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貓 wrote:送測了又如何?難保車...(恕刪) 我也分享一下以前的心得......雖然不是很相關大約10年前,我在某家工廠工作,主管有天跟我說:"ERIC啊!幫我準備XX玩具一組...要送去檢測.....記得啊!手臂部份的鐵絲要用14號的那一種"平常,玩具的手臂都是用18號的那一種鐵絲.....(直徑比較細的鐵絲---多少省一點嘛)---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
fish319 wrote:最近看到電視上撥的Benz 新款S-350的廣告,覺得國外車廠很捨得花錢~也很會利用,做一次撞擊測試順便拍個廣告,效果不錯! 跟消費者意識也有大的關連,像歐美一個沒搞好,被告上法院賠的可是比台灣樂透頭獎還高,誰敢大意。
fish319 wrote:最近看到電視上撥的B...(恕刪) 那個不是撞擊測試, 只是不知道是真撞還是電腦模擬.真的撞擊測試車道上會有一條滑鉤道, 有點類似航空母艦上的彈射系統, 不然這麼短的距離又沒人要如何讓車子自己加速到時速六十, 所以主要靠的是底下會有一條滑鉤, 鉤著車子往前衝去撞擊標地物. 我是覺得這個廣告創意十足, 實在是值得國內很多車廠協助的廣告商參考, 不要每天就是一個人車子開來開去, 完全都沒提車子的特點或是一些公司設計的理念, Benz這個廣告確實令我映像深刻.
tabris wrote:法規2008年上路...據說是這樣,不過政府說的話,聽聽就好,別當真。 嗯嗯! 再+1台灣商人的劣根性,不會因"法規規定"就會反省&檢討&改進的!誠如 混世魔貓 wrote:送測了又如何?難保車廠送測的車都是經過「特殊改造」過的「車測專車」,外國的車測中心都是直接在路上看到車行就進去買車回來撞,亂數決定購買的車行,決不接受車廠的送測車,這樣出來的數據才有公信力。 所言,ARTC車測中心能像Euro NCAP這樣公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