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些不算正經的比喻...。

想要知道路感的差異,
那你穿藍白拖鞋和穿貼腳的薄底短跑鞋比一比就知道感覺了。
貼腳的短跑鞋,
可以讓你清楚腳底下採了哪些硬度的東西,
而腳掌受力分布的感覺也可清楚傳達,
甚至連採到溼滑物質失去平衡時,
都能早一步清楚感受到。

Soong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smallufo兄;
不確定您所說好幾年前的528是否1995年以後的E39,如果是,以一部近5米的房車來說,
它的操控表現算是優異,如此中大型豪華房車過彎側傾能有您所述與Golf V相去不遠,不容易,
如果您認為可能是528i比較舊,跟車況維持不好或許有些關係,
依我的判斷,您已習慣歐洲掀背車的調性,對中大型豪華房操控表現車有過多期待,
客觀來說,E39的操控表現已經比同時期的同級對手朋馳E-Class(W210)、AUDI A6明顯好上一截。

老J兄;
整個90年代前後確實出過不少操控熱血的車款,就像您第一行所舉的例子,
例如,從 E30進化到E36,原本的操控熱血變成操控之後亟欲兼容行路質感,
結果,E36不算成功產品,91年到97年的E36喪失了E30的熱血,行路質感也稱不上挺好,
車內用料與組裝品質..............您有碰過就知道我說的是啥,
直到98年到05年的E46,操控、行路質感、組裝品質...............都有不錯表現,
已現今的標準來看,產品成熟度相當高,至今,您在路上看到的E46仍然不嫌老態,這就是產品的前瞻性,

您所舉Golf V與307的例子,我必須說,這是歐洲掀背車的趨勢,
您對於操控熱血至上的主觀認知,我認識不少車迷都有相同感受,
但毫無疑問的,2000年以後發表的新一代歐洲掀背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行路質感更佳、更容易駕馭、更舒適安靜..............,這就是我所說的趨勢。

我開過一陣子1988年的PORSCHE 930 Targa,
後置引擎後輪驅動,方向盤、離合器重得要命,開山路重度操駕時所需的駕馭門檻極高,
方向盤扯得很兇,底盤跳、後輪輸出強大、車尾重、車體重心轉移控制非常難,
很容易甩尾撞壁,一般人根本沒本事開,這就是斯巴達風格,
新一代PORSCHE要是維持這種風格,您說一年能賣幾部?

同樣的,Golf II GTi、309 GTi 、E30 M3除了操控熱血,還有什麼?
造型夠漂亮、夠舒適、夠安靜、夠好開、能代步、符合大多消費者需求嗎?
Golf V除了操控不夠斯巴達,還有什麼比不上二代?行路質感是否大幅提升?我想答案很清楚。

以上一點意見僅供參考。
說不出來得感覺... 小弟開自家LOTUS ESPRIT SE 跟朋友的 EXIGE 的感覺就是直接 ,EXIGE那個壓過路面傳到方向盤直接感真的說不出來的棒,..這也是我愛LOTUS 的原因, 沒動力方向盤 手排的LOTUS 感覺真的很直接 ESPRIT SE還算好,了 因為算LOTUS的豪華跑車了, 但是算是很直接的車了,...但是尤其是EXIGE 壓過路面跟石頭等等, 非常有感覺 能讓你親身體會到 一點都不模糊,.. 方向盤轉多少 車頭就轉多少,....真的開過LOTUS車系這種陽春車, 沒電子設備在幫你操控 , 頂多有ABS而已 , 這才真的是斯巴達 , 真的 你在開其他車 就真的覺得每台都是豪華轎車.... 所以小弟打算錢夠的話 還是會考慮新的ESPRIT...因為就真的愛上了LOTUS.
每個人開過的車子都不一樣,
對車子路感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這很難說的準.

我覺得只要ESP之類的安全輔助系統存在,
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不過說真的,
駕馭門檻降低,
大家開車的技術與警戒心會下降,
很多人的壞習慣就會被養出來..
例如單手開車,單手拖住方向盤內側迴轉..

http://www.wretch.cc/blog/jamo
jcclin wrote:
“路感“可說是是車子...(恕刪)

很中肯,心有戚戚焉~加分
有些東西不是不想要,但是現實還是存在的,我覺得近代車型所失去的上一代特色,也相對換來了更實用的價值
總和來講,大部分的車廠在做的都還是稱得上 進步

路感這東西理論上能夠傳遞的越直接越好
不過在台北..... 還是稍微模糊些比較不會累
請問大車的路感是否很差 ? 一堆 BUS 卡車壓過人都說不知道 , 難到車壓過東西會不知道嗎
還是說大車因為載重所以壓過東西 駕駛完全感覺不到 . 小車那怕是壓到狗腿 都可以感覺到
我個人的感覺
最簡單的一句話
你要車聽你的話轉彎 , 車能配合就是路感好(能給駕駛信心是最重要的)
沒辦法配合或是一直修正方向盤角度 , 這樣的車開起來非常沒有信心

路感我是不清楚啦??換車後(現役車是is250)在新生高架橋上簡直是跳跳車 !!一樣是
[高價}道路
為什麼市民高架沒那麼爛阿??
我記得以前開過朋友的舊款Cefiro
發現方向盤轉起來就像打電動玩具一樣
不管車速跟轉向角度,回正的力道幾乎都是固定的
路面的震動也不會從方向盤那裡反映出來

我家的Honda City就比較有趣一點點
同樣的轉向角度,車速越高,方向盤拉回的力道就越大
也就是那個拉回的力道,跟假想的離心力成正比
過彎比較激烈時,可以感覺車的懸吊系統似乎在抗議

至於我現在開的雷諾Scenic,雖然避震表現算是注重舒適的休旅車
但是,去壓到坑洞時,或者過彎行經不良路面
從手上傳來的感覺(震動,或者左右拉扯感),比屁股上傳來的清晰10倍以上

因此,就個人對路感的解讀是
在乘客的感覺相同的前提下,駕駛者能夠從方向盤多感覺到的路面情形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