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真的用得到大馬力嗎?

台灣平面道路 紅綠燈多的跟甚麼一樣 測速照相一堆
高速公路 特定路段每天塞 假日更不用說
山路重機一堆 就怕過個彎 對面直接滑過來你面前

年輕我也愛開快
現在順順開就好 LEXUS 加減開 一上高速就開ACC了
馬力到是還好 台灣不太有機會能拉極速
我比較在乎扭力 30上下 就夠用了
翱翔阿賢 wrote:
Model X Performance...(恕刪)


先不管綜效馬力輸出到底能不能直接把前+後馬達的輸出峰值相加

單看加速,Tesla就真的是超高C/P值的唯一選擇
當初的Model X Performance 含選配出門價才四百多萬,0-100 3秒內~

2019年底換車時就知道有Model S Plaid的存在,可是還沒現身,剛好先滿足一下V8夢
可惜到了今年,就算現在繳訂金也不知道哪時候才會有車.....
只能再次擦身而過

然後新車的動力輸出雖然比較大,但加速還是被Model 3 Performance屌打
一樣是四驅電車,為啥會差這麼多啊~~~~
付得起又要有駕駛樂趣的, 當然大馬力的車子好.

可以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動靜皆宜!
zzziippp wrote:
照這邏輯機車買100cc就夠用了為何要買125以上?

買大馬力的車又不是一定要踩好踩滿用到底,要的是那需要時隨傳隨到的動力


每個人要依自己的需求、財力、使用習慣而定,而不是盲目追求大馬力,否則500CC、公升級隨傳隨到的動力豈不更佳?

目前用車二百多匹馬力,三十幾公斤扭力,車重 1.5噸,百公里六秒多,每月數次二、三百公里高速公路,均速一百二,轉速不超過三千五,不塞車已少有車輛會超我車。動力符合自己需求即可,而不是追求規格上的數據。

財力夠,每天背著牛刀殺雞,偶爾碰到牛,才捅它一下牛就跑了,只好繼續殺雞,不妨礙他人,自己爽,如此亦不可,但不是每個人所需!
FaDATsai wrote:
最近好朋友準備要進階...(恕刪)


要尊榮感要買保持捷
250萬以下的雙B的尊榮感.....
新車一個月後就消失了.....
接下來的是漫長的"保修感".....


VW我也不推,爽到馬力感,科技感
換回長久的"維修感"心情
A CUP 跟 E CUP都一樣能哺乳
但是大的看起來就是爽
coffeesteakxboxone
黑色大奶頭跟大乳暈
那個,我發現很多人把扭力=馬力,
大馬力相較於大扭力,
個人是覺得常開高速公路就是前者重要,
常常市區大腳超車、愛爬山是後者重要。
FaDATsai wrote:
最近好朋友準備要進階...(恕刪)


看開車習慣,如果很激進的駕駛馬力/扭力在大都不嫌多,我開的車馬力也只有200,但一上車就是ECO模式,順順開,一桶油也可以跑700~800公里,另外就是起步不抬頭,煞車不點頭,市區根本也快不起來,前方一堆車,騎車還比較有效率
大馬力沒有很必要,不過喜歡的話就買阿,開的開心最重要

鈴木Jimmny當成上山下河的車來推廣的,馬力多少?102!


我最後一次吃超速罰單,在台61,時速150(我錯了,再也不超速),當時我開的車的馬力多少?107!


或許有人會說,當抓車距離沒有很長,急加速很重要,但別忘了1.急加速是看扭力不是馬力。2.抓車距離不長,就乖乖跟車,比較安全,不是嗎?


 


其實,若有機會讓我當立委,我會推動限制自小客馬力輸出,空車每公噸車重×85hp。也就是,1000公斤的車子上限85馬,2000公斤上限170馬。


每車配備輸出限制裝置,在專業賽道才能解除馬力限制器的限制!


多出來的馬力,就有增加傷害的可能。


 


電動自行車的新規定,速限25,真是食肉糜之輩做出的規定!


上限25的電動機車,叫那些食肉糜的官大爺們,把車載騎出地下車庫讓我瞧瞧!看誰能騎出來!


但是每公噸85馬力的限制,最陡的坡,都能上!

king910079
請問載人載貨重量在內嗎?
修車狂
加速看扭力?這論點會不會太可笑,130匹扭力30的車,"動態加速"想贏197匹19公斤的車?,本人實測是直接被海放,多開幾輛車再來下定論,一噸85匹?你愛開這種鳥車別人可不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