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各位網友的意見分享~

拍的那摸爛的照片, 花型都不是很清楚, 把手和壼身的明亮度也抓的很爛,
大家都可以有一堆意見可以評論, 真的很厲害~~

只能說很佩服





你的壺~若拍的漂亮恐怕更......
看過真品且有資歷的玩家,稍微就可一窺端倪(除非遇到高仿,就要仔細!)
謝謝你分享!

許小鵬 wrote:
你的壺~若拍的漂亮恐...(恕刪)


感謝您的批評與指教,個人比較期望暸解閣下下此結論的理由,如朱大師的工藝,手法及鈴印的獨到之處為何?此壼中哪邊看不見這些工法,特色,因此您認為一般般,或有辱大師風範...
相信這樣的的討論才值得大家花時間砌磋〜

建議你參考對岸知名拍賣網站的資料(嘉德,保利或是榮寶齋...等)
裡面有清楚照片且有放大功能! 比較一下你就知道嚕~或是看這些大師的徒弟作品,會有脈絡可循!!
藝品的東西,一比就高下立判!!尤其是兩個相同作品時~
你問我如何知道!我只能說東西多看,且有家父指導~多看多聽就有經驗嚕!
未曾~說你提供的東西有辱大師風範??
若文章有冒犯之處或是誤會,請見諒!!~~在此致歉!!~~

許小鵬 wrote:
建議你參考對岸知名拍...(恕刪)


哈〜資質不佳,大概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不如找人鑑定不是比較快?
不過,茶壺不是泡茶來者的?紫砂茶壺泡久了真的很香,又會立刻把水吸乾,個人覺得很讚,至於是不是名家壼,沒研究過,因為不懂,只知道他們是開放時,父親從家鄉買回來的囉!
現在開證書都要錢嚕! 你的若非真品,只會白花錢(至少機票錢會浪費掉)!
開放後才去買,其實是慢很多!! 以前還沒開放時,就已經在買賣嚕!!(別問怎麼運來的,猜也知道...)
其實,壺~泡茶好喝就好!(紫砂的壺,泡茶真的比較好喝)
別管是否名家,因為你不是本行業的人士! 上輩留的東西,就好好珍惜吧~貴在回憶!
若硬要知道個真假,恐怕只是讓人失望....
所以,何必去攪動一池春水呢?!

許小鵬 wrote:
感謝你的分享! 這支...(恕刪)

許兄所言甚是,尤其是這句話{若不是他不識字,身家背景,加上派系鬥爭!以他的工藝應在.....之上}.直接說到我心坎裡,當然也不是代表對顧老有失尊敬(純屬個人言論).
至於說到握把提起茶壺的感覺與一般同款式不同人的作品的確是有些許差異,這些差異就如同你所提到的..力學與美學的原理(土胎的厚薄,流水的順暢,壺身重量比例,外觀設計,土胎的鍛鍊,燒造時間拿捏,爐火的控制<以前是材窯>...等等(以當時嚴苛的工作環境而有如此工藝水平,這就是朱老令人折服的特色)!所以提起茶壺的感覺並不會有重量不均的手感.(我的壺是山寨的)
感謝資訊交流,增加我的見識....謝謝.


許小鵬 wrote:
現在開證書都要錢嚕!...(恕刪)

並非上輩"留"的,壼的所有人不是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