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旁幾個朋友突然都談論起TOYOTA Altis的七速自排變速箱,一直都沒太注意這個牌子的車子的我,聽聞之際也是狠狠地吃了一驚!以為市場大哥大這麼快就把頂級的傳動配備下放到入門國產房車之上,果真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要下重手。

當時一邊覺得市場龍頭出到這招未免太絕,一邊在想的是:七速自排變速箱的尺碼,有辦法塞在Altis那不算太大的引擎室裡面嗎?

結果前天翻開報紙才發現:原來這次Altis配置的七速變速箱…其實是以CVT為基礎的「模擬七速」。

CVT的結構原理我在這邊就不多說了,這種被廣泛運用在速克達上的無段變速系統,是運用帶動輪速度變化時,與皮帶(或鋼帶)之間產生的離心變化,達成變速的目的。台灣地區最早出現將CVT變速系統運用在汽車上的首例,我記得沒錯的話,是SUBARU的Jesty,不過這車數量很少,加上車廠並沒有大力宣傳這點,所以除了車身側面上的EVCT貼紙字樣以外,其實沒什麼人知道這車有啥特異之處。

真正在台灣把CVT給發揚光大、讓大家廣泛知道的,其實是NISSAN的March。大量販售的March,加上車廠刻意地宣傳主打這項配備,讓大家都知道了這一種「跟一般自排變速箱」很不一樣的自排變速箱,而在那個年代裡面,老態一點的同級對手多數配置的還是三速自排系統,好一點的車款才有四速自排變速系統,相形之下,標榜「無段變速」的CVT,真的像是現在聽到Hybrid混合動力科技一樣的新穎神奇了。

不過,開創先河的同時,March的CVT,卻也是台灣消費者首次感受到CVT有潛在問題的開始,由於CVT的運作需要有電磁離合器來負責動力的接和,在操作不當或是保養不當的情況下,電磁離合器容易掛點,而負責傳動的皮帶或鋼帶,也有著承受扭力上限不足的問題存在。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車迷應該都知道:March的CVT,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消耗品,運氣好的,在保固期以內出事,原廠幫你更換一顆,運氣不好的,過了保固期以後出事,那就只能自求多福,我聽過的行情從最早聽到超過十萬,到後來稍稍便宜一點也得要六七萬塊。

這也是銷售到中後期的March,最後還是換上了一般自排變速箱的原因。

March的CVT耐用度不高,可能是特殊的案例,因為後來市場上還是持續有車廠一直推出配置CVT變速系統的車款,比方說FIAT在1999年推出的New Punto,這個時候,也是CVT導入「模擬檔位」的階段。

為了提供固定檔位的扭力優勢,還有提供駕駛人可以變速換檔的操控感受,CVT變速箱開始用電子控制的方式,在原本的無段變化上,硬生生地切出檔位,而由於這樣的檔位創造方式是用電腦設定虛擬的檔位,愛設幾檔就設幾檔,不會產生額外的機械空間或生產成本,所以「多檔位化」,成為CVT變速的愛用招數,六速是基本配備,而當年的Punto就已經配到了七速,對!沒錯!十一年前就已經有七速CVT出現了。

(Altis這次用上的七速其實也是相同的意思…)

而後,台灣地區又陸續有幾部CVT車款上市,比方說MITSUBISHI的Lancer、還有AUDI的Multitronic…看起來,揮別了March時代的高故障率陰霾,CVT雖然還不算是主流選擇,但也不再是那麼小眾了。

的確,從CVT的原理來看,這樣的變速系統有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優點,比方說傳動直接(耗能降低)、以及加速平順(沒有檔位變換之際的頓挫),所以,這也是始終都還是有車廠樂於採用CVT的原因。

不過,CVT當真就是完美好物嗎?我個人的看法倒是不太一樣。

首先,就耐用度來看,CVT的耐用度始終都還是一個潛在的問題,雖然就各大變速箱製造廠公布的變速箱承受上限數字看來,CVT變速箱的扭力承受上限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以AUDI的Multitronic系列變速箱來說,我記得沒錯的話,好像可以承受到30多kgm的扭力,這已經是3.0等級的中大排氣量引擎的輸出能耐了,但是,這樣的上限比之傳統自排變速箱,還是顯得稍微低了一點。

傳統自排變速箱都偶有被操壞的問題發生,更遑論承受上限較低的CVT?

一個鄰居的愛車是2001年的MITSUBISHI Lancer,大概2004年起,變速箱從運作噪音變大,一路慢慢劣化到變速不正常,回原廠檢修,原廠技師只解釋說:CVT負擔作動壓力最大的時機(也就是最容易故障的時候),是轉速劇烈變化的時候,所以一般會發生這樣的故障,是駕駛人不當操作所致。我那鄰居是屬於終身未領取過罰單的優良駕駛,怎麼能接受這樣的說詞?不過礙於車子已經過了保固,無論如何,似乎都沒有很好的立場要到保固,所以最後只能賣車收場。

那段時間,不太懂車的鄰居經常與「看起來懂車」的我在地下停車場中長談此事,這是我對CVT印象始終無法太好的重要關鍵。

耐用度之外,詭異的性能表現也是我對CVT變速箱的詬病之處,不知道是這一類變速箱的先天特性所致?還是電腦設定檔位的邏輯使然?這一類的變速箱,除了起步加速輕快之外,轉速稍稍上去,感覺上始終無法給人力道充沛的感覺,遇到些微有坡度的上坡路段,更可以強烈感受這樣的問題(這樣的情況,跟騎速克達的感覺還真像!)

我自己駕駛的經驗,New Punto排氣量不大,所以不足為論,鄰居的Lancer開起來…這樣的問題就相當明顯,連不太開快車的鄰居,都會好奇問我:為什麼他的車起步不錯,但是鬆開油門再加速時,整部車就會變得很笨重?

現在Altis一直強調國產車中最省油的優勢,說實話,如果是搭配上這樣的駕馭感覺,那我真覺得不如不要。

就像我同事幫一本3C雜誌寫的汽車專欄裡面說的:「打造省油車不難,引擎點火供油調整一下、變速箱齒比降低一點,每公升油耗立刻就可以明顯多個一兩公里,但這沒啥高明之處,厲害的車廠,是能夠打造出又省油又保持高檔輸出的引擎!」

我還沒開過Altis,不敢下這樣的評斷,但我毫不意外,以上面那樣的角度來看,HONDA Civic或是Mazda3顯然還是會比Altis高竿一點。

最後,我不愛CVT的缺點,是CVT總有一種很怪的運作噪音,這個聲音可能是來自鋼帶的高速運轉,這個聲音有點像馬達運作的聲音,然後再粗糙一點……。

不過,最後這個缺點,是我個人敏感聽覺所導引出來的主觀偏見,不見得大家都會反感。

突然發憤為文寫了這一大篇,其實是肇因我個人對CVT變速箱的一點小小反感,在注定又要在國內大賣的車款身上配置了這種類型的變速箱的同時,忍不住要開口說點話。

我心目中最佳的變速箱配置,還是類似DSG的雙離合器自手排系統,倘若礙於成本之故無法大量普及,我個人覺得一般車款,配上一具傳動損耗低、運作邏輯優良的五速自排,也已經相當好用了。
文章關鍵字
CVT日新月異,現在的CVT已經不是狹義的鋼帶圓錐結構了,
有很多創新的結構跟點子,也有利用齒輪的設計,
就基本定義而言,CVT=連續式可變傳動裝置,
這應該是好物沒錯,連續式變更傳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效率並降低頓挫感.
至於機械的設計就是各家廠商的巧思了,期待可以進臻完美.
chocat wrote:
最近身旁幾個朋友突然...(恕刪)


你可以去查查 Nissan Murano, 排氣量 3.5L 的 VQ35 V6 引擎, 配上 CVT.....台灣或許車主少, 心得不多. 看的懂英文的話去看看北美的討論區, 看人家對它評價有多高~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拜託喔!

當年

SUBARU Jesty ECVT

一上市

可是要排3個多月才拿的到車

全世界第一台ECVT自排車

我第一台車就是 SUBARU Jesty 加半箱的金美滿

開了13年11萬公里 ECVT變速箱也沒出過狀況!




March的CVT傳說
後來又改回一般自排變速箱一定有他的原因

但我印象中金美滿配ECVT也是很耐操
之前家人有一輛
後來是因為不夠安全
冷氣不冷操了15年up不願意修才放棄

難道是NISSAN的CVT較差?
NEW ALTIS也要靠時間來證實這顆變速箱如何

至少我相信的是
DSG也是客訴不斷
我寧願回歸原始
畢竟車是買來開的
喔~~不愛就不愛啊
去買雙離合器的變速系統車咩
人家主打價格跟省油
01果然真是好野人天堂 又是一個跟錢過不去的人了
免責聲明:說的話都不算喔 啾咪~>_ ^
看不懂發表這篇的意義

最後您說的雙離合器DSG系統也早就普及了,台灣自05年Golf 1.9TDI進來以後就一直使用到現在也五個年頭了,如國平價進口車貴還有Ford Focus在使用,論Golf / Focus都不是什麼高貴房車
喝可樂 wrote:
拜託喔!當年SUBA...(恕刪)

我跟你相反.當年家裡的金美滿就是因為ECVT變速箱常常無預警的打滑.就像空檔一樣.油門摧到底還是原地不動.有一次在半夜裡的郊區顧路.好言安撫它.心情好才會動.我記得原廠針對ECVT變速箱好像有五年八萬公里保固.面對ECVT變速箱時常罷工.換新變速箱還是一樣.開了三年多還是把它賣掉.從此家裡的車跟CVT變速箱無緣.不管CVT變速箱如何進化還是不敢碰.再加上朋友三個零的變速箱也換了3顆所以...........因為陰影一直都在.
zz top wrote:
再加上朋友三個零的變速箱也換了3顆...(恕刪)

你好,
有沒有詢問 LANCER 變速箱故障的原因是...?
chocat wrote:
這一類的變速箱,除了起步加速輕快之外,轉速稍稍上去,感覺上始終無法給人力道充沛的感覺,遇到些微有坡度的上坡路段,更可以強烈感受這樣的問題(這樣的情況,跟騎速克達的感覺還真像!)
...(恕刪)


開過NISSAN MURANO

剛起步
跟低轉速時的頓挫
真的很明顯


chocat wrote:
最後,我不愛CVT的缺點,是CVT總有一種很怪的運作噪音,這個聲音可能是來自鋼帶的高速運轉,這個聲音有點像馬達運作的聲音,然後再粗糙一點……。
...(恕刪)


兄台
您跟我一樣受不了那個聲音
粗糙的噪音

XCVT看來也不怎麼精緻
還是日系CVT天生的缺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