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有這念頭是看到Mercedes 配有CGI直噴的V6 3.5引擎...316hp/6500rpm, 36.73kgm....
因為c.c.數的相同,直接讓我聯想到大家所說的十多年名機VQ3.5引擎.
以目前VQ35HR而言...311HP/6800rpm, 36.5kg-m/4800rpm....

以數據值來說....可說是質相當的兩顆好引擎!
這就讓我又想起一直在一些版裡的德制與日制馬力的"瘋狂"討論....但這都不是這偏文章想討論的地方

小弟想與大家討論的昰....德國車(歐洲車)在高速領域本來就有他的名號所在.
而所有著很多人會所說的"Mercedes尾速很會拉...Bimmer後勁無窮"...這一類的話.
這就是小弟想跟大家討論的地方!

像是SAAB車友所知道原廠不提倡性能和馬力...都會把數值稍微"矮低"化....不像一些其他廠會"理想"化~
如果把G35以及C350(理論上的把CGI V6 3.5放在C上話)....這樣得比較結果會是如何?
當然變速箱上(5 vs. 7)...車重上盡量接近.....

在盡量同樣的條件下....德國車真的有比日本車在拉尾速上,或是高速在加速力上....會來的比較高和快嗎?
還是這只是從以前一直留到現在的"迷思"觀念????

請各位大大以客觀和數值上的來討論....儘量避免"聽說朋友說"或是"聽說"的不客觀看法~
不管哪種馬力, 都只是測試條件與單位不同而已. 要看可以看美國的SAE 馬力, 這樣就不會有分德制馬力, 日制馬力.... 通通給你用SAE 標準計算.

再不然, 去馬力機拉一下, 輪上馬力輸出才是最實際的
Marklee wrote:
一開始有這念頭是看到...(恕刪)


完全看不懂 這篇文章要表達什麼??
最高輸出馬力的 "轉速", 是很重要的參考點。

BMW引擎在高速上表現會比較突出,HONDA引擎也是有共通點,都是有著高轉速引擎

轉速延伸性、檔位多寡 也會影響最後的極速表現


就你比較的兩具引擎,輸出轉速、扭力都相當相近,要說哪台車可以跑出最高極速
也沒有一個準,有其他的因素會影響著 風阻係素 車重 ......等(我不知道的)
這樣講吧。

你看到的馬力曲線和數字,是油門全開時量出來的。

那油門沒有全開時呢?
您要不要拿VAG的銘機"2E"
還有其後繼機種來拉看看,看它是高轉速域好開還是低轉速域好開...
(SOHC 8V)

PS.這棵乃正宗Made in Germany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不好意思各位大大~

有點意思表達不盡理想....不是想討論關於德制與日制馬力上的不同,也不是極速的疑惑.
只是因為仿間有蠻多的"迷思"....像是賓士車就很會拉尾速,寶馬就在高轉速時力近無窮...
類似這些的"迷思"

只因突然看到Mercedes CGI 3.5 以及VQ35HR的引擎本質,調教,和輸出功率很接近.
就突有奇想的想如果把兩部配有這引擎的德系和日系車子...在高速公路上跑時.

是不是賓士還是會有尾勁很會拉的感覺....還是日系車車也沒有很大的差別了?
是不是德系車真的在高速上以及再加速上有先天的優勢,是日本車以相似的條件下還是無法競爭的?

先撇開高速穩定性,畢竟造車理念和使用環境是不同的~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您要不要拿VAG的銘...(恕刪)


我每次打開引擎蓋告訴他們我的2E引擎只有115P
就被人家笑引擎這麼小顆馬力才115P還敢說
不過小跑一下下就變成
喔 還不錯啦 這麼小顆力道還不錯

其實~德國與日本引擎最大的設計差異~應該就是行程與缸徑~
一樣缸數一樣排氣量~(上座汽門就不說了~避免複雜化)

德國 的行程長缸徑小 日本 的行程短缸徑大 加上活塞的重量設計等~運轉的慣性

德國車~100km/h 巡航~3000轉放油門...轉速掉到2500轉~
日本車~100km/h 巡航~3000轉放油門...轉速掉到1500轉~

其他...車重齒比...很多...因素..懶的寫了.....

先不要從數據上的作比較

不防從設計理念上來做一個相比(沒有分高下之意)



德國引擎的水箱及機油量都比日系車大很多

好比像我以前的E36 318Ti

水箱的體積簡直是大到莫名其妙就一顆L4引擎來說

而機油量更是神奇

一個L4引擎居然要用到6公升的機油

他雖然只有1.8L的排氣量

但是他卻有140匹馬力(還是136忘了)

在現在的級距來說

還算是不錯的


我喜歡研究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