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無線耳機市場隨著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參戰而趨於激烈,由手機廠推出的高階產品,也悄悄往發燒領域靠攏,畢竟,傳統的藍牙技術始終受限於傳輸頻寬,要實現真正的 Hi-Res 高解析音訊還是有一定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米推出了全新的 Xiaomi Buds 5 Pro Wi-Fi,以「全球首款 Wi-Fi 耳機」之姿向藍牙高音質發起挑戰,其最特別的,就是首次將 Wi-Fi 傳輸技術應用於真無線耳機,將無損音訊的傳輸速率推升至 4.2Mbps,遠超現有任何藍牙編碼,作為對比,已屬於無損範疇的高通 aptX Lossless 則是 2.1Mbps,至於藍牙則是 5.4 版本。
除了支援到最高 24bit/96kHz 的真無損音訊外,Wi-Fi 傳輸還有連線更穩定的優勢,訊號穿透性也更強,只要耳機和手機在同一 Wi-Fi 覆蓋範圍內,都能保持不斷線。基礎規格方面,Xiaomi Buds 5 Pro Wi-Fi 搭載雙放大同軸三驅動器,並具備深度達 55dB 的主動降噪效能,軟體面上則提供杜比全景聲支援的空間音訊、哈曼金耳朵團隊調校的 Harman 等化器,以及從去年 Buds 5 延續下來的耳機錄音,搭配小米生態系還能夠使用 AI 翻譯與轉錄的功能。那麼,這款旗艦定位的 Wi-Fi 真無線耳機實際表現如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外盒正面

- 產品特性

- Snapdragon Sound 認證

Xiaomi Buds 5 Pro Wi-Fi 外盒延續去年 Xiaomi Buds 5 的簡約設計,具備 Hi-Res Wireless 金標、Snapdragon Sound 認證,盒身側面並印有產品主要特性。顏色部分,這個 Wi-Fi 版本僅提供「透亮黑」一色,不像 Xiaomi Buds 5 Pro 有鈦坦灰、陶瓷白可以選擇。

盒內容物除耳機本體外還有 3 個尺寸的替換用耳塞、USB Type-A 對 Type-C 充電線,以及使用指南一本。
- 充電艙正面

- 底部充電埠

- 充電艙背面

外型上,Xiaomi Buds 5 Pro Wi-Fi 的充電艙和耳機延續系列一貫設計,主要是在細節進行調整,充電艙同樣為雙材質,但上蓋捨 Buds 5 的鏡面、改採黑色半透明質感(中央並有鍍金的 XIAOMI 品牌文字,與其說是金色,我覺得更接近古銅色啦),下半部則是亮面的深灰色,這種材質還是不免沾上指紋,重視外貌的就得勤加擦拭了,但整體塑料感還是偏重了一點,相對來說,一般版的 Xiaomi Buds 5 Pro 則沒有半透明上蓋,質感上可能會比較貼近 5 千多元價位帶的表現吧?
這款真無線耳機採用的橢圓形造型也意味著它只能平放,無法站立,其底部的 USB Type-C 充電埠外圈則有古銅色的環形裝飾,一旁的功能鍵則是用於藍牙與雙裝置連接,兼具恢復出廠設定的功能。

掀開上蓋後可以看到耳機完整地嵌在霧面質感的充電槽中,相比很多要插進「洞」裡的入耳式耳機,拿取耳機無疑更加方便。
- 耳機外側

- 耳機內側

- 弧度設計

- 捏合操作區域

- 耳機導管

這款真無線耳機採帶柄搭配有弧度的設計,耳機柄尾端沿用力感測器控制,使用者得透過捏合來操作,這個機制近幾年也是蠻多廠商使用了,耳機柄外側則是以鍍金(古銅色)設計和過去的 Buds 5 做出區別,不過內側與耳道接觸的部分就是霧面磨砂質感了,耳機本體並具備 IP54 防塵防水等級,無論突如其來的暴雨或運動汗水都能放心配戴。另外,Xiaomi Buds 5 Pro Wi-Fi 內側也具備配戴感應器,麥克風則是採單邊 3 顆的配置,耳機導管則是偏短的設計,戴起來幾乎沒有任何壓迫感。

Xiaomi Buds 5 Pro Wi-Fi 是小米首款搭載「雙放大器」(上圖左)的真無線耳機,其可獨立驅動高頻與低頻單元,有效減少高低頻訊號之間的干擾,強化聲音細節與清晰度,創新的三驅動器(上圖右邊三個)結合 11mm 雙磁驅動器、平面驅動器和陶瓷高音喇叭,分別處理低音、高音及中音,展現優異的全頻效果,相較前代 Xiaomi Buds 4 Pro,低頻效能提升了 2 倍,耳機的頻率響應則是來到 15Hz~50kHz,算是比肩音質大廠的表現。

Xiaomi Buds 5 Pro Wi-Fi 單邊重量僅 5.6g,實際配戴起來非常輕巧舒適,耳機基本沒什麼侵入感,負壓感也不會太強,適合長時間配戴。在捏合操作部分,捏一下對應播放/暫停(或接聽/結束通話),捏兩下為下一首/拒接通話,捏三下則是上一首或錄製音訊,捏住可進入 ANC 控制,至於音量的調整則是在捏合處滑動,我本來以為感應會不夠靈敏,但實際用起來卻被打臉,真的超順
當然使用者也可以在《小米耳機》應用程式自訂其他操作,例如以耳機錄製音訊。電池容量方面,Xiaomi Buds 5 Pro Wi-Fi 單邊有 64mAh,充電艙則是 570mAh,單次充電在關閉 ANC 下可聆聽 8 小時,搭配充電艙最高則是 40 小時,續航力屬於前段班的表現,耳機充電 10 分鐘可快速補充 4.5 小時的使用時間,另外,充電艙也支援 Qi 無線充電。
Xiaomi Buds 5 Pro Wi-Fi 真無線耳機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Bluetooth 5.4
驅動單元:11mm 雙磁驅動器
頻率響應:15Hz~50kHz
音訊解碼:SBC、AAC、高通 aptX、高通 aptX Lossless (需搭配特定手機)
電池續航:單次 8 小時,關閉降噪下搭配充電艙 40 小時
防水等級:IP54 (僅耳機)
重量:單邊 5.6g,連同充電艙 53g
建議售價:5,999 元

至於 Xiaomi Buds 5 Pro Wi-Fi 跟一般版的差異,就是可以利用 Wi-Fi 連接手機聆聽音樂、而非主流的藍牙,不過根據小米官方,Wi-Fi 功能目前僅適用於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旗艦處理器的 Xiaomi 15 Ultra 機型,後續會有更多型號透過 OTA 支援 Wi-Fi,其相比藍牙結合了高通 2023 年發表的 XPAN (Expanded Personal Area Network) 技術,提供「完全無損」的音訊傳輸,能夠完整保留音訊細節和動態範圍,確保音質純淨豐富,同時也有更穩定的連線品質。

上面說的 Wi-Fi 連接不代表就不需要藍牙,在 Xiaomi 15 Ultra 手機與耳機已連接的狀態下,《小米耳機》應用程式將會多出一個「Wi-Fi 模式」選項,啟用後,手機耳機即進入 4.2Mbps Wi-Fi 高碼率傳輸,可享受最高 24bit/96kHz 的高解析音質(當然前提是音源也要支援就是)。而在無線通訊規格方面,Xiaomi Buds 5 Pro Wi-Fi 採用藍牙 5.4,支援藍牙編碼包括 SBC、AAC、高通 aptX,以及需配合特定型號手機的高通 aptX Lossless,當然如果你不是米粉或 Android 用戶,而是 iOS 的使用者,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基本的 AAC 編碼了

| Wi-Fi 傳輸 (XPAN) | 藍牙傳輸 (aptX Lossless) | |
| 傳輸速率 | 最高 4.2Mbps | 最高 2.1Mbps |
| 音訊規格 | 24bit/96kHz | 24bit/48kHz |
| 連線範圍 | 廣泛(需在同一 Wi-Fi 網路下) | 有限(約 10~15 公尺) |
| 連線穩定性 | 極佳 | 易受環境干擾 |
- 藍牙設定

- 音效設定

- 自訂取樣率

- aptX 4.2M

- LC3

- aptX Adaptive

這次我也跟小米借了 Xiaomi 15 Ultra 來搭配測試,欲使用本文這款真無線耳機的 Wi-Fi 傳輸,需要先在藍牙設定中找到上圖一藍色的選項,點進去會導到《小米耳機》應用程式去開啟「Wi-Fi 模式」,由此就能存取更加詳盡的設定,如果是一般 Android 就沒有這個選項了。Wi-Fi 模式下預設為「aptX 4.2M」,此時音效設定僅能針對適應性音量、自適應聽感啟閉,其他像是低延遲、低功耗藍牙音訊都無法使用。
若使用 aptX Adaptive 自適應取樣率,使用者則能在「音訊音質」設定去切換 44.1kHz、48kHz 等 CD 級音質,或是 96kHz 的高解析度音質。如果你在音效設定啟用「低功耗藍牙音訊」,編碼則會自動切換至 LC3 (LE Audio),如果要遊玩重視低延遲的手機遊戲,那 LC3 編碼等同是遊戲模式了,啟用後整個遊戲延遲會便會降低至 50ms,賦予更快、更準確的遊戲回應

- 主畫面(一)

- 主畫面(二)

- 更多設定

回到應用程式《小米耳機》主畫面,由上而下依序為左右耳及充電艙電量、ANC 控制、Wi-Fi 模式、空間音訊、音效設定、手勢操作以及更多設定等。ANC 控制的降噪可藉由滑桿自訂降噪的深度,或是開啟自適應降噪讓耳機依據環境噪音程度演算,通透模式則提供標準通透、人聲增強、環境增強 3 種等級。「更多設定」裡則可進行耳塞貼合度檢測,或啟閉配戴偵測、雙裝置連線、自動接聽來電,以及跟小米生態系有關的通知列顯示等功能。
- 空間音檔

- 空間音訊-音效選擇

- 空間音訊-圖形等化器

作為一款旗艦真無線耳機,Xiaomi Buds 5 Pro Wi-Fi 也具備空間音訊功能,在《小米耳機》則是叫空間音檔(?),欲使用就得先啟用沉浸聲選項,接著就可在杜比全景聲、小米音效和原聲之間選擇,這回小米甚至為空間音訊加入了杜比音效專用的圖形等化器,提供搖滾、爵士、流行、古典、嘻哈、布魯斯(?)、電子音樂、金屬以及自訂等化器(十頻段,最高正負 100% 增益)的豐富選擇,甚至比一般模式的等化器還要來得多。不過 JB 用下來還是覺得原聲最習慣,或許在觀看杜比內容時才需要用到杜比全景聲吧?
是說空間音訊可依據每個人的耳道結構和頭部尺寸智慧調整音效,實現量身打造的空間音訊體驗,音訊並會追蹤頭部動作提供沉浸的環繞音效,使用者亦能透過 3~5 分鐘的個人空間音訊測試來進行調校,不過該功能目前僅支援小米 Xiaomi 14 以上、iPhone 15 以上型號的智慧型手機

- 音效設定

- 音效模式

- 自訂等化器

Xiaomi Buds 5 Pro 的音效設定則有自適應聽感(可依照耳道形狀與配戴調整聽感)以及新增的自適應音量,音效模式則是有 Harman AudioEFX、哈曼大師、低音舒緩、高音增強、人聲增強、傳奇聽感等預設模式,使用者也可在自訂等化器裡針對 8 個頻段進行正負 4dB 的增益。其中,Harman AudioEFX 是由哈曼 Harman Golden Ear 金耳朵團隊專業調校,能實現更深沉的低音與悅耳的音樂,是這次專為無損品質追加的等化器。比較奇怪的是,預設等化器裡竟然沒有有低音「增強」模式,卻有「降低」低音的選項...

接著就簡單分享一下聽感,我透過 Wi-Fi 傳輸 24bit/96kHz 的無損音質(存在手機裡的 FLAC 檔),Xiaomi Buds 5 Pro Wi-Fi 的音訊細節和動態範圍都得到非常完整的保留,在 Wi-Fi 模式 (aptX 4.2M) 下,聲音的飽滿度、力量感強大,表現令人驚艷,以 70% 音量聆聽時,在細節和解析部分不輸過去那些被我稱為 Hi-Fi 真無線耳機的對手,其音場寬闊、層次感佳,人聲部分聽來相當直接、具穿透力,雖然 15Hz~50kHz 的頻率響應範圍已超過人耳聽覺的極限,但確實能夠感受到層次感的豐富。
Xiaomi Buds 5 Pro Wi-Fi 充分發揮了雙放大器、三驅動器的音質潛力,由哈曼金耳朵團隊調音的 Harman AudioEFX、哈曼大師等化器在中高頻人聲表現尤其突出,並且能感受到解析力較過往更為細膩,甚至接近有線耳機的等級,低頻量感豐沛,下潛深度夠深,至於高頻則是清晰靈活,聽起來真的不像是「只有」5 千元的真無線耳機。若以 aptX Adaptive 編碼聆聽,跟 aptX 4.2M 的差異不是太明顯,不過還是能感受到後者在細膩度更勝一籌,如果不使用哈曼等化器,低頻的衝擊力和能量感就會相對弱一些了。
以 TWICE 的日文新專輯中的搖滾樂曲《Like 1》來說,Xiaomi Buds 5 Pro Wi-Fi 傳遞出充沛的能量感,各種搖滾樂與人聲交疊一起也不顯紊亂,人聲屬於靠前的設定,很有聆聽 LIVE 現場的感覺,雖然能聽到很多聲線和換氣細節,但齒音感覺是略重一些;伴奏樂器上,無論是鼓組、電吉他和貝斯,都能清楚感受到聲音的輪廓及相應位置,即便是鈸聲也有一定的存在感,鼓聲頗具回彈性,低頻的下潛則恰到好處,不會搶走 TWICE 人聲的風采,同樣一首歌在其他同價位真無線耳機上聆聽,就沒有這樣直接有力、又層次分明的感覺。
PS. 聽感屬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實際聆聽為主。

小米稱 Xiaomi Buds 5 Pro 具備高達 55dB 的降噪深度,而 5kHz 的高頻寬涵蓋更多日常降噪情境,那麼實際聽起來效果又是如何?我將《小米耳機》應用程式裡的 ANC 降噪程度設為最高等級、並以 70% 音量聆聽音樂,在戶外可抑制超過八成的環境噪音,路人交談聲基本可以掩蓋,就是車流聲和高頻的聲響還是會收進去,在搭乘台北文湖線捷運時,70% 音量基本聽不太到車廂廣播,不過捷運列車摩擦軌道的聲音倒是有達到兩成,對音樂聆聽來說略有影響,整體我會給它中上的評價吧?如果你不喜歡降噪程度那麼強(深),ANC 降噪程度調到一半會比較舒適些。
Xiaomi Buds 5 Pro 採用三麥克風+AI 降噪技術,可降低 15m/s 的風噪(實際效果普普),通話降噪就請各位直接參考上方音檔了,官方稱在啟用藍牙低功耗後,可實現 32K HD 通話的效果。
- 錄音(耳機儲存空間)

- 錄音(手機儲存空間)

去年在 Xiaomi Buds 5 首度導入的耳機錄音功能也在 Xiaomi Buds 5 Pro 系列延續了下來,在執行錄音的手勢操作(或是在《小米耳機》應用程式裡手動開始)後,耳機內會傳出「開始錄音」的英文語音提示,錄音內容預設保存在耳機儲存空間,左右耳各是 120 分鐘,比去年 Buds 5 的 90 分鐘增加不少!不過,此錄音功能似乎無法兩隻耳機同時錄音就是...
此錄音功能不僅能錄製外部聲音(現場錄音),耳機內的音訊也能夠錄製(影音錄音),無論是視訊會議、通話、上課學習,或純粹的影片記錄都非常有幫助。錄音完後,可在《小米耳機》介面將 m4a 音訊轉存到手機內部儲存空間(上圖右),如此一來,才能聆聽實際效果,或進行分享刪除等動作,這個功能個人覺得是給需要臨時錄音的人使用,如果有時間,還是在手機上打開錄音應用程式會有比較好的體驗啦

JBLiao · Xiaomi Buds 5 Pro Wi-Fi 戶外室內錄音測試【Mobile01】
這邊也附上 Xiaomi Buds 5 Pro Wi-Fi 錄音測試的音檔,在戶外錄音時,我的人聲在大多數時間都保持清晰,不過有一度被風聲蓋過去,車流聲則轉成了隱約可聽見的雜訊,行人的交談聲則是有效地過濾掉了,看來是具有一定的辨識與人聲分離提取能力;換到室內環境錄音,即便我一邊敲擊著電競鍵盤,收音都始終保持清晰
至於影音錄音(錄製耳機內的音樂)礙於版權這邊就不多作展示...除此之外,這次小米也為 Xiaomi Buds 5 Pro 系列導入了由 Xiaomi HyperAI 提供技術支援的翻譯和轉錄功能,但這個同樣得搭配 Xiaomi 15 Ultra 來使用,官方也承諾未來將推展到更多的型號上。

過去 Xiaomi 一直被視為追求性價比的廠商,然而近年無論是智慧型手機或音訊產品,水準都持續提高,甚至是躍上了全球領先的地位,這次的「全球首款 Wi-Fi 耳機」就是最好的例子,在 Wi-Fi 模式下擁有媲美萬元發燒級真無線耳機的音質,以及較 aptX Lossless 高解析編碼翻倍的傳輸速率,這在約 6 千元的價位來說是非常難得的,而雙放大器+三驅動器的聲學配置,再加上哈曼金耳朵團隊的調音,聽感表現確實令人激賞!與此同時,ANC 主動降噪能力也不差,要通勤配戴或在家裡聆賞高解析音樂,靠它就能夠一次搞定。

要說 Xiaomi Buds 5 Pro Wi-Fi 比較可惜的地方,首先就是外觀設計缺乏高階感,有點對不上這個全球首款 Wi-Fi 的特別定(一般版 Buds 5 Pro 可能還好些),再來則是 Wi-Fi 傳輸的硬體生態系限制,目前應該只有小米自家的旗艦手機能夠享受到 aptX 4.2M 的最高傳輸品質,其他 Android 手機或是 iOS 用戶就無法享受到這款真無線耳機的完整能耐了。另外,Xiaomi Buds 5 Pro Wi-Fi 的設定真的有夠繁多,完全可以榮登近年測過的真無線耳機第一名,Wi-Fi 模式要從藍牙設定介面開啟之外,有些功能也藏得很隱密(?),這部分希望能透過韌體更新來簡化一下啦!

若非小米旗艦手機用戶(嚴格來說是 Xiaomi 15 Ultra 用戶...)、或在固定 Wi-Fi 環境下長時間聆聽,且對無損音質有要求的發燒友,我其實是不太推薦 Xiaomi Buds 5 Pro Wi-Fi 的,這樣的價格市面上還有其他接近的選擇,或是可以直接購買同樣支援 aptX Lossless 高解析編碼的 Buds 5 Pro
但如果你有滿足到上述條件,那麼 Wi-Fi 版多出來的價差完全值得。整體而言,Xiaomi Buds 5 Pro Wi-Fi 是小米在耳機領域的「先鋒之作」,它成功地展示了無線音訊的未來,但要享受這樣的未來,目前還是需要一個特定的入場券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