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最近對岸對我們不太友善! 那妳知道萬一打過來要躲那裡嗎?」
👩:「🤷…這我那知道?躲桌子下面還是地下道?」
🐶:「當然都不是。答案是大甲鎮,因為大甲鎮難攻(瀾宮)…

然後…




即然大甲是全臺灣最難攻的地方,
那麼老狗有機會來到這裡出差,當然要找個地方過夜,然後仔細的探個究竟…

所以這次利用工作之餘,走訪了下面這幾個地點。
下次網友們來到大甲,記得一定要參拜或造訪的鎮瀾宮之外,還有下面這幾個地方:
- 裕珍馨光明旗艦店之大甲三寶文化館:這是由裕珍馨所設立的小型文化館,位在裕珍馨光明旗艦店的二樓,內部介紹裕珍馨的主力產品—奶油酥餅的製作工具、大甲媽祖及大甲草帽,合稱「大甲三寶」,對大甲三寶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大甲玩耍時順便去走走看看,充實一些知道也挺不錯的。然後再到樓下品嚐不同口味的奶油酥餅,如果開車到訪的話,順便帶一些回家。
- 林氏貞節坊:這座貞節牌坊主要紀念大甲街人士余榮長之妻林春之貞孝事蹟,興建於1848(清道光28)年。林春為童養媳,其夫余榮長出外工作因遇颱風翻船而溺斃。這時林春才12歲,尚末正式結婚即開始為余榮長守節,終身侍奉婆家,以及撫養兩名過繼來的族子。而這座貞節牌坊興建費用還是由民間捐輸而來。在百餘年前的臺灣,兩性之間可說毫無平權可言,從這段歷史就可以得知。
- 鎮瀾宮與媽祖藝術文創館:說起大甲鎮灁宮應該無人不知,因為每年的農曆三月的遶境活動相當盛大,近年來更成為全國知名的宗教活動。而「大甲媽」更是全臺家喻戶曉的神尊。話說回來,大甲鎮瀾宮原本即是大甲街的信仰中心。1732(雍正10)年始建此廟,祀奉湄洲島人士林永興向湄洲媽祖祖廟恭請之天上聖母神像。1787(乾隆52)年擴建,改稱現今「鎮瀾宮」。1936(昭和11)年,鎮瀾宮再次重修。1964年再次重修至1971年完工,之後尚有多次整修,為今日所見歇山重簷頂廟宇建築。雖然不是古蹟或歷史建築,但廟內保留不少彩繪、剪黏、石雕等名師作品。廟宇前埕下方地下室闢為媽祖藝術文創館,老狗好多年前曾經入內參觀過,這次再訪,看看內部和上次造訪有那些差異。
- 文昌祠:為清治時期的「義學」,由民間設置之廟、學合一機構。於1885(光緒十一)年由新竹知縣方祖蔭與恩貢生陳肇芳所倡建,經例貢生謝棠華捐花園地為廟址。1887(光緒13)年3月興工,至翌年六月落成,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的四合院祠宇。正殿祀奉文昌帝君與至聖先師,因而又稱「大甲孔子廟」,義塾則設於左右兩廂房。目前所見為2017~2019年間修復後的外觀。
- 順天路老街、蔣公路夜市:老狗喜歡看老房子,所以當然不會錯過可以賞老屋的機會。大甲鎮瀾宮前的順天路是大甲街上保留許多老屋的地方,所以當然至少來回走個一趟。兩側成列的老屋推測是日治中期市區改正後的產物,而所在的順天路在清治時期則是大甲城內的南北大街。
而和順天路成90度交叉的蔣公路則是夜間市集的所在地。雖然攤販和店家的數量和其他知名大型夜市不能相比,但知名小吃也有好幾攤,應該不會令人失望。
- 棒壽司:老狗在出差前,在Google map上找了找大甲市街餐廳的評價,發現這家離住宿點不遠,評價又達4.3,而且總數有1000多筆,應該不會太差才對。於是在街上逛了一圈後,到這裡點了一些餐點當作晚餐。但很妙的是餐廳門前貼出來的熱門餐點中竟然沒有壽司。難道名實不符是臺中的特色,就像太陽餅中沒有太陽一樣,「壽司」只是個形容詞嗎?
- 福棧:大甲地處臺中市轄區的西北隅,離臺中市區有一段不短的距離。不過很奇怪的是市區裡要找個符合商務水準的旅館還真不容易,以往選擇也相當有限。這次讓老狗找到了這家「福棧」,就在裕珍馨蔣公店旁邊,房間在二樓以上,下樓轉個彎就是蔣公路夜市,生活機能十分優良。唯一不優的地方就是沒有電梯,因為是舊旅館整建改裝的。
這次的大甲黃昏散策路徑就分享在下面的Google map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 裕珍馨光明旗艦店之大甲三寶文化館
裕珍馨的大甲三寶文化館就位於在大甲的2家分店當中。老狗住的旅館在蔣公店,三寶文化館在光明店,兩家店相隔大約步行5分鐘路程。

裕珍馨位在轉角的店面,到過的朋友應該覺得挺面熟的吧!

裕珍馨附設的三寶文化館位在二樓,要從一樓店面內的樓梯上樓。

牆上有一些卡通化的石雕,順著指標和這些石雕上樓就對了。
另外,這個空間還設有藝文展示空間,據說是裕珍馨老闆為回饋鄉親而特地保留的空間。

一走入展館內,會先見到基金會的介紹。

在入口旁的紀念意。
對老狗而言,它們是再次見面的老友,當然要「蓋」回家去。

基金會與展館都是裕珍馨老闆為了回饋鄉親而設置、營運的空間。
因此,介紹「裕珍馨」這個品牌也是一定要的。
裕珍馨的奶油酥餅,相信只要是臺灣人,就算沒吃過,至少聽過吧?

這裡展示一些製餅的工具,還有回饋活動的照片。

奶油酥餅的由來,可以看一看介紹。

前面的奶油酥餅可說是大甲三寶之一。
下面的空間介紹三寶之二—媽祖遶境活動。
大甲媽祖遶境經過多年的舉辦及演進,已經是無形文化資產。
【呃…每次出巡都會在彰化市民生地下道出現的擂台賽,是不是要應該列入無形文化資產範圍?




遶境進香的介紹海報,又讓老狗可以少打一些字了…


還有遶境進香的路線圖。
大甲媽祖的進香遶境路線是固定的,每年都一樣,這也是活動特色之一。

旁邊還有遶境團隊人偶模型。

參與的宮廟宮印。
據傳宮廟的宮印都是有法力的,不適合當作興趣收藏。
所以老狗不會去收集這類的印章。

即然是介紹媽祖遶境,自然不能少了主神媽祖的介紹。
媽祖信仰早就在華人世界構成一套獨有的信仰文化,
網路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介紹,不用老狗多打字了。

這裡還展示了好多尊媽祖的木雕。

以及超大的Q版媽祖捏麵人。

然後是三寶中的最後一項—草帽、草蓆。
這群是編草帽草蓆的阿媽布娃娃。

這是大甲草蓆成品,現在已經不常見了。
老狗小時候很常見到這個,據說夏天睡起來頗涼。
不過老狗還是比較喜歡竹蓆,因為更涼…


大甲草蓆和草帽是用「藺草」編的,可不要看錯當作是「蘭草」。
鄰近的鄉鎮苑裡一樣盛產藺草,同樣也有草蓆和草帽手工織品。
據說當年產量大於大甲,但因為都是從大甲出口,所以外人將草蓆誤稱為「大甲蓆」。

除了介紹三寶的空間外,還有一大塊空間用來讓在地藝文創作者展示作品之用。
這一期的作品是漆畫。

老狗對畫作沒有研究,隨手按了幾下快門做為紀錄。


整座三寶文化館的平面圖,可以發現提供在地藝術創作者展示的空間頗大。

參觀完三寶文化館,回到一樓的賣場當中。
裕珍馨最大的特色就是奶油酥餅不怕客人吃,每一份試吃品都是不小的一塊。
老狗其實挺愛這一味的,只是這次出門公務在身,不想帶太多行李四處移動,所以作罷。

如果想買奶油酥餅又順便逛逛三寶文化館的話,找到這個地址和店面就對了。
因為裕珍馨在大甲有兩家分店,不要走錯了…


這次出門,老狗帶著新入手的AcePro一路錄影。
所以順便錄了一小段走進裕珍馨大甲三寶文化館的內部影片,有興趣可以到YT上看一看。
🏛️ 林氏貞孝坊
林氏貞孝坊是大甲市街上的直轄市定古蹟之一,本質上為彰顯女性的貞節事跡之用。這座牌坊興建於1848(清道光28)年,主要用以紀念大甲街人士余榮長之妻林春之貞孝事蹟。
有關於林春的故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大甲林氏(1778-1863)與貞節牌坊
林春只是童養媳,卻為尚未正式娶親即亡故的余榮長守節。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或許會覺得有點可笑,
也或許會覺得故事主角很傻,但這就是200年前的臺灣社會環境。
牌坊本身雖是奉旨興建,但經費卻是向在地民眾募款而來。
而建築本體相當簡單,但上面卻充滿了地方人士提字頌德。
由此可得知200年前社會普遍認同的女性社會價值。
三年前造訪時,牌坊四週沒有像照片中的木圍籬。
這次多了這一大圈,應該是為了保護古蹟吧?

設置在牌坊前的簡介,內容相當簡略。

旁邊還有一面寫的較詳細的簡介。
老狗已經把這些內容摘記到前段了。

另外還有一面大甲區導覽地圖,從年份來看應該是三者最新。

牌坊的正立面,可以看到造型相當簡單,體型也不大。
因為是民間捐輸興建經費,當然不若官立的牌坊來的繁複。

雖然是民間捐輸經費興建,不過還是要當年的皇帝首肯才能立這樣一座牌坊。
所以最上方就有「聖旨」二字。

繞著這座牌坊走一圈,一定會發現這座牌坊上「字特別多」的特色。
這些文字除了歌功頌德外,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在於經費來源由民間所捐輸吧!
捐款者想提些字在上面流芳百世,總不會有人反對吧!
雖然那個年代文盲佔大多數。
- 右側
- 後側
- 左側
在版坊後方有好幾面石碑,年代有新有舊。
上次來訪沒有木柵欄,現在也架上木柵欄在外面。

這幾面石碑都和牌坊有關,分別是「捐款功德碑」、「東門義路」、「奉憲漳泉碑記」、、「貞節坊重修碑記」、「第三級古蹟大甲林氏貞孝坊重修碑記」。
- 捐款功德碑
- 東門義路
- 奉憲漳泉碑記
- 貞節坊重修碑記
- 第三級古蹟大甲林氏貞孝坊重修碑記
林氏貞孝坊是座很小的古蹟景點,花個三、五分鐘就可以逛完。
老狗用隨身帶著的AcePro繞了一圈,有興趣可以看看影片,只有1分多鐘。
🛕 鎮瀾宮與媽祖藝術文創館
說起大甲鎮灁宮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大甲鎮瀾宮原本即是大甲街的信仰中心。
1732(雍正10)年始建此廟,祀奉湄洲島人士林永興向湄洲媽祖祖廟恭請之天上聖母神像。1787(乾隆52)年擴建,改稱現今「鎮瀾宮」。
1936(昭和11)年,鎮瀾宮再次重修。
1964年再次重修至1971年完工,之後尚有多次整修,為今日所見歇山重簷頂廟宇建築。

廟宇前埕下方地下室闢為媽祖藝術文創館。

老狗用AcePro拍攝的影片帶著網友們來看看媽祖藝術文創館內部的樣子。
大甲鎮灁宮雖然不是古蹟或歷史建築,但廟內最值得欣賞的還是皇帝贈匾。

看到前方的「與天同功」就連想到清德宗光緒帝。
後方的「佑濟昭靈」,就連想到清高宗乾隆帝。
- 龍側
- 虎側
🛕 文昌祠
參拜完鎮瀾宮,看看時候還早,於是決定往附近的文昌祠前行。大甲曾經有城池,不知有多少人知道? 只是這是座由民間興建的小型城池。
1827(道光七)年,當地土紳考量防衛需求,於是捐款建城,是為大甲城。
城池的中心點就是鎮瀾宮,而有了城池之後,隨之興建的便是城隍廟與文昌祠。
畢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總希望自己的子弟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於是興學教育子弟與求取功名信仰因應而生。
大甲文昌祠便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以「義學」的面貌出現,為廟學合一機構。
1885(光緒十一)年,新竹知縣方祖蔭與恩貢生陳肇芳倡建文昌祠,
經例貢生謝棠華捐花園地為廟址興建,1887(光緒十三)年3月興工,翌年六月落成。
整體建築為四合院祠宇,面寬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
因正殿祀奉文昌帝君與至聖先師,因而又有「大甲孔子廟」之稱。
義塾則設於左右兩廂房。
日治初期曾遭軍隊佔用,後又回復為學校功能,曾為大甲公學校所在地。
國府接收後再度被軍隊佔用,後為他人所佔用。
在大甲鎮公所及當地仕紳之努力之下,募資遷移佔住者。
而後於1985年11月27日經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目前所見的外觀為2017~2019年間修復後的外觀。
老狗曾在三年前造訪,事隔三年,廟況依舊。
這次隨身帶著Ace Pro,那就先來分享一段文昌祠內外部的短片吧!
大甲文昌祠的建築物並不大,像影片中簡單走一圈不用三分鐘就逛完了。
那麼,值得細看的地方有那些呢?
先來看看山門之內的三川殿,有著標準的閩南式廟宇特色。

還沒細看三川殿,就被這2隻鳥所吸引。
其中1隻是另1隻的獵物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極度擴張的八哥就靠牠來克制了。

回過頭來仔細看看三川殿在屋頂的裝飾。
有雙龍護葫蘆、有鰲魚、有八仙,規帶末端還有戲齣,可說是十分精彩。
雙龍護葫蘆,葫蘆意指福祿,有多子之意。
鰲魚登上屋脊兩頭,有獨佔鰲頭之意。
戲齣的人偶們分別持三角令旗、繡球、方天畫戟與磬牌,意表「祈求吉慶」
- 虎側
- 龍側
中港門明間牆堵上方為疊斗,中門兩側牆堵兩側有「螭虎團爐」透雕。
龍、虎邊門與對看牆,在身堵的位置與一般廟宇相同,分別為龍、虎石刻。
但在身堵外側,龍邊有「連連平安」,虎邊有「富貴平安」石刻。
「連連平安」石刻為蓮花插在花瓶中,「富貴平安」石刻為牡丹花插在花瓶中。
對看牆下方的裙堵則分別是「獅戲繡球」石刻;
在龍邊的是公獅,體型較大;
虎邊的則是母獅,體型較小。
- 虎側「富貴平安」石刻
- 中港「螭虎團爐」透雕
- 龍側「連連平安」石刻
兩側墀頭上的剪黏也各有文章。
虎邊的墀頭剪黏是「安貧樂道」的故事;
龍邊的墀頭剪黏則是「昔仲尼•師項橐」與「宰予晝寢」的故事。
而步通上獅座上方則有童子持蓮木刻,為「蓮招富貴」。
- 虎側「安貧樂道」剪黏
- 虎側獅座「蓮招富貴」
- 龍側獅座「蓮招富貴」
- 龍側「昔仲尼•師項橐」與「宰予晝寢」剪黏
門左右側則為抱鼓石,即龍生九子中「性好閉」的椒圖。
- 虎側抱鼓石
- 龍側抱鼓石
三川殿屋架是傳統的疊斗與瓜筒的混合。
可惜的是樑柱上的彩繪因為年代久遠而斑駁,大部分圖案無法辨識。
- 虎側屋架
- 龍側屋架
三川殿中的匾額相當特殊,為全臺灣唯一一位臺灣省省長宋楚瑜先生贈匾。

門神彩繪也有故事。
中門為朝官手持官帽、金鹿,意指「加官進祿」。
龍邊側門為朝官手持書卷、牡丹、茶壺,意指「富貴多福」。
虎邊側門為朝官手持書本,意謂「事事如意」。
- 龍邊側門
- 中門
- 虎邊側門
正殿的正面,前方有隱沒在屋簷下方的拜殿,稱作「暗厝」。
屋頂的裝飾為常見的雙龍護塔。

正殿前方的御路。因為祀奉主神為文昌帝君,規格比照皇帝,設置御路。

正殿內,可見上方匾額與壽樑。

正殿與拜殿屋架融而為一,也就是拜殿被包在正殿內,為習稱「暗厝」的設計。
站在正殿中,可以分別見到拜殿(捲棚頂)與正殿的屋架,拜殿在前,正殿在後。
- 虎側屋架
- 龍側屋架
正殿神龕前的匾額,不知道是何年何人所贈。

正殿神龕木雕非常精緻,祀奉身著明朝官服的鎮殿文昌帝君,五文昌帝君立於前。

龍側祀奉至聖先師孔夫子、制定先聖倉頡以及韓愈神位。

虎側祀奉數位在地先賢祿位。

兩側通往廂房的門為「規矩門」,源自天方地圓的思想。
往龍邊廂房的稱「圖書府」,往虎邊廂房的稱「翰墨林」。
- 虎邊側門
- 龍邊側門
在廂房內有光明殿。

這裡祀奉魁斗星君、孚佑帝君等神明,也是給學子們點光明燈的地方。

在文昌祠的右前方另有聖蹟亭,即是常見的惜字亭。

旁邊是孔聖碑,立於1949年,原立於鐵砧山上,後因故失竊復又尋獲,而移置文昌祠中。

整座文昌祠走了兩圈,再次見到這位。
牠應該是把這裡當自己家了吧?

文昌祠的簡介,有興趣可以看一看,不過內容沒有老狗寫的詳細…


㊙︎ 順天路老街、蔣公路夜市
大甲順天路是昔日大甲城中的南北向主要街道。因歷史悠久,兩側街屋當中有不少是日治時期遺留至今的老屋。
雖然長度不長,但卻可以看到好多棟昭和時期街屋,值得留意。
至於蔣公路則是與順天路垂直相交的主要道路,
主要是紀念駐紮及開發大甲的鄭氏王朝將領蔣毅庵,
這條道路命名時,蔣介石先生還是「蔣總統」。
那時如果稱他為蔣公,大概要被拖出去槍斃了。
所以此「蔣公」非彼「蔣公」,千萬不要誤會了。
兩條道路的路邊有不少商家,是大甲最熱鬧的地區。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影片。
夜裡的蔣公路兩側都是攤販,可以說是小型夜市。
所以,讓老狗用Ace Pro 帶大家逛夜市吧!
🍙 八番棒壽司
雖然大甲有短短的蔣公路夜市可逛,不過老狗在這裡沒找到想吃的晚餐。因為在Google map上已經先找好這家評價4.3顆星,評價人數超過1000人的八番棒壽司。
有這樣的評價,一般而言不會是雷店。
因為要這麼多人都認為這家店值得前往並不是那麼容易。

八番棒壽司的熱門餐點就貼在玻璃窗外,看了半天竟然沒看到壽司。
難道名不符實是臺中的專利嗎?
就像太陽餅中沒太陽一樣…


走進店裡先坐定,空間不算小。

先不管它壽不壽司的,餐點好吃最重要。
拿到菜單看了看,種類還真是多,而且有壽司啦~~

老狗參考海報上的建議,點了煎餃、豬排盒子和關東煮,都是熱門餐點。
看看195元能吃到些什麼東西。

點完不久,所有餐點全都到,一看這份量不算少呀!

煎餃80元/10顆,個頭不小又好吃,挺划算的。

豬排盒子就是炸豬排(75元),好吃是好吃,可是份量不大,C/P值較低。
菜單中同價位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關東煮是隨意點的,老狗點了蘿蔔、米血和竹輪,共40元,算的上划算。
至於口味嗎? 蘿蔔好吃,其他一般水準。

這餐吃下來可說是兩餐的份量,須要躺平休息一下。
還好旅館就在不遠處,不同走太遠…

🧳 福棧
這家「福棧」新近開幕不久,位置就在裕珍馨蔣公店旁邊。下樓轉個彎就是蔣公路夜市,生活機能十分優良。
旅館三面臨街,房間在全在二樓以上,通風採光都不錯。
唯一不優的地方就是沒有電梯,對於帶行李箱的朋友不太方便。

一樓的空間有一半分給露易莎使用,大廳只佔一樓的1/4左右。
大廳裡有這樣一個造景,給旅客自拍打卡用吧?

老狗帶了一個背包的行李,跟櫃台說明不想排太高樓層。
於是便安排了二樓的房間。

進門一看,一張大床配2部電腦和2張電競椅,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走進網咖了嗎?

現在的旅館幾乎都已經改為磁卡進出房間,很少遇上還在用鎖匙的。

全場大概就這2台電腦最引人注目。
老狗出差到處外宿,第一次見到旅館在房間裡提供電腦的…


放在桌上的備品,滿足一般需求足矣!
還有防止出人命的小東西,算是很貼心了…


電腦要開機要從這裡,而不是從電腦本體,感覺很奇特。

至於這張雙人床,倒是挺好睡的,一覺到天明。

床頭的電燈開關、冷氣開關和萬國插座,旁邊還有USB充電插座。
不過老狗實際體驗,USB充電速度過慢,不如拿出自己的充電器來使用。

床頭櫃下方有拖鞋和吹風機。

房間的另一邊是浴室,空間不小。

浴室內部有座浴缸,造型頗為新穎。愛泡澡的朋友應該會喜歡。

乾溼分離的淋浴間與免治馬桶。

回到電腦旁,把電腦都開機看一看,畫面看起來挺舒服的。
「房間內配電腦」應該是福棧的標配吧?
不過老狗不打電玩,這用不太上。
還是拿電腦來進行文書處理吧!

這天的大甲行旅分享大約就到這裡。
基本上大甲鎮上有吃有玩有住,挺能符合優閒玩耍的需求。
有機會可以到大甲稍做停留,逛逛古蹟,吃吃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