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我要說的是,最關鍵的地方其實是汽車這種大型的體現綜合能力的東西,單純的模仿沒有強大的后繼研發的話,都只是曇花一現,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大陸的電視在crt時代一度無比風光,但全部的精力都去瘋狂擴張和節約成本,沒有注重后繼技術的研發,在lcd時代就一敗千里,被日系重新打回去不少的市場;手機也是,黑白機時代一度打到國內份額到七成以上,可惜也是不注重后繼技術的研發,在彩屏智能機時代比電視輸得還要慘,直接打回去做所謂的“山寨機”了。
同理汽車,大陸這邊可能假以時日,完全可能做出“很像"現代,豐田,甚至bmw,benz的車子來,但一旦有下一波的技術革新,它們建立在”模仿“”成本控制“上的模式將一潰千里。
真正的問題是沒有強大的后臺研發,在歐美,日本這些制定規則的人改變規則以后,比如現在的混合動力,大陸的汽車將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pcs0315 wrote:
1A2B有很多東西是...(恕刪)
有些東西學不到, 但我相信能賺錢的東西大家都會想辦法學
真的學不到, 也有其他方法......
大陸目前是最大的世界工廠, 未來很可能成為最大的世界市場
單單那3億有錢人就要比美國總人口數還多.
外商設廠規則, 商品進口規則全在大陸手上....
別說小小一部車, 幾(十)年後大陸製的航母, 衛星, 太空站..... 稱霸全球我都不意外.
沒辦法, 形勢比人強. 他們一開始只要規定外商生產線所用零組件自製率要達一定比率
往後逐年提升....... 最後外商連研發中心可能都搬進中國了.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大陸政治要持續安定... 只要政治面安定
大陸將在所有能賺錢的行業上對既有廠商造成強大的威脅.
至於是不是七年內已經不重要了.
而是大陸在這個工業上的努力
每次到大陸來出差,對於那些國際上已知的品牌基本上沒啥好大驚小怪的
但我常會看到一些很怪異的品牌如奇瑞,比亞特等(還有一些但忘記名稱了,因為真的太怪了)
我倒是很佩服人家可以開發出各樣的引擎在路上跑來跑去
但我們自己的汽車工業呢?
在大陸每每看到這些兩光車(說真的是很兩光)東跑西跑
就會覺得台灣的自有品牌究竟在哪?
還是說因為市場因素所以台灣不是何有自有品牌?
這我就不知了.但好消息是聽說嚴老大已經要開發自有品牌
加油吧,台灣
台灣以前也是靠仿冒起家的,才能創造出今天的台灣精品
我相信大陸產品幾年後也會變成是一個精品
因為這就是一個經濟體的輪替
附記,上禮拜五問我大陸廠的總經理,為何大陸人那麼多開BMW 3系列的
他回答說目前大陸BMW3系的車都是在北京生產的,5系列以上的才是進口
他說坐起來還是有差別的(因為他親戚在台灣有3系列的車)
售價一台約RMB 30萬出頭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