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底片來到數位世代
不變的是拍照
身為中年大叔,拍照是偶爾的休閒興緻
沒有太多想法
不是器材控,也不是後製派
嚴格來說是...風景先決
不談理論不談技術
因為我遠遠不及,也無法深入探究
.
X2,是我第一台Leica
二手,多年前購入
小巧,令人滿意
因為老花,再購入副廠EVF2
但,有時總覺還是少了什麼
.
手上還留著二顆底片留下的CONTAX C/Y鏡頭(25mm及50mm)
接過CANON 的APS 及5D (也同時有L鏡,都是初代L鏡),
在有X2後,不是送人就是出了(CANON底片機,數位機及L鏡)
相信X2小巧又好用
會留下CONTAX C/Y鏡頭(25mm及50mm)
總是在期待些什麼(CONTAX 數位版機身?)
但已無望
想讓CONTAX C/Y鏡頭透透氣
我該有什麼樣的抉擇?(富士XE機身及Leica M機身)
挑XE是小,選M是相信Leica給我的信任.
又或說,最接近XE大小的是M10
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考量:
CONTAX C/Y鏡在數位機身下的表現了.
當然,原廠接原鏡是最佳組合
但我不想有太多負擔
CONTAX鏡接在LEICA機身上,適合嗎?
.
謝謝大家.
基本上,CONTAX C/Y的鏡頭可以轉接在M10上使用
但印象中,目前還沒有可以連動的轉接環
也就是說,只能透過Live View或是外接EVF進行放大對焦
無法使用M機的疊影對焦,稍嫌可惜

其實,我比較推薦轉接在SL系列或是Pana的S1/S1R機身上,不過體積跟M比起來大了不少
但優異的EVF,對於手動放大合焦非常舒適,使用體感會比M機外接EVF好非常多,您參考一下
影像的捕捉 eternalray1987.blogspot.tw
雖然是Leica 版
但提到轉接還是不得不推轉接方案最完整的數位機背索尼
25和50是小廣角和標準焦段
可以試試Sony A7系列+LMEA7天工自動接環
這個環的原理類似CONTAX AX
透過調節法蘭距幾乎可以讓所有手動鏡自動對焦
而且速度是實用級的

我的老鏡轉接進化史與逆天的A7R3眼對焦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雷小少 wrote:
基本上,CONTAX(恕刪)

無法使用M機的疊影對焦,稍嫌可惜
的確,令人頭痛的點.
至於SL,體積還是太大些.
因為肩傷,已無法回復長時間荷重.
>"<

謝謝雷大.
lml640707 wrote:
雖然是Leica 版(恕刪)


可以試試Sony A7系列+LMEA7天工自動接環

也許是不錯選擇,
沒考慮Sony,是對他有莫名的冷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勉強考慮過的是,小長焦系列.
但還是先想讓25,50問題先解決後.

謝謝回覆
露果客 wrote:
至於SL,體積還是太大些.


跟M比,SL的體積並沒有很大,而且已經內建EVF。
重量方面:SL空機 847g,M240空機 680g

SL鏡頭,除了Sigma 40/2.8以外,就真的很重又很大。


露營雜記:snowpeakcamping.blogspot.com Bikes http://hd-fortyeight.blogspot.tw/
露果客 wrote:
無法使用M機的疊影對(恕刪)


莫猶豫,莫徘徊。M10 可以解決很多事,連180mm都可接。以下這張是M10接Cosina Zeiss Distagon 25mm/F2.8,疊影對焦70cm豈不浪費25這隻的最短對焦距離17cm?SP60接M10也很順手呢。隔壁幾帖很多轉接 C/Y鏡的例子哦。

geshupenst wrote:
莫猶豫,莫徘徊。M10(恕刪)

疊影對焦70cm豈不浪費25這隻的最短對焦距離17cm?
考慮二手
,
待心頭上的結了

感謝大家
620914 wrote:
其實如果覺得M10太(恕刪)

其實如果覺得M10太貴可以考慮M240二手
除了價位考量,還有體積重量.很重要.
也許幾年前,體積重量都不是問題
但現在....即使100克及體積
都會列入考量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