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N99 wrote:
那就找一台實車有兩種...(恕刪)

你要討論的是"車輛"的加速性能,

還是"引擎"的加速性能??

車輛加速性能就必須考量很多綜合因素,

引擎加速性能看扭力曲線(相當於引擎的角加速度曲線)就好了,都那麼多樓了,有需要討論??

ACON99 wrote:
資料大約是 加速跟扭力成正比 加速跟馬力數平方成正比...(恕刪)

不用看資料,動筆算一算,就是這種結果,
梗在哪??

ACON99 wrote:
裡面兩種引擎扭力差不多 最大馬力卻差了一倍以上....(恕刪)

就極速不一樣啊,
要比前段加速,就只剩比變速箱跟終傳比配置了。
ACON99 wrote:
不要老是用CVT來塘塞 我還沒看過那一台車是任何速度區段從來不拉轉速的..
完美的CVT不用拉轉速只存在小叮噹的世界....
dancingra wrote:
哦? 20 秒後, 這車主就成了小叮噹了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OaX9tMhO_Q
ACON99 wrote:
對阿 前面20秒裝作沒看見喔
無限CVT就是這樣喔 0-60kmph不算加速喔 60kmph以上才算喔
前面20秒加速拉轉不算 是小叮噹特別送的....


你的邏輯真的很異於常人...
1. 我有說前 20 秒我不看嗎?
2. "無限 CVT" 是什麼意思, 那是你的詞不是我的詞
3. 0-60km/h 不算加速, 那是你說的, 我可沒說!
4. 60km/h 以上才算加速, 那是你說的, 我可沒說!
5. "前面20秒加速拉轉不算 是小叮噹特別送的", 也是你說的...

你說你從未看過 "任何速度區段從來不拉轉速的", 現在你看到了,
有車子可以在某一速度區域加速不拉轉速, 我也沒興趣管你要不要承認, 我只是協助別人別被你
那句話給誤導, 事實上就是有這種東西, 而且就在我們身邊, 很容易找到. 更不會因為開到定功率
加速區域, 小叮噹就會出現在副駕位子上, 請安心使用~
ACON99 wrote:
那就找一台實車有兩種引擎兩種馬力扭力 看看不同的引擎加速秒數跟馬力扭力的關係啊...

那 BMW 的同系列汽柴油版可不可以比? 車子尺寸, 風阻, 重量, 胎, 幾乎都沒什麼差異了,
甚至各檔齒比都一樣, 只差在終傳而已, 這麼好的條件了, 能不能比呢?

無冒犯之意,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什麼 "節能柴油車跟汽油車放一起比不正確云云" 這種奇
怪的論調冒出來? 有沒有什麼物理上的理由, 或者有沒有汽車設計上必然造成兩者無法公平比
較的理由?

都是輪子滾動在推車子, 都是引擎作功在提升車體動能, 到底是為什麼不能放一起比?

ACON99 wrote:
對阿 前面20秒裝作沒看見喔
無限CVT就是這樣喔 0-60kmph不算加速喔 60kmph以上才算喔
前面20秒加速拉轉不算 是小叮噹特別送的....


前20秒,馬力也是不斷在上升,有什麼奇怪的嗎?

另外很吊詭的一點
這顆2.5升的v6引擎,最大扭力是23.5kgm@4400rpm
照你的論點,如果最大扭力是最佳加速的轉速
全力加速時,為何電腦會選擇6200rpm(最大馬力)去加速
而不是將轉速定在4400rpm?

ACON99 wrote:
那就找一台實車有兩種引擎兩種馬力扭力 看看不同的引擎加速秒數跟馬力扭力的關係啊...


有阿,前面就有舉過很多例子了
bmw 320d vs bmw328i
同一款車,二種馬力、扭力值

馬力:320d < 328i
扭力:320d > 328i

bull5444 wrote:
PS1:Ramsa大 跟我都提過,討論的變因要愈少愈好,不過在意的人好像很少...


這種比較方式可以比出什麼結論?

拿柴油車跟f1比

F1套用柴油車的疏齒比
100km/h只要2000rpm
然後得到答案:F1加速其實很慢,而且還蠻省油的。

柴油車套用f1密齒比
100km/h……最高速檔仍然引擎超轉,無法達成

這樣比較的意義在哪?

每顆引擎輸出特性不同,本來就要有相對應的齒比配置
即使是電動車,每一台的減速比也一定都不一樣
查了下 Google關於扭力跟馬力,你們全部錯了啦!

在01果然是理論交鋒的戰場,這篇也可以一直被拿出來討論,就簡單扼要的說

低轉速看扭力,高轉速看馬力





我想這篇應該會被一直討論下去吧!

hughkk wrote:
這種比較方式可以比出什麼結論?
...(恕刪)

那你們討論的變因那麼多,又要如何討論出大家都服氣的共識??
不過淪為各說各話罷了

理論公式不過寥寥那幾個,還可以吵一年多吵不出結論,不就是因為變因隨便加的後果嗎...
dancingra wrote:
那 BMW 的同系列汽柴油版可不可以比?(恕刪)

千層樓鬼打牆最佳教材... (樓主有說這種比較無意義喔)
不過跳舞拉大師寫這種老梗真是太浪費了
不如繼三大定律之後來個第四大定律
反正:
平均功率定義大師說了算 反正很有用
成正比跟平方成正比都叫作絕對正相關 平方比較威
衝量會等於動量時變率 (連單位不一致都不是問題)

這麼驚嘆 見神殺神 見鬼砍鬼
再加一段佛舞如何?


dancingra wrote:
你說你從未看過 "任何速度區段從來不拉轉速的", 現在你看到了(恕刪)

大師明示: 任何速度區段從來不拉轉速的繁體中文解釋是
前面20秒拉轉速不算喔 有一段不拉轉速就是任何速度區段喔....
果然繼超越物理還是啥東西之後 大師連繁體中文都要超越....
跟大師筆戰? 哀 中文還未夠班阿
跳舞拉大師還精通英文喔:
大師定義平均功率:
The instantaneous power is then the limiting value of the average power as the time interval Δt approaches zero.


dancingra wrote:
1.
我對 F=M*A 用在汽車加速的理解, 請見 #1471 的計算例. 若我該例計算有錯, 也請指教!

2.
若照您的邏輯, 在該例中, 您會打在三檔然後油門踩到底, 得到引擎 2000rpm 時的最大扭力 32.6kgm,
但是車體推力只有 5011N... 而我會打在二檔, 得到 6777N 的推力, 卻沒用到引擎最大扭力...
最大加速要的是輪扭力, 不是引擎軸扭力

3.
若我說是傳動系統的不完美, 您是否接受?

4.
但您這邊都在講輪子的事, 並沒有說明引擎端的事. 而變速系統(檔位齒比)與差速器
(終傳) 位於引擎軸與驅動輪之間, 槓桿效益是在變速系統與差速器裏發生的, 並不是在您這個例子的
說明中可以看到, 您必須把引擎端的情況也描述出來才行的~


1.
不論是 #1320動量(馬力)觀點 還是 #1471加速度(扭力)觀點,推導過程都沒有錯
但,問題還是在於如何去解讀""答案"",畢竟還是與原廠數據不一樣
若能去歸納這些偏差,並整理出來,相信沒有人會去質疑 加速看馬力 .....
外加引擎輸出曲線真的不會是一條直線...平均的觀點,已經與實際有落差了

2.
退檔加速這件事問題,重點不是在於此時引擎扭力是不是在峰值
而是退檔後,引擎扭力因齒比而放大
這個跟轉速有關嗎?沒有啊...
了解嗎?

3.
能接受啊
只要能把這個"不完美"數據化,然後加入 ""加速看馬力"" 的推導考量中

4.
其實,一直很不想講的就是這個變速箱
綜觀本棟樓許多理想計算例題的假設齒比,剛好讓引擎不同的 A B 兩車有相同的加速結果
其中兩個點
a.都只有一個檔位的論述,那麼,下一個檔位呢?
b.這樣的假設齒比是否合理?

5.
來討論一下中文好了,題目為 『加速性能是指?』
A 由靜止開始到某時速,所需的時間最短
B 車輛在時間區段內,車速提升的幅度最大

就我的認知,A 與 B 都是成立的
只是,證明與推導的觀點截然不同
A 是 馬力
B 是 扭力
而本棟棟主的觀點是以 A 為基礎,自然以馬力為基礎的論述就會顯得可行

6.
說真的,大家時間都一樣寶貴,又舉了一堆張飛車、岳飛車
結果,還是一樣空轉
唯一我能想到的 『加速性能要如何標示』
那就是 "實測時間"
就所有的車一起下去跑吧
反正各車差異因素那麼大
引擎性能、輪胎尺寸、油耗、風阻、變速箱、減速齒輪等等
不如就下去跑,反正測試方法與環境變數反而比較好控制
不管是要 0-100km/h 0-200km/h 還是 0-400m 0-1000m 或是 要測試最大加速 G 值
反正實際下去跑,就會見真章啦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