲部分的表現上,我是用中島美嘉的〈我也曾想一了百了〉、YOASOBI 的〈怪物〉還有老鷹合唱團的〈Hotel California〉來進行試聽,人聲的密度有中上的水準,但細膩度與情感表現稍微弱了一點,尤其在中島美嘉的演唱中,人聲的表情較無法完整的體現。

最後我實際用了手機、Switch 與 PS5 遊戲來進行『遊戲』等化器模式與延遲感的體驗,另外也搭配 Netflix 與 Disney+ 來感受一下『電影』等化器的效果,首先是遊戲聲音效果部分,其實在未開啟內建的『遊戲模式』時,要非常非常仔細的聆聽,才能感受到些微的延遲,開啟之後不論再怎麼仔細,延遲感就會完全消失,這部份算是以電競周邊起家的 Razer 最強的一塊,如果再有延遲感的話就真的無話可說了


以簡約低調外型設計全新推出的 Razer Barracuda Pro,並未加入 Razer Chroma 炫麗的 RGB 燈光效果,算是一步下的很好的設計策略,也讓這款無線降噪耳機能符合更多的聆聽使用情境,直覺便利的實體按鍵與旋鈕操作,加上扣除悶熱感以外的舒適配戴,以及優於過去本家耳機更為均衡的三頻調音聽感,以及 THX AAA 技術帶來的高保真率與低功耗表現,再加上平均水準以上的降噪效果與通話品質,讓這款 Barracuda Pro 其實可以擺脫電競耳麥的侷限。不過這款無線降噪耳機的推出,也不難看出 Razer 想要討好不同族群消費者的企圖,但在期望滿足不同消費者度同時,還是有需多地方有改進的空間,包含耳機的輕量化設計、降噪時的負壓感、配戴時的悶熱感等部分,而這款無線降噪耳機我自己以平均一天使用 8 小時且完全降噪的情況來說,到第三天約 3 小時左右的情況下,才要進行充電,以一款 8,099 元售價的無線降噪耳機來說,雖不到面面俱到但也算滿超值的表現。
Model:Rubis 上晏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
回覆文章寫出你對『Razer Barracuda Pro 無線降噪耳機的心得(正反兩面皆可),並簡述原因。』,完成留言完成後即符合抽獎資格!若是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則會直接喪失參與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

本次回文抽獎的贈品為 Razer 所提供的【Razer ABYSSUS 電競滑鼠】,共計 3 個得獎名額。
回文留言至 6/30(週四)23:59 為止,小惡魔將於活動結束後,抽出三位幸運得獎者,並發送得獎訊息給中獎者,請各位把握時間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