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前篇 ▓
富里 六十石山、羅山展售中心|富麗米便當|來稻侏羅紀、東里火車站 — 金針花賞玩快閃行之六十石山與東里小站
赤科山,又名赤柯山,屬於花蓮縣玉里鎮,是臺灣三大金針花產區之一。地名的由來同樣請看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中「赤科山」專頁的介紹。
老狗就不在這裡複製貼上充篇幅了。
雖然名氣稍遜六十石山,而且少了可以眺望花東縱谷的美景。
不過當金針花盛開時,起伏的緩坡上一片金黃,這氣勢可是會令人驚為天人。
老狗去過六十石山好幾次,但赤科山卻是第一次。
這次不僅上山賞花,連住宿都順便在這裡解決。
雖然住宿品質僅能以滿足基本需求來形容,
但是住山上的好處是可以一起床就賞花,節省不少來回時間。
還可以避免早上上山的人潮和車潮。
壞處當然是沒有什麼夜生活啦!
不過,山上的日子當然是早睡早起身體好,悠閒賞花才是此行的重點!
▃▅▆▇ 加蜜園 ▇▆▅▃
老狗前一晚在赤科山上過夜,住的是非常傳統的民宿—赤科山加蜜園。在這裡的住宿和用餐就另文分享,先來看看加蜜園的金針花園。
面積雖然不算大,但卻相當有可看性。

在山坡邊的一片金黃,夠帥吧!

在赤科山上的每片金針花田,都會像這樣有支插在旁邊的立牌。
告訴遊客這片金針花是那一家的。

由於加蜜園的金針花田靠近山邊,因此在早上只能逆光拍。

遠方的一大片綠色是部分採收的金針花田,所以顏色偏綠。
金針原本就是經濟作物,可以食用的部位是花苞。
所以只要一但開花,就不能食用。
如果整片金針花田持續開花,代表這片田就不會有收成。
所以整片滿開的金針花是很漂亮,但也代表是農人的心血。

至於加蜜園這一片,應該是種來觀賞的,所以未曾採收過,才會有黃澄澄的這一大片。

在金針花田中的微裝置藝術–「心靈之巢」。
一個個白色像家一樣的盒子,代表喜愛赤科山的遊客,
就像鳥兒返巢、候鳥歸鄉一樣的一訪再訪。

整片金針花園就只有老狗和老婆,兩人獨享這一大片勝景,就是住赤科山上的最大福利。


利用朝陽來拍張金針花的獨照。
還沒被太陽狂曬的金針花,花瓣還是直挺挺的!

遠方有位先生正在另一片金針花田中忙著採收金針。
後來我們在赤科山上繞繞,才知道這裡有許多片花田是會採收的。
不採收留著觀賞用,只佔一小部分。

另一位小姐應該也是在採收金針,可以看到這片田中到處都是細長的,微帶黃色的花苞。

今早幸運的出現藍天,順光拍攝就有藍天對映澄黃的美景。

老狗常帶的7-14mm超廣角鏡終於派上用場,在這種大場面就需要它「一鏡通吃」。

後面的照片,有的是用7-14mm的7mm端拍的,有的是用12-45mm的12mm端拍的。
怎麼拍怎麼漂亮!
所以,以下開放自行欣賞照片了,老狗休息去……















即將開花的花苞,明天應該就輪到它們了!





在加蜜園拍了一大堆金針花照,實在很過癮。
回到民宿裡,問了一下加蜜園老闆的家人們,這赤科山上到底那裡值得去。
他們說可以去三顆巨石、小瑞士、林家園和汪家古厝走走。
所以我們2人上車,先往南邊去三顆巨石看一看!
▃▅▆▇ 三顆巨石 ▇▆▅▃
「三顆巨石」其實只是這個區域的統稱,因為這裡的大石頭好多顆,不止有3顆呀!只是照片中這3顆比較近,所以就被拿來當作地名了。
照片中可以看到金針花田的顏色明顯的分成兩大段。
下方的花田有人採收,上方的花田應該是刻意保留。

其實,這裡有一條稜線,上面還有條小路。
赤科山的坡度較和緩,所以常會出現照片中這種波浪起伏的地景。

大片田中有農人在採收金針,是此行在六十石山較少見到的景緻。

換個角度,趁著還有藍天白雲的晨間光線,多拍幾張照。



走到稜線上往下拍,一片澄黃,一片翠綠。

道路的另一邊是採收過的金針花田。


位在稜線上的巨石,成分是火成岩。

算算大石頭至少有6, 7顆。
像這樣的天然地景,應該是只在菲律賓板塊這側的海岸山脈上才看的到。

遠方的中央山脈,與腳邊採收過的金針花田。

以下開放自行欣賞照片,老狗又休息去了!!!




換上特殊濾鏡,表現不同的風貌。







不能少的金針花特寫。

從稜線往回走的路上,見到這池水,正好用來拍倒影。



回到馬路上,準備開車離開這裡了。
有遊客閤家遊赤科,總是要拍大合照。
不過這一家子的姿勢可說千奇百怪,拍個大合照也要搞怪就是了!

這對年輕朋友爬到那幾顆大石上合照,捨棄了金針花,也算是另類的想法。

然後,天上還出現了正在飛的...

應該拿石頭丟丟看的...


最後,就欣賞一下稜線上的遊客了。
像這樣自主排成一長列,也算的上少見了。

▃▅▆▇ 小瑞士農場 ▇▆▅▃
離開三顆巨石後,開著車回頭往北走,來到了加蜜園老闆家人介紹的小瑞土農場。小瑞士農場同樣是種滿了金針花的起伏地形,花開的比加蜜園更密,而且也同樣在花田裡設置微裝置藝術–「心靈之巢」。

小瑞士農場不收門票,免費停車,但是只能停半小時,超過時間就要收費了。
老闆的目的當然是要提升停車場的流動率
這也好,反正金針花就是那個樣,看完拍完半小時應該是足夠。

這一大片怎麼拍怎麼漂亮,只可惜藍天消失了。

小瑞士農場嚴格禁止遊客走進金針花田,只在花田邊邊設了幾個簡單的造景。

以下開放自行欣賞照片。


花況比較好的那一朵,來張特寫。

遠方則是採收中的金針花田,顏色很明顯不同。

負責採收的先生

以下繼續開放自行欣賞照片。






小瑞士花園的地標,許多遊客排隊和它合照。

外面道路的另一邊也是金針花田,應該是沒在照顧,任其自然成長的。

有自行車友把坐騎搬來合照。


其實應該像這樣,把車抬起來合影才真是棒!

終於輪到老狗,先來拍一張沒有人的空景!

然後呢? 路人說要這樣拍...


還是只看花海就好吧!

不知那來的鐵馬?

老婆在小瑞士販賣部買來的氣泡飲料,金針口味,大概是赤科山限定吧?

以下繼續開放賞圖!




看見一位很可愛的妹子和幾位攝影師,會不會是外拍團?
外拍團大老遠衝來這兒,也真的太拼了吧?




▃▅▆▇ 林家園休閒農場 ▇▆▅▃
在小瑞士待了大概半小時,回到加蜜園停車,步行到附近的林家園。因為老婆說金針花景看來看去都差不多,
所以網路上的知名景點汪家古厝和千噸石龜就沒去了。
把剩下的時間留在花開最密的林家園。

往內走一看,這麼一大片,果然真的很壯觀。

林家園遊客不少,所以被請求幫忙拍合照也是正常的。

幫別人拍完就輪到自己了!

偶而也是需要其他遊客幫忙的,不然一起出門都沒合照,也是怪怪的!

可惜的是這時天空已轉陰,少了藍天白雲這一味。
不然這一大片,加上刻意設置的造景,真是拍照的好地方。

天氣多變化,換個濾鏡來拍照吧!


沿著步道向前行,可以見到一早盛開的金針花,花瓣已經捲曲了。

園主刻意設置的大型人偶,給遊客拍照用。

照片中還可以看到熱氣球,同樣也是人工造景。

這條步道的兩旁滿滿都是金針花,很壯觀!

遠方則是已經部分採收的金針花田,和眼前的呈現強烈對比。



沿著步道前行,會發現金針長的實在很滿,樹木的間隙中都是金針,也都有花。

遠看就像黃色地毯。

調低一下曝光值,也可以是橙色地毯。

密密麻麻,有密集恐懼的朋友就自動跳過吧!

林家園裡除了金針花外,還有一小片茶園。

也還有一些其他的植物。

在山頂上的水塔則是醒目的地標。

拍照用的設施。

這一家人就利用它來拍合照,抓住暑假的尾巴出遊,算是暑假的Happy End!

回頭看到剛剛的小貨車,這像不像是汽車廣告?



遠方的熱氣球造景,來張特寫吧!

沒想到這裡也有紀念章,當然是把它們收到集章冊裡了!

赤科山加蜜園、三顆巨石、小瑞士農場、林家園都相距不遠,可以看看Google map!
如果有交通工具,要一次遊玩比較輕鬆。
步行的話可能要花點時間了!
想知道老狗這一次怎麼來到花蓮的六十石山和赤科山上賞金針花的嗎?
老狗這一次是從臺北搭快要退役的柴聯自強號來的。
想了解這種令人懷念的車款的話,請看下一篇:
DR3100型柴聯自強 192次 臺北-花蓮 + EMU1000太魯閣自強 233次 花蓮-臺北 搭乘紀錄 — 賞金針花快閃行之DR3100型搭乘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