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去年12月底,老狗到中壢工業區洽公去。但因為只需半天就結束,所以就請了半天休假,下午到南桃園一帶四處走走。正巧前幾天在集章社團中看到「楊梅文化園區」的訊息,於是抱著好奇的心態,由內壢來到楊梅,逛逛這處近2年才開放的文化場館。由於事前並沒有做太多功課,所以並不知道這個園區所代表的意義。直到看到了園區中豎立的看板,才知道原來這幾棟老建築,所代表的是當年位處偏鄉的客家先民們,為了讓子弟們能夠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集眾人之力自力興學的一段感人故事。

▒▒ 楊梅故事園區 ▒▒

楊梅故事園區共由3棟建築構成,其中最主要的一棟,就是楊梅中學第一任校長張芳杰故居。而張校長即是楊梅中學「自力建校」的最主要推手。當時序回推到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初接收臺灣時。終戰初期交通不便,南桃園一帶並無設置中學,因此在地學子若要上學,必須在交通不便的狀況下北上桃園或南下新竹就學。再加上當時的楊梅係屬窮鄉,家庭普遍難以負擔學子負笈外出就學的開支,因此大多數的學生在小學畢業後就被迫終止學業。在地士紳眼見家鄉子弟就此斷了就學機會,甚感不捨,因此邀請張芳杰先生出面籌劃楊梅中學。二戰結束後初期民生匱乏、政府財政拮据,興學常靠民間捐助或人力支援。因此在地仕紳們以「自力建校」的方式,自1947年開始籌備,至1948年創設楊梅初級中學,讓地方子弟可就近繼續升學。1951年再增設高中部,成為桃園第1所完全中學。創校初期篳路藍縷,張校長發動學生在第七堂課,到附近山丘、亂葬崗等地撿石頭,回校鋪設校園窪地等,自立建校和勤勞教育更是當時創校的精神。之後,張芳杰校長於一九五五年起,陸續在南桃園6鄉鎮設立8所楊梅中學的初中分部,為1968年的九年國民教育實施奠定了基礎。九年國教實施後,縣立楊梅中學改制為國中部,高中部另行遷移到桃園南高山頂地區,張芳杰校長亦在此時退休。

位處楊梅國中校園旁的校長宿舍,在第二任校長住過之後閒置、荒廢多年。2008年,楊梅國中將這棟宿舍建築申請報廢,由桃園縣政府財政局按現況接收管理。而當地居民及文史工作者以張芳杰校長對桃園教育的貢獻,加以桃園縣政府亦認為該棟建築形式具歷史代表性,於2012年以「楊梅國中校長宿舍」之名稱,登錄為歷史建築。

目前的楊梅故事園區共有3棟建築,以及建築物外的庭園。其中最主要的是A棟,就是張芳杰先生任校長時居住的宿舍;另有B棟,有小白宮之稱,是張校長退休後的住所,以及C棟稱為西照閭,之前曾是教師宿舍。A棟建於1953年,戰後初期建築,依然保有日治時期折衷主義建築風格,並結合日式、西洋風格,入口門廊圓形柱有水平飾帶,室內空間則延續日治時期建築格局。目前展示張芳杰校長的生平、創校精神及昔日居住空間,而部分房間兼作特展空間。B棟於1967年落成,具有明顯的196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四週外部有大面積水平外伸雨遮作為外觀裝飾,目前委外作為商店與藝文場所。C棟則是常見的一般平房建築,於1954年落成,原本是楊梅中學教師宿舍,現作為在地藝文展覽及多功能空間。

園區大門,位在2條馬路中央分叉處。
從門柱外形猜測,應該就是原本的校長宿舍大門。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大門旁的兩面看板,一面是園區地圖,另一面是一段小故事,代表了昔日建校維艱,以及客家人不向環境低頭的硬頸精神。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往內走幾步就會見到A棟,從外形來看真的很像是日治中期的建築,但它真實的出生年份是1953年。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時序進入國民政府時代,因為民間建築技術是延續的,因此建築物的風格並不會立刻隨著統治者的變動而改變。國民政府在公共建築中大量引入中國北方式宮殿建築樣式,大約是在1960年代以後。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從右前方看,不仔細說明這棟房子的身世,還真為以為它是日治時期建築。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走到A棟大門前,看到大門外的雨遮及兩側門柱上的水平線條裝飾,這是很標準的折衷主義建築風格。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換個角度看一看,大門裝飾會看的更清楚。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在大門右側的這3張海報,說明了在1940年代,二戰剛終止後隨即又展開國共內戰,當時國窮民困的情境下,要成立一所初中給在地子弟求取知識有多麼困難。整座學校幾乎都是由在地民眾捐建,而楊梅一帶的客家族群又有多企盼同鄉子弟能有更好的受教育機會,因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商請張校長出面主持楊梅中學的策劃與興建。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建築物的左側,可以看到旁邊設有高高的水塔。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左側的凸出三角形,在簡介DM說這裡是小朋友們玩耍的空間,但興建它的實際功能為何不得而知。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這扇窗是走進大門後的目光焦點,因為造型獨特。
這個位置開窗在日式建築中很常見,但開出長八邊形的窗,或許只有這裡有。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縱貫屋內前後的長廊,牆面上貼著張校長的生平介紹海報。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這一年,張校長50歲,與這棟建築開始有了關聯。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一直到1968年,張校長退休才遷出這棟建築,由續任的葉校長入住。
之後一直到2012年,這棟建築由楊梅國中報廢後,桃園市政府財政局接管,同時在地民眾提出文資審議,基於它的歷史價值而被採認為歷史建築。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進大門後,左側是接待客人的房間,相當於日式建築中的應接室。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這裡展示一些舊家具,增添幾分懷舊氣氛。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往入走是,相鄰的房間是張校長的書房,牆上有張當年張校長辦公時留下的照片。
而眼前這張書桌可能是原物,昔日張校長辦公的用具之一。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往內走會見到昔日的廚房,現在變成工作人員的休息空間。
這灶台應該是重建的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建築物中央有一條走道,兩側各有2個房間。
照片左邊的是主臥室和小孩房,右邊是另一間小孩房與客房。
老狗造訪當天正巧遇上鄰近的國中來這裡校外教學,學習數十年前人力維艱時,他們的長輩是如何努力得到就學機會的。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走進主臥室,這是張校長夫婦休息的地方,和隔壁房間只隔一扇木門。據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方便照顧隔壁的小孩。房間內有部分是高架地板,應該是延續了日治時期日式建築的習慣。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現在房間內的佈置相當有禪意。
只是梳粧台怎麼跑到高架地板上了?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隔壁房間的裝飾。整棟老屋在裝修後還裝飾的這麼古典,挺棒的!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由房間內往八角窗外看,是很有趣的視角。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在主臥室對面的是另一間小孩房,同樣是高架地板,內部佈置成和室。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往走廊內走,會見到對內走廊的大窗,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間小孩房的樣子。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由於這群學生正在導覽,為了不打擾他們上課,老狗走到室外,往內看看室內的樣子。
這間小孩房現在裝飾的古色古香,頗具禪意!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外部的鐵窗應該也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等到學生導覽結束後,老狗再進這棟內部,把還沒看完的部分看完。
這間小孩房和主臥室之間,其實是以櫃子相隔,有點延續日治時期押入的概念。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只是這櫃子是向兩側都開了門的。門推開後就成了連通空間。
另外,和主臥室一樣,只有在部分空間裝設高架地板。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與主臥室及小孩房有一條走道之隔的對面,除了另一間小孩房之外,還有一間客房。
據說在當年是用來給住的遠的小孩住的房間。
當年的校長真的是獻身教育,連住的遠的小孩子生活起居都一起照顧了。
現在是整修楊梅故事園區中的特展室。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這個房間同樣是部分裝設高架地板。這樣的室內設計,其實一直延續到90年代,部分的人裝潢自家時,還是會有部分房間加上高架地板,一方面做為客人來訪時的留宿空間。另方面則做為可以席地而坐的活動空間。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這些展品,相信五、六年級生都有印象吧!
70~90年代是他們活躍的時光。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園區內的另一棟建築(B棟),是二層樓的建築。
外觀可以看到多處向外凸出的雨遮,很標準的現代主義建築。
這棟建築落成於1968年,是張校長退休後的住所。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換個角度,就可觀察到1960年代盛行的現代主義建築色彩。
有著方盒子外形,向外直線凸出的雨遮,還有大面積的落地窗。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另一邊的出入口,現在作為展示空間與餐飲商店。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正面的大門,造型簡單。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通往二樓的樓梯,扶手採用那個年代流行的鐵質,上覆塑膠扶手表面。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往B棟旁的樓梯爬上去,就會見到位置稍高的C棟,也就是從前的教師宿舍。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這棟宿舍是連棟建築,門前還有個小廣場,與校長宿舍之間相隔一條馬路。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這棟建築是1950年代常見的建築形式,就是所謂的「擱檩」建築。
在轉型為故事園區前,這棟房子應該也經過了整單的整修。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在這棟建築中的某一間有開放,做為展場使用。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內部的展覽還不錯,拍些照片做為紀錄。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個人覺得書法作品挺有水準。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至於建築物本體,就是1950年代一般的公務眷舍建築。
不過現在也不容易找到了。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走到轉角處,可以清楚的看到它被整修的地方,包括了屋頂架高。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又再度回到園區入口,改用不同的濾鏡來拍這個有歷史的園區。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在小朋友的校外教學活動結束後,老狗把剛剛沒能參觀到的部分看完,看看時間還早,就往下個地點出發去!

▒▒ 楊梅仙草花海 ▒▒

離開楊梅故事園區後,順道到附近的仙草花海走走。雖然仙草花開的茂盛,但天公不作美,在東北季風之下,再怎麼漂亮的花海也出色不起來,所以就拍個幾張紀念照,充作到此一遊…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難得來到這裡,又巧遇仙草花,最重要的是沒什麼遊人。
就讓阿塔控比和仙草花們合影留念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 楊梅故事園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 — 一個在艱困年代中,客家鄉親為讓子弟受教育而自力建校的故事,外掛楊梅仙草花海紀念照

楊梅故事園區在那里? 離最近才通車的校前路交流道不遠,下交流道不用5分鐘就到了。


有與趣的朋友,待疫情稍過後再安排個小旅行去走走吧!

沒想到遇到小惡魔PO楊梅的事物
楊梅故事館會舉辦很多活動
例如舞蹈 美術 花藝
有興趣的可以去粉絲團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YangmeiStoryPark
他也有官方LINE群組能加

有帶小孩去參加陶藝課非常好玩
燒完再叫我們去拿

老狗5550 wrote:
去年12月底,老狗到...(恕刪)

感謝分享圖文並茂,古色古香別有風情
哈,真有小時候建築的回憶
老實說比較偏愛那時代的房子
住起來安全舒適
現在公寓大廈感覺像擁擠的雞舍
感謝豐富的撰文分享
介紹得很棒 照片也拍得很美 小小地方有大大風景
老狗5550 wrote:
去年12月底,老狗到(恕刪)

楊梅國中宿舍老建築保存得不錯
看起來很不錯
感覺可以逛蠻久的
老狗5550 wrote:
去年12月底,老狗到(恕刪)


還蠻古色古香的,謝謝分享
上01是為了打發時間
好復古,看看歷史建築也不錯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