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分析台灣電動車發展卡在哪嗎,政府?車廠?人民?

台灣電動車發展卡在哪?
卡在台灣的整車工業還不行。
是的,連基本的車身、懸吊、底盤、電機...都達不到國際水準,
就想要一步到位?
只能專注在零件市場吧!

至於電動車的國內市場,
當然是充電不便、車價太貴囉!
townboyed wrote:
其實那個時候全世界對電動車一無所知,而且那時台灣沒有像孫運璿李國鼎一樣識途老馬的偉人,否則如今不會讓中國大陸電動車發展成這樣,唉...如果台灣擁有特斯拉再加上台積電簡直無敵

張忠謀: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 誰是「台灣科技教父」?


說真的
孫運璿、李國鼎、台積電真的是實也命也運也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造就時代

在當時威權時代下,政府做事極為方便
議會、媒體全是一言堂
所以會有兩個極端
可以造就孫運璿、李國鼎、台積電等這種造福深遠的偉大事蹟
但同時也會出現滿滿的黑金政治(轟動的屏東黑道議長應該很多人都忘記了)

時序進到現在
民主深耕,網路、媒體的極大自由
全民監督甚至可操弄的輿論
讓政府想要擘劃下一個台積電都變得極為困難
宇昌案,原本是下一個明星生技產業
結果被攪屎棍一攪,不是弊案的案也變成弊案
整個國家的生技產業為之一挫從此一蹶不振
然後到了武漢肺炎,大家才在罵為什麼韓國可以代工疫苗台灣不行?
為什麼不行?因為在宇昌案的時候生技產業就被鬥垮了啊!
想要東山再起的高端,就更別提了
現在高端就被抹黑成=弊案
要是宇昌跟高端放在孫運璿、李國鼎的時代,那再過30年就是明星產業了

台積電、宇昌、高端的過程其實極為類似
只是時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命運與結果
很多人在感嘆政府沒遠見的同時
其實都沒想過或許是妳我自己造成的
minglidx wrote:
三個都有


補充...

1,電的問題...每個地方都一樣管你藍綠白執政,都是我要用電
但不要發電廠
核4不能蓋,深澳不能蓋,台中電廠燃氣機組不給核准
大潭三接會破壞環境...等
不然問抬面上那幾位要選總統的
問他們核4跟深澳電廠,要不要復蓋
台中燃氣機組要不要核准(卡在某位市長上)
哪個全都支持,我就投給誰

2.一台某牌國產1500cc油車賣70多萬,都覺得貴了
電動車動轍百萬以上,會有多少市場
Livina當時一台50多萬,就賣的很好
所以車價是另一個重點
先出個60萬左右動力相當於1500cc油車的電動車,就會有市場
我只是要代步通勤,不是要比0-100km加速.動力不必那麼大
所以1500cc油車動力對我已經足夠

3.很多舊大樓都機械車位,跟本沒有設置充電樁
且電動車動轍快2噸重,一般機械車位頂多只能停1.7噸左右的車
不是只有充電樁是問題,停車也是問題
就算平面車位,管委會給你刁難不給裝充電樁,你也沒辦法

我認為再過5年也不會普及,既使換人當總統(抬面上藍 綠 白的候選人其中一個) 也一樣
不是單純換人做總統就能解決
還有太多的東西要解決(如車價太貴問題...)
electromax wrote:
有沒有人可以分析,目...(恕刪)
沒什好分析的,
等KMT執政肯定可以符合全民需求,
汽車市場全面開放大陸進口,
無任何缺水缺電,
大家都賺大錢,
民生物資全部大降價!

敬請期待吧!
我幫你問CHATGPT:

目前台灣電動車發展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政府政策:電動車在台灣的普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包括稅費優惠、補助措施、充電站建設等。雖然政府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但對於電動車相關政策的落實仍有許多問題,例如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不足、財務補助額度不足等。

2. 車廠產品:台灣電動車市場目前主要由外資品牌和少數國產品牌所佔據,國產品牌在電動車技術及產品品質方面與外資品牌相比仍有一定落差,造成市場佔有率不高。

3. 消費者接受度:台灣民眾對於電動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仍有限,尤其是對於電動車的續航力、充電設施、售後服務等方面存在疑慮,因此對於購買電動車的意願不高。

總體而言,台灣電動車發展的問題需要政府、車廠和消費者共同努力,透過政策、產品和宣傳等方面的提升,才能夠逐漸普及電動車並發揮其應有的環保效益。

以上非本人立場與觀點。
連電動滑板車都不能上路了,還要罰錢,全球第一
台灣發展電動車產業
1.台灣汽車市場太小,即使做出電動車如何說服消費者買單?

2.台灣電池芯技術不成熟。

3.台灣沒有技術人才,人才也只會向有潛力的產業靠攏。
你可問時下剛畢業的年輕人,要去半導體發展還是去鴻海做電動車?


台灣發展電動車市場
1.電動車價格偏高
電動車已享有政府貨物稅減免的優惠,車價依然偏高,why?
平價電動車Tesla價格已經可以買雙B,消費者那麼傻嗎?
貨物稅減免,錢進了車商口袋,難怪一堆車商想賣
電動車貨物稅減免

2.更換電池價格足以買一台國慘小車,多少人可以接受?

3.中古車價的考量,電池價格超貴,多少人可以接受中古電動車?

4.舊大樓安裝充電樁的困難、費用。

5.充電時間長、充電樁少

別只想政府補助,政府已經在貨物稅、牌照稅、電價給予很多的優惠

電池無限保固,相信可以大增電動車的買氣
不敢無限保固,就別說電池使用十年只會衰減不到10%這種鬼話

如果還發展慢,只能說電動車市場還不成熟

我已經預約試駕EV6,只想看看現今電動車的水平,買的機率幾乎等於零
grason00
目前情況以我來說就是要充電要跑幾km外才有得充,社區跟本不可能可充 ,連停個車也是,所以要買電動車,機會為0,環保輪為口號,沒辦法
停車的地方不能充電是主因,有停車場的還是少數,停車場能充電的更少,機車的部分我沒興趣有一台代步的就可以了沒有一定非得要換電動車
機車很簡單,就是資費太貴
汽車就關稅保護國慘組裝廠不進步車價又高且進口車價太高
主要政府問題,國內民間企業雖然廢,但也還可以進口tesla。
沒有足夠誘因誰願意或能夠改變這麼大的汽車生態圈
美國政府有很多措施補助購車, 補助充電站, 打壓油車, 打壓石油產業, 補助再生能源,
最近的限制EV電池產地以及原料來源,經過十幾年來改變整個交通工具生態。
這樣EV才達到能和傳統油車相抗衡的規模經濟以及國內充電體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