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國產休旅車要上市的時候,除了配備價格之外,大家吵最兇的大概就是會不會採用「客貨車認證」這點了,但每次看到相關「客貨車」「鐵桿」「解封」等關鍵字,很多不理性的網友都是罵聲連連
不過假如能換個角度理性思考,會發現客貨車認證政策真的是德政
至於為何我會有這樣的想法,且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車商採用客貨車認證後,比使用客車認證的車少了10%貨物稅成本,政府實際上就少了很多稅收,但這也是德政的起點,政府少收稅還要被罵不覺得政府很冤枉嗎?
政府降稅的10%其實在這個通膨的年代剛好可以抗通膨反應在車價的抑制,讓國產休旅車價格不要漲到老百姓負擔不起的價格,這是超前部署啊
類似的降稅抗通膨也不是只有客貨車的貨物稅,今年三月經濟部長也講會陸續在其他貨物降稅

當然對於進口車商肯定是要帶風向罵一下的阿,因為進口車沒辦法運用這條客貨車認證優惠規則….但網友跟著罵就真的讓人無言,有便宜大碗的國產客貨車不買,一直罵以後假如剩下貴死人的進口車可以買就不要哭
而且買國產車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台灣經濟成長,買進口車大部分的錢都是國外賺走的
再來談談另外一個很常被罵的「鐵桿」
通常罵的論點不外乎很醜,或者因為因為這個鐵桿,導致第二排座椅角度太挺、坐得很不舒服
但理性去思考,美醜先不論,這很主觀
假如真的有載貨需求,有這個「鐵桿」,對於乘客安全性是提高的
再來,鐵桿其實可以「解封」,完全可以看消費者自己需求決定,很懷疑罵「鐵桿」的網友是沒做功課嗎?
罵「解封」又罵「鐵桿」的就更讓人不懂了
你既然罵「鐵桿」,車廠提供「解封」的選項應該就要稱讚車廠從善如流才對
假如兩個都罵,你到底是要「鐵桿」還是不要?
真有要買車的隨便找一下菜單應該都可以看到「解封」選項吧?
還是鍵盤車手就是為罵而罵,沒有要買車所以沒看到

相比車價很貴的進口車,國產客貨車省下很多錢,解封也是看需求,費用只要少少的2000元,並沒有強迫消費者一定要解封啊
其實分析到這邊,應該理性的網友應該已經發現罵「客貨車」「鐵桿」「解封」的理由都很牽強,只是硬要把是優點的德政罵成缺點
另外再多補充一個優點,市區裡面有很多卸貨停車格只有貨車和國產客貨車可以停,假如有看到進口車停在裡面,是可以檢舉的喔
下次看到又有網友在罵客貨車就把這篇貼給他參考吧
不然我真的很擔心一堆人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批評客貨車德政
哪天政府就改掉這項政策
那不只以後只能買很貴的進口車,也許你在國產車廠或零件廠工作的親友也都會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