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Justin999 wrote:
台灣車市中 採用拖曳...(恕刪)


如果我沒記錯
他的比別人細很多
不用聽網友在那邊亂講啦!
一台一天到晚再壞要花錢的你要買單嗎?

拖曳臂就是構造簡單,雖然開起來不會嚇嚇叫,但是很夠用了!
那些多連桿的橡膠零件多,15年內要換的東西就多不少了
你有在換你的摩托車底盤零件嘛?
因為當初設計的人知道根本不會有人想換摩托車的底盤零件啊!!

所以PGO之前有賣過一台摩托車,多連桿的...中古車只能說一個字:慘
meridian wrote:
因為罵的人大部分都不是車主
如果你開過且還是買了它, 代表你能接受它的操控
事實上台灣有近半的人可以接受不是嗎?

其實完全沒什麼好罵的
我開過的感想是.....網路上大多把Toyota妖魔化了
事實上Altis(11代)穩定性還不錯, 也不會因為亂操控而導致什麼問題

如果要我挑出一台亂開會容易出事的, 我投給Civic 9th
Altis 11th你在時速100左右90度轉動方向盤都不會有任何事情
Civic 9th做同樣的事保證失控給你看
因為它的轉向設定太過神經質了

很多人會說, 你看路上一堆toyota失控, 網路上也一堆影片, 分母所以證明toyota真的很容易失控
但請仔細想想, 人家是其他車廠的多少倍?
就算失控率一樣, 你也會覺得怎麼一直都是toyota在失控不是嗎?
這個邏輯有點數學觀念都很好理解吧?
若連這麼簡單的數學邏輯都不懂, 那還跟這種人討論底盤懸吊幹嘛? 你都比他懂了


抱歉雖不是車主但朋友是,其實她最近也不太能接受它的操控,但她說:女生需要那麼懂車嗎?
所謂看來台灣有近半的人都買...間接證實不懂車的不在少數。

其實再爛的車你低速亂操控都是很穩定,問題通常來自於高速產生的慣性所導致,失控後才會看見真正底盤的優劣,底子硬一點的滑一下可以修回來,容錯率高,而軟腳蝦滑了為什麼修不回來?因為慣性(指向性)已經被軟弱的底盤扭曲所改變,你的修正會造成反作用力極大的回饋,常看見有國產車失控車毀人亡就是如此,其實駕駛都有做出反應。

為什麼時速100轉動方向盤Civic會失控?因為方向盤圈數較少較接近賽車,但它的動力輔助也較少,例如左右各一圈半的保時捷1/2動力方向盤即是如此,而Altis圈數多,動力輔助又太高,轉90度其實前輪轉動沒多少,相對的前輪傳來的反應也差了些,兩車均失控的情況下,Civic成功救回的機率較高。如果減低動力輔助的車算神經質,那左右一圈半沒動力輔助的跑車(例如1992nsx)不就常GG...正常人不會在百公里轉90度,不過Civic轉了有可能修的回來,altis就很難講。

說到數學乍看客觀,因為t牌在台市佔高,出事率高也稱得上合理,分母大(銷售量)分子(肇事)自然可大,不過以全球下去看的話其實t牌在這世界並沒有嬴,因為t牌只有tw愛買,老美總是愛h多點,記得幾年前在北美crv訂單還要和黃牛買,t牌綜合全球來講嘛..出事機率還是算高,也許是物以類聚,買它的還是同族群居多,極大部份是年長者或女性,其實個人感覺樣子都長得滿像(錯覺無誤)。

我爸也是開t牌車,冷氣冷,車輕省油配備好,只要慢慢開它絕對是一部很好的代步工具,像一個舒適的移動臥室。只是我不明白,從什麼時候閣下開始出現和Civic比,開Altis能讓你在高速失控脫離險境的錯覺?

FZ6華中男子 wrote:
不用聽網友在那邊亂講...(恕刪)

正解!
市區速限內,
誰比計程車刁鑽?
好保養是最大賣點
如果材料用的比較薄比較少,售價上有相對調整就不會有人罵了
我不會要求40萬的車子有多粗壯的底盤......
meridian wrote:
因為罵的人大部分都不...(恕刪)


大大你論點只有單方面 過度神經質? 來形容也真是厲害

您說人家分母很大 問題你要扣除 路隊長 白目 三寶 其實都差不多吧 哈哈

好啦 我不來亂的

我自己絕對這輩子 是不碰豐田車 畢竟我愛開快車 馬上就可以比較出來


記得有次讓同事阿迪斯載 他開140 我坐後座 就問你是開200嗎 那麼晃

當時就跟他說 你不要開那麼快 這台塊翻車了 因為我常開兩百很常有 但是坐上t牌我都覺得很危險

重點是 反正怎樣車都有人買單 所以被罵怎樣 人家車好賣就好啦



再來 試問開車的人 誰懂車 誰能體會轉向不足 推頭 等等 那些

讓我想到去年的我同事的笑話

有天在地下室 討論到車子 剛好同事有發電機問題 我教她怎麼量測判斷電瓶與發電機好壞

另外一個同事回來 他說了幹嘛研究 我都丟回原廠 一切搞定

當然我不以為然 的說 那我問你 你雨刷水沒水 也回原廠嗎 他說自己加

然後我就叫他打開引擎室 請問加哪裡 ............ 竟然比了電瓶 = = 當下我們笑死

每個車廠都有設計的方向 H就是操控性為主 t牌就是以好修理好開 讓你好睡覺為主 讓你用30年都還在用

三菱 連我日本朋友說 他的妥善率還是跟前者差很多

所以各取所需 剛好台灣早期就是被t牌策略所打下的深刻印象 好開 不會壞 偏偏現在車子t牌最多

就算是今年的T牌三兄弟跟其他的同樣有扭力樑的它牌車型相比. T牌的扭力樑真的好單薄
奇怪同樣都是扭力樑設計, 為啥其他牌的粗壯許多/很多....


Ann1214 wrote:
就算是今年的T牌三兄...(恕刪)


給你那麼粗 幹嘛 反正你買牛車 就是顧家 好爸爸 好男人 慢慢開這樣就夠用了喔 乖
貝克漢 wrote:
抱歉雖不是車主但朋友...(恕刪)


其實m大念很久,他的解釋說,他不喜歡civic 方向盤太敏感,高速行駛時都要一直修正方向盤

他說方向盤太過於敏感,他比較喜歡toyota或者Lexus 轉向特性

但非講底盤是忽離題


轉向敏感度每個人感覺不同,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
我怎麼覺得納智捷更差
(畢竟是參考nissan)
VICTORY KEN wrote:
進口車有些拖曳臂是很...(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