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月 20 日發表並於本月 1 日正式在台灣販售的 final ZE8000 MK2 真無線耳機,是來自日本品牌繼今年初在台灣販售 ZE8000 後,時隔不到一年又再次推出的新品,在先前的新品報導中,布萊恩就為各位詳細介紹過 ZE8000 MK2 旗艦真無線藍牙耳機所做出的更新,包含優化耳機內部結構,搭配全新的設計的耳塞鰭片與主動降噪演算法優化,提升被動隔音效果與降噪表現,同時 final 更將 ZE8000 MK2 的最大音量增加了 5dB,結合先前 ZE8000 就具備的『8K Sound』細膩音質功能,更同步提升聽感體驗,而究竟這些改變能為實際聆聽上帶來怎樣的變化,就跟著布萊恩一起“聽”下去!
final ZE8000 MK2 真無線耳機基本規格:
音訊輸入:藍牙 5.2
支援解碼:SBC、AAC、Qualcomm aptX、aptX Adaptive
連續音樂播放時間:最大 5 小時,總續航最大長達 15 小時(實驗室測試)
支援快速充電功能:5 分鐘的充電即可提供 45 分鐘的音樂播放時間
充電時間:耳機本體約 1.5 小時/充電盒約 2 小時
防水性能:IPX4
台灣售價:9,990元
- 包裝外盒
- 外盒背面
- 內部包裝
- 耳機與配件
打開外盒後,就可以看到快速使用者說明書的收納紙盒,下方則為配件收納紙盒,一字排開後可以看到 ZE8000 MK2 耳機本體、專用充電盒、SS/S/L/LL 四種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塞、充電線、5 對專用濾網,以及濾網便貼棒等配件。
- 充電盒
- 電量指示燈
- USB-C 充電埠
- 耳機充電槽
開啟充電盒上蓋後,則可以看到擁有防呆設計的耳機充電槽,充電用的金屬接點則位於下方,而在充電盒內部右上方的按鍵,則是用來重置耳機使用,只要將耳機放入充電盒後長按按鍵 5 秒就會將耳機重置恢復原廠狀態。
- 外側機殼
- 內側機殼
- 耳機導管
- 三層結構設計
- 專用矽膠耳塞


機殼內側儲可以看到 LR 左右耳機辨識字樣外,也可以看到在腔體上也有 ZE8000 MK2 的型號字樣,耳機機殼與充電盒一樣具備顆粒感的表面塗層處理,耳機導管則為中長形式配置,但因為三層結構設計的關係,實際配戴上我自己覺得是沒有太明顯的不適侵入感。機殼外側長柄處上下兩端則有內建收音麥克風,上麥克風主司用於降噪的收音功能,下麥克風則是收音麥克風,均為波束成型麥克風形式,充電用的金屬接點則位於機殼內側長柄處下方。
- 耳機本體重量(M 矽膠耳塞)
- 搭配充電盒重量
- 充電盒比較
- 充電盒內部比較
- 機殼外側比較
- 機殼內側比較
- 三層結構設計比較
- 矽膠耳塞比較(一)
- 矽膠耳機比較(二)
布萊恩其實也試過將 ZE8000 的矽膠耳塞裝入全新的 ZE8000 MK2 上,基本上前後代的矽膠耳塞是可以共用,但考量到 ZE8000 MK2 是針對新設計的矽膠耳塞進行全新的調音,其實 final 並不太建議兩種矽膠耳塞交換使用,以免影響針對 ZE8000 MK2 所調校過的調音設定。

ZE8000 MK2 為藍牙 5.2 無線網路規格,使用者在第一次使用時,只需將充電盒抗蓋開啟後,就可與所要的設備進行配對連線,藍牙連線的穩定性算是相當優異,不過沒有用上最新的藍牙 5.3 規格,實在有點辜負旗艦級真無線耳機的定位,當然之後是否透過韌體更新支援 LE Audio 等最新功能,目前也是個未知數。而 ZE8000 MK2 除支援 SBC、AAC 兩種基本的藍牙解碼格式外,也延續前代支援 Qualcomm aptX 與 aptX Adaptive 兩種藍牙解碼格式,能進行無損音質或最高 24bit/96kHz 高解析音質的音樂檔案格式播放。
- final Connect 主畫面
- 韌體更新
- 噪音控制
在噪音控制功能選單中,則有降噪模式、風噪抑制模式、環境音模式、語音模式與四種,其中降噪與環境音兩種模式均只有單純的功能啓閉,並沒有市售旗艦款真無線耳機具備多段程度的調整,連同風噪抑制模式在內,也無法採用自適應的抑制效果,這點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畢竟這款真無線耳機售價也接近萬元,相比之下就會讓消費者感覺到功能上的落差。
- Pro 等化器
- 音量最佳化調節器
- 音量最佳化解釋
- 音量話最佳調節器設定
- 8K Sound+ 功能
- 8K Sound+ 功能啓閉
- 多點連接功能啓閉
- 多點連接方式
- 進入配對模式
- 多點連接裝置管理
- 裝置詳細資料
- 無線播放品質設定

實際的試聽體驗同樣是從配戴體驗開始,ZE8000 MK2 採用長型且三層結構的特殊耳機機殼設計,也由於耳機本體的尺寸較大,這也讓配戴時較容易外露出耳朵,尤其是對耳型較小的使用者來說,就會顯得過於龐大,但 final 為這款耳機設計的全新耳塞鰭片,則稍稍的提升了配戴時的舒適性與穩固性,不過我自己還是不太建議配戴 ZE8000 MK2 進行較劇烈的運動,尤其是上下擺動較為激烈的運動,耳機還是會有掉落的風險,以實際配戴的體驗來說,我會給 ZE8000 MK2 3 顆星的體驗分數,主要還是因為尺寸過大配戴適應性不算太好,劇烈運動時有掉落的風險等都是無法拿到高分的主因。

ZE8000 MK2 也延續 ZE8000 真無線耳機雙耳的觸控操作方式,且左右耳機的觸控操作功能也是各自不相同,因此要熟記左右耳機觸控面板的操作就要花點時間,加上 ZE8000 MK2 也同樣支援單耳觸控操作,這又要用記憶另外一套的操作方式,比起市售不少真無線耳機來說就更為複雜一點,當然如果你之前使用過 ZE8000 的話就不太會有適應上的問題,但如果是習慣這些觸控操作方式,其實各位可以發現左右耳機使用不同的觸控操作方式,在實際使用上比較不容易有誤觸操作的情況,這部分倒是滿令我滿意,以整體的操作方式來說,我則會給 ZE8000 MK2 真無線耳機 4 顆星的評價,但前提是要先熟記全部的操作方式。
- 雙耳操作方式
- 單耳操作方式


緊接著就是 ZE8000 MK2 本次迎來最重要更新之一,也就是降噪表現,根據 final 官方的提供的數據,比起 ZE8000 來說有著 32% 的提升,在實際的降噪實測中,在室內環境下從全新耳塞鰭片帶來的物理隔音效果大約能阻絕 50~60% 的環境噪音,人聲與鍵盤聲的音量大約會下降 30% 左右,在開啟降噪模式下,不太會有明顯的負壓感,整體的降噪舒適度還算不錯,且降噪開始有效的頻率從相當底頻就有效果,但越往高頻處效果就明顯的遞減,降噪頻寬其實並不算廣,大約能阻隔 70~75% 的外部噪音,比起前代來說確實有些微的進步。
而在戶外環境下,由於高頻的噪音較多的關係,降噪模式下的阻隔效果大約會將個 10~15% 左右,像是摩托車引擎運轉聲、捷運的警報聲、捷運車軌的摩擦聲等高頻量感就會比較明顯,而在聲音音量大約開到 45~50 就能進入完全隔絕的狀態,也比 ZE8000 的音量大小設定有著些微的提升,但以旗艦級的真無線耳機來說,ZE8000 MK2 的降噪模式與風噪抑制模式,均未具備自適應技術,使用者要自行手動啓閉,且降噪模式也沒有降噪程度的調整,甚至是能針對不同使用環境來設定降噪模式,這部分也是未來 final 可以考慮添加的功能,不然以整體的降噪與風噪抑制體驗來說,我也會給到 3.5 顆星的體驗分數,即便不適用於搭乘飛機交通工具,但用於日常捷運、火車或高鐵的日常通勤使用是絕對沒有問題。

最後來分享一下 ZE8000 MK2 的聽感體驗,這次我就不囉唆直接使用 Sony Xperia 1 V 搭配 KKBOX 來播放 Hi-Res 或 Hi-Fi 高解析音樂檔案,畢竟如果手邊有支援 Qualcomm Sound 的播放裝置與耳機,搭配起來的聆聽感受才會是最佳的體驗,而本次的試聽體驗我也是全程開啟 8K Sound+ 模式來跟各位分享。ZE8000 MK2 除內建真無線耳機較少見的 AB 類擴大機器外,更搭配一個在高階耳機才會出現的薄膜高分子層積電容器(PMLCAP),用以減少聲音的失真率並進一步提升音質,以下就用幾首高解析音質音樂來跟各位分享這款耳機的聽感。
YOASOBI〈アイドル〉24bit/96kHz - 近日在台灣掀起風潮的日本人氣樂團 YOASOBI,在今年以一首〈アイドル〉風靡全球,布萊恩相信這首歌應該不少人都有聽過,以延伸感十足的電子鼓作為前奏隨即帶出主唱 Ikura 清亮的嗓音,從這首曲子不難聽出 ZE8000 MK2 是屬於人聲較為前靠的聽感設定,在 Hi-Res 與 8K Sound+ 功能搭配下,人聲展現豐富的細節,即便樂曲採用大量的電子樂器,其鼓聲、電子琴等樂器的細節也相當清楚,高音清亮不尖銳也沒有明顯的沈悶感,中音通透帶有空氣感,聽感不會感到急促具壓迫感,低音的回彈性極佳,帶來充滿躍動感的電子樂節奏線條,可惜的是低音的力道稍嫌薄弱。ZE8000 MK2 優異的聲音解析力則可以從副歌間的合音人聲表現清晰可以證明,樂器的形體與結像能力也同樣突出,而其所帶來的空間感也相當寬廣,聲音的定位感也相當明確,整體的聽感相當夠水準。
Vaundy〈odoriko〉24bit/96kHz - 以日式輕搖滾曲風打造而成的這首樂曲,是日本新生代創作才子 Vaundy 初出道的成名曲,前奏以中音鼓與銅鈸帶出的 Funk 風格為這首歌定調,即便是快速的鼓聲或是清脆的銅鈸聲,都能透過耳機各自清晰的傳遞到耳朵內,同時更完美的融合為輕快的節奏,而 Vaudy 在這首歌中展現的慵懶唱腔風格,也能快速帶領聽眾進入有點迷幻的曲風世界,同樣的在低音的力道上,ZE8000 MK2 還是沒有明顯的強化,如果你是喜歡重金屬搖滾樂的朋友,這款耳機或許無法滿足你想要強烈低音節奏感的要求,而比較適合鄉村、靈魂、英倫搖滾等類型的曲目類型。
JVKE〈Golden Hour(Ruel Remix)〉24bit/44.1kHz - 以簡單的鋼琴樂曲開場,並在背景加上遊玩人群的聲音,ZE8000 MK2 能夠在清亮的鋼琴聲中,還是能聆聽到清晰的背景人聲,且不會以不自然的疊加效果呈現,當 JVKE 唱出人聲時,各位也可以聽到背景聲音的小提琴伴奏聲音,再到副歌時更可感受到低音鼓聲、電子混音樂器的加入,對於樂曲聲音層次的掌握上,ZE8000 MK2 帶給聆聽者的是前後距離明顯且不混雜的舒適聽感,整體的透通感相當足夠。
麋先生〈都是浪漫害的〉24bit/48kHz - 這首麋先生今年推出的專輯主打歌,是我最近滿喜愛的一首樂曲,之後的音樂器材測試中,或許各位會常看這首歌出現在文章中,從前奏開始的電吉他 solo 與貝斯聲的前後距離感就相當明顯,銜接鋼琴伴奏而來的主唱帶有濃厚鼻腔的人聲聲線,都能以帶有前後順序的連續進入耳內,進入副歌後的弦樂伴奏聲與電吉他 solo 也能以各自清晰的形體聲線,巧妙的融合並以優異的音質呈現給聽者,但低音鼓的力道不夠濃烈,也導致曲目結尾想要帶給聽者們強烈情緒就感覺削弱不少,算是有點可惜的地方。

以實際的聽感來說,ZE8000 MK2 確實比起 ZE8000 在音質上有所提升,尤其是在樂器與人聲細節的演繹上強化不少,加上同樣擁有獨家的 8K Sound+ 模式與 Qualcomm Sound 高解析音質檔案格式的支援,雖然針對低音的厚重力道還是沒有增強,但聲音的層次感、定位感與空氣感,都讓這款真無線耳機能夠成為一款以純粹聽感為賣點的真無線耳機。而在官方數據顯示上,ZE8000 MK2 單次擁有最長約 5 小時的續航力表現,但在開啟 8K Sound+ 模式後,加重其處理器的運行負荷,也帶來較為明顯能耗,以 50 音量搭配降噪與 8K Sound+ 模式下,單次音樂的播放時間僅能來到 4 小時 12 分鐘左右,約莫剩餘 10% 左右的電量,看來想要擁有絕佳音質與降噪體驗,還是得犧牲一點代價。
Bryan Shih · Final ZE8000 MK2 室內通話品質
Bryan Shih · Final ZE8000 MK2 戶外通話品質
ZE8000 MK2 搭載兩個波束成型的麥克風,對比於市售的旗艦真無線耳機動輒 4 麥克風以上的配置來說,其實並不算太過突出,實際的室內與戶外通話錄音的錄音檔我一樣在上方提供給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按下播放按鍵進行試聽。室內通話的品質比較沒有問題,錄音檔中可以聽到人聲有點擴大的效果,但環境噪音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戶外通話品質上,則是有點未達水準,即便我使用正常的通話音量,人聲加上環境噪音的影響,讓人聲顯得有點太小,這部分也是未來可以再強化的地方。

延續 Z8000 的獨特三層結構外觀設計,並以全新設計帶有鰭片矽膠耳塞的情況下,ZE8000 MK2 同樣繳出平均水準以上的實際體驗感,配戴的舒適性、稍微增強的穩固性、被動隔音與降噪表現的提升,以及最重要的音質聽感提升,仍能延續其品牌旗艦真無線耳機的定位,雖然針對降噪程度的調整,也期待未來能增加自適應降噪與環境音的機能,另外耳機體積尺寸也期待能再下修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但 ZE8000 MK2 依舊是一款能提供優異聽感,與不錯降噪效能的真無線耳機,不過其售價比起 ZE8000 要貴上 1,000 元,屬於高單價的真無線耳機產品,要入手前也請各位實際到展售店家實際配戴試聽後,再來決定是否要購入。
▋福利社




















Model:蘇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