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上得知,在新竹城隍廟附近的巷子裡,有家日本人開的日式手工烏龍麵。雖然平常拉麵吃得比烏龍麵多,也自認不怎麼會吃烏龍麵,但基於好奇,還是約了友人一同去嚐嚐。這家踐邑手工烏龍麵位於大同路與長安街的交叉口,店面不大,也沒什麼多特別的裝飾。據說老闆是個在竹科工作的日籍工程師,有感於台灣吃不到多道地的烏龍麵,特地以純手工的方式將家鄉的美味帶到台灣。店家還特別以文字強調,踐邑的烏龍麵均由日本師傅每日用數小時來揉麵、桿麵、切麵,所以為了保持口感,每碗麵都是現點現做,需要耐心等待。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是否是為了端正視聽,店裡看不到我們認知中的"烏龍"兩個字,而是以注音"ㄨ ㄉㄨㄥˋ(饂飩)"來替代。一行人看完菜單後,分別點了柴魚昆布烏龍麵($60)、滑蛋烏龍麵($70)、雞肉咖哩烏龍麵($100)、炒烏龍麵($120)以及炸物天婦羅($50)與可樂餅($40)。

位於大同路與長安街交叉口的踐邑手工烏龍麵,招牌不大

外觀都是日文

招牌一覽

店內空間不大

另一個角度

醬料與餐具桌

牆上的精簡菜單(2010.09)

完整版菜單(2010.09)

湯頭介紹~首先,先上桌的是可樂餅。可樂餅算是我覺得很出色的一道料理,內餡吃起來非常的綿密,帶著濃濃的馬鈴薯泥與咖裡的味道。可惜小小一塊就要價$40,不是太親民。天婦羅部分則包含炸四季豆、炸番薯與炸甜不辣。三樣炸物就要$50,口味普普也沒有特別的沾醬,個人認為挺不划算的。
接著,來看最基本柴魚昆布烏龍麵,這道基本上就是煮熟的烏龍麵加上用昆布熬煮的高湯。先說說烏龍麵的口感吧,大概是因為手工製作,烏龍麵的麵徑較市售微大,吃起來也特別得紮實。不過,紮實的感覺也意味著麵體嚐起來較厚實,因而也少了些我特別期待的Q彈感覺。湯頭部分則很甘醇,口味清爽,由於麵體沒有特別的調味,所以喜歡重口味的人可能會稍微覺得淡了些。加蛋($10)的部分,其實有點類似醬油泡蛋加上溫泉蛋的合體,味道還不錯不過也說不上多特別。

可樂餅($40/塊)

內餡很綿密

天婦羅($50),個人認為不太划算

柴魚昆布烏龍麵($60)(有加蛋)

湯頭很清爽
接下來的餐點其實就是烏龍麵與不同素材的搭配,基本上都是吃烏龍麵的口感居多。滑蛋烏龍麵是煮熟的烏龍麵加到蛋汁與醬汁中拌勻,不過沒有嚐試,也無法說出確切的感覺。我點的則是雞肉咖哩,是烏龍麵加上雞肉咖哩湯(醬)。雞肉咖哩醬汁的部分其實介於湯與醬之間,味道不會很重,味道濃郁淡口味不至於太重,當作湯喝也不錯。是我蠻推薦的一道。最後則是炒烏龍麵($120),基本上就是烏龍麵加上一些蔬菜與醬油拌炒。若與其他餐點相較,價錢貴了柴魚昆布烏龍麵的炒烏龍麵,感覺CP值最低,不是太推薦。
整體來說,踐邑的烏龍麵算不錯吃,但考慮價錢與精緻程度,個人覺得價位低些或是餐點豐富些,或許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給大家參考囉!

滑蛋烏龍麵($70)(有加蛋)

特寫

我的雞肉咖哩烏龍麵

配上咖哩湯很不錯

湯很濃郁

加的蛋其實沒有什麼特別

炒烏龍麵

烏龍麵特寫
美食大收集,歡迎網友提供資料!!
更多的新竹美食,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