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主角 Delta Carbon Cruiser。船長60呎、重14頓,屬中型遊艇;極簡俐落的線條搭配純白船身,屬於很經典的北歐風格

(官方圖)

滿特別的是上船前大夥都要先脫下鞋子。
準備上船囉
跳水板(可電動降至水面下裝載橡皮艇)

踏上後甲板,看到的是全柚木地板。腳踏在柚木地板上的觸感很好,這時候可以理解為什麼上船要脫鞋了。

超神奇後甲板!藉由電動桌和"圍欄"的搭配,馬上變成六人餐桌可以摸兩圈






引擎室/機房~空間比想像中大,維修空間看來很夠

船左側走道。Logo下方大大的Carbon字樣帶出了這艘遊艇的特色-碳纖維製造。一般遊艇多是玻璃纖維製造,這艘則是100%碳纖維打造。有在玩超跑的朋友都知道,一旦你買的東西和碳纖劃上等號,血液裡速度的因子也會被挑逗起來,但是價格也相對的很~~你知道的~

再往前走到前甲板

船艏甲板,黑色區塊為直通主臥氣窗。為了讓下方的船艙有足夠高度,一般遊艇的前甲板多是做成拱起來、斜的,所以不太能站人。這艘的前甲板則是平的,坐在上面往前看關渡橋,吹海風、發發呆,這時候遊艇的什麼內裝、外觀都其次,這個發呆、放空的個人時間我想才是船主買這艘遊艇的價值

內斜式的前檔風玻璃。一般多是往前斜,往內斜的好處是碰上下雨的時候,雨水不會直接滑落在檔風玻璃上影響視線

接著進入室內沙龍
(官方圖)

窗戶的設計運用了大量玻璃,所以採光很夠
電動天窗


米白色沙發搭配柚木

置物空間,格子設計讓飲料或瓶罐在航行時不會翻倒

船艙內地板均為收納空間,要偷渡個十幾二十人也不是問題(不過台灣目前經濟搞成這樣,大概也不會有人想偷渡來了


在收納空間上可以看到北歐工藝的巧思,無論杯架、儲藏室、冰箱、甚至是製冰機,都採內嵌設計,充分利用了船上有限空間,也讓船艙整體看起來更簡潔,只是一時還找不到垃圾筒在哪...






駕駛座(為自駕型船主而生的專屬滑門,如此便不需要繞一大圈到船尾或船舷確認位置)

控制面板、螢幕及方向盤,觸感極好

Raymarine儀錶板

看似音量控制鍵...實則為舵(方向)控制器...

傳說中的IPS把手!可以輕鬆控制遊艇的移動、甚至側移和原地360度旋轉。

後甲板兩側也各有一組IPS控制把手

在國外連八歲的小孩都能操控(小朋友不要輕易學喔~~撞壞了爸爸媽媽可是要賺錢賺很久喔~)
接著進入艙房
最底部為主臥,兩旁為二間客房

主臥,周圍為收納櫃

前面有提到主臥上方的前甲板是平整的設計,不過這沒有壓縮到室內的高度,站在裡面不會有壓迫感

獨立衛浴

客房A+廚房 (老實說這客房和廚房設計在一起感覺怪怪的~~雖然你不見得真的會在海上開火)

客房B

淡水河岸風光
關渡橋

關渡宮

社子島+101

淡水老街旁,買剉冰不怕沒車位~

在河上看熙來攘往的淡水老街,這感覺挺妙的

漁人碼頭

如果激起的水花是藍色的就更完美了

不過其實淡水河可以變身成目前這樣已經不簡單了
當日最大驚喜~飛魚(飛起來的魚,不知道品種為何)
遊艇開在淡水河時,兩旁不時有魚從水面跳起來,讓大家都莫名驚喜感動~

坐遊艇的感覺其實相當不錯,尤其坐在前面甲板單純享受海風的個人獨處時光,個人是羨慕這艘遊艇的船主的,看國內氣氛好像也摩拳擦掌要擴大這個市場,不過私下和業者聊到目前的遊艇市場,還是面臨不少問題,例如泊位不足、遊艇港的基礎設施不足等。台灣應該是很有實力發展這個產業的,就看政府有沒有魄力做一些事
最後再用這張照片勉勵自己
不只是淡水河
看以後有沒有機會自己買一艘(人生嘛~~~有夢最美)
再去真正的大海發呆、放空
(官方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