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e beef wrote:會寫這篇最主要是因...(恕刪) 所以台灣這麼多的有車階級民眾是到底有多少人開車能有那個所謂的開車樂趣培養出來..lol 我只知道車怒族外加三寶一堆什麼開車樂趣的除了那些有閒錢玩名車的一般民眾還真不知道!
Altis本來就是計程車慢慢開的設定,其實用非獨立懸吊是滿適合的啦而且主力買的大概就是70萬左右,說是入門車不為過比較誇張的是Elantra,國產車賣到80幾萬跟進口Mazda3差不多貴了居然用非獨立懸吊+16吋,進口Mazda3 80幾萬都有獨立懸吊+18吋了一樣國產的Grand Lancer 70幾萬就有獨立懸吊+18吋Elantra也賺太大了,好的不學學台本
怎會拿Arius來跟國內Altis來比?看配置這幾乎是兩台不同車了吧歐洲也有Corolla,11.5代Altis就是用歐規Corolla當藍本來生產的至於歐規Corolla後懸吊是否為獨立式?有請站上專業人士指點
獨與非獨立懸吊各有優缺點,一昧地批評非獨懸吊並不盡公平。非獨懸吊優點在於佔用較小空間與成本便宜,用在入門中小型車是非常適合的,若硬要把獨立懸吊塞進此級距車款的話,售價與車室空間恐怕不易於入門買家所接受,也就是說入門買家著重在於CP值上,而非操控以及舒適上。但中大型車種若還採用非獨立懸吊的話就令人反感(如U7),光有大空間卻沒有該有的操控以及舒適性,別再自我催眠說誰調教過就會飛天遁地,如果真是如此,跑車法、麥車廠的車種則不見非獨懸吊?又如雙B豪華品牌車種現今也不見非獨懸吊,是因為大家技術不如該調教人員?甚至就連該員成名作品也是獨立懸吊,而非非獨懸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