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在 2022 這一年內,強調超低遊戲延遲的電競真無線耳機漸成顯學,從一開始只有電競周邊大廠在出,到現在新興聲學品牌紛紛搶進這個市場。繼上週布萊恩大大帶來的 13 款真無線降噪耳機專題之後,這次換到 JB 來為各位呈現小惡魔影音板首度的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我主要會以低延遲表現、遊戲相關功能等兩大面向去評析每款電競真無線耳機,而本次參與集評的選手包括我們測試過的 HyperX Cloud Mix Buds、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ROG Cetra True Wireless、SOUL S-Play、Soundcore VR P10 以及 XROUND Aero,還有 1MORE Neo EO007、EDIFIER HECATE GX04、EPOS GTW 270 Hybrid 等新面孔在內一共 9 款,不限於 2022 年內上市,但都是主打遊戲用途的真無線耳機產品。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選購電競真無線耳機常聽到的「低延遲」表現多強調低於 60ms,在搭配最新的 LE Audio、LC3 編解碼技術與無線發射器下更可低至 30ms,不過這些數字多為實驗室的理論值,且非以行動裝置做為發射端(而是示波器)測試出來的結果,同時還會扣掉系統延遲、觸控延遲、應用程式延遲等等。

也因此,本次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一樣委由 Embrace Audio Lab 英霸聲學實驗室協助進行測試,使用相同的連接裝置(系統延遲較低的 iPad Mini 6) 與藍牙編碼作為基準之外,也分別以藍牙 AAC、無線發射器兩種連接方式進行測試,而測試的方法則是利用《iGun Pro 2》應用程式、搭配 Nikon Z6 相機的 FHD 120fps 高速錄影格式(同時將一隻耳機架設在指向收音麥克風前)錄下槍枝擊發與開火間的聲音延遲毫秒數,而最終的延遲表現即是以「出現聲音的毫秒數減去火光畫面的毫秒數」來得出,而我們也特地將影片調成 0.25 倍速,好讓各位親自辨別一般體感難以察覺的延遲差異~

P.S. 產品集評排列順序依照品牌數字與英文字母排列,並無任何意義。下方也設置了各款電競真無線耳機、以及最終評析的傳送門,方便各位直接跳轉查看

1MORE Neo EO007
EDIFIER HECATE GX04
EPOS GTW 270 Hybrid
HyperX Cloud Mix Buds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ROG Cetra True Wireless
SOUL S-Play
Soundcore VR P10
XROUND Aero
最終評析

1MORE Neo EO007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華語流行樂天王周杰倫代言的 1More 萬魔聲學,今年下旬推出的 Neo EO007 真無線耳機主打單耳 11 小時、總使用時間 45 小時的超長續航,以及抗干擾的藍牙 5.2 技術與「遊戲低延時」,耳機本體採半入耳式設計,在 4.3g 的輕盈重量內搭載了 13mm 大動圈驅動單體,同時具備即時消噪智慧演算法加持的雙麥克風智慧通話降噪功能。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畢竟是千元級的產品,1More Neo EO007 的充電艙造型有點像早期的 AirPods,但不免有些塑料感,這次 JB 借到的白色款老實說蠻容易留下刮痕與擦傷,耳機本體則是半入耳式,這類構造沒有導管、自然也不需要矽膠耳塞,聽感上相對開放且能夠聽到周遭的環境音,如在吵雜的地方一定要提高音量才能聽見耳內音訊,實際配戴起來則感覺較不牢固,手去撥到或進行劇烈運動很可能就會掉落,少了點安心感,不過防水等級倒是有達到 IPX5 有點令人意外。


1More Neo EO007 在 AAC 藍牙編碼下啟用遊戲模式之後所測得的延遲為 458ms,在本次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的測試中敬陪末座,上方影片以正常速度來看,跟第二支的 EDIFIER HECATE GX04 ANC 相比就能感受到些微的延遲,看不出來的話放慢到 0.25 倍速,從槍枝開火到擊發聲出現確實能感受到零點幾秒的落差,接近一般真無線耳機等級的表現,有點陪榜的感覺對休閒玩家來說算是足夠,但追求聲畫同步與競技感的使用者,可能還是不要貪圖便宜啦~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在遊玩 FPS 手遊《決勝時刻M》邊接聽來電,對方的聲音大概是遊戲音訊的兩倍左右,不專注於遊戲的話,是很難聽出戰場上的槍聲與敵人逼近的腳步聲的,如果你有跟隊友通話的需求,這款的混音效果我個人是不太推薦使用的。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1More Neo EO007 搭載 13mm 大直徑的高分子複合振膜動圈單元,在 75% 音量的設置下 JB 覺得聲音還是略小,調音取向偏中頻但人聲不夠清晰飽滿,由於該機採半入耳式構造,低頻的存在感相當低,即便播放拉丁舞曲也只聽得到節奏而沒有動態感,細節與量感不豐富的情況下,聽感就略為單薄了些,但畢竟賣不到 1,500 元,這樣的結果好像也不是太意外?至於 1More 的手機應用程式僅有查看電量、啟閉遊戲低延時,還有播放白噪音的功能。


JBLiao · 1More Neo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根據 1More 官網所說,Neo EO007 左右耳機個搭載兩枚麥克風,搭配即時消噪智慧演算法可消除環境雜訊。雖然電競真無線耳機的使用情境多半在室內,但應該有不少人只以一隻真無線耳機應付所有情境,秉持著實驗精神(?),JB 分別為本次集評的 9 名選手進行戶外、室內的通話測試(錄音檔裡說的降噪,指的是噪音濾除效果啦~其實本文擁有狹義上的「降噪」功能的選手還是少數)。

首先在戶外的馬路邊進行測試,1More Neo EO007 表現其實比想像中的好,人聲都還算清晰,只有在風聲或身旁有車呼嘯而過時才會掩蓋掉自己的聲音,換作室內基本都不會漏聽任何字句。噪音抑制效果方面,由於這次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僅有 3 名選手具備 ANC 主動降噪功能,這部分 JB 就沒有商請英霸聲學協助測試,以下就依個人聽感來做分享,1More Neo EO007 受限於半開放式結構,噪音基本上是盡收耳底的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1MORE Neo EO007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2
音頻解碼 SBC、AAC
驅動單元 13mm 動圈單體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X5
電池續航力 耳機本體 11 小時,搭配充電艙 45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4.3g,連同充電艙 35.5g
官方售價 1,4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今年 11 月才推出的 1More Neo EO007,訴求在平實價位提供 45 小時高續航力與 IPX5 防水等級,同時在藍牙 5.2 的幫助下帶來功耗優化、遊戲延遲降低的效果,不過...實驗室測試數據總是殘酷的(?),1More Neo EO007 不僅敬陪末座,延遲表現也高於 300ms,雖然官方的宣傳沒有講遊戲低延時的能力為幾毫秒,就結果論還是令人略感失望,音質部分受限於半入耳式結構,在低頻欠缺的情況下很難去享受音樂,但不到 1,500 元的價格好像也無法期待太多啦,或許放低標準把它當作備用機看待,或是當作送小孩的禮物會比較好

EDIFIER HECATE GX04 ANC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中國聲學品牌 EDIFIER 去年推出的 HECATE GX04 ANC 電競真無線耳機,除了配置 60ms 低延遲晶片,同時亦具備 -38dB 的複合式 ANC 主動降噪、ENC 雙麥克風通話降噪等同級競品少有的性能,搭配自家 H+ 演算法調校的遊戲音訊效果,能在開啟 ANC 降噪的情形下享受槍枝射擊和腳步聲的有感強化。耳機本體採用 8mm 新型 PU 鍍鈦複合振膜,進而解決傳統振膜的高失真問題,其雙主耳機設計可在單耳、雙耳之間快速切換,藉穿戴偵測可以有效節省電力,至於續航力最長可達 6 小時,搭配充電艙則能帶來 24 小時的使用時間。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HECATE GX04 ANC 沿用 HECATE 家族的設計語彙,科幻感十足的艙體採六邊形結構,更導入如懷錶般的「反向開口」機制,有別於一般真無線耳機的向上掀蓋,銀灰色磨砂質感的上蓋則是得向下開啟,而設置於充電艙側邊的漸變式 RGB 燈效同樣算是少見的配置,在銀灰色耳機柄上緣的觸控面板,中央並具備水藍色的 H 字燈效,耳機內側則是黑色亮面塑膠質感,本體的防水防塵等級則是 IP54。雙擊左側耳機觸控面板兩下,即可在一般、ANC、環境音模式之間切換,三擊右側耳機則是切換音樂、遊戲模式,若要延長使用時間則可三擊左側耳機關閉 RGB 燈效。


在啟用遊戲模式的前提下,透過僅有的 SBC 藍牙編碼連接 iPad Mini 6 進行延遲測試,HECATE GX04 ANC 以 142ms 成為本次集評的低延遲冠軍,這個成績距離無線發射器模式第四名也只有 9ms 的差距,但必須說的是,同一隻耳機走 SBC 藍牙編碼都會比 AAC 好 30% 以上啦,這邊也提供給各位參考!而實際遊玩手遊《決勝時刻M》時,低頻腳步聲演算法加強實現了準確的聲音定位,不同槍枝的擊發聲響也能輕易識別,重點是這些都能夠在開啟 ANC 主動降噪的情境下享受得到。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邊玩手遊邊進行時通話時,來電方的聲音大概比遊戲音訊略大一點,但不會影響整體遊戲體驗、戰場上的交火與腳步聲都還算清楚,混音效果相當不錯,值得一提的是,HECATE GX04 ANC 可以在玩遊戲的同時開啟 ANC 主動降噪或環境音模式,玩家需要寧靜時不會被旁人被打擾,臨時需要交談時也能夠馬上進入狀態。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HECATE GX04 ANC 搭載 8mm 新型 PU 鍍鈦複合振膜,無線通訊技術為藍牙 5.0、支援編碼則僅有 SBC,實際聽起來屬於偏向低頻的調校,在 Y2K 南韓女團 NewJeans 的新曲《Ditto》裡,呈現出不錯的下潛深度與回彈性,中頻人聲清晰明亮,能聽得出不同團員各自的聲音特色,但細緻度與高音的清亮感則是稍嫌不足,整體聽來低頻偏多,中高頻量感如果能夠再加強一點可能會更貼近主流市場的喜好,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缺乏應用程式、也未提供等化器調整聽感,算是它最為可惜之處。


JBLiao · EDIFIER HECATE GX04 ANC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EDIFIER 為 HECATE GX04 ANC 左右耳機各搭載 3 個麥克風,在 ANC 主動降噪與 ENC 麥克風降噪作用下,即便站在車水馬龍的馬路邊通話均可確實地拾取人聲,風聲和車流聲的抑制還算成功,室內收音的效果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降噪效果,我以 75% 音量播放音樂並行走在吵雜的台北車站,HECATE GX04 ANC 能夠過濾掉七成的行人交談聲,比較高頻的行李拖行聲和閘門感應聲則是較難掩蓋,以電競真無線耳機的表現來說還算不錯。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EDIFIER HECATE GX04 ANC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0
音頻解碼 SBC
驅動單元 8mm 鍍鈦複合振膜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54
電池續航力 關閉主動降噪 6 小時,搭配充電艙 24 小時
      開啟主動降噪 4.5 小時,搭配充電艙 19.5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4.5g,連同充電艙 51.5g
官方售價 2,7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EDIFIER HEACTE GX04 ANC 純就 CP 值來說絕對名列前茅,不到 3,000 元就能享有 ANC 主動降噪這點就值得給讚,即便僅採用藍牙 5.0 和 SBC 編碼,最後測得的 142ms 延遲表現更是本次集評藍牙直連之下的第一名,甚至比 ROG、Razer 等電競大廠來得強無論是遊戲與通話的混音、通話降噪效果均屬上乘,重點是還能在玩的同時快速切換 ANC 主動降噪或環境音模式,非常方便!造型上 HECATE GX04 ANC 也毫不馬虎,六邊形造型與 RGB 燈效的搭配相信很對 Gamer 的胃口,反向開口設計更是放眼市面少有的設計,適合喜歡展現電競個性的玩家們。

EPOS GTW 270 Hybrid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過去以耳罩式耳機為主打的丹麥電競品牌 EPOS,在去年推出 GTW 270 Hybrid 電競真無線耳機,台灣目前雖未開賣,但 JB 旁敲側擊得知代理商有意在明年初引進,這邊也就先借來加入集評的陣容啦!產品名稱中的「Hybrid」代表它具備雙模設計、可利用走 2.4GHz 的 GSA 70 USB-C 無線發射器連接遊戲機以帶來更低的延遲體驗,而藉由 EPOS BrainAdapt 這個心理聲學所延伸的技術,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大腦處理聲音所需的時間和精力,為玩家帶來更快的反應,雖然 GTW 270 Hybrid 不具備主動降噪,但透過人體工學設計與客製化耳塞,能夠帶來優秀的噪音隔絕能力。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GTW 270 Hybrid 的充電艙採灰色長方體造型、消光磨砂金屬質感,耳機本體外側則是以銀色金屬搭配內側的深灰,給人一種洗鍊沉穩的感覺,雖然它長得很像觸控面板,但其實耳機得操作都得透過左耳機上緣的實體按鍵來進行(可暫停/播放、跳前後曲、接聽/拒接來電,或是呼叫語音助理),實際戴起來跟耳窩十分密合,也因此能夠阻隔掉不少周遭噪音,由於採實體按鍵操作的方式,基本上不會有任何侵入感,在防水等級方面則是較高的 IPX5。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隨盒附的周邊除了 USB-C 無線發射器外,還包括了 USB-A 對 USB-C 充電線以及 USB-A 延長線(具 USB-C 插孔)。

EPOS GTW 270 Hybrid 藍牙延遲
EPOS GTW 270 Hybrid 發射器模式

GTW 270 Hybrid 無線傳輸技術為藍牙 5.1,即便在網路環境較為複雜的地方也沒有斷訊發生,其支援的藍牙編碼則為 SBC 和主打低延遲的 aptX LL,無線發射器走的一樣是 aptX LL。而透過獨家的 EPOS Low Latency 編解碼器,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可帶來一流的低延遲表現,在本次延遲測試中,以 AAC 編碼進行的藍牙連接測得 233ms 的延遲,在 9 款受測產品中排行第五名,再來將無線發射器插在 iPad Mini 6 測試,延遲直接縮短至 83ms,是這整個集評測試的冠軍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初次連接遊戲機或 PC,需接上無線發射器並長按其側邊按鍵,待上緣的紅藍燈號開始閃爍後,再長按充電艙正面按鍵進行配對,最終燈號顯示紫色時即完成,但我發現這時手機無法同時連接(也就是藍牙、無線發射器二選一...),無法同時進行通話。原來,在以無線發射器連接音源裝置的情形下 GTW 270 Hybrid 的音訊傳輸為單通道,透過藍牙連接則是雙通道(揚聲器和麥克風),簡單來說,使用無線發射器是無法提供通話收音功能的,如果能通那也是耳機本體拾取的聲音就是。

而在打《決勝時刻M》的同時邊進行語音通話,首先會感受到側音功能的作用,雖然能清楚聽到自己的聲音,但無法自行開關是比較可惜一點,而混音效果也因為側音較明顯,遊戲語音還是不免被掩蓋。GTW 270 Hybrid 並無手機應用程式支援,而是靠 PC 軟體《EPOS Gaming Suite》來做環繞音效調整(但只適用於 PC)和韌體更新,不過可能是台灣還沒正式引進,產品在軟體裡是無法進行操作的。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聽感方面,GTW 270 Hybrid 走的是三頻均衡的表現,其低音恰到好處、中音自然、高音明亮,在聆聽ほろよい最新廣告曲時,無論男女聲在高音表現都非常清亮純淨,換到宇多田光《First Love》聆聽則能清楚感受到其顫音與換氣聲,其富有磁性的嗓音在 GTW 270 Hybrid 的詮釋下頗能觸動人心,與此同時低頻也能在保有一定存在感的同時、不搶過人聲的風采,最後再拿它來聆聽搖滾樂,低頻與鼓點不會過於強勁,回彈性稍微欠缺了一點,但整體表現仍是可圈可點,以不啟用等化器作為前提,我認為其音質可能是本次集評選手之最,起碼聽起來最平衡~


JBLiao · EPOS GTW 270 Hybrid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GTW 270 Hybrid 在戶外通話測試中的表現普通,路上車流聲有約 3~4 成被收進耳機裡,機車駛過身旁時的風聲亦相當大聲,在室內就沒有這個問題。接著我同樣以 75% 音量播放音樂,在搭乘台中捷運時幾乎聽不見旁邊乘客的談話聲,即便是聆聽較為柔和的曲風,列車摩擦軌道的聲音也十分微小、廣播聲則是要很專注才聽得到,但當我一走到熱鬧的文心路上,汽機車發出的噪音就只能抑制個五成左右,看來還是需要麥克風與降噪演算法的幫助才能享受靜謐的音樂時光。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EPOS GTW 270 Hybrid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1
音頻解碼 SBC、Qualcomm aptX、Qualcomm aptX-LL
驅動單元 未公布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X5
電池續航力 耳機本體 5 小時,搭配充電艙 20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6g,連同充電艙 73g,無線發射器則重 3g
隨附配件 GSA 70 USB-C 無線發射器、USB-A 對 USB-C 充電線、發射器矽膠套
官方售價 5,10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台灣尚未正式開賣的 EPOS GTW 270 Hybrid,在官網上標示的售價為 5,100 元(請以代理商正式販售為準),可說是本篇集評中最貴的一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這款來自丹麥的產品在以無線發射器連接時,走的是主打低延遲的高通 aptX-LL 編碼,測試結果也得出了 83ms 的延遲表現,直接登上本次集評的第一名寶座 至於什麼 BrainAdapt 技術倒是比較像噱頭啦...有 aptX-LL 就非常夠用了!而 GTW 270 Hybrid 的調音走三頻均衡的取向,個人認為它是 9 名選手中聽感最為優異的一款。要說這款低延遲之王比較可惜的地方有二,首先是無線發射器無法提供通話收音,不適合重視溝通的線上競技類遊戲,其次則是環境噪音抑制效果不彰,如果未來會推出改版,希望能導入 ANC 主動降噪會比較符合它的身價。

HyperX Cloud Mix Buds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過去深耕耳罩式遊戲耳機的電競品牌 HyperX,在今年夏天以 Cloud Mix Buds 正式進軍真無線耳機市場,擁有雙模功能的它除藍牙連接外,亦能透過 USB-C 無線發射器接上 PS5、PS4、Switch 遊戲主機或 PC,以對頭部最不造成負擔的方式享受遊戲,其 12mm 大驅動單體配置亦能為音樂聆賞帶來質感表現,而作為一款遊戲用真無線耳機,Cloud Mix Buds 也具備 DTS Headphone:X (虛擬 3D 空間音效)技術的支援,單次充電可帶來 33 小時的總續航時間。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Cloud Mix Buds 充電艙為長條橢圓形,裝上隨附矽膠保護套即能解決無法站立的問題,同時也可將 USB-C 無線發射器收納在底部凹槽,耳機本體則是採用帶柄、相對圓潤的設計,配戴起來還算服貼,就是耳機收納的設計有點不太直覺,即便 JB 用了好一陣子還是不習慣。至於 USB-C 無線發射器外部的按鍵,短按對應靜音耳機麥克風,長按則可切換無線模式,若覺得無線發射器離你太遠或訊號較弱(畢竟有 10m 傳輸範圍的限制),可藉「訊號延長接收器」這個隨附的小配件拉近與耳機的感應距離。

HyperX Cloud Mix Buds 藍牙延遲
HyperX Cloud Mix Buds 發射器模式

延遲測試首先看到以 AAC 編碼進行的藍牙連接部份,Cloud Mix Buds 測得的延遲為 250ms,而在為 iPad Mini 6 接上無線發射器後,其延遲則是一舉降到 108ms,如果要打手遊的話建議還是接上無線發射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由於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導入自行開發的 Ultra Low Latency 極低延遲技術,超越 HyperX 其他無線耳罩式耳機成為自家延遲最低的產品。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在將無線發射器接上 PS5/PS4、PC、Switch 等平台,就能擺脫耳機線材束縛來打 Game,而受益於 DTS Headphone:X 這個 3D 空間音效技術(順待一提,在 Android 藍牙連接介面看得到「空間音訊」的選項),遊玩《地平線:西域禁地》時,女主角亞蘿伊在芒草間移動的窸窸窣窣聲、踩在石頭路上的紮實感,又或是在河面游泳的包覆感都能完美再現,令遊戲體驗更加沉浸。

不過在手遊《決勝時刻M》上頭卻是低頻量感較低一些的呈現,而一邊進行語音通話時則是槍聲清楚、腳步聲被掩蓋的表現。HyperX Cloud Mix Buds 可利用藍牙、無線發射器同時連接兩裝置,但有來電時,接無線發射器的音源裝置(如 Switch)聲音會中斷,待掛了電話才又恢復過來,看來無法一邊玩遊戲機一邊進行通話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透過 HyperX 的《NGENUITY》手機應用程式,可查看 Cloud Mix Buds 兩邊耳機的電量、切換等化器、啟閉穿戴偵測與指派觸控動作。實際體驗發現兩個 Default EQ 預設等化器聲音反而會變小,未能起到加分作用,同時也沒有自訂等化器的選項,感覺還有不少的優化空間就是...

Cloud Mix Buds 採用藍牙 5.2 技術、支援的編碼僅 SBC,12mm 驅動單元配置帶來的聽感偏向三頻均衡,低頻量感和下潛深度不太足夠,倒是人聲還算清晰明亮,而受限於編解碼能力,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比較難聽出曲子裡的細節層次,雖然擁有專屬的手機應用程式《NGENUITY》,但兩個 Default EQ 等化器的音量明顯不足,我自己覺得是形同虛設啦!而其他功能像是穿戴偵測、呼叫語音助理它也都有。


JBLiao · HyperX Cloud Mix Buds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Cloud Mix Buds 配置 MEMS 全向式麥克風,靈敏度為 -16dBFS (@1kHz), 在戶外通話測試音檔中,人聲的拾取十分清楚,但路上車流聲多少還是有被收進去,換到在便利商店裡頭通話,店內的廣播聲或其他客人交談的聲音還是有一定的存在感,通話品質稱不上好,但也算是夠用了。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HyperX Cloud Mix Buds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2
音頻解碼 SBC
驅動單元 12mm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X5
電池續航力 耳機本體 10 小時,搭配充電艙 33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5.5g,連同充電艙 46g
隨附配件 訊號延長接收器、USB-C 無線發射器、USB-A 對 USB-C 充電線
官方售價 4,4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作為 HyperX 旗下首款真無線耳機產品,Cloud Mix Buds 最大賣點無非是雙模功能、DTS Headphone:X 空間音訊,在使用 USB-C 無線發射器的情況下,遊戲延遲只有 108ms,較每一個選手的 AAC 編碼測試結果都來得好,DTS Headphone:X 則為 FPS、RPG 或開放世界遊戲空間感帶來進一步的增強,針對 PlayStation 平台的玩家,HyperX 還提供了訊號延長接收器縮短接收距離,讓玩家能以更舒服的姿勢打 Game。說到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的可惜之處絕對是《NGENUITY》應用程式,其等化器基本上沒有用處,希望未來更藉由韌體更新帶來自訂頻段與增益的功能,還有就是耳機造型太樸素、收納機制容易混淆這兩點...

延伸閱讀HyperX Cloud Mix Buds 完整試聽報告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電競周邊大廠 Razer 於 2021 年推出第二代的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真無線耳機(下以 Gen2 代稱),與初代最大不同之處便是為耳機上的三頭蛇 logo 導入 Chroma RGB 燈效,透過《Chroma RGB》應用程式則可自訂燈光的呈現方式、顏色與亮度。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同時亦提供 ANC 主動降噪技術、60ms 低延遲遊戲模式,耳機並配置有兩個全向收音形式的環境抗噪麥克風。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充電艙採用黑色配色,以及外層霧面、內層亮面的質感,USB-C 充電埠則是配置在充電艙底部,也因此它無法站立擺放,另一可惜之處則是它不具備 Qi 無線充電機能。耳機本體外型與前代主要差在 Chroma RGB 的有無,材質均為黑色亮面,其長柄設計頂端的觸控面板則與三頭蛇 RGB 燈效結合,比起競品的燈效多為固定顏色,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說是目前市售電競真無線耳機裡燈效最炫的一款也不為過 實際配戴起來比較沒有侵入感,亦適合長時間聆聽音樂。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在 AAC 藍牙編碼下,啟用遊戲模式之後所測得的延遲為 167ms,在本次集評測試的電競真無線耳機中位列第三名。實際以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遊玩手遊《決勝時刻M》,舉凡槍枝擊發聲、手榴彈爆炸聲、烈火燃燒聲等都聽得十足清晰,經過對比之後,個人認為應該是本次集評裡最突出的~不過在一邊進行通話時,來電者的聲音還是明顯壓過遊戲內音訊,槍聲雖聽得見,但腳步聲就比較難以覺察了。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Razer Audio》應用程式可查看耳機電量,開關主動降噪(或環境音)、Chroma 燈效與遊戲模式,等化器除預設之外,還提供了擴大、強化清晰度、增強低音、人聲等,當然你也可以使用自訂等化器,在十頻段與正負 5dB 增益之間調整聽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啟用遊戲模式則無法使用快速連線(方便切換裝置)功能,這是為了避免遊戲進行到一半時意外切換連接裝置。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的驅動單體由前代的 13mm 改為 10mm,整體調音則是以中高頻為主,低頻量感則是略顯不足,不過!當切到「擴大」等化器之後,50% 音量就有絕佳的量感表現,甚至比許多真無線耳機用 75% 音量聽還來得好,這也使曲子聽來更具動態感,「強化清晰度」等化器則是只針對中頻提升,「人聲」同樣不用開大音量就能享受人聲強化,聽感也較前者更為清亮,頗適合 R&B、流行等曲風,「增強低音」等化器則能帶來些微的回彈性,但下潛深度還是不太足夠。


JBLiao ·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搭載兩個 ENC 環境降噪麥克風,收音形式為全向,其信噪比為 64dB、靈敏度則是 -26dBFS (@1kHz),雖然跟 EDIFIER HECATE GX04 一樣都擁有雙 ENC 麥克風,但在戶外通話測試中還是聽得到些許車流聲,稍微有點落漆 室內表現則相對好一些,人聲的拾取亦相當清晰。至於降噪效果部分,開啟 ANC 主動降噪功能後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在多數環境下都能夠抑制 8~9 成的噪音,我甚至聽不見高鐵上嬰兒哭鬧聲了!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2
音頻解碼 SBC、AAC
驅動單元 10mm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未公布
電池續航力 關閉 RGB 燈光與主動降噪 6.5 小時,搭破充電艙 32.5 小時
      開啟 RGB 燈光並關閉主動降噪 5.5 小時,搭配充電艙 27.5 小時
      關閉 RGB 燈光並開啟主動降噪 4.5 小時,搭配充電艙 22.5 小時
      開啟 RGB 燈光與主動降噪 4 小時,搭配充電艙 20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5g,連同充電艙 52g
官方售價 3,9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擁有同級之中最炫炮的 Chroma RGB 燈效,雖然耳機造型和充電艙看起來較像黑色版的 AirPods,但燈效一秀出、加上信仰般的三頭蛇 logo,電競感立刻就回來了!不過個人還是希望《Chroma RGB》能夠整合進《Razer Audio》應用程式,使用上會方便許多。該機 167ms 的延遲表現無愧於「電競」定位,FPS 遊戲裡的音效特化也做得十分有感,但要說最讓我驚豔的還是等化器所帶來的量感提升,這部分應該是本次集評之最,當然也別忘了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還擁有 ANC 主動降噪功能,是一款造型與實用度兼具的真無線耳機!

延伸閱讀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完整試聽報告

ROG Cetra True Wireless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JB 今年第一支測試的電競真無線耳機,便是華碩 ROG 玩家共和國於 4/7 推出的 Cetra True Wireless,它的造型在剛拿到時真的令我感到驚艷,流線型的充電艙不僅識別度高,在信仰之眼 logo 與點陣燈效的點綴下展現獨特的電競風格,耳機本體則搭載 10mm 驅動單體、Hybrid ANC 混合式主動降噪技術,同時具備低延遲遊戲模式、虛擬環繞音效,能為遊戲和影音娛樂帶來更加沉浸的體驗。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Cetra True Wireless 充電艙支援 Qi 無線充電,其前低後高的結構有如跑車引擎蓋,帥歸帥但握起來感覺是稍滑了點,而作為電競周邊大廠自然少不了加入 RGB 燈效元素,掀起充電艙上蓋後,內部的信仰之眼 logo 以呼吸循環的點陣燈效之姿映入眼簾,延續自家電競產品的 DNA,不過燈效無法自行客製感覺稍嫌可惜 耳機本體藉加強稜角使視覺更為硬派,耳機柄側設置點陣燈效只有在開啟上蓋時會顯示紅/藍色,戴上時是不會發亮的,或許是為了省電而做出的考量吧?順帶一提,這款真無線耳機是能支援單邊使用的。


ROG 強調透過藍牙晶片調整功率、封包緩衝及延遲回報等自家低延遲技術,可將不必要的延遲降到最低,實際測試結果顯示,Cetra True Wireless 在 AAC 藍牙編碼下所測得的延遲為 167ms,這個成績與上面同為電競大廠的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竟然完全相同,在本次集評測試的電競真無線耳機中並列第三名。在進行《決勝時刻M》下通話,耳機裡的人聲明顯大於遊戲音訊,雖然槍枝擊發聲還是可以清楚聽見,但敵人的腳步聲就比較難了,需要非常專注才能注意得到。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專屬應用程式《ARMOURY CRATE》功能豐富,其內建有古典、嘻哈、爵士樂、金屬樂、電子音樂、搖滾、人聲以及自定義等 8 種預設模式,並可藉 EQ 等化器調整十個頻段、正負 12dB 的增益幅度。「音效優化處理」具備均衡、射擊、電影、競速、角色扮演與自定義等 6 種模式,不同模式對應的參數迥異,「電影」將啟用虛擬環繞音效,「射擊」則針對高頻段作強化 (2kHz~8kHz),這讓使用者能更清楚聽到槍枝擊發或敵人逼近的腳步聲,更利於聽聲辨位,至於「競速」和「角色扮演」主要針對低頻進行增益。

此外,《ARMOURY CRATE》還提供低音增益、虛擬環繞音效等實用功能,後者利用手機應用程式的 EQ 演算法將音訊模擬成 7.1 聲道的環繞效果,開啟後空間感瞬間提升不少,無論是玩遊戲或聽音樂都能起到音場放大、環繞感提升的作用。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搭載 10mm ASUS Essense 釹磁鐵驅動單體,無線通訊技術則是較舊的 Bluetooth 5.0 版本,即便如此,在室內使用都沒有斷線的情況發生。聽感方面,在不啟用任何等化器與功能的情況下,Cetra True Wireless 的調音偏向低頻,無論量感或下潛深度都算有到位,但跟高階真無線耳機相比少了點回彈度與飽滿的感覺,人聲則是略為靠後的呈現,在節奏強烈的曲風下則不免被低頻影響,這時調整 EQ 等化器就能稍微獲得改善;而在開啟虛擬環繞音效聆聽演唱會,不僅樂器擺放的方位感更明確,也更能呈現出 LIVE 特有的包覆感。



JBLiao · ROG Cetra True Wireless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耳機單邊共有 3 個全向型麥克風(兩個用作 ANC 主動降躁、另一個則是主司通話降噪的 MEMS 麥克風),麥克風的靈敏度則是 -45dB。而在戶外通話測試中,拾取的發話者聲音清晰、但聽起來似乎有點距離感,噪音抑制效果較為普通,還是有些許的車流聲滲透進來,換到室內再次進行通話測試,人聲清晰度提升之餘,距離感的問題也就此消失了~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Cetra True Wireless 的混合式主動降噪 (Hybrid ANC) 可偵測並濾除來自耳機內外的噪音,其主動降噪又可分為強度降噪、輕度降噪兩階段,根據 ROG 官方的說明,強度降噪相較完全關閉降噪最多能降低 35dB 的噪音。實際測試發現,在強度降噪模式、75% 音量的設置下,搭乘捷運通勤的噪音可抑制八成以上,通話降躁則是只能過濾 5~6 成的噪音,在人聲拾取上,單一顆 MEMS 通話降噪麥克風似乎不夠給力。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ROG Cetra True Wireless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0
音頻解碼 SBC、AAC
驅動單元 10mm 釹磁鐵動圈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X4
電池續航力 關閉 ANC 耳機本體 5.5 小時,搭配充電艙 22 小時
      開啟 ANC 耳機本體 5 小時,搭配充電艙 27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4.5g,連同充電艙 51g
官方售價 3,4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ROG Cetra True Wireless 的售價較對手 Razer 的便宜 500 元,雖然沒有那麼張狂(?)高識別度的燈效,但造型也確實下了番巧思,看起來也有自己的風格~~至於遊戲低延遲表現上跟對手同為 167ms,差別在於其具備出自 DIRAC 之手的虛擬環繞音效加持,雖然遊戲音訊的跟 Razer 的差異微乎其微,但它卻能在觀賞影音內容或聆聽音樂時享受更寬闊的音場與環繞感,藉由《ARMOURY CRATE》的十段 EQ 等化器幾乎都能客製出符合自己偏好的聆聽設定,整體表現相當全面。至於今年中旬發表、可在真無線和有線之間切換的 Cetra True Wireless Pro 則預計 2023 年在台推出,該機除升級高通 Snapdragon Sound 技術,還支援 24bit/96kHz 的 Hi-Res 音質播放,實際表現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ROG Cetra True Wireless 完整試聽報告

SOUL S-Play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由葛萊美獎饒舌歌手 Ludacris 創立的美國耳機品牌 SOUL,今年中旬在台推出 S-Play 電競真無線耳機,主打在 2 千元出頭的價位提供遊戲低延遲(官方稱測得 40ms)、以及同級少有的 Qi 無線充電等特性,它並具備藍牙 5.2 無線通訊技術、28 小時總續航時間以及 IPX4 生活防水等特性,且能透過 TRI Mode 功能在正常、通透與娛樂 3 種使用模式之間切換,顏色部分則提供騎士黑、勇士藍、星河紫、極光白等 4 色。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SOUL S-Play 的充電艙走科幻機械風,在整片上蓋採用髮絲紋質感的紫色,下半部則為黑色消光,右側並配置可裝上金屬扣環的迷你提帶,耳機外側如寶劍般的長柄造型上有兩種不同質地,靠前布滿格紋且觸感較為粗糙,最上緣可看到品牌簡寫的青色亮面「S」字樣,靠耳的那一側則走平滑的磨砂質感、表面並以浮雕的 SOUL 字樣點綴,長按耳機柄頂端的觸控面板即可切換正常、通透、娛樂(遊戲)模式。


SOUL S-Play 所測得的藍牙延遲為 183ms,在以 AAC 編碼測試的結果中排名第四,以其 2 千出頭的價格來說表現十分不錯,實際以娛樂模式遊玩 FPS 手遊《決勝時刻M》體感上感覺槍枝擊發聲和開火動畫接近同步,換成音樂手遊《世界計畫 繽紛舞台!feat. 初音未來》,可感受到觸控節拍點發出的特效與聲響延遲,較一般模式有明顯的縮減。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SOUL S-Play 的混音效果方面,邊遊玩《決勝時刻M》邊接聽來電時,對方人聲的音量感覺略大於遊戲音訊,不用太過專注也能聽到戰場上的槍聲與腳步聲。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SOUL S-Play 並未公布驅動單元的細節,實際聽來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的調音走凸顯低頻的路線,不僅 Bass 相當飽滿有勁,下潛深度以其價位來說也十分不俗,中頻部分人聲則是表現清晰,在略帶迪斯可的曲風詮釋下聽起來很有能量,人聲唱到高音處能夠覺察到齒音的出現、清亮感也略顯不足,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並不具備應用程式可以自訂 EQ 等化器,聽感固定的情況下可能比較適合特定的曲風,未來若有改款的話希望能開放聽感客製化的選項。


JBLiao · SOUL S-Play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通話品質方面,SOUL S-Play 在戶外的收音品質不彰,除了發話者聽起來距離較遠、聲音較小之外,車流聲和風聲都明顯地干擾到人聲的傳遞,在車輛經過時會還會瞬間增大音量換到便利商店的環境下,人聲的收音都瞬間清晰許多,但店內播放的廣播與音樂聲還是略能聽見。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並不具主動降噪功能,我同樣以 75% 音量播放音樂在中午的內湖測試,汽機車駛過的聲響都十分明顯,倒是路人交談聲可抑制個六七成,戶外偶爾出現的風噪聲細碎惱人,搭乘捷運時的磨軌聲則是隱約可聞的程度,高頻的蜂鳴器和廣播聲則是不會輕易錯過。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SOUL S-Play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2
音頻解碼 AAC、SBC
驅動單元 未公開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X4
電池續航力 耳機本體 7 小時、搭配充電艙 28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4.5g、連同充電艙 59g
官方售價 2,1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只要兩千出頭就能入手的 SOUL S-Play,延遲表現在本次集評攻上前段班的行列,這也難怪它敢在官網拿出 EPOS、HyperX 的電競真無線耳機出來 PK 該機走的是比較大眾的調音,有著飽滿強勁的低頻與清晰的中頻呈現,特別適合聆聽流行、嘻哈、電子舞曲等曲風,續航力算是還不錯,但有支援 Qi 無線充電有點讓我意外。而說到它的可惜之處,首先當屬沒有專屬應用程式以供 EQ 等化器調整,再者是通話品質較差強人意、且風噪聲偏大,如果能針對這兩點改進的話,SOUL S-Play 無疑會是款 CP 值超級高的真無線耳機,預算有限的手遊玩家可以認真考慮!

延伸閱讀SOUL S-Play 完整試聽報告

Soundcore VR P10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Anker 旗下耳機品牌 Soundcore 在 11 月推出旗下首款電競真無線耳機 VR P10,在獨家LightningSync 無線音訊技術與隨附 2.4GHz 無線接收器的搭配下,可藉最新的 LC3 編碼傳遞 LE Audio 等級的超級延遲音訊,VR P10 可以藍牙連接手機,並透過 USB-C 無線發射器在包括 Oculus 頭戴裝置在內的遊戲平台(當然 Xbox 例外...)上遊玩,無線發射器外部還設置可 Passthrough 充電的 USB-C 埠,玩 VR 遊戲時再也不怕突然沒電。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VR P10 耳機本體和充電艙一反電競耳機給人的暗沉印象,透過「科技白」配色搭配充電艙環形燈和耳機柄上的三斜線燈效帶來電競個性,其燈效與動作也都能透過《Soundcore》應用程式來調整,而鵝卵石般的充電艙上蓋內部特別設計了一個迷你空間,可以磁吸方式收納無線接收器,如此一來就不用煩惱搞丟的問題了。VR P10 無線發射器除了內側的 USB-C 接頭,外側還設置了一個 USB-C 充電埠,它可以在接上 VR 頭戴裝置時,透過電池頭帶或行動電源來供電,如此一來就能不受線材拘束,以更舒適的方式享受虛擬實境裡的音效啦

Soundcore VR P10 藍牙延遲
Soundcore VR P10 發射器模式

延遲測試方面,Soundcore VR P10 在 AAC 藍牙模式下測得 333ms 的延遲,是體感就略能體會的程度,不過在接上無線發射器後則能以 LC3 編碼傳遞 LE Audio 等級的低延遲音訊(官方稱可實現低於 30ms 的零感延遲),其延遲表現在本次的實測結果則是取得 92ms 的好表現,在擁有無線發射器的 4 款選手之中位列第二,因此要打 FPS 或音樂這類強調聲畫同步的遊戲,我會大力推薦使用最新連線技術的無線接收器。

同樣遊玩 FPS 手遊《決勝時刻M》,VR P10 所呈現的低頻量感強,槍枝擊發聲則清脆有彈性,在遊玩的同時進行通話,透過藍牙連接下,遊戲音訊與通話音量差不多,人聲不會完全壓過戰場的聲響,一旦使用無線發射器連接,收音就由耳機回到手機端,自己的聲音在對方聽來距離是稍遠了些。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雖然在產品名稱裡加入了 VR,也拿到 Meta Oculus 的認證配件,但其實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並非獨家支援,上面介紹的 HyperX 我拿來接 Oculus Quest 2 也能使用,不過聲音的飽滿度還是 VR P10 略勝一籌。體驗《漫威鋼鐵人 VR》遊戲時,借助著頭戴裝置本身運算的幫助,VR P10 能帶來優秀的聲音定位、環繞感也算不錯,由於鋼鐵人大部分時間都在空中戰鬥,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的攻擊、或無人機砲火從頭頂呼嘯而過的聲音都可以清楚體會。

同時以藍牙連手機、無線發射器接上遊戲裝置時,手機一旦有通知進來、解鎖或打字,耳機內的遊戲音源就會中斷個 2 秒,這是因為那些聲音也都算訊源,在混響機制作用下會就形成音訊中斷,欲解決只能關掉通知、鍵盤或滑動解鎖的音效,不然就得完全斷開藍牙連接以專注於遊戲上,希望 Soundcore 未來能夠針對這點進行優化啊!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這邊也簡單介紹一下《Soundcore》應用程式重點功能,「超級聽力」模式在遊玩 FPS 遊戲時可以增強火力和足跡的聲音,而在啟用「遊戲和談話」之後,使用者才能在不暫停遊戲的情況下接聽電話,當進行 VR 體驗時,「Meta Quest 模式」能夠在 Wi-Fi 訊號不佳時改善 Quest 頭戴裝置的連線,並減少網路對遊戲的干擾,其原理是因為 Type-C 無線接收器的藍牙訊號波較強,藍牙訊號波本身走的頻段為 2.4GHz,若 Quest 頭戴裝置連的也是 2.4GHz 的 Wi-Fi 就可能形成干擾。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VR P10 搭載 11mm 複合式大動圈單體,在預設的「Soundcore 經典」等化器之下播放音樂,它的整體量感超越同級、調音則傾向三頻均衡,開啟 BassUp 功能可為低頻帶來強化,進一步感受到低音的下潛深度與回彈性,但就是偶爾會有點搶戲,至於樂器與人聲的分離度也有不錯的表現,雖然主打遊戲用,但透過《Soundcore》應用程式內建的 20 種 EQ 等化器,在 VR P10 基本都能調整到接近自己喜好的聽感


JBLiao · Soundcore VR P10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VR P10 搭載 4 陣列麥克風處理通話降噪,在戶外接聽電話時人聲基本都算清晰,但稍有距離感,車流聲可以抑制個 8~9 成以上,但在汽機車近距離駛過身邊時會瞬間被掩蓋,換成在室內情境下,無論是接電話或聊 Discord 語音基本都很 OK!雖然跟同一時間推出的自家旗艦新品 Liberty 4 差 1,500 元,但為了做出市場區隔,VR P10 就不具備主動降噪,在內湖街頭和捷運上測試噪音隔絕效果其實還是不太理想就是...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Soundcore VR P10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2
音頻解碼 SBC、AAC,使用無線發射器狀態下走 LC3
驅動單元 11mm 動圈單體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X4
電池續航力 耳機本體 6 小時,搭配充電艙 30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8g,連同充電艙與無線發射器為 61g
隨附配件 USB-C 無線發射器
官方售價 3,4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Soundcore VR P10 不僅具備雙模連線設計,其無線發射器還是採用最新的藍牙音訊技術 LE Audio 和 LC3 編碼,在本次集評的延遲測試中以 92ms 取得第二名的佳績,但弔詭的是...以藍牙 5.2 連接時的延遲卻有 333ms,落差老實說蠻大的 入手這款電競真無線耳機的朋友,我會推薦直接插無線發射器來使用~ 強調為 VR 頭戴裝置而設計的 VR P10 雖擁有 Meta Quest 的認證,但其實只要是無線發射器,理論上都能夠在 VR 頭戴裝置上使用,目前還看不出該機的絕對優勢,但跟 Quest 2 同樣都採白色設計,倒是蠻般配的,即便耳機沒有支援空間音訊或杜比環繞技術,但借助頭戴裝置本身的運算其時已能實現身歷其境的感受。至於它最大的缺點,當屬雙模連線下手機訊源輸出造成的音訊中斷情形,另外以其 3,490 元的售價來說,如果能加入 ANC 主動降噪會更有競爭力一些。


延伸閱讀Soundcore VR P10 完整試聽報告

XROUND Aero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台灣聲學品牌 XROUND 在 2020 年中旬推出 Aero 真無線藍牙耳機,算是市面上最早著墨於遊戲音效體驗的產品,其採用自家 XROUND Low Latency 零延遲演算技術與晶片韌體設計,在「超頻模式」下能實現 50ms 超低延遲(當時使用 SBC + 特規發射器所量測),而 XROUND 也推出專屬的 XT01 無線發射器,讓玩家以無線方式在遊戲主機上享受低延遲體驗。搭配應用程式,Aero 也能使用 XROUND Lite 實景環繞音效、以及 TailorID 聽感量測個人化等加分功能,不過無線傳輸技術還是停留在藍牙 5.0。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XROUND Aero 耳機充電艙採用正方體結構,體積以當今標準來說同樣稍大了些,或許未來改版會針對這點去重新設計,耳機本體圓潤,耳機柄的部分則稜角分明,其頂端配置有麥克風與指示燈,下緣則是觸控面板,XROUND Aero 戴起來頗為牢固,耳塞的隔音效果也十分不錯,並且還支援單耳使用,其防水防塵等級則是 IP54。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專為 XROUND Aero 推出的 XT01 無線發射器採用 USB-C 接頭,也可轉接 USB-A 插在 PC 或遊戲機上,底部則有一 USB-C 充電埠能夠邊充邊玩,隨盒另附有 3.5mm 插頭麥克風。XT01 無線發射器 27 x 32 x 7 mm 的體積放到現在來看雖然略大,但其內部的藍牙 5.0 無線晶片支援了高通 aptX、aptX LL、aptX HD 低延遲藍牙傳輸協定,能帶來聲畫同步的遊戲體驗,不過它在連接遊戲機或 PC 時不像最新的無線發射器產品是隨插即用,還需進行一段配對與設定的程序(可參考官方影片),另外就 JB 體驗發現,透過 XT01 無線發射器走 USB 音訊時音量會較藍牙連接要來得小聲

XROUND Aero 藍牙延遲
XROUND Aero 發射器模式

再來看到延遲測試的環節,XROUND Aero 在開啟 AAC 藍牙連接與遊戲專用的「超頻模式」之下測得 158ms 的延遲,是本次集評中的第二名,改以無線發射器接在 iPad Mini 6 上測試,延遲表現則是來到 133ms,在擁有無線發射器的選手中只排第四名,畢竟它是 2020 年推出的產品,因此延遲改善幅度算是兩年前的水準,此外,XROUND Aero 本身亦不支援一對二連線 (2020 年的產品幾乎沒一家辦的到...),所以使用者是無法邊玩遊戲機/PC、邊接聽手機上的來電的,官方也告訴 JB,開啟一對二機制多少會使耳機音訊延遲變差,這個問題相信也許多廠商亟欲克服的地方。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透過 XROUND 應用程式《MyTune》可在音樂模式和超頻模式之間切換,無論音樂模式或超頻模式都能選擇 EQ 等化器,其提供有人聲加強、低音增強、柔和、探索模式、腳步聲強化、個人化,以及 XROUND 自研發的「TailorID 聽感量測個人化」,後者會先進行一段 3 分鐘的聽力測試,針對使用者習慣的聽感客製化,而在使用「腳步聲強化」等化器則能針對特定頻段進行增益,有助於掌握 FPS 遊戲裡敵人的方位與遠近。《MyTune》介面底部則是兩段式調整的「XROUND Lite 實境音效」,切到 Lv2 聆聽音樂除能感受到空間感的提升,中頻的人聲也更加清晰嘹亮。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XROUND Aero 採用 6mm 鍍鈦 PET 振膜單體,此材質能夠為聲音帶來細節與層次感的強化,呈現更好的瞬態反應與聲音相位,在不調整 EQ 等化器之下呈現較為清淡且音量感覺偏小了些,調音則是著重中頻,人聲細節和樂器形體表現不錯,但低頻量感則稍嫌不足,節奏感未如想像的豐富。不過在套用 TailorID 聽感量測個人化的 EQ 之後就多少獲得了改善,量感與勁道提升之餘,高音的清亮感也有表現出來。


JBLiao · XROUND Aero 通話降噪測試【Mobile01】

根據 XROUND 官網說明,Aero 搭載 4 MEMS (單邊雙陣列)麥克風通話降噪技術,透過雙麥垂直 90 度與 10mm 以上的物理聲學設計及獨家背景噪音消除演算法,能達成特定方位的清晰語音收音,實際測試發現這款 2020 年推出的電競真無線耳機,人聲雖然清楚,但依舊有些細碎的風聲和車流雜音滲透進來,接著改在室內的情境下測試通話效果,人聲拾取的品質不變,背景的噪音則是降低不少(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啦...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XROUND Aero 技術規格:

藍牙版本 Bluetooth 5.0
音頻解碼 SBC、AAC
驅動單元 6mm 鍍鈦動圈單體
應用程式
主動降噪
防水係數 IP54
電池續航力 耳機本體 6 小時,搭配充電艙 30 小時
耳機重量 單邊 4.2g,連同充電艙 45.8g,無線發射器則重 5g
加購配件 XT01 USB-C 無線發射器(售價 1,490 元)
官方售價 2,390 元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雖然已經推出兩年有餘,但 XROUND Aero 在(選購的)無線發射器搭配下,延遲表現來到 133ms,放到今日仍然相當出色,可惜的是無線發射器體積偏大、且無法一對二連線,無法邊接遊戲機玩邊講電話,感覺也差不多是時後推出二代的更新了 除了無線發射器之外,XROUND 的應用程式《MyTune》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除能切換音樂與超頻(遊戲)模式,還提供包括腳步聲強化、XROUND Lite 實境音效等提升沉浸感的實用功能,而 TailorID 也確實能帶來符合使用者喜好的聽感呈現。倘若真有可能推出二代 Aero,可以期待低延遲技術再進化並改善通話品質,雙模連線與 ANC 主動降噪也是 2023 年產品所必要的升級。

延伸閱讀XROUND Aero 完整試聽報告

最終評析 ▌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市面上主打遊戲用途的電競真無線耳機,通常會給出 60ms、50ms、40ms,甚至是最新 LE Audio 低功耗藍牙音訊標準所帶來的 30ms 以下等低延遲數字,但要知道這些都是理論值、或在實驗室以專業儀器來量測得出的結果,而英霸聲學實驗室為本次集評採用的是更客觀的 iOS 系統量測手法,在同一基準點上展開赤裸裸的直球對決 然而具備低延遲特性的當然不只這 9 名選手,有的高階真無線耳機也能透過啟用「遊戲模式」來實現此效果,有興趣可以參考布萊恩的 2022 真無線降噪耳機集評,裡頭亦有進行低延遲測試。

產品名稱 AAC 藍牙連接 (單位 ms) 發射器連接 (單位 ms)
XROUND Aero 158 133
Soundcore VR P10 333 92
HyperX Cloud Mix Buds 250 108
EPOS GTW 270 Hybrid 233 83
ROG Cetra True Wireless 167 -
Razer HHTW (Gen2) 167 -
1MORE Neo EO007 458 -
SOUL S-Play 183 -
EDIFIER HECATE GX04 142 ★ -
這邊 JB 再以表格彙整這次 9 款電競真無線耳機的延遲表現,其中,藍牙連接下的低延遲冠軍由 142ms 的 EDIFIER HECATE GX04 ANC 奪得,而在以無線發射器連接的 4 名選手中,EPOS GTW 270 Hybrid 則是以 83ms 的表現登上低延遲性能之巔 雖然透過數字分出了勝負,但就 JB 自己的體感來說...200ms 以下幾乎都是聲畫同步,除非是追求極致反應速度的競技玩家,不然真的蠻難感覺出差別的。

而在延遲之外的重點當屬遊戲相關功能、通話與噪音抑制品質,還有整體的造型設計。首先看到遊戲功能的部分,ROG Cetra True Wireless、HyperX Cloud Mix Buds 以及 XROUND Aero 等三名選手均有標榜空間音訊或虛擬環繞音效支援,音場放大的效果都算蠻有感的,而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和 EDIFIER HECATE GX04 ANC 雖然沒有相關功能,還是能透過演算法充分凸顯 FPS 遊戲裡的特定音訊,例如腳步聲和開火聲。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無線發射器」的好用程度來說,Soundcore VR P10 和 HyperX Cloud Mix Buds 隨插即用免配對最為方便,雖然能夠一邊進行通話,但是得透過手機來收音,Soundcore VR P10 還存在著一些混響機制上的瑕疵有待改善 至於剩餘的兩款,在配對速度上則是由 EPOS GTW 270 Hybrid 略勝兩年前推出的 XROUND Aero。針對 VR 玩家,JB 自然是會推薦 Soundcore VR P10,因為其無線發射器外側設置了一個 USB-C 充電埠,能夠邊玩邊(透過電池頭帶)充電,如果嫌遊戲機離你太遠,HyperX Cloud Mix Buds 和 EPOS GTW 270 Hybrid 都附有延長接收器訊號的纜線,方便你拉開與電視螢幕的距離遊玩。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本次集評的 9 名選手中,擁有 ANC 主動降噪的僅有 ROG Cetra True Wireless、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Gen2) 以及 EDIFIER HECATE GX04 ANC,其中又以 ROG 的「強度降噪」最具環境噪音隔絕能力,三款也都擁有環境音的功能...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這三款也剛好都具備 RGB 電競燈效,能在小巧的耳機中配置降噪結構與燈效電路,其工藝值得讚許 而在通話降噪的部分,各位則可參考上方的 9 段音檔,JB 自己是覺得 EDIFIER HECATE GX04 ANC 整體表現最佳、HyperX Cloud Mix Buds 則是其次。

不具備無線發射器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具備無線發射器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具備 RGB 燈效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本次市售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的選手之中具備無線發射器的有 4 款,僅靠藍牙連接的則是有 5 款,而要說造型上最具電競感的,我會投給 EDIFIER HECATE GX04 ANC,再來則是 Razer、ROG 和 SOUL 的產品,至於質感最差的則是上面沒被點名到的 1More Neo EO007,容易留下刮痕我真的不行...

售價方面,唯一一款低於 2,000 元的選手是主打平價取向的 1More Neo EO007,而 2,000~3,000 元間的則是 EDIFIER HECATE GX04 ANC、SOUL S-Play 以及 XROUND Aero (不含無線發射器),此價位帶就是走一個高 CP 值路線,其中 XROUND 還有應用程式加持,即便推出較久也不會感到過時。在 3,000~4,000 元區間則是有 Razer、ROG 以及 Soundcore,三者皆擁有豐富的遊戲功能並具應用程式支援,至於 4,000 元以上的選手則為 HyperX Cloud Mix Buds 和 EPOS GTW 270 Hybrid,兩者的延遲表現在本次集評皆屬前段班,但實用功能偏少。

競逐遊戲低延遲之巔!市售九款「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
由於聽感體驗因人而異,JB 就不特別進行比較了,各位感興趣的話可以到實體門市試聽...雖然電競真無線耳機在外頭好像很少有作展示...?那麼,以上就是小惡魔影音板首次的電競真無線耳機集評,希望對有遊戲需求的板友們多少帶來選購上的參考,如果有什麼遺珠之憾(像是我沒借成、似乎也還沒有正式販售管道的 JBL Quantum TWS),或是電競真無線耳機的使用心得交流,都歡迎在下方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唷~


▌特別感謝:
英霸聲學實驗室協助測試
Sharon、Cody 的後製支援
被拍好拍滿的 MD 舒凡多多
如果有掛耳式的評比就好了
感謝整理
200ms以下雖然延遲極小但覺得還有加強空間
JB.L
目前來看 aptX-LL 應該還是延遲最低的藍牙編碼,短時間內要超越可能不容易
無線的科技越來越好
不過我還是偏好有線的.......
套一句沈玉琳常說的:
乳溝深深、物人一生,哈哈哈哈~~~~
ROG外型戰鬥感真的強
耳機越做越小 害我都要一直放大畫面
JB.L
我懂 [100分]
感謝分享這幾款
價位都還算可以
而且造型又好看
連電競耳機也玩真無線了
但也希望充電能全數支援無線
要2023了應該要列入標配吧~
感謝分享
JB.L
以後隨著藍牙編碼的進化,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真無線耳機具備低延遲特性喔~ 但目前來說電競款在市場還是有它的一席之地就是!
非常詳盡的評測,讓我眼界大開! 原來電競耳機已進化到無線了~!
JB.L
[謝謝]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