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別人比較不同的是, 我們習慣開車到合興站, 再從合興站搭乘內灣支線火車到內灣遊覽, 一方面是個人覺得開車到內灣真的壅塞, 另一方面合興站停車超級方便阿, 加上合興站背後的美麗故事, 以及多次外拍都到這兒取景, 因此對於此再熟悉不過.
合興站美麗的愛情故事:
1958 年,就讀新竹中學高一的曾春兆,在火車上認識鄰校成績全年級第一名的女孩。1960年,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的那天,他睡過頭,眼看著第一班火車開 走。沒有計程車,也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他當時心想,若因趕不上考試而留級,和那位女孩的友誼勢必無法繼續。曾春兆唯一的選擇:追火車,他沿著鐵路跑了 2.1公里到下一站--九讚頭追上。多年後也追上了她—-彭智惠。

來到合興車站

合興, 早期曾經是砍樟製腦的腦寮, 後來開採水泥廠而設站, 車站以輸送水泥為主

合興站往內灣/新竹的火車時刻表, 可別白跑囉

合興車站鐵軌位於上坡轉彎處,為了使載重貨車能安全上山,建立兩個分離甚遠的月台,列車進站時不直接停靠,而是先駛離後再倒車進另一個月台,緩和坡度,阿里山高山鐵路也是以折返式方法行進。

現在也可使用悠遊卡

當然, 也可以上車請列車長補票, 合興到內灣票價為15元

內灣沿路上還有漆彈場地供同好來組隊激戰一番

終於到達內灣站, 這張幾乎是每到必拍的景點。橫山鄉內灣風景區位於新竹縣橫山鄉東側的內灣村,三面群山環抱背倚麥樹仁山脈前臨油羅溪,與尖石鄉東側為鄰。因內灣有鐵、公路交通均以此為終點,故內灣有「小上海」及「櫻花的故鄉」之稱.

內灣最有名的, 應該就是5,6年級生小時候耳熟能詳的漫畫阿三哥、大嬸婆的作者劉興欽老師.

而位於車站上方的內灣派出所, 磚造基礎的木造平房, 建築完全依照日本形式及工法來興建, 為新竹縣現存極少數仍保留完整的日式派出所之一, 頗具保存價值

廣濟宮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到內灣老街遊玩的必逛景點之一. 由廣濟宮旁小路往上一直走去可到民宿星光流域, 最近正是螢火蟲大量出沒之時, 可於此時前往觀賞, 但也請注意生態維護喔

內灣天主堂:本名聖母升天堂, 簡稱:內灣聖堂, 於民國44年由雷德文神父開教, 後由范賓神父出力較多,是本堂創立者。

現燻製樟腦油

也有手工冰棒供挑選

櫻花園內有各式客家餐點, 加上有種類繁多的古農具如牛車、牛軛、水龍、舂臼-麻糬製做工具, 邊吃邊看也不賴

我:老闆, 那個中藥皮蛋怎麼賣?
老闆:汪汪汪~
我:喔!瞭解了. 好可愛的老闆阿!

沿著內灣老街走去, 人多阿

有名的草仔粿, 很愛吃這種外皮Q, 內餡有點甜甜的點心

芋粿巧, 更是善用芋頭以及在來米, 肉燥等製作的小點心, 尤其經過油煎之後, 帶點焦香, 更讓芋頭香味濃郁

走著走著, 看到這有趣的公仔

旁邊更用漫畫畫出種種有趣的人物, 真棒阿.

回顧 2008年到內灣時, J大還請老師畫過一幅漫畫喔

內灣老街上, 處處有劉興欽老師的作品, 大嬸婆無所不在. XD~

看到很想嚐嚐, 跟芋仔蕃薯有何不同

這家小菜真不少

內灣戲院是於民國三十九年在主人的籌劃下落成啟用, 是一間深具歷史意義的日式建築物. 因體恤山林粗重勞動工人的休閒需要,因此才在當時僅一千餘人的小村落營造名聞遐邇的內灣戲院. 屋頂再覆蓋日式文化黑瓦,整體外觀又以二樓木造閣樓最具迷人,戲院內部為因應多功能使用狀況,舞台也設計得特別的深;也因此能後來演出歌舞劇及秀場表演而 名噪一時。

現在內部轉為餐館, 並播放古早電影, 想懷舊的朋友一定要來看看

內灣戲院的前身為楊家主人楊盛泉所經營的「山場」之「料坪」(即:停放林木材料的場所),而其更早以前料坪旁的三角折坡上還有「火鋸寮」(為新竹最早的火力鋸木廠)

配合許不了懷舊電影, 更加吸引老一輩的人門前來觀看

處處有懷舊物品

看到這個, 讓我們驚呼一下, 以前小時候吃的糖果竟然都找的到阿. 這個好~

當然也有現代木雕作品

之前曾到內灣戲院內用餐 20100516_內灣旅遊攝影紀錄(圖多請注意)

很有fu阿~

根本時光倒轉, 陷入回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