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客貨車制度好處多多創造台灣經濟效益,反觀進口車?

這篇可能有點逆風,但希望大家能理性換個角度去思考


每次國產休旅車要上市的時候,除了配備價格之外,大家吵最兇的大概就是會不會採用「客貨車認證」這點了,但每次看到相關「客貨車」「鐵桿」「解封」等關鍵字,很多不理性的網友都是罵聲連連

不過假如能換個角度理性思考,會發現客貨車認證政策真的是德政
至於為何我會有這樣的想法,且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車商採用客貨車認證後,比使用客車認證的車少了10%貨物稅成本,政府實際上就少了很多稅收,但這也是德政的起點,政府少收稅還要被罵不覺得政府很冤枉嗎?

政府降稅的10%其實在這個通膨的年代剛好可以抗通膨反應在車價的抑制,讓國產休旅車價格不要漲到老百姓負擔不起的價格,這是超前部署啊
類似的降稅抗通膨也不是只有客貨車的貨物稅,今年三月經濟部長也講會陸續在其他貨物降稅
國產客貨車制度好處多多創造台灣經濟效益,反觀進口車?




當然對於進口車商肯定是要帶風向罵一下的阿,因為進口車沒辦法運用這條客貨車認證優惠規則….但網友跟著罵就真的讓人無言,有便宜大碗的國產客貨車不買,一直罵以後假如剩下貴死人的進口車可以買就不要哭

而且買國產車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台灣經濟成長,買進口車大部分的錢都是國外賺走的


再來談談另外一個很常被罵的「鐵桿」
通常罵的論點不外乎很醜,或者因為因為這個鐵桿,導致第二排座椅角度太挺、坐得很不舒服

但理性去思考,美醜先不論,這很主觀
假如真的有載貨需求,有這個「鐵桿」,對於乘客安全性是提高的
再來,鐵桿其實可以「解封」,完全可以看消費者自己需求決定,很懷疑罵「鐵桿」的網友是沒做功課嗎?

罵「解封」又罵「鐵桿」的就更讓人不懂了
你既然罵「鐵桿」,車廠提供「解封」的選項應該就要稱讚車廠從善如流才對
假如兩個都罵,你到底是要「鐵桿」還是不要?

真有要買車的隨便找一下菜單應該都可以看到「解封」選項吧?
還是鍵盤車手就是為罵而罵,沒有要買車所以沒看到
國產客貨車制度好處多多創造台灣經濟效益,反觀進口車?
相比車價很貴的進口車,國產客貨車省下很多錢,解封也是看需求,費用只要少少的2000元,並沒有強迫消費者一定要解封啊


其實分析到這邊,應該理性的網友應該已經發現罵「客貨車」「鐵桿」「解封」的理由都很牽強,只是硬要把是優點的德政罵成缺點

另外再多補充一個優點,市區裡面有很多卸貨停車格只有貨車和國產客貨車可以停,假如有看到進口車停在裡面,是可以檢舉的喔

下次看到又有網友在罵客貨車就把這篇貼給他參考吧
不然我真的很擔心一堆人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批評客貨車德政
哪天政府就改掉這項政策
那不只以後只能買很貴的進口車,也許你在國產車廠或零件廠工作的親友也都會失業
你認真的嗎?是來反串的吧

唯一支持,廢除各種畸形變態的法規限制~
全面自由進口,拒絕圖利特定廠商的各種手段!

台灣早就不需要自我安慰的汽車裝配業!
讓國產車賣的比進口車還貴的法規,只有金魚腦才會支持~
aligu1869 wrote:
你認真的嗎?是來反串(恕刪)


全面支持進口,然後一堆國產車廠或零件廠的人失業
這樣子真的有比較好嗎?
comanche
看起來應該不會有人以為只有某家族某品牌才是國產車吧?? 其實雙田福祿和歪H在台組裝的車也算是國產車啊
seatree
全世界汽車經濟規模比台灣大的國家,卻沒有汽車工廠本地生產的多得是,為什麼以台灣的經濟規模就一定要有國產車?而且以前政府扶植國產車是為了要有自主研發製造的汽車品牌,不是像現在是讓車商去搞國產化賺錢。
我個人不糾結客貨認證,我糾結的是原廠拿客貨認證終端售價卻沒反應出來,國產客貨車快跟進口車一樣貴,然後價格差不多就算了,配備依然拔很多不然就是改成土炮台規原廠,這樣應該很難接受吧?
醉拳戛納低
那你就太小看台灣代理商的嘴臉了,一取消立馬漲
fae159753
2014年 南陽就幹過這樣子事情 ,將近10%加在消費者身上同一款車型 領客牌&客貨牌
DownTown1982 wrote:
全面支持進口,然後一(恕刪)


台灣有實力的汽車零件產業
主要利潤來源都是出口...
國產車零件
都是某兩家企業下子公司或子子公司
去分食這塊大餅下的餅屑

真正跟這兩家無關的企業
在其國產車零件有辦法大幅獲利的
應該沒多少

再者不需全進口
而是全面取消關稅等保護
讓國產車進口車能在同一基準下競爭

保護也保護了幾十年了
該支持的人也硬著頭皮買下去了
作那甚麼東西出來
大家心知肚明

該讓多數台灣人享有汽車的自由經濟權力了吧...
superkernel
該倒就讓他倒, 反正不倒也是拿納稅人的錢補助車廠而已
ultralee
為何國產車不能倒? 那一群人失業自然會找下一份工作,你失業你不會在找別的工作嗎? 不從事汽車行業就會沒工作嗎?
這個產業政府已經保護了幾十年了,應該夠了!
可如今成果呢?

台灣做的車,沒有比美,日,德...好,
但卻可以用比美,日,德還要嚴格的法規,說他不符合油耗?空汙?

有沒有神奇?

不要再一廂情願的去圖利廠商跟財團!
DownTown1982 wrote:
全面支持進口,然後一堆國產車廠或零件廠的人失業
這樣子真的有比較好嗎?


反正台灣車廠倒了也沒怎樣....
看看澳洲,不也沒有汽車組裝廠...



從今以後,澳洲再無汽車工業!



為什麼汽車廠商紛紛放棄澳洲工廠?


談及市場規模,汽車製造是規模經濟。澳洲人口僅有2400萬,2012年汽車銷量不足120萬。而澳洲的汽車進口關稅又極低 -- 簽了貿易協議的國家非豪華車0關稅,未簽貿易協議的國家非豪華車5%關稅。澳元跟著過去10年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水漲船高,進口車在澳洲的競爭力非常高,進一步壓縮了澳洲本土車的銷量。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台灣的客貨車所省下來的稅金,又沒有100%回饋消費者
有時候真的不如進口車價
不過有些車商是把車進口進來,卻又加裝一些副產品,這樣應該不算進口吧(半進口半台裝?)

其實台灣組裝的車,有很多都是進口零件。
台灣汽車零件製造商,也不少出口國際,所以不會有大量失業的問題。

如果台灣組裝廠夠國際化,他們也可以出口,市場又不是只有台灣而已
醉拳戛納低 wrote:
我個人不糾結客貨認證(恕刪)


我倒是不覺得有漲到跟進口車差不多價格
而且我開文已經有說,其實政府降稅的10%還是有稍微抑制了車價
不會讓國產車漲到讓一般消費者買不起的程度
醉拳戛納低
你可以看看其他樓跟我留相近留言的有幾個是覺得國產客貨車跟進口車在售價上有明顯差異的😂😂大部分都覺得差不了多少,這是很不爭的事實😂😂
chenchu0322 wrote:
享有汽車的自由經濟權力



現在台灣人沒那麼悽慘吧
想買進口還是國產都是你的自由
哪裡沒有自由經濟的權力?
chenchu0322
在相同物品稅收不平衡狀況下,如何叫自由經濟,還全面禁止中國生產的車進口,這哪裡叫自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