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可愛 wrote:
那台S600不是只開一百,他至少開到200多,然後失控去磨旁編的護欄,請注意是用磨的喔!
磨了很遠油箱被磨到穿掉由露出來才燒起來的!
如果你天天經過那條路,以時速200公里來看的話,你所謂的磨的很遠,大概只是1-2秒的距離
他走的方向跟出事地點根本沒有那麼遠的距離給你磨,頂多100多公尺而已.
撞破油箱引起火燒車...還磨很遠哩...如果以這篇討論的水準來說
S600比TUCSON安全性還遭,因為掛了兩個

威威2112 wrote:
在下就是開你所謂的歪H車,倘若真有如你所說組裝不良或是異音等情事我反駁你做啥?做人別老是聽說聽說,親戚開韓國車又如何?我家也不是只買過現代車,偏光眼鏡一直戴著會讓你看不到這世界的進步,懂沒?
我家裡頭另一輛你所謂的組裝很優良的某牌日系車反而異音一大堆你做何解釋?
扯這些東西其實也很無聊,你喜不喜歡韓國車也不關我事,只是希望以題目就事論事,扯到啥組裝良不良幹麻? (恕刪)
psza wrote:
1.本人的經驗剛好跟...(恕刪)
吶喊 wrote:
air bag 會翻譯成『安全氣囊』純粹是翻譯的問題,跟他安不安全是兩碼事...
如果都要由英文來追根究底,那『安全帽』英文是 helmet (頭盔),『安全帶』是 seat belt (椅帶),保險套的英文是condom (也沒有保險),安全島、安全期.... 難道所有翻譯都要有個安全、保險才能安心的翻譯成安全xx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