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真無線耳機市場日益競爭的市場下,final 以其獨特的日系聲學技術推出全新 ZE3000 SV 真無線耳機,期望在無線產品中實現媲美有線耳機的音質表現。final ZE3000 SV 真無線耳機基於品牌經典型號 E3000 與 ZE3000 的聲學理念進一步優化,採用全新自家開發的「f-Core SV」動圈單元,將單體直徑由 6mm 增大至 10mm,以提升低頻響應及解析度。此外,ZE3000 SV 採用新開發的「f-LINK 氣孔」,在確保防水性能的同時,能有效控制耳機腔體內的聲學壓力,改善低頻控制,使人聲層次更加清晰,並提升整體音場表現。
且不同於一般主動降噪技術可能對音質產生影響,ZE3000 SV 採用 final 獨家演算法的「Comfort ANC」模式,以維持音質與聆聽舒適度。同時亦具備「風噪抑制模式 (Wind Cut Mode)」,可有效減少風聲對麥克風的干擾,提升語音通話與音樂播放的清晰度。耳機並採用輕量化設計,單側耳機重量僅 4g,並透過符合人體工學的三點支撐設計,提升佩戴穩定性與舒適度。更支援藍牙低延遲模式、LDAC 高解析音訊編碼,以及最多兩台設備的多點連接,並可透過專屬應用程式「final CONNECT」進行各項耳機的音質調整與降噪管理。
本次布萊恩也將深入解析 final ZE3000 SV 的外型設計、佩戴舒適度、降噪效能、通話品質及音質表現,並分析其在不同音樂類型與使用場景下的實際表現。
開箱與外觀設計
final Connect 應用程式
配戴舒適度
操作與藍牙連接
降噪效能測試與體驗
通話品質測試
音質表現
總結與心得
final ZE3000 SV 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 5.3
音頻解碼 AAC、SBC、LDAC
電池續航(連續音樂播放)
最大約 7 小時 / 總續航力最大可達約 28 小時
電池容量
40mAh(耳機)/ 400mAh(充電盒)
充電時間
耳機 1.5 小時/ 充電盒 1.5 小時(耳機支援快速充電,充電 10 分鐘即可使用約一小時)
重量
耳機 9g / 充電盒 29g
產品內容物 耳機、充電盒、、TYPE E無線耳機專用耳塞(SS/S/M/L/LL 5種尺寸)、說明書
官方建議售價 3,490 元
▍開箱與外觀設計
- 外盒包裝(正)
- 外盒包裝(背)
- 內容物


- 充電盒上蓋
- USB-C 充電埠與藍牙配對按鍵
- 耳機充電槽
- 機殼外側
- 機殼內側
- 耳機導管
內側機殼另也印有 final ZE3000 SV 名稱,以及蝕刻的 LR 左右耳機辨識字樣。至於耳機導管部分則為較短的結構設計,搭配圓潤的弧形機殼結構,能夠提升實際配戴時的舒適度。
- 耳機本體重量
- 含充電盒重量
▍final Connect 應用程式
- 主界面
- 噪音控制
- 七段等化器
- 七段等化器
- 遊戲模式
- 多點連接
- 韌體更新
- 設定選單
▍配戴舒適度

改用圓弧機殼結構並採用短耳機導管的 ZE3000 SV,在實際配戴上,確實減少過去 ZE2000 與 ZE 3000 的立體幾何切割機殼,對於耳朵所帶來的銳利壓迫感,同時單邊約 4.5g 的重量配置,加上短耳機導管能減少配戴時的侵入感,整體來說確實是一款相當適合長時間舒適的配戴的真無線耳機。耳機本體則是具備 IPX4 防水機能,搭配配戴時的優異穩定性,如果是喜歡室內戶外運動或是日常通勤的使用者也是相當適合,但如果碰到雨水或汗水還是記得要進行清潔,避免金屬充電接點長時間使用後的損壞。
▍操作與藍牙連接

誠如上方所示,ZE3000 SV 採用的是藍牙 5.3 規格,並支援 SBC、AAC 與 LDAC 藍牙編解碼格式,同時也獲得 Hi-Res Audio Wireless 無線高解析音質的認證,讓這款耳機最高能播放 96kHz/24bit 格式的音樂檔案,對於喜歡高解析音樂的聽友來說,確實是相當吸引人的規格配置。至於藍牙連線的穩定性當然不用太過擔心,如開啟遊戲模式的話,會有接近 60ms 的低延遲表現,我自己實際測試射擊與音樂節奏等需要精準聲音的遊戲時,是不會出現明顯的影音不同步狀況。

(照片/ 世貨有限公司提供)
僅提供觸控操作的 ZE3000 SV,其左右耳機的觸控操作除來電通話與語音助理是完全相同以外,在音樂播放的操作功能是完全不同,像是播放與暫停操作就只能使用右側觸控板,至於音量大小與曲目選擇就是左右耳各自獨立,舒適降噪模式僅有左耳機可進行功能啟閉,各位如果是初次使用這款耳機,就需要花點時間習慣一下。我自己則是覺得如果 final Connect 應用程式能夠提供個人化的操作功能設定調整,對於使用者來說會是更為便利的設計。
▍降噪效能測試與體驗
- final ZE3000 SV ANC 效能
- final ZE3000 SV PNC 效能
根據實際的降噪效能測試圖表,可以看到 ZE3000 SV 在 50Hz 至 200Hz 的低頻範圍內降噪表現顯著,降噪深度來到約 -10dB 至 -16dB,在 120Hz 附近甚至可達約 -16dB 的降噪深度,這表示這款耳機能有效抑制空調、車輛引擎等低頻環境噪音,使日常通勤與室內辦公時的背景干擾大幅減少。而在 500Hz 至 2000Hz 的中頻範圍內,主動降噪則越來越來沒有效果,甚至在 650Hz - 850Hz 頻段中還有約 2dB-3dB 的增益,這對於降低人聲與一般環境噪音的降噪效果較為有限,在咖啡廳或辦公室環境中仍可聽到周圍談話聲。
同樣在 2000Hz 以上的高頻範圍中,主動降噪效果也開始減弱,部分區段也出現些微的增益效果,這表示耳機對於鍵盤敲擊聲、金屬碰撞聲等突發性高頻噪音的抑制效果有限。不過,ZE3000 SV 透過其物理被動降噪設計,能在 5000Hz 以上的頻率範圍內最高能達到接近 -50dB 的降噪深度,這也彌補了主動降噪在高頻段範圍的不足。
整體而言,ZE3000 SV 在低頻與部分中頻噪音的抑制上表現較佳,適合用於日常通勤、辦公與室內使用。內建的「Comfort ANC」模式確保了降噪效果與音質的平衡,避免了傳統主動降噪開啟時可能帶來的不自然感,並透過「風噪抑制模式」提升戶外環境下的清晰度。儘管在高頻降噪上仍有進步空間,但整體降噪效能仍可在市售競品中有高於平均的水準,能滿足多數使用場景的需求。

final ZE3000 SV 的通透模式測試中,在 50Hz - 500Hz 低頻範圍內,耳機的增益維持在 0dB 附近,表示耳機對於低頻聲音,如車輛引擎聲或機械運作聲,未進行顯著放大。這種設計有助於減少低頻環境噪音的干擾,讓使用者不會因通透模式的開啟而感受到過多的背景低頻雜訊。而在 500Hz-2000Hz 中頻範圍內,通透模式的增益逐步提升,在 1000Hz 附近達到約 12dB,顯示耳機對人聲頻段有明顯的強化,適合辦公室、咖啡廳或其他需要聆聽對話的場景。然而,在較為吵雜的環境,如車站或商場內,人聲與背景聲可能會同時被放大,導致部分使用者在長時間配戴時感受到較高的環境噪音。
最後則是在 2000Hz 以上的高頻範圍則呈現顯著的增益,最高可達約 15dB 的增益效果,這樣的設計能讓使用者能更清楚地聽見警示音、金屬碰撞聲或捷運廣播等高頻聲音。然而,過度強化高頻可能會導致某些刺耳的聲音變得過於明顯,甚至會有聲音放大的效果,這會影響長時間的舒適度。

在實際使用場景體驗中,ZE3000 SV 的通透模式在較為安靜的辦公環境下表現良好,使用者能夠輕鬆聽見同事交談或廣播聲,而不影響音樂播放。在戶外行走時,通透模式則有助於提高環境聲感知,能察覺接近的車輛或腳踏車鈴聲,進而提高行走安全性。此外,當我開啟內建的「風噪抑制模式」時,確實能夠在戶外環境下有效降低風切聲的干擾,這點倒是滿值得稱讚的地方。
然而,在大眾運輸工具上,通透模式會將車內的部分較為高頻的背景噪音,像是人群談話聲與車輛行駛震動聲,一同放大,這多少會影響音樂聆聽與語音通話的清晰度。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建議可以適當調整音量大小或開啟主動降噪模式,來獲得更舒適的聆聽體驗。

這邊我也實際在三種不同環境下進行實際降噪的體驗,下方則是各環境降噪效果的體驗心得。
1. 室內環境(辦公室、咖啡廳):
在辦公室環境中,ZE3000 SV 能有效削弱空調運作聲、電腦風扇聲等低頻背景噪音,對於工作時的專注度有明顯的幫助。在帶有複雜環境音與人聲的咖啡廳室內環境來說,像是咖啡機運轉聲與低頻噪音可獲得明顯的抑制,但由於對中高頻噪音的降噪抑制效果有限,包含談話聲仍然較為明顯,但還是可透過音樂播放搭配主動降噪功能,讓整體的聆聽體驗還是能維持在優異的水準。
2. 戶外環境(街道、公園):
而在戶外的街道環境下,ZE3000 SV 能有效降低車輛引擎聲、風聲等持續性低頻噪音,使音樂或語音通話內容更加清晰。但像是汽車喇叭等較突發的高頻噪音仍可察覺,但由於 ZE3000 SV 的被動隔音能力對於高音頻的抑制效果有一定的水準,這也讓整體的聽感還是相當穩定。在戶外公園等較為安靜的戶外環境下,這款耳機的降噪效果能有效降低周圍環境的風聲與人聲的量感,對於喜歡在戶外散步或跑步的使用者,能更為專注於所聆聽的內容。但還是建議各位在戶外環境時可以開啟通透模式,來維持對戶外環境的敏銳度,藉以提升安全性。
3. 大眾運輸工具(捷運、公車):
最後在大眾運輸工居的捷運車廂內,ZE3000 SV 在低頻降噪表現較為突出,能有效削減車廂運行時產生的低頻噪音,然而,在車廂內人聲較為集中的時段,特別是尖峰時段,人聲仍然會有一定的量感,但並不會過於干擾音樂的聆聽感。在搭乘公車的環境則與捷運類似,對於車輛運行時的低頻噪音降噪效果良好,但對於司機廣播聲或鄰座交談聲仍有一定聽覺量感。
整體來說,final ZE3000 SV 在低頻與部分中頻噪音的抑制上表現算是穩定,適合用於辦公與日通勤使用。其降噪模式在不影響音質的前提下,提供自然且不具壓迫感的降噪效果。然而,對於高頻噪音的抑制能力仍有限,若對環境中人聲或高頻噪音有較高的隔離需求,可搭配音樂播放來達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通話品質測試
在室內環境下,final ZE3000 SV 展現出不錯的背景噪音抑制能力。在開啟降噪後,環境噪音僅剩剩下突發性的高頻聲,不過並不會干擾到語音通話時的清晰度。在通話人聲表現上,也呈現相當自然且沒有數位化的機械感。而在戶外環境下,ZE3000 SV 的通話品質表現僅能算是中規中矩,從實際的錄音可以聽出,雖然耳機仍能削減部分如車輛行駛聲、風噪低頻噪音,但環境聲音相較於室內環境更為明顯,這也讓這款耳機容易在高度嘈雜的環境下,會些微的影響到通話人聲的清晰度,但風噪聲的抑制效果相當明顯,則是需要大大稱讚之處。
▍音質表現

final ZE3000 SV 採用全新自家開發的「f-Core SV」動圈單元,將單體直徑由 6mm 增大至 10mm,藉以提升低頻響應及解析度。而根據 ZE3000 SV 的頻率響應測試圖表,顯示這款耳機展現出均衡調音特性,調音以強調中高頻細節與音場的開闊感。可以看到在低音頻段中,響應曲線較為平穩,並未刻意強調低頻能量,使低音部分保持清晰而不混濁。而中低頻部分略微收斂,這樣的調音方式能夠避免過度渲染低頻,讓人聲不會受到低音頻的掩蓋,而是更加突出且呈現自然聽感。
在中高音頻段後的響應逐漸提升,這表示這款耳機在人聲表現、弦樂細節與樂器層次方面具備良好的解析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頻響在 4kHz 以上的頻段顯著增強,這也表現這款耳機擁有豐富的泛音,使高頻細節更加明亮且富有空氣感。最後,在 10kHz 以上的部分則有適度收斂,避免了過度刺激的高頻導致的聆聽疲勞,提升了長時間聆聽的舒適度。從 ZE3000 SV 的頻率響應圖表,可以顯示其適合細節導向的音樂類型,尤其適用於人聲、弦樂與原聲樂器的真實還原,並兼具良好的空間感與聲場擴展能力。

為深入瞭解 final ZE3000 SV 在不同音樂風格下的聽感體驗,布萊恩同樣也選了四首不同類型的歌曲來進行聆聽體驗。
老鷹合唱團 -《Hotel California》 (現場演奏版)
這首經典搖滾歌曲以層次豐富的吉他編曲與清晰人聲見長。ZE3000 SV 從開場吉他的細節呈現上極為出色,能夠準確重現指彈的顆粒感與琴弦共鳴,充分展現其對於中高頻的解析能力。主唱的聲音位置適中,略微靠前,展現出自然的空間感,讓音場顯得寬闊且不壓迫。鼓聲部分低頻量感適中,不會過度渲染,呈現出乾淨且有彈性的低頻動態,使得整體音樂聆聽體驗更趨向於精準與平衡。中島美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這首來自日本傳奇歌姬中島美嘉的代表抒情歌曲對於人聲的解析度要求較高,特別是在低聲吟唱與高音轉折時的細膩度。由於 ZE3000 SV 在中音頻段的優異表現,確實能夠清楚還原中島美嘉嗓音中的顫音與細微氣息變化,展現豐富的音樂情感。鋼琴伴奏聲音通透,延音自然,顯示其高頻泛音表現優異。背景音樂的層次感清晰,能夠在編曲中呈現出不同樂器的定位,提供極具溫暖舒適的聆聽體驗。韋瓦第 -《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巴洛克音樂對於耳機的瞬態反應與高頻延展性要求極高,而 ZE3000 SV 的在高音頻響應的強化,使得小提琴的聲音極具穿透力,能夠清晰展現每次拉弦時的顫音與細節。搭配音場寬闊與優秀的定位感,能夠準確分辨出樂團內各個聲部的位置,使不同弦樂器的聲音不會互相掩蓋。高頻延伸收斂得宜,使得小提琴的亮度適中,避免過於刺激耳朵,展現出優雅且耐聽的古典樂風格。電影《大娛樂家》主題曲 -《The Greatest Show》
這首流行音樂具有強勁的低頻節奏與大編制合唱,適合測試耳機的低頻控制力與音場廣度。ZE3000 SV 的雖然不過度強調低音頻的表現,但在鼓聲與電子合成器的層次感呈現上仍然清晰,展現出良好的低頻彈性與動態感。人聲部分保持著清晰靠前的位置,而合唱部分的層次分明,使整體音場顯得更為開闊,不過對於人聲的解析力還是不如高階款的 ZE8000 系列耳機,在部分合唱時會顯得過於一致,無法聽到不同人聲的細節,相較於傳統低頻強化型耳機,ZE3000 SV 更偏向精準與細膩的聲音呈現,適合追求細節的聆聽者。
整體來說,final ZE3000 SV 的調音風格傾向於精準、均衡且富有解析力,特別是在中音與高音部分表現超出其定價的期待感,使人聲、弦樂與吉他類樂器的清晰度與自然感得到充分展現。低音部分的調音則偏向克制,保留足夠的下潛深度但不會過度渲染,這也讓音樂的動態層次更加分明。在古典、抒情、搖滾與現場演奏類型的音樂中表現突出,能夠準確還原細節與空間感。
在細節表現上,ZE3000 SV 的高頻泛音豐富,能夠展現鋼琴、弦樂與吉他等樂器的自然延音,適合細膩的音樂重現需求。其音場寬闊,使得大編制的樂曲能夠展現良好的樂器分離度,不會使聲音糊成一團。而在低頻部分,雖然沒有強調過多力道與量感,但能提供乾淨且具彈性的低音聽感。然而,低音的衝擊力與能量感較為內斂,對於喜愛強勁低頻的聽友來說,可能需要透過 final Connect 應用程式所提供的等化器進行微調以增強低頻動態。此外,在某些高音較亮的曲目上,高音聽感可能會顯得稍微刺激,在長時間聆聽可能需要適當調整音量。
▍總結與心得

final ZE3000 SV 採用極具品牌辨識度的簡約幾何設計,外殼採用輕量化材質,表面具有細膩的啞光質感,不易沾染指紋,雖然外型的獨特性有所犧牲,但對於配戴上的舒適性幫助確實相當有感。搭配輕巧的外型,以及自家開發的 TYPE E 無線耳機專用耳塞,能夠有效提升佩戴穩定性與隔音效果,適合長時間配戴使用。採用藍牙 5.3 規格,支援多點連接功能,可同時連接兩台設備,同時也支援 LDAC 高解析音訊編碼,在兼容設備上能夠提供更高品質的音訊傳輸。此外,耳機具備低延遲模式,在影音播放與遊戲應用中,延遲控制良好,能夠確保聲音與畫面同步。

ZE3000 SV 採用 final 獨家「Comfort ANC」模式,針對低頻與部分中頻噪音進行有效抑制,相比市場競品更為優異的主動式降噪來說,ZE3000 SV 還是以音質聽感為優先考量,避免過強的降噪帶來的不自然感。然而,在高頻段的降噪能力相對有限,無法完全隔絕人聲與鍵盤敲擊聲,對於需要完全沉浸環境的使用者來說就是滿值得評估的地方。至於 ZE3000 SV 的調音風格均衡且解析力高,特別在中頻與高頻表現突出,使人聲、弦樂與吉他類樂器具有豐富的細節與自然感,如果要看更詳細的聽感解析,可以前往上方的音質與試聽段落。

final ZE3000 SV 的官方售價雖僅為 3,490 元,與 ZE8000 系列相比僅能算是入門定位,但其不論是在音質聽感表現、降噪效果與佩戴舒適度方面的表現都有高於這價位的平均水準,加上 LDAC 高解析音訊格式與低延遲模式的支援,讓這款降噪真無線耳機能在無線音樂傳輸品質與影音同步性方面具備一定優勢。然而,相較於同價位區間的競品來說,ZE3000 SV 的主動降噪強度較為溫和,未提供極致的隔絕效果,可能無法滿足對降噪有極高需求的消費者。此外,低頻表現較為內斂,對於喜愛強勁低音的使用者來說,可能需要依賴等化器調整來獲得更豐富的低頻體驗,這些都是想入手 ZE3000 SV 的朋友們需要親自去試戴與試聽後再來進行購買的評估。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