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se 在今年除了推出全新的 QuietComfort Ultra Buds 消噪耳塞外,也同步推出 QuietComfort Ultra Headphone 消噪耳機,這款全新的耳罩式消噪耳機,是基於 Bose 經典的 QuietComfort 45 消噪耳機進行設計,除改用更為流線型的外觀設計外,同時也帶來更為舒適的配戴感,當然 Bose 成名已久的消噪技術也完整的導入到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中,並為使用者帶來沈浸式音效、CustomTune 智能耳內音場調校技術等功能,搭配 Bose Music 專屬應用程式,更能依照使用者個人習慣進行客製化的設定,最後全新的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具備最長約 24 小時的單次音樂播放續航力,並具備充電 15 分鐘可聆聽 2 小時的快速充電功能。
- 外盒包裝(正)
- 外盒包裝(背)
- 產品支援功能
- 內盒包裝
- 產品本體
- 攜帶收納盒
- 收納盒內部
- 耳機本體

隨機僅備有 USB-A to USB-C 充電線,以及 2.5mm 音源 to 3.5mm 音源連接線,比較可惜的是自從先前的 QC 45 消噪耳機後,Bose 就不再附上機上專用的航空適配器。
- 折疊式結構
- 耳機正面
- 耳機背面
- 金屬頭帶
- 頭帶裝置
- 頭帶內襯
- 左側 I/O 埠
- 右側操作按鍵
- 內建麥克風(前)
- 內建麥克風(後)
- 內建麥克風(前)
- 耳機本體重量
- 含收納盒與配件重量

以實際配戴來說,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針對 QC 系列的耳機結構進行改良,除耳罩與頭帶襯墊材質外,更加上無段式的頭帶長度調整機構,以我頭形較大的使用者來說,上方頭帶帶來的壓迫感會比左右耳罩來得稍微明顯一點,至於同樣尺寸設計較大的耳罩,則能完全包覆耳朵並提供約 90% 環境噪音的被動降噪效果,但耳罩式耳機會出現的配戴悶熱感,在這款最新的消噪耳機上還是無法完全改善,以我為例在配戴約 4~5 小時後就會出現悶熱感的狀況,建議各位在稍有悶熱感的情況下,就拿下來休息一下會是較好的選擇,畢竟每個人的體感狀況不太一致,但整體來說配戴舒適度我會給到 7 分的實際體驗分數(總分 10 分)。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保留實體操作按鍵配置,並導入長型的觸控操作介面,並將其配置在右耳罩的後側,也進行不同形狀的按鍵顆粒與立體感觸控面板設計,讓使用者能輕鬆的以按鍵顆粒觸感來進行分辨,觸控面板可進行前後手勢操作與點按觸控功能,我自己覺得使用上比起 QC 45 II 要來得更為直覺便利,且搭配 Bose Music App 應用程式,可讓使用者自訂操作捷徑,來符合自身使用習慣,整體的操作上結合傳統與現代的操作方式,又不互相影響算是相當討喜的設計。
- Bose Music 應用程式主介面
- 消噪模式選擇
- 自訂情境模式
- EQ 均衡器
- 沈浸式音效模式
此外,應用程式中也提供音質等化器功能,內建低音加強、低音減弱、高音加強與高音減弱四種音質等化器模式,同樣也內建獨家的 CustomTune 智慧耳內音場調校技術,在使用這每次戴上並開啟耳機時,都會播放特別設計的校準音調做為歡迎聲響,並測量使用者的耳朵形狀,來進行降噪與音質的優化。最後,全新的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也具備全新的沈浸式音訊模式,同樣也提供關閉、靜態與運動三種模式選項。

這邊來跟各位聊一下這次全新的沈浸式音效,以實際的聽感來說,我自己認為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的沈浸式音效效果,要比 QC Ultra 消噪耳塞要來得更好一點,光是空間感與環繞感就顯的更為寬廣立體,在靜態沈浸式音效模式下,低音的力道與下潛深度表現更為強烈,從《What's Up Danger》這首歌曲中的大量低音鼓聲就可以感受出,雖然會讓人聲稍微往後靠,但並不影響其清晰度,中高音也沒有因此而變得沈悶,還是保有一定的聽感。當頭部移動時的聲音定位感也比 QC Ultra 消噪耳塞來得明顯,真的可以感受到聲隨你動的感覺。
而在運動沈浸式音效模式下,音場的空間感與環繞感與靜態模式的效果差異不大,但與靜態模式不同的是,會讓你有一種聲音追著你跑的感覺,聲音的定位感會更加明確,且幾乎不會有延遲感,聽感部分則可以感受到低音較為收斂,但延伸感依舊相當出色,人聲則會稍微前靠一些,且細節與細膩度會更為明顯,如果說靜態模式有點像是在室內的演奏廳的空間感,那運動模式就更偏向半開放式的超大空間,搭配感知外界模式,更有一種隨時隨地都在享受戶外演唱會的感覺。

承襲 Bose 優異的降噪技術,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在未播放音樂時,就能具備約 90% 的被動降噪效果,且改善過去有點負壓感的不適,在室內環境開啟消噪模式時,在開啟 40% 的音量設定時,就能夠進入完全的與世隔絕的狀態,包含風噪聲也不會影響到聆聽音樂的品質,而在切換到感知外界模式下,大約能夠聆聽到約 45~50% 的環境聲音,但會針對低頻噪音,如:電風扇的馬達運轉聲等噪音都會進行隔離,高音頻的部分不會過於尖銳,人聲部分也算是清晰,整體來說是相當自然的聽感,心裡上會有種沒有配戴耳機的感覺,但物理上的感受算是相當明顯

我自己也在戶外環境與捷運大眾交通運粗上進行消噪的體驗,在室外環境下開啟消噪模式,對於風噪聲的消除上比起 QC 45 消噪耳機 II 要來得出色許多,像是在內湖或忠孝復興捷運站附近有相當多的大樓風環境,都不會因為風噪聲影響聽感,不過在通話時可能就要找個比較安靜的地方來進行。而在捷運上,開啟降噪模式下,需將音量調整至 55%~65% 的大小,才能有完整的消噪效果,但如果想要聆聽捷運的語音提示聲,則是建議將音量降低至 55% 以下,並開啟感知外界模式,才能確保自己不要坐過站。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同樣採用獨家專利的 TriPort 聲學結構設計,能夠加強耳罩的空氣流動,讓音量更大聲且聲音更深沉飽滿,搭配同為獨家的 Bose CustomTune 技術與沈浸式音效技術,這次音質聽感表現上的升級確實相當有感覺。而除既有支援 SBC 與 AAC 藍牙音訊解碼外,這次也加入了全新的高通 Snapdragon Sound 平台,以及不少聽友們期待已久的 aptX Adaptive 高解析度藍牙編碼格式,不過在 iOS 系統的裝置下還是僅有 AAC 編碼格式可以使用。以Em Beihold 所演唱的《Numb Little Bug》鋼琴演奏版來進行試聽,可以發現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為人聲稍微後靠的調音設定,且為三頻更為和諧的音色取向,清亮不尖銳的高音、飽滿扎實的中音,搭配下潛深度十足的低音表現,聲音的凝聚效果相當明顯,邊緣線條收的相當俐落乾淨,不太容易會有毛邊嚴重的聽感,且在沈浸式音效技術的加持下,聲音的分離感也相當優異,前中後音場的定位感算是相當明確。

如果以大編制的 Hans Zimmer Intersteler 電影原聲帶《Day One》電影主題曲來聆聽,更能感受到聲音的定位感相當明確,且對於樂器形體的掌握與高低音頻的延伸感表現都相當優異,人聲的細節與細膩度中規中矩,不像 QC Ultra 消噪耳塞來的明顯,但整體音色的調性相當活潑自然,算是這款消噪耳機的一大特色。

整體來說,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擁有更為流線圓潤的機身設計,搭配水準之上的配戴舒適度,以及直覺便利的操作方式,光是基本的使用上就已經相當讓人愛不釋手,加上在業界擁有前兩名水準的消噪技術,以及獨家的 CustomTune 技術與全新的沈浸式音效,同樣在音質聽感上比起 QC 45 消噪耳機 II 甚至是許久未更新的 Bose 700 消噪耳機,有著倍數以上的優化效果,而個人化的消噪模式與沈浸式音效搭配,也能讓消費者在享受安靜之餘,更能聆聽專屬於自己的聲音體驗,而全新的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官方售價為 15,800 元,算是偏向高單價的消噪耳機產品,如果有興趣入手或升級的朋友,建議可以到專門展售中心進行試聽再做最後決定。
▊福利社

















Model: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