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耳機廠鐵三角 Audio-Technica 稍早發表全球首款的「軟骨傳導耳機」ATH-CC500BT,發聲部件顧名思義是貼在耳朵軟骨(耳屏)上的,在減輕振動所造成的壓力之餘還能夠提升聲音的立體感,同時,由 intelliGo 公司所開發的 AIVC 減噪技術也被應用在這款軟骨傳導耳機,藉此辨識提取人聲以帶來清晰的通話體驗,ATH-CC500BT 還具備多點連接、等化器功能,以及最高 Qualcomm aptX HD 的藍牙編碼支援,期盼為開放式聆聽體驗帶來一番革新。
軟骨傳導 Cartilage Conduction 和現有的骨傳導 Bone Conduction 的區別在於,骨傳導是將振動直接傳遞到顱骨,需要很強的壓力且容易引起疼痛,由於立體聲是在顱骨中與融合,所以進入左右內耳的聲音很難有左右差異,而「軟骨傳導」則能讓聲音分別到達左右內耳,因此聲音可以獲得與空氣傳導路徑相同的立體感。
- 配戴示意
- 技術區別

此外,ATH-CC500BT 使用的 PAT.P 振動單體採用獨家 APSS 技術 (Acoustic Pure Sound Stabilizer,專利申請中),能夠降低外部振動所引起的噪音與音質劣化,進一步再現原聲,此技術並能抑制播放低頻所產生的不快振動,解決骨傳導耳機開放聆聽的痛點。

在通話體驗上 ATH-CC500BT 採用由 intelliGo 開發的 AIVC 減噪技術(此處為 Noise reduction 而非降噪的 Noise canceling)以及 AI 晶片,透過學習 5 億件以上的語音和噪音數據,採集的聲音可以識別並提取人聲、減低不必要的雜音並抑制風噪,進而實現清晰的交談。鐵三角也列舉幾種情境說明 AIVC 的減噪效果,包括吸塵器、鍵盤敲擊聲、咖啡店的背景音樂,甚至是建築工地(!)都能創造出讓自己聲音清楚傳遞給對方的交談環境...究竟軟骨傳導耳機在人聲提取上是否真的這麼神?就有待後續測試來驗證了。
- 耳機側面
- 耳機正面
- 耳機按鍵

這款軟骨傳導耳機提供黑色和米色兩種顏色,其按鍵和 USB Type-C 充電埠則是作在機身左側,兩側發聲部件上則有鐵三角 Logo 的按鍵,對應播放/暫停和語音助理呼叫的功能。續航力方面,在充飽電的情況下可連續播放達 20 小時,在 AIVC 關閉時通話時間可達 10 小時、開啟則降至 5 小時,完全充飽電需時 2 小時,透過 10 分鐘快速充電能夠獲得 2 小時的播放時間。

ATH-CC500BT 的無線連接技術為藍牙 5.1 版本,藍牙編碼則支援 AAC、SBC、aptX 以及 aptX HD

鐵三角 ATH-CC500BT 預計 10/14 於日本率先開賣,售價 17,600 日圓,台灣上市日期與售價有待官方公布。

同一時間發表的,還有 SOLID BASS 重低音系列的真無線耳機新品 ATH-CKS30TW,其在緊湊的外殼內配置 9mm SOLID BASS HD TWS 驅動單體,再現從高階型號 ATH-CKS50TW 繼承的深沉低音與平衡的中高頻,透過驅動單體背部設置的聲音導管控制氣流,讓聽者享受豐富的低頻表現力,其無線通訊技術為藍牙 5.1,支援編碼僅 SBC 和 AAC。鐵三角 ATH-CKS30TW 同樣會在 10/14 於日本開賣,售價則是 12,980 日圓,偏入門定位。
- 配戴示意
- 耳機本體
- 耳機本體
- 充電艙
ATH-CKS30TW 單邊重 4.5g、充電艙則是 28g,跟前輩比起來真的輕巧了不少,其並採用了耳屏固定設計,讓佩戴感更自然且具備貼合度,由於耳朵和耳機之間很難有間隙,除了有一定隔音效果外,重低音也更不容易錯過,防水防塵等級就有 IP55 了


透過《Audio-Technica Connect》應用程式可以切換 5 種不同等化器,包含兩種 Bass Boost 低音強化,接近超低音的 Bass Boost Deep 聽起來較為深沉,可以享受到低音繚繞(?)的感受,而 Bass Bosst Beat 著重呈現緊密的重低音,快速的低頻和平衡的中高頻能為聽者帶來充分的力量與臨場感,其餘 3 個等化器分別是走 V 型調音的 Dynamic、中頻人聲特化的 Vocal 以及強調乾淨高音的 Clear。

最後,ATH-CKS30TW 支援多點連線、Google Fast Pair 等功能,耳機續航力為 7.5 小時,加上充電艙則可使用 20 個小時,至於顏色除了黑、白之外,還有藍灰色、粉米色 (Pink Beige) 兩個少見於鐵三角耳機的活潑新色可以選擇。整體來說 ATH-CKS30TW 就是主打在輕巧機身享受重低音,但沒有強調降噪功能感覺還是令它的應用情境較為侷限就是

(圖片來源:Audio-Tech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