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王品賺飽飽,消費者當冤大頭?

【評論】王品賺飽飽,消費者當冤大頭?

王品集團近日大動作席開750桌辦尾牙宴,又宣佈加薪5%,真是羨煞許多苦哈哈的科技產業族群。不過,王品餐飲集團賺翻,背後代表的意義竟是消費者當了冤大頭?

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可以翻開王品餐飲今年的半年報來看,台灣母公司營業收入新台幣35.9億元,營業成本16.3億元,毛利率高達55%,而毛利率是代表啥意義呢?簡單的說,假設營收進帳1,000元,營業成本450元,差額550元就是毛利。我們可以進一步從王品財報中再窺知,16.3億元的營業成本中,還有約莫3.8億元來自於人事成本,如再扣掉此部份,可概估推算出王品花在食材方面的成本遠低於12.5億元。也就是說,消費者花1,000元吃一客王品的餐點,王品提供的食材成本只有約348元。這數字純粹是從財報分析而來,也有就是說,我們只能在王品吃到消費金額不到四成價值的食材!

王品荷包賺飽飽的原因,其實多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所貢獻的,如拋開王品用餐的氣氛、服務等附加價值不談,當你把王品賺翻了當作聊天的話題時,其實也隱含王品已賺了你好多錢。消費者實在應該拿出議價力來,想辦法讓王品降價或提昇食材價值。

桃園美食小舖 於100.12.07

王品:
用人成本費用佔營收:36%
食材成本佔營收:35%
推銷費用佔營收:11%
管理及總務費用佔營收:5%
研發費用佔營收:0%

85度吸:
食材成本佔營收:43%
用人成本費用佔營收:20%
推銷費用佔營收:20%
管理及總務費用佔營收:4%
研發費用佔營收:0%

後記:
謝謝大家的討論與迴響!

同意每個人的想法或許會有些差異,但畢竟「桃園美食小舖」是採消費者的角度來撰文,所以這篇文章當然是以消費者角度觀之。如果有網友以業主角度來思考此事,當然會迥然不同的答案,甚或譏諷消費者不懂餐飲業經營模式,我可以理解。而我也了解諸位去王品消費的目的或個人偏好各有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意見。本文只是提供「事實」及「數據」供大家思考及討論,沒有詆毀王品之意。像我如果是慶生也可能選擇去王品,因為目的不同,無法以偏概全。


有人拿刀架著你叫你去吃嗎?
你是上來發心酸的嗎?


「消費者花1,000元吃一客王品的餐點,王品提供的食材成本只有約348元。這數字純粹是從財報分析而來,但結果的確讓人驚訝」

令人驚訝的是你,不知道你是不是「桃園美食小舖」本人。
如果你有認識做小吃或餐飲業的朋友就知道,
食材本來就是要在售價的三成左右,
這已經近乎是業界的常識了。

希望你能多去研究,再發表此類的相關言論。
重點在文末
買不買單, 值得消費者深思


asound wrote:
【評論】王品賺飽飽,...(恕刪)
同理,我們也該要求Apple降價了,是嗎?
重點是絕大部分的餐飲業者會把食材成本訂在三成左右

食材訂三成也就是毛利約七成,
餐飲業者會這樣定是有意義的。

如果今天王品的食材成本經過這篇文章的算法後,
是低於三成的。
我當然支持你的重點「想辦法讓王品降價或提昇食材價值」。

但是王品的食材成本現在看起來是跟絕大部份的餐飲業者相同。
所以我不懂你批的目的在哪?
還是你願意親自去了解,餐飲食材三成這個意義。

asound wrote:
【評論】王品賺飽飽,...(恕刪)


服務不用錢嗎?你是健保局的齁,藥品醫療耗材才需要錢,醫師護理人員都不用錢嗎?人事成本本來就消費支出,真不懂這有什麼好說的.你媽養你只跟你收飯錢嗎?
各行各業哪個不是要賺錢
也不是每家餐廳開門都賺得到錢
店租 水電 進料成本 員工薪水
老闆有本事賺 還會分紅給員工
算很厲害了

不想被賺錢 有辦法自己種米 蔬菜 養豬養牛嗎?
版主試著提供另一種角度來讓大家瞭解王品而已....

王品的品牌形象和服務品質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價格與我們老百姓所得實在有些差距....

物價最近蠢蠢欲動,看到王品我一點食慾也沒有,反正結婚生小孩了...不需要討馬子歡心硬打腫臉充胖子...

只要我說要去王品有關餐廳打牙祭,都被家中的精算師--老婆用各種理由打回票

真的,多年存下來的錢就付了現在藝文區54坪小好宅頭期款!!
真要這麼說,那只要花錢就是冤大頭的行為,各行各業誰不是為了賺錢而做生意的呢?差別只在於毛利率的多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