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lee wrote:
不好意思各位大大~有...(恕刪)

這種可能又會變成戰文吧,先幫你打個底
http://www.rri.se/index.php?DN=29
瑞典官方統一飛輪馬力測試,免得又有新人再牽扯到德制日制馬力的蠢問題.
個人開過BMW 與其他日本車的比較, BMW 的高速檔呎比較密, 所以換檔時, 不會掉出馬力曲線高峰, 因此高速比較快. 日本車大多因為講求省油, 因此高速呎比盡量用低一點來提升油耗數據, 因此高速會覺得沒力.

個人觀感, 僅供參考.

yenshiang wrote:
我每次打開引擎蓋告訴...(恕刪)


呵呵...
看到您的頭像就讓我懷念起前一部車,長了屁股的VENTO
低轉速就可以輸出大部份的扭力,開起來非常輕快寫意!!

後來改款後的衍生機種還有將扭力降到1750rpm左右就輸出全部扭力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Marklee wrote:
是不是賓士還是會有尾勁很會拉的感覺....還是日系車車也沒有很大的差別了?
是不是德系車真的在高速上以及再加速上有先天的優勢,是日本車以相似的條件下還是無法競爭的?
先撇開高速穩定性,畢竟造車理念和使用環境是不同的~

日本以及大多數的亞洲民族都很重視數據表現
但是德國以及大多數的歐洲民族重視的好像是實際的感受

其實理念跟環境
就是幾年前兩國引擎特性差別的來源
德國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日本以前有280馬力限制

不過現在的差距應該小了
lingi567 wrote:
德國引擎的水箱及機油量都比日系車大很多

日系車很會在這方面"做節省"
Marklee wrote:
在盡量同樣的條件下....德國車真的有比日本車在拉尾速上,或是高速在加速力上....會來的比較高和快嗎?

小弟認為
在同級國民車上頭
這種差異才會明顯吧

同樣的馬力配上不同的變速箱設定
Toyota會把加速力道放在0-80
Opel會把加速力道放在40-120

不過聽其重機的朋友說
馬力相近的公升級仿賽
歐系車的扭力比日系車恐怖
我以前也跟你一樣是個嘴砲咖 直到我的帳號中了一箭
看什麼數據啊...個人認為是多餘。在油門踩下的當下優劣立見。
家裡兩台車:日系國產休旅車2.0和歐洲進口休旅車1.8,帳面上馬力扭力
不分軒輊,車重1410 V.S 1488,同樣的裝載量,1.8很快就可以跑到160km/h,
國產2.0就有的跑了,還跑的挺勉強的。
“不過聽其重機的朋友說
馬力相近的公升級仿賽
歐系車的扭力比日系車恐怖“



這是歐系車多為雙缸,出力較早,並沒較大,日系多為四缸
引擎設計的方式不同
會決定輸出表現
以歐洲的設計理念來說
通常是缸徑小、衝程長
這種設計有利於低轉速的扭力輸出
但轉速不太能夠拉高

而日本引擎在設計上相較於歐洲的設計
缸徑相對比較大、衝程則較短
但這是以相同汽缸數、相同排氣量(比如都是L4、L6或V6)來比較
日本引擎甚至有許多是缸徑與衝程相同的「黃金比例」
當然也有缸徑遠大於衝程的高轉速取向設計
理論上來說
日本引擎的設計方式會稍微犧牲低速扭力
但中高轉速的出會比較優異


上面所說的並不是絕對
輸出特性還必須加入「汽缸頭」的設計
比如賓士前幾年還會使用OHV 2進1出的每缸三氣門設計
但有人敢說賓士這樣是不對的嗎?

其實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解答
而且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
不過可以確定的一件事就是
全世界做會打造與調校自然進氣引擎的
莫過於就是BMW與HONDA

衝吧CarDr~~~加油吧信安BOD~~~
日本車敢像BENZ這樣搞的話應該會被罵死吧(4V -> 3V)

日本車曾在台曾出現過的每缸三氣門車種:
Honda Civic 3代
Subaru Justy,Tutto,Estratto

PS.摩托車的水冷小Vino 50也是每缸三氣門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lingi567 wrote:
德國引擎的水箱及機油量都比日系車大很多


你這裡的德國引擎 指的是賓士 或者BMW??
其他家也用那麼多機油嗎??好奇
yenshiang wrote:
我每次打開引擎蓋告訴...(恕刪)


這個引擎在2800轉就有最大扭力17.2當然好開,所以加速上真的還不錯!

------------------------------------------------------------------------------

我想光是馬力和扭力看起來也不太準,君不見國產車為了省油頭段都很有力到了高速就虛掉了嗎?

拉馬力才真正看得出馬力來,因為馬力會被很多因素給削減掉.

不過爬坡時真的可以見真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