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王品賺飽飽,消費者當冤大頭?
王品集團近日大動作席開750桌辦尾牙宴,又宣佈加薪5%,真是羨煞許多苦哈哈的科技產業族群。不過,王品餐飲集團賺翻,背後代表的意義竟是消費者當了冤大頭?
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可以翻開王品餐飲今年的半年報來看,台灣母公司營業收入新台幣35.9億元,營業成本16.3億元,毛利率高達55%,而毛利率是代表啥意義呢?簡單的說,假設營收進帳1,000元,營業成本450元,差額550元就是毛利。我們可以進一步從王品財報中再窺知,16.3億元的營業成本中,還有約莫3.8億元來自於人事成本,如再扣掉此部份,可概估推算出王品花在食材方面的成本遠低於12.5億元。也就是說,消費者花1,000元吃一客王品的餐點,王品提供的食材成本只有約348元。這數字純粹是從財報分析而來,也有就是說,我們只能在王品吃到消費金額不到四成價值的食材!
王品荷包賺飽飽的原因,其實多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所貢獻的,如拋開王品用餐的氣氛、服務等附加價值不談,當你把王品賺翻了當作聊天的話題時,其實也隱含王品已賺了你好多錢。消費者實在應該拿出議價力來,想辦法讓王品降價或提昇食材價值。
桃園美食小舖 於100.12.07
王品:
用人成本費用佔營收:36%
食材成本佔營收:35%
推銷費用佔營收:11%
管理及總務費用佔營收:5%
研發費用佔營收:0%
85度吸:
食材成本佔營收:43%
用人成本費用佔營收:20%
推銷費用佔營收:20%
管理及總務費用佔營收:4%
研發費用佔營收:0%
後記:
謝謝大家的討論與迴響!
同意每個人的想法或許會有些差異,但畢竟「桃園美食小舖」是採消費者的角度來撰文,所以這篇文章當然是以消費者角度觀之。如果有網友以業主角度來思考此事,當然會迥然不同的答案,甚或譏諷消費者不懂餐飲業經營模式,我可以理解。而我也了解諸位去王品消費的目的或個人偏好各有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意見。本文只是提供「事實」及「數據」供大家思考及討論,沒有詆毀王品之意。像我如果是慶生也可能選擇去王品,因為目的不同,無法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