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林國宅對面這一排,有間開業40多年的老店,大同包子店,以前在眷村裡,第一代老闆任陰秋是安徽人,光復後隨政府來台,後來向親戚學習製做包子、饅頭後,便以此為生,而後其妻子另外研發出冬粉肉包、香菇肉包,後來眷村拆除改建,包子店也搬到現址,並由第二代接手經營,在當地小有名氣,每到下午時分,總有許多人排隊來買剛從蒸籠拿出來,熱呼呼的包子、花捲、蔥大餅等美食。

沒人時老闆娘會在後方自家工作區幫忙,有客人時會出來招呼,問客人要哪些後便會掀開保溫用的棉被,一一取出包子。

這裡還有賣台南少見的窩窩頭,據魯迅的二弟周作人先生為文考據,當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在倉皇逃難的路上,疲於奔命之餘也顯得飢腸轆轆,旁邊便有人奉上這黃燦燦的窩窩頭,反正人只要餓著了啥都好吃,後動亂平息,班師回朝時慈禧還曾囑咐御膳房要做出這窩窩頭。

後來我共買了窩窩頭、花捲、冬粉肉包及蔥大餅。

冬粉肉包,那內餡的軟爛冬粉混合著高麗菜、豬肉香,吃在嘴裡還有蔥鮮及老麵揉出的勁道。

花捲,只是感覺那蔥花好像沒以前多了,鹽味也淡了。

蔥大餅,以中、高筋麵粉混合再長時間發麵製成的老麵,表面再用油煎過,斷面切開後可以清楚看見那澎發的氣孔,有嚼勁、油香、蔥味,但又不致太過油膩。

窩窩頭,它是黃豆、玉米粉做的,裡面是中空的未包餡,其味耐嚼且有玉米麵之獨有甘香味。據說熊貓很愛吃這玩意,如果嫌其粗糲難嚥的話,可以佐些豆漿之類的飲料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