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剛,也寫作子岡,姓陸,江南“吳門”人,是明嘉靖、萬曆年間活躍于蘇州的著名玉雕藝術家,也是中國玉雕史上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子剛玉雕一改明代玉器陳腐俗氣,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將印章、書法、繪畫藝術融入到玉雕藝術中去,把中國玉雕工藝提高到一個新的藝術境界。此玉牌目前友人所有,為友人年輕時因其朋友跑路拿來借錢的.在家中放了多年後,最近聽說戴玉對身體不錯,所以拿出來戴.去中國出差時被有收藏玉的玩家看出說此玉如為真品,因該價值不斐.所以朋友最近就到處去請教人,如台北故宮管理古玉的達人,及一些古玉的鑑定師.對此玉都有不錯的評價.由於兩岸故宮也都有典藏,但風格及落款均有差異.大家就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AIRMAXWNAG wrote:子剛,也寫作子岡,姓...(恕刪) 好漂亮的一塊玉喔兩面的書法與繪畫也很特別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東西有一點疑問這樣的國寶經過大陸海關時有沒有可能被當作流落在外的古物而沒收?是不是要隨身攜帶一張所有權證明啊?
這.....小弟我初窺堂奧,很多事情只懂一點皮毛。這玉牌看起來有年紀、但皮殼包漿不明顯;若是因為少把玩導致,又與水銀沁部分疑問相衝突。質地部分,刻字處堅硬、有牛毛沁(若真的是)處較軟且多;牌子上方的中間,看似水銀沁,若真為水銀沁則應是入土陪葬過,但只沁一處又有點不太合理?子岡牌刻草書的確少見,市面多為隸書,但要說這塊牌要價如此高昂,個人淺見.....嗯,不敢想.....
路過亂入乍看之下"子岡"2字落款有點突兀再者該落款的剛與大部分"岡"的寫法不太一樣(偏簡體字而非古字)不知道樓主朋友有沒有比對過明朝的國字寫法還有一點該鑑定書上載明為"子剛款"剛搜尋了一下古哥子剛款粗略定義為:清代或是民國的玉器工藝跟該鑑定書上所寫的明嘉慶年間有很大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