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5888 wrote:新竹城煌廟外,很多人...(恕刪) 吃慣了健民潤餅 每次吃到別的地方潤餅內餡加花生糖粉 就一臉錯愕 這怎麼叫做潤餅健民潤餅幾十年來不變的特色有四1.吸滿湯汁的高麗菜與豆芽菜2.炸過的叉燒肉3.香味四射的蛋酥4.包潤餅皮所塗的甜辣醬這當中 技術層次最高的是蛋酥 怪不得很多地方的潤餅是以花生糖粉替代只是它的服務品質也是幾十年來不變 要吃就吃 不吃拉倒 的臭臉 而且永遠是第一個漲價(我記得最早吃過一個是5毛錢的)另外潤餅 從小用台語發音 叫做"潤餅厚" 不知道有何典故
caff0707 wrote:一捲5毛、不可能吧?...(恕刪) 如果你年紀夠大 你會發覺當時的5毛錢真的很大(比現在任何錢幣都大) 大人給小孩子的零用錢 是以角算 而不是以元算不過當時物價上漲很快 就像現在的大陸 小學前1元可以吃到飽 小學時3-5元才可以吃到飽 中學時5-10才能吃到飽 大學時10-15才能吃到飽 現在恐怕要50-100才能吃到飽
cmy004 wrote:如果你年紀夠...(恕刪) 剛特別問我爸發現我寫錯了.我爸五十年前在好樂迪對面賣圓仔湯一碗2元四十多年前在附近賣陽春麵1碗5元當時賣吃的不是很多.所以我爸和他們也熟識.胡家二代其中一兄弟之前開在阿和轉永樂街現已結束營業.他的太太是我妹的乾媽!但在那之前確實多少錢.不可考!以上供參考哦!
caff0707 wrote:胡家係列也是我從小吃...(恕刪) 別這麼說啦~我不敢當,也不好意思啦~其實吃東西有時也真的與個人習慣有差, 當您習慣了這個滋味, 可能很難被取代了吧?這跟與"媽媽的味道"道理類似嗎? 呵呵呵~謝謝caff0707的分享~
後站江 wrote:樂爸:我也吃過了上面...(恕刪) 哈哈哈~後站江的分享讓我笑了"脂肪堆積"這四個字對我來說很敏感...呵呵呵~您的提議很棒, 不過要我說誰是XX之王, 樂爸算老幾呀???哈~只是個人經驗分享啦, 大家一起集思廣義, 分享心得, 結合不同面向的訊息,就會比較客觀一些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