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 2022 年 LG 在台灣推出 StanbyME 閨蜜機,以內建移動輪組與充電電池,讓使用者在家中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盡情享受各項娛樂,在當時就已經造成相當程度的討論,而在時隔一年後,LG 又將這款 StanbyME 閨蜜機從室內延伸至戶外環境,推出新一代的 StanbyMe GO 閨蜜機 樂 GO 版無線可攜式螢幕,由於正式名稱實在太長,因此下方我會以 StanbyME GO 來稱呼。
簡單來說,LG StanbyME GO 就是將原本的 StanbyME 閨蜜機的所有組件裝在一個具備軍規級認證的防摔箱內,包含 27 吋可觸控螢幕、四聲道共計 20W 功率輸出喇叭、可折疊旋轉支架、HDMI、充電式電池、麥克風,同時具備 webOS Smart 連網智慧系統、ThinkQ 智慧居家系統、WiFi、HDMI、藍牙5.0、Airplay 2 與 Apple HomeKit 等智慧功能,並支援 Dolby VISION、Dolby ATMOS 雙影音技術,但也同樣僅提供 Full HD 1920 X 1080 解析度,與 60Hz 螢幕更新率規格,儘管這樣的規格放在室內環境有點不太夠用,在維持整體的電池續航力的情況下,已經與大多數攜帶式投影機相同。
- 提把
- 紅外線接收器與麥克風
- StanbyME GO 字樣
- 防滑橡膠墊
跳過繁雜的開箱手續,直接來看 StanbyME GO 的機身設計,軍規級防護的可攜式防摔箱,上方當然具備提把設計,採用防滑橡膠材質打造的提把,讓擁有 12.7Kg 重的防摔箱,變得稍微那麼好攜帶移動,箱體下方右方可以看到紅外線接收器與內建的雙麥克風,同時也擁有左右兩個鎖扣配置。通過耐衝擊、高低溫、低壓、粉塵、鹽霧與振動美國軍規認證的箱體,則加上立體斜紋凹凸紋路,用以增強箱體本身的強度與耐用性,這點我倒是可以跟各位保證,因為當我直立放在家中好幾次被家貓弄倒,每次開機使用都是正常的狀態,因此除非超級暴力的從高處摔落,否則日常使用上的防護性絕對沒有問題。
箱體上蓋右上角則有 StanbyME GO 的蝕刻字樣,雖與箱體同樣採用象牙白的配色,但鏡面表面處理,還是可以一眼就認出這款產品,箱體底部的四個角落則有防滑橡膠墊,讓 StanbyME GO 在使用時不會有滑落的情況發生。
- 防塵防水橡膠蓋
- 電源輸入插孔
- I/O 埠與電池電源開關
下方箱體的後方則有兩個備有橡膠防塵蓋的端子槽,右側為 AC 電源輸入插孔,左側則為 HDMI IN(eARC/ARC)、USB 2.0 輸入埠、IR BLASTER 紅外線控制輸出插孔,最右側則為電池電源啓閉開關,以攜帶式智慧顯示器來說,這樣的 I/O 埠配置已經算是相當夠用,不過我自己還是希望 HDMI 與 USB 的規格能夠升級,而電池電源啓閉開關,我則是建議如果是在可透過 AC 進行供電的情況下,可以將電池電源關閉,以減少電池損耗達到保護電池健康的功用。
- 27 吋顯示器
- 電源開關與音量大小調整
- 四聲道喇叭
- 可收納調整顯示器支架
StanbyME GO 基本上可分為上下兩個機構,以防摔箱上下來區分,上方為內建的四聲道喇叭部,採用細緻的編織網布覆蓋,網布具備基本的防潑水機能,下方則是 27 吋顯示器部,並附有可收納顯示器支架與可旋轉的顯示器懸臂機構,在防水防塵塑膠蓋下,則具備內建電池與顯示器最重要的電路板、充電電池的零組件,內部的防護性也相當足夠,另外也可以看到蓋板的四邊均有減少衝擊的橡膠墊,27 吋顯示器則使用防眩光霧面塗層處理。
- 遙控器收納槽
- 電源線收納槽
- 專用遙控器
為了攜帶便利性,LG 則在箱體內部設置了專用遙控器的收納槽,將 27 吋顯示器平放收納後就完全蓋住遙控器,而專用的遙控器則與 LG 旗下智慧顯示器的形式相同,全白的鏡面的配色搭配橡膠材質的按鍵顆粒,經過簡化的遙控器按鍵在使用上也相當直覺便利,不過這款遙控器並具備麥克風,使用者需透過箱體內建的麥克風才能進行語音搜尋功能,這點也請各位要特別注意。遙控器收納槽則為一個開拆裝的蓋板,下方還設置有電源線的收納槽,即便在戶外環境下,如果有穩定的電力供應來源也可以充電進行使用。

LG StanbyME GO 採用與大尺寸智慧顯示器一樣的 webOS 22 智慧作業系統,搭配內建 LG 獨家的 α7 第五代 AI 影音處理晶片,能進行 AI 影像升頻、AI 亮度設定、AI 動態色彩調節與 AI 音效 Pro 及 AI 音效調校等智慧功能,即便僅為 FHD 解析度,但也支援 Dolby Vision / HDR10 / HLG (2K) 三種主流 HDR 規格。主畫面的配置則有點 Android TV 作業系統的既視感,但可自行調整應用程式圖示位置,並提供多個快速功能選項,在使用上其實與家中的大型智慧顯示器沒有太大的差別。
- 設定選單
- 標準影像模式
- ECO 影像模式
- 劇院影像模式
- 運動影像模式
- 遊戲最佳化
- 專家影像模式_戶外空間(白天)
- 專家影像模式_黑暗空間(晚上)
- BRY05146-10
設定選單位於畫面的左側,可透過遙控器上的設定按鍵或觸控螢幕右上方的設定功能圖示都可以喚出,八種影像模式則為清晰、標準、Eco、劇院、運動、遊戲、ISF 專家明亮空間(白天)與 ISF 專家黑暗空間(晚上),後兩種影像模式則是為戶外環境使用時的設置,兩種模式下的色溫都會稍微偏暖,另外就是亮度部分的差別,在明亮空間時較亮,反之則較暗。
- AI 聲音 Pro
- 標準音效模式
- 劇院音效模式
- 清澈人聲 Pro
- 運動音效模式
- 音樂音效模式
- 遊戲最佳化
內建 4.0 聲道喇叭的 StanbyME GO,提供共計 20W 聲音輸出功率,同時也具備能模擬 5.1.2 聲道的的 AI 音效 Pro,以及標準、劇院、清澈人聲 Pro、運動、音樂與遊戲最佳化共七種音效模式選擇,我自己的習慣是有 AI 就用 AI 模式,讓系統自行根據音效內容進行優化,但如果你很確定影音內容的話,也可進行手動音效模式的設定。
- 內部揚聲器
- 藍牙裝置
- 行動裝置
- HDMI 裝置
- 藍牙+內部揚聲器
StanbyME GO 雖擁有四聲道揚聲器配置,但也可透過藍牙或 HDMI 進行音效輸出,更可同時使用藍牙與內部揚聲器同步將聲音輸出,如果各位手邊有可串連的藍牙喇叭,可以準備兩個當作後環繞喇叭來使用,我自己有搭配先前體驗過的兩顆 Sony SRS XB-100 來使用,在戶外就可輕鬆組成簡單的家庭劇院系統,雖無法像真的家庭劇院系統達到各別的聲道輸出,但實際上的聆聽效果確實比起單用 StanbyME GO 要來得立體環繞感更強。
- 低功耗模式
- 睡眠關機
- 睡眠關機(10 分鐘)
- 睡眠關機(4 小時)
- 網路設定
其它的快速功能功能,則包含低功耗模式功能啓閉,最短 10 分鐘、最長 4 小時的睡眠關機設定,另還有網路設定功能選項。
- 影像設定
- 影像進階設定
- 亮度設定
- 色濃度設定
- 色彩微調
- 色溫設定
- 色溫調整
- 清晰度設定
- TruMotion 設定
- 減少藍光
如果想要更細部的設定功能,透過下方的『三點』選項開啟後,就可以開啟所有設定的選單,在影像設定中,同樣可以選擇影像模式,並針對亮度、色濃度、色溫、清晰度等細部影像功能進行設定,比較值得一提的是, StanbyME GO 提供 TruMotion 動態影像優化功能,提供關閉、電影移動、自然、流暢移動與使用者選擇五種選項,其中使用者選擇則為減少抖動的大小調整,數值從 0~10 共 10 段,但基本上我是使用流暢移動模式,最後則可以看到減少藍光的護眼功能選項也包含在內。
- 音效進階設定
- 內部揚聲器延遲
- 一般設定選單
- AI 服務選單
- AI 音效調校選項
在音效的進階設定選單中,我則是建議各位將 Dolby ATMOS 的功能開啟,藉以在播放支援 Dolby ATMOS 格式的影音內容時能獲得最佳的聽感效果,你也可以調整左右聲道的平衡,並且針對內部揚聲器的延遲進行調整,但我這幾個月的使用下來,是沒有發現延遲感太重而需要調整的情況,如果有人入手有遇到這樣的狀況,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一般設定選單中,最特別的莫過於 AI 服務設定選項,我自己是將 AI 亮度設定、AI 聲音 Pro 兩個選項保持開啟,其中在 AI 音效調校選項中,我則是選擇標準模式,各位也可以針對低音或高音進行增強。
- 語音辨識設定
- 使用免動手語音控制
- 語音辨識靈敏度度調整
Standby ME GO 支援語音控制功能,在進階音效設定選單中,可開啟語音回應、使用免動手語音控制與設定語音辨識靈敏度的選項,語音控制則需說出『Hi,LG!』並說出控制的指令,例如要搜尋影片等影音內容、調整螢幕亮度、降低音量等都可以用說的就完成,支援中文語音控制且辨識度相當足夠,只要周遭環境沒有大聲到不行,基本上都能準確的進行辨識,當然在靈敏度設定上我覺得使用標準就已經足夠。
- AI 建議
- 裝置設定選單
- 外部裝置設定
- 透過行動裝置開啟裝置
- HDMI 設定
- 系統設定
- 電池狀態
- 支援選單
在完整的設定選單中,則有 AI 建議選項可供設定,包含智慧提示、緊接精選內容、賽事提醒等,各位可以依照使用需求各別開啟,另外也可進行外部裝置的連接設定,透過藍牙 5.0 可連接遊戲控制器,以及無線鍵盤與滑鼠,當然也可透過 USB 2.4GHz 來進行連接,如果有連接行動裝置的話,也可開啟透過 WiFi 或藍牙來開啟 StanbyME GO 的裝置,同時也可開啟 HDMI 的 SIMPLYLINK 功能,用以自動切換 HDMI 輸入畫面與提供影音同步傳輸。
系統設定選單中,則可以看到內建電池的剩餘電量資訊,這部分的資訊也可以在住畫面的右上角看到相關資訊,同時也可以開啟低功耗模式,我自己的建議是在使用電池供電時開啟,可以延長約 15-25 分鐘的續航力時間(依照不同的影像設定而有所增加),最後是在支援選單中,也可進行線上軟體更新作業。
- 連接智慧裝置
- 家用設備畫面
- QRCode 掃描連接
- 瀏覽行動裝置內檔案
StanbyME GO 內建 LG ThinkQ 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可連接智慧行動裝置,藉以進行產品的相關設定、操作,甚至是語音搜尋與文字輸入等,開啟內建的家用設備畫面後,並在行動裝置上安裝 LG ThinkQ 應用程式後就可依照畫面上的步驟來進行連接,但也請記得將 StanfbyME GO 與行動裝置連上同一個 WiFi 網路後再進行,如果是用手機分享熱點,會比較容易連接失敗,這點也請各位多多注意。
- 操作主畫面
- 觸控板操作模式
- 方向鍵操作模式
- 數字鍵操作模式
- 特殊操作模式
- 共享選項
順利連接完成後,就可以使用行動裝置來進行電視的操作與設定,其中一個就是可以當作顯示器的遙控器來使用,同時也能透過行動裝置來進行語音搜尋與控制,遙控器上方的操作功能維持不變,但下方可以選擇觸控板、方向鍵、數字按鍵與特殊操作共四種模式,我自己最喜歡的事觸控板模式,就像是筆電上的觸控板,顯示器畫面上也會出現游標,就像是 LG 大型智慧顯示器的遙控器游標功能,可以讓操作起來更為順暢。當然,使用者也可透過應用程式內的共享功能,在顯示器上投放行動裝置畫面,但無法進行觸控操作還是得透過行動裝置操作,或是在電視上播放手機內的多媒體檔案,甚至是用手機聆聽顯示器所播放的聲音。
- 應用程式管理
- 顯示器設定
- 主螢幕桌布設定
- 我的相片
- 主題設定
- 我的相片
- LG ThinQ TV 設定
而在行動裝置端,也可針對 App 進行管理,並提供主螢幕桌布與主題的相關設定,也可使用行動裝置內的相片來進行設定,最後像是顯示器的暱稱、家用設備分類群組、登入帳號、允許存取手機內容等相關設定,都可以在應用程式內的 LG ThinkQ TV 選單中進行設定。
- 連接行動裝置相機
- 手機攝影機連接電視
- 手機相機連接畫面
除了透過行動裝置來進行影音多媒體內容播放,並進行 StanbyME GO 的相關設定、操作與語音搜尋功能外,也可以透過無線方式來使用手機上的相機功能,像是線上會議、視訊通話等都可以進行使用,另外在顯示器後方的 USB 連接埠,也可連接 USB 視訊設備來搭配使用。

而如果各位要找一個放置手機或行動裝置的位置,底部遙控器收納槽的後方的長型凹槽就可以進行放置,不過要作為視訊用的鏡頭的話,拍攝的角度可能會有點尷尬,且如果手機的保護殼較厚的話,就有放不下的疑慮,這部分建議 LG 可以做個夾子之類的配件,讓使用者能夠更方便的搭配行動裝置來使用。
- 精選 APP
- 遊戲 App
- 新聞與資訊 App
- 生活 App
- 教育 App
雖然 StanbyME GO 的介面設計與 Android TV 相當類似,但卻無法讓使用者透過 Google Play 商店來下載額外的 App,這點也是我覺得比較值得進化的地方,如果再加上 Android TV 作業系統的加持,讓使用者能使用完整的 Google 服務,就更能提高產品的吸引力。不過 StanbyME GO 也內建 APP 應用程式,讓使用者能擴充內建的應用程式內容,但相比與 Google Play 商店來說,App 的數量與完整性就相對不足。
- NETFLIX 影音播放
- 清晰影像模式
- 標準影像模式
- 劇院首頁影像模式
- 劇院模式
- 遊戲最佳化
緊接著進入實際體驗環節,先來看到的是 NETFLIX 的娛樂內容播放,選擇的是具備 Dolby Vision 與 Dolby Atmos 的《FORMULA 1:飆速求生》紀錄片影集,當 StanbyME GO 在播放具備 Dolby Vision 的影片內容時,可透過影像模式設定來選擇標準、清晰、劇院首頁、劇院與遊戲最佳化的影像模式,各位可以參考上方的畫面翻拍來查看差異,基本上我自己覺得沒有將 AI 影像 Pro 這樣便利的功能導入 StanbyME GO 是真的有點可惜,加上這個 AI 功能搭配 AI 音效 Pro 後就會讓娛樂體驗更為完整。
- 《Formula 1:飆速求生》畫面(一)
- 《Formula 1:飆速求生》畫面(二)
- 《Formula 1:飆速求生》畫面(三)
- 《航海王》畫面(一)
- 《航海王》畫面(二)
- 《航海王》畫面(三)
- 《航海王》畫面(四)
- 《我們的星球 2》畫面(一)
- 《我們的星球 2》畫面(二)
- 《我們的星球 2》畫面(三)
- 《我們的星球 2》畫面(四)
- 《主廚的餐桌》畫面(一)
- 《主廚的餐桌》畫面(二)
- 《主廚的餐桌》畫面(三)
- 《主廚的餐桌》畫面(四)
除《Formula 1:飆速求生》的影集畫面外,這邊我也選了《航海王》、《我們的星球2》與《主廚的餐桌》三部影集來進行畫面翻拍,基本上雖然 StanbyME GO 僅有 Full HD 解析度,但具備 Dolby Vision 與 AI 影像升頻功能,加上僅有 27 吋的顯示器大小,讓整體的畫質精細度表現算是相當不錯,開啟 TruMotion 功能後的畫面流暢度表現也相當不錯,加上四聲道揚聲器與 Dolby Atmos 的加持,在音量大小、立體環繞感的體驗上也是相當夠水準。各位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2》的動物毛髮、鯨魚身上的紋路等都相當清楚,而在《主廚的餐桌》畫面中的景深效果也相當明顯,而在《航海王》的畫面翻拍,則可以看到色彩部分在原廠的預設設定下,為偏向自然的色彩設定,不會過於飽和或是豔麗,我自己是還滿喜歡這樣的調色設定,色溫部分則屬於中間色溫偏冷色調,至於色彩與色溫部分都可以到影像設定中的進階模式調整到個人習慣的視覺感。
- YouTube 4K HDR 影片(一)
- YouTube 4K HDR 影片(二)
- YouTube 4K HDR 影片(三)
- YouTube 4K HDR 影片(四)
- YouTube 4K HDR 影片(五)
- YouTube 4K HDR 影片(六)
接著我也用 YouTube 來播放 4K HDR 影片,選擇的是《魔鬼剋星:冰天凍地》、《金剛》與《星際異攻隊3》三部電影預告來進行畫面翻拍,在 WiFi 網路穩定的情況下,其實不難順暢的播放 4K HDR 畫質,但在某些山上的露營場地就得犧牲畫質來換取播放流暢度,畫質部分的表現上也相當出色,色彩表現方面也符合上方 NETFLIX 的自然色調處理,整體的觀看體驗也相當優異。
- 直式瀏覽
- 直式瀏覽畫面(一)
- 直式瀏覽畫面(二)
可由橫式觀看模式直接轉換成直式觀看模式,這點也與 StanbyME 閨蜜機是一樣的設計,但受限於使用 LG webOS 作業系統的關係,使用 YouTube 來觀看 Short 短影音時,無法像是 Andorid TV 一樣使用全螢幕進行瀏覽,這也是我為何呼籲 LG 導入 Android TV 作業系統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上下切掉的畫面實在讓我看得不是很過癮,不過在短影片播放時還是會以全螢幕的畫面進行播放,這點倒是讓我鬆了一口氣...

- 戶外使用情境(影片觀看)
- 戶外使用情境(Switch 連接)
- 戶外使用情境(內建遊戲遊玩)
來分享一下我自己平常最常用的戶外實際使用情境,身為可攜帶式智慧顯示器的 StanbyME GO,或許有人會覺得 12.7Kg 的總重量真的適合攜帶外出嗎?實際上除了把它搬到車上,還有到戶外場地時的移動,或是擺放位置的移動時需要真的將產品完全拿起外,基本上會帶著他到處移動的時間是真的滿少,以這樣的使用情境我是可以接受,畢竟不會像行動投影機還需要有固定的投影場地,或是受限於環境光源等不利的條件,雖然機身本身的尺寸也要讓你在眾多的露營用品中挪出位置來擺放,但攜帶出門能夠看電視、玩遊戲、外接 Switch 打電動,或是當作一般的藍牙喇叭使用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另外,可以透過智慧型行動裝置來進行手機鏡像操作,也是我滿喜歡的使用情境,像在今年聖誕節的交換禮物活動,就可以用直式顯示的方式來進行手機鏡像,搭配抽獎 App 就可以讓親朋好友都看得到螢幕上的畫面,也不用特別做紙張用的抽籤紙條,順手做環保也是美事一件......


另外,如果各位是在外租屋的朋友,不想在每次搬家時都要擔心大型智慧顯示器的運送, StanbyME GO 也能提供更具攜帶移動性的選擇,只要簡單的電視櫃或層架就可以擺放,且在客廳、餐桌或是床邊就可以隨時觀看影音娛樂內容,也是我覺得相當實用的使用情境,雖說顯示器的大小還是有點小,但我自己認為如果加大顯示器尺寸會犧牲更多的攜帶性,以目前來看除非顯示器編框再縮小或是製程技術突破,否則 27 吋應該是能同時滿足畫質與攜帶性的最佳選擇。

另外一個滿實用的使用情境比較偏向工作商務的使用,像是不少影像工作者或設計工作者,時常要去客戶端提案,或是講解設計與播放影片,不過在每個客戶所提供的影像輸出設備不同的情況下,在畫質與顏色的呈現上也會有所不同,這時候只要攜帶 StanbyME GO 就可以不用擔心與作品不同色調的狀況發生,能讓作品本身與播放畫面減少色差的情況。

最後來分享一下,關於 LG StanbyME GO 的續航力表現,我在戶外單用電池觀看 NETFLIX 與 YouTube 影片,以及連接 Switch 進行遊戲,在畫面亮度在 80 以及音量 25 的使用設定下,約具備 2 小時 22 分鐘的續航力,而在室內觀看 NETFLIX 影集,畫面亮度與音量在相同的設定下,約擁有 2 小時 27 分鐘的續航力,其實跟 LG StanbyME 閨蜜機的續航力差不多,簡單來說用來觀看一部電影是綽綽有餘,但如果有穩定的電力輸入來源的話,還是接上電源線來使用會是更好的選擇,基本上露營場地的電源都可以使用,但因電壓不穩的關係,有的露營場地的充電速度會來不及追上耗電的速度,因此還是要先試試看再來決定使用電池還是充電線。

整體來說,LG StanbyME GO 的使用情境還是以戶外為主,室內環境也是很適合,但畢竟室內環境都會有較大型尺寸顯示器,或是家中已經有 StanbyME 閨蜜機的話,其實真正會使用到的機會也不大,而雖具備超過 12Kg 的本體重量,但還是具備極佳的攜帶移動性,且軍規認證的防摔箱真的不用擔心內部結構損壞的問題,但前提是要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而非人為刻意的暴力測試。在實際的觀看與使用體驗上,其實與 LG 旗下的智慧顯示器相同,能使用 ThinkQ App 來進行配對使用,也是相當直覺與便利的功能,比較期待未來能增加更多的 Android TV 服務內容,尤其是在 App 應用程式的豐富度與數量上能夠強化,更能發會 StanbyME GO 的硬體規格特性。
最後,則是畫質與電池續航力的表現方面,雖僅具備 27 吋規格的顯示螢幕大小,但支援 Dolby Vision 等 HDR 格式,加上 AI 影像升頻,再搭配支援 Dolby Atmos 的內建四聲道揚聲器,對於影音觀看的體驗上,我自己覺得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又能透過 HDMI 將筆電、Switch,甚至是搶不過家中電視時,將 PS5 或 Xbox 直接接上螢幕使用,也是沒有問題;至於電池續航力部分,比起 StanbyMe 閨蜜機來說僅有些微的差距,這點倒是讓我覺得滿意外,耗電的程度其實以戶外來說算是中規中矩,雖然期待未來能有更長的續航力表現,但以現階段來說已經是最佳的狀態。
★ 在分享今日的福利社前,也提供各位一個關於 LG StanbyME GO 的購機優惠訊息:『即日起~2024/2/29 購買輸入 Mobile01 專屬折扣碼 "M01GO",即可獲得 500 元全家禮物卡 (3/15 後掛號寄出)』,記得點選專屬購買連結才能獲得好禮喔!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