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opia wrote:智能車這點撇開不提台灣人在意的就是 車好開 好養 車價可以接受特斯拉就是滿足這些點 所以才大賣ID7如果能掌握這些關鍵點 相信也是會大賣的 中國福斯,就是大眾,在中國生產的ID4,只要19萬起,長續航只要24萬人民幣,Model3還沒降價前是26萬人民幣,2022年ID4的月銷量大概是6000台,Model3沒降價前就已經有接近1萬台一個月了,而且大眾在中國可以說是汽油車第一品牌,但一到了電動車,遇到Tesla都只能仰望,所以不是光便宜就行了。
這麼說好了燃油車,大家都知道傳統廠商做的最好最實用,而且很全面那電動車呢?雖然是遠古產物,但真正能夠站上檯面,是新創商捧上來的在傳統燃油車商心中,新創廠商就是了不正派不正統的但實際上,傳統燃油車商連混動跟自己引以為傲的燃油引擎都能搞得亂七八糟了,在電動車領域就更不用說了續航不顧,傳統車商一直亂堆電池順便坑用戶電池更換費用,徒增車重造成反效果接著新聞就一直洗特斯拉電池更換費用多驚人多驚人加速不顧,讓電動車的優勢變得不存在,一堆7~8秒0百,明明電動車的傳動磨耗跟轉速域很寬很平滑,怎麼加速還比一般的油車慢?剩下的就是整天嘴中國車廠跟特斯拉,然後不解決上面的幾個核心劣勢問題連個最基本的充電站都不蓋,車子是買來當裝飾還是拿來當city driving用的?
各家對於電動車,對手只有特斯拉,其他都不放在眼裡?還是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沒什麼好互相關注台灣電動車市場,看銷售量就知道產能差距有多大model Y,去年9月公布預售,12月交車3600台其他人還在飢餓行銷,沉靜在稀有的氛圍中
HAY524781 wrote:前幾天福斯發表他們最...(恕刪) Tesla的品牌形象建立的太成功了,已經變成了一種宗教信仰般的存在。哪怕特斯拉今天端一坨屎出來,也是會有一堆人會覺得很香搶著買。對車沒興趣只把車當作代步工具的消費者終究是佔市場絕大多數。當大家想到電動車、想到科技,就會直接想到特斯拉而不是其他品牌,而這已經跟產品本身到底是好是壞無關了。一個品牌會不會成功,品牌形象才是關鍵,產品本身說難聽點真的不怎麼重要。
有不少會買電車的人是一油一電的配置,這類客群去配置電車,圖的就是能夠省錢、省心、省時間在電車裡,特斯拉之於其他車廠,除了一般人提的軟體優勢,我想應該不少人看的是電池及馬達的長時間保固(幾乎是大於多數人換車週期),要省就要省的無後顧之憂(在正常使用之下不用擔心省下來的錢得拿去換電池馬達),把省下來的金錢時間拿去做更多的事可以多買一間房或是可以去供養另一台車(fun car?)反正就是把它當工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