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35/1.4 asph 入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6/mobile01-f0998e5ca7f1af0f1274696fa126242c.jpg)
--剛到手的Leica M35/1.4 asph,寫篇心得分享。--
說在前面
在Leica M系列鏡頭中,最令人歡迎也最被討論的焦段莫過於35mm,原因無他,身為RF相機的頂尖指標加上M機本身拍攝題材上的習慣用法,進可攻退可守的35焦段當然是最被推崇與歡迎,四年前為了要買Leica的M35/2七枚,做過了summicron的功課,其實我覺得summicron的歷史比較精采,由於日本人的研究渲染給了三姊妹(六、七、八枚玉)的稱呼,發燒友也做了這三支鏡頭的徹底研究,讓這三姊妹在停產後二手市場仍相當熱絡甚至一鏡難求,對於當年錯過的往事就不想再回頭,無緣嘛。
翻DM的熱血
前陣子從書架上抽出了學生時期四處收集的Leica目錄與DM,細細翻閱每張精品,不看還好一看火苗又開始復燃。花了一點時間轉而研究起summilux,其實德國人也是很浪漫的,常根據拉丁文字根來造字。其中最常出現的便是summa這個字根。summa(或summus)在拉丁文中,代表的是「最高等級」(The highest)的意思,運用這個字根所造出來的有:summr、summaron、summarex、summitar、summarit、summicron、summilux。此外,又有以下各種不同的規則:
lux:在拉丁文中有“光”(light)的意思,因此LUX也代表大光圈鏡頭的“集光”特色。
cron:字根原意可能是“皇冠”(CROWN)的意思。
noct:在拉丁文中意為“夜晚的”,因此特立獨行的NOCTILUX,意義即為“夜之光”。[註1]
[註1] http://qchyz.blog.hexun.com.tw/14929153_d.html
主角是…
綜合以上命名原則與特色,35這焦段光圈就很好區隔,這次想買的是Summilux-M 35mm F1.4 ASPH,有時候會覺得光圈1.4與2差兩格價錢竟會差這麼多,之前購入Voigtlander 35/1.4是取代Leica 35/1.4的解決方式,Voigtlander有輕薄短小價錢平易的優點而Leica則相反,但審視Leica用家無不是以原廠精湛光學為指標與購鏡原則,想用summilux就回歸到時間遲早的問題了。我一樣把這樣的找鏡方式放諸二手市場,國內國外四處尋找,最終貼出徵求啟示等待緣分來敲門。
選妃選非
中國歷代帝王選妃一直是電視劇最愛納入的題材之一,我不是帝王且家裡已有一妃更無膽再選妃,若再選妃即非於是我選非(真是饒舌)。就我所知道的summilux目前共有四個版本:
1. 1961~1990:Summilux-M 35mm F1.4 pre-asph (11870)
生產了卅年的第一代俗稱pre-a,這支鏡頭網路上一樣有著豐富的資料,它的特色無非就是在光圈全開有個美名『Leica Glow』,印象中之前看過的資料是說在那個1.4競爭年代,Leica急著推出這支鏡頭所忽略的一個缺失,但Leica迷津津樂道的是光圈每階的縮放都有不同的調性,堪稱35焦段中最具特色且最能代表Leica光學對色彩與細節的演譯。這支鏡頭早期是在加拿大製造,後期才有德製版,至今還是有玩家追求,也有份不經證實的傳聞Voigtlander的35/1.4是follow pre-a的設計,只能說底片時期的M鏡支支有內涵,也都有一批擁護者。
2. 1990~1994:Summilux-M 35mm F1.4 Aspherical AA (11873)
這支鏡頭壽命很短也很貴。四、五年左右的壽命產出了約兩千支。Leica的35焦段它是第一支使用非球面鏡,目的是要來改善球面像差與慧星像差,俗稱『雙非』是因為它用了兩片,以前非球面鏡因研磨需人工處理,所以價格是球面鏡的X倍,懂一點光學的人或許就會知道它在成像時的差異,不過這是要放大檢視時才容易被發覺,這支鏡頭我沒興趣,因為它太貴,對我而言它比較適合收藏,實用的話我還是選11874。
3. 1994~2010:Summilux-M 35mm F1.4 ASPH (11874)
這支鏡頭就是我選的版本。雙非真的無量產性,在1994年便把它停產取而代之的是單非版,鏡頭外觀稍有差異,且鏡前標示由aspherical改成asph字樣,改成單片後量產就提升但光學素質一定會有差異,若非要放大研究其實asph這版已經在各家的35/1.4領域中的頂端了,我會選它除了有人說它有新舊Leica鏡的綜合味外,找個底片M機專用的無6bit版才對味(個人嗜好)。資料有說這版鏡頭呈現的味道是比較現代,這就是那片asph的特色,而少一片光圈這點我倒是覺得還好,只是軟塑料的遮光罩我比較不喜歡,另一個專用的12466是蓮花型,很貴的一個配件要價十多K。
4. 2010~now:Summilux-M 35mm F1.4 ASPH FLE (11663)
在未找到11874前,我曾一度考慮11663。它比前一版本多了FLE(Floating Lens Element)設計就是要改善近距離對焦不準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加了數位M機用的6bit code,這支鏡頭無疑也是一支好鏡,算是11874的升級版,網路上也有很多討論這兩者的差異,有一個說法:若是底片M機使用者,不二之選是11874;數位M機則是11663了,我就姑且信之也更穩固了我找11874的決心。
等待終究靠緣分
在二手市場尋鏡一直以來我是覺得需靠緣分,且有時候是可遇不可求。一來要有來源二來要有合意價錢與品相,上個月在海內外找903swc這個月也照此模式找M35/1.4 asph,它們的共同點是已經停產與高價,停產是主因,因為以沒同型號的新產出只有新改良或升級的新鏡,這些不是我找鏡目標;這支鏡頭高價沒錯因我覺得這東西看人買,買了也不大會丟出來,當然不像Canon 35L那樣暢銷(更不用說35L充斥二手市場),我找它是想對M鏡做個了斷,就像買了903swc,哈蘇系統到齊了Leica系統也到齊了。XX之罪何患無辭。
M35/1.4 asph新舊表現
在我瀏覽的網頁中,有一篇是針對11874與11663來做比較,我認為這種文章是有參考價值,但身為裡工科出身若非自己做實驗得出結果,不然我都認為是參考用,我沒有11663也沒心思在做鏡頭的PK,我就姑且信之吧。文章內對於11663的浮動鏡組做了最近對焦與光圈縮放的實驗,當然對照組就是11874[註2](應該也拿雙非來比較才對)。其中文內有提到因球面像差關係,在縮光圈後焦點後移,這種狀況在底片是可以忽略的,在數位機上就是模糊,而FLE也不能說完全根治這種狀況,只能說改善,這改善就是一項光學上的突破了。
[註2] http://www.schmidtshop.com.tw/f_talk_detail.php?t=159
1.4是一個感覺
感覺與數據有很奇妙牽扯,要用科學數據來說明鏡頭好壞無疑的就是MFT圖,它是測試鏡頭反差對比度與銳利度的一個指標,簡單說就是解析度;而感覺就很模稜兩可了,完全是主觀意識,這時候往往就有各派擁護者,淪於筆戰終究難免,自己喜歡就好。有人說日光Zeiss暗光Leica,其實這是一種美麗的迷信,意思是說白天亮麗的日景Zeiss的表現艷麗清新,昏暗的光線時Leica大光圈表現美妙韻味,未來會再找時間試試光線昏暗的場合。
![[分享] M35/1.4 asph 入手](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6/mobile01-87d5bb04bf1ad293f9807391a4f120e8.jpg)
更多圖文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