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與"進口品"的關稅與感慨 VS 保護與擺爛

帥阿 說到心坎裡 只是一堆"XX" 根本就不會鳥

一次代工 一輩子奴隸

自有品牌 ? 還輸給大陸山寨品牌

創新力 ? 只會唬自己人

台灣品牌真的只會欺騙自己人而已
事實上國產的品牌,賣到國外品質都有要求符合對方的要求,也爲了符合當地的法規有做調整,但是對於國內市場不太重視,也許是因為國內法規對消費者沒國外那麼保護,所以在台產品看來像是次級品,且沒有比較便宜。在這次景氣低迷,國外訂單減少,進而轉向國內市場,以前都沒那麼重視了,為何要買國產品?
gogo0524 wrote:
帥阿 說到心坎裡...一次代工 一輩子奴隸

自有品牌 ? 還輸給大陸山寨品牌

創新力 ? 只會唬自己人

這次的經濟大恐慌,國內有些企業都在裁員減薪,員工放無薪假,有些企業卻相反,員工工作忙得要死,為什麼?

因為有些國內企業是幫國外大廠ODM、OEM的,不然就是Copy國外大廠的設計,稍微改一下就可以開模生產了。製造業如此,高科技業也如此,許多企業主只想快速回收成本而已,根本不想用長遠的眼光,去培養設計,品牌與通路市場。國內企業技術很強沒錯,研發專利也很多,但就是不去經營品牌與通路市場,即使產品裡面全是國內廠商製造的,但終端的消費者大都只能買到國外大廠的品牌,錢都被國外大廠賺走了。國內代工廠呢?賺人家國外大廠吃剩的菜渣

當年SONY還是『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小企業時,創辦人盛田昭夫先生去美國跑業務,有美國大廠請他代工,但盛田想一想還是婉拒,盛田他知道代工訂單一來,就會有大筆金額的收入,但這會使公司依賴外國大廠的訂單,仰人鼻息,對公司未來發展不利,所以盛田還是找上美國當地代理商,出口一些收音機到美國。

而這次的經濟大海嘯,許多國外大廠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哪裡還會下訂單給國內企業做?連自己母國都在裁員關廠,還管你臺灣代工廠的死活?當然國內企業少了國外大廠的代工訂單,就只好裁員減薪,放無薪假

只有懂得自立自強,有自我品牌的公司(ex:giant),與資本雄厚的公司如ASUS、HTC、ACER、BENQ,才會去培養設計,品牌與通路市場,即使遇到這次經濟大海嘯,他們也早已準備好如何應對了,因為訂單不是國外大廠給的,是自己去經營的。
歐美系統受害者
因為工作需求的關係
我現在人在韓國念韓文
對於這邊很多現象我覺得跟台灣是不一樣的
前幾天我在路上看到了一臺很像BMW 130i的車
走進一看才知道是現代的i30
韓國東西不好用這是早些年的事
在政府的幫助之下
LG SAMSUNG KIA 現代等等的品牌開始走入國際
連現代的COUPE也從人人口中的前驅假跑車到現在進化成FR了
韓國東西的品質不如日本或是歐美
這件事韓國人自己也知道
但是在這邊不論什麼東西
上面幾乎都是印上made in korea
連下水道人孔蓋上也是一樣MIK
韓國人也盡量只用這些他們自產的東西
反觀台灣
就覺得台灣人常常像一盤散沙
剛剛看到討論的ETC有沒有裝這件事
就可以有人很自豪的說他不想給財團賺錢
我想也許是某些富家子弟讓大眾觀感不佳吧
但是財團不賺錢哪裡有稅收.也許是我想的很單純
政府要是有能力早就自己做了
不過政府的政策總是有人要鑽漏洞和不遵守
有什麼政策可以推的動
今天ETC的價格這麼低用的人都這麼少了
如果今天政府公告全面使用ETC禁止沒有ETC的車上國道
推的動嗎?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日本ETC的價格

前幾天也跟台灣朋友在聊這個問題
在台灣會買台灣自有品牌的人
除了因為便宜以外
真的很少見到是因為覺得好用或是實用甚至是好看的
少有人因為自己覺得不要給外國廠商賺或是因為台灣東西好吧
在日本要有車位才能買車
但是我以前就聽過一些方式鑽漏洞可以不用有車位
或是其實月卡有一種可以逃票的方式
但是日本友人說很多事的漏洞大家都知道只是覺得不該做所以沒做
當時我的同學是有台灣人他們大多用月卡那漏洞逃票
不可否認台灣人很會想辦法想變通之道
處理問題的彈性高效率好
但是也因為這樣
永遠有定不善的規則

我真的覺得在台灣
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仇恨和對立
我以前也在日本念過書
我到目前的感覺是
在日本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團體的一分子為了這團體好要貢獻一己之力.有團體才有我的觀念
在韓國人人都覺得要團結自己知道自己不好但是因為是自己國家所以支持.國家強自己自然會強
在台灣我總覺得競爭是在人與人之間所以充滿了猜疑和對立.不把別人拉下來自己就上不去.誰有能力誰有錢就是把他拉下來
現在在這邊生活的我感覺到韓國人的團結
每次連回台灣看類似Mobile01這樣的討論網站
常常覺得台灣人不差但是為什麼不如人
就是因為台灣比較重視個人主義
所以把資源都銷耗在競爭內鬥上了吧

總之
日本人用日本貨他可以覺得他的國家的產品品質好也是在用國貨
韓國人用韓國貨他知道可能沒有日本好但是他只給自家人賺
台灣人用國貨時常常就被貼上了一些標籤
曾經我在光華找東西時就聽過兩個穿制服的高中生對話
A說想買相機O牌好像不錯
B說那是台灣牌的耶
A說是喔那不要好了那不知道要買哪牌
B說要嘛買日本O牌不然韓國的O牌現在也算比較好
反正台灣的品牌都不好用
A說..而且覺得都是阿公阿媽才用台灣牌的感覺
後來他們走遠了我就沒在聽下去了
我相信這樣的對話在你我的生活中常常聽的到
所以我認為
台灣現在面臨的問題不只政府還有廠商我覺得消費者心態也是有問題的
如果一直檢討政府批評廠商我認為並沒辦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另外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喜歡稱呼韓國什麼泡菜人泡菜國
那你希望聽到韓國人稱台灣人是什麼檳榔人或是盜拷國嗎
當然我知道一定有人說愛怎麼叫他們的是我們的事
如果連尊重別人這種基本的事都的做不到的話
還談什麼富國富民的政策
在這邊我的同學跟我來往比較深得都是日本人
有一次聊天我日本同學才說
他發現我的朋友全是日本人
反而跟台灣來的一點都不熟
我說我不知道為什麼
他甚至還開我玩笑說是不是我不會講中文
然後他說他自己跟其他台灣人處不來的原因是因為
他覺得那些人沒禮貌或是驕傲甚至很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
很愛比較讓人覺的不舒服
他說因為覺得我很客氣有禮所以才跟我比較有往來
他問我真正的台灣人是哪一種呢.....
我想請問各位台灣人是哪一種?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mingchao_liu wrote:
這次的經濟大恐慌,國...(恕刪)

其實你說得沒錯
臺灣並不是技術或研發不如人
像很多技術都是工研院發明的
但偏偏都給外國人賺
就好像WiMax一樣

為什麼這種像這種重大發明
受惠的
都永遠是外國人呢?
海角七號裡面我深深體會到那個議員愛台灣的心
他說:外國人來我們墾丁蓋飯店、開演唱會,賺錢的都是他們,自己墾丁人卻跑去外鄉工作
國產車被保護了那麼久,連裕隆嚴老總也放棄研發,選擇了代理
->錯!花了幾十億!搞的動力板沸沸揚揚的納智捷是玩假的喔

BENQ、ACER、ASUS在全球再怎麼賣,也賣不贏HP,在地製造的雙A,CP值也還是比HP貴
->Acer創立於1976年,ASU」,公司成立於1989年4月2日 ,HP於1939年註冊成立。後來還併compact,這樣比似乎不太公平,在國外,很多地方acer或是asus的銷售量都是贏hp的,另外acer大部分產品cp值都比hp高.
整篇文章看完!




只有懂得自立自強,有自我品牌的公司(ex:giant),與資本雄厚的公司如ASUS、HTC、ACER、BENQ,才會去培養設計,品牌與通路市場,即使遇到這次經濟大海嘯,他們也早已準備好如何應對了,因為訂單不是國外大廠給的,是自己去經營的。

->這位大大才說到重點,其實大部分台灣"名牌"都是由國外紅回台灣的!台灣人才知道原來這個牌子在國外很紅,才會開使用!台灣有嚴重的崇洋的心態.執德大家深思,如果台灣人有韓國人一半的愛國情節的話,今天就不會是這個局面了!
沒錯~台灣的政策之下~高關稅真的害死人~
保護太過頭的國內產業~真的是質不如人~
拉高了進口關稅也等於拉高了國產品售價~
同樣賣50元的進口與國產的兩樣商品~
進口品可能被課了16元的關稅~16元的成本~利潤18元~
但是國產品可能只課了10元的貨物稅~15元的成本~但是利潤卻高達25元~
所以~劣者一直認為~保護國產企業跟本就是圖利國產企業~
花小錢就可以賺大錢~一級品外銷次級品內銷~這也是常看見的手法~
降低進口關稅~讓進口品可以用合理的價錢出售高品質的貨品~
才會讓國產品提高品質進合使售價合理化公平化~這才是大家想要的吧~
★三菱家族~中部團隊★  EVO-015  Evofamily.com
3a1993 wrote:
->錯!花了幾十億!搞的動力板沸沸揚揚的納智捷是玩假的喔

那請問這台車的引擎也是台灣人自己研發的嗎?
你的意思是說連IDF經國號也是台灣自己研發的囉?
臺灣現在連做出一具臺灣人研發的汽車引擎都有困難了,更別提戰機了

3a1993 wrote:
->這位大大才說到重點,其實大部分台灣"名牌"都是由國外紅回台灣的!台灣人才知道原來這個牌子在國外很紅,才會開使用!台灣有嚴重的崇洋的心態.執德大家深思,如果台灣人有韓國人一半的愛國情節的話,今天就不會是這個局面了!

其實是台灣文化的問題
臺灣四百年前鄭成功來台,後來被荷蘭殖民、日本統治、後來國軍又來一批
看看不列顛、法蘭斯、日耳曼、朝鮮、日本這些民族意識優越的國家再看看我們台灣
真正的台灣其實早就已經沒有什麼民族性了
既然沒有真正的傳統民族性可言,何不學學擁有四大民族卻能和平共生 互相尊重的瑞士呢?
多元化的文化有優點當然也有缺點

重點是既然改變不了這些劣勢,何不把高到嚇人的進口關稅好好的來栽培台灣企業呢?
讓台灣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不是嗎?
要救DRAM和LCD不是拿錢砸下去就可以解決的,這跟美國人用納稅人的錢救華爾街那些肥貓又有何不同呢?
拿了人民納稅人的錢,結果那些肥貓還是吃香喝辣坐專機,領上億元的分紅
只會砸錢,沒辦法把錢用來扶持台灣本土企業,不如學學香港的關稅吧
好讓國民能用更平價的價錢買到世界上更好的東西
看看摩洛哥這天堂,誰說賺不到關稅,人民就會餓死?
就怕像現在一樣,政府賺了關稅,人民一樣也餓死啊!!
我不是要筆戰還是糾正立場,也不是要爭論什麼,
我只是希望台灣政府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杜拜已經在大規模的規劃全球度假型商城賺下一個20年的錢了
那台灣下一個20年,到底要靠什麼產業才能讓人民好好生存
政府和台灣民眾應該多去看看國外在做什麼,我們未來要拿什麼去跟別人競爭
而不是還活在鎖國心態,井底之蛙的看世界,
用"世界觀"來看台灣,而不是用"台灣觀"來看世界
這才是我要講的重點吧

EVO阿正 wrote:
沒錯~台灣的政策之下...(恕刪)

EVO阿正大大
謝謝你,你看到我要表達的重點了
看來大大的意思也是說
說關稅是保護
反而是害的"國產品"沒有競爭力
反而應該減低關稅
增加競爭
竟然國產的價格跟國外的沒差多少
依照品質來講
大家還是會選擇國外
但當國產品品質提升
自然就會有人要用國產了
結論是
過度的保護
反而是害了國產品
鬼島一堆鬼腦袋! 台灣有三寶,政客、嘴砲、辦不到!
小海≧▽≦ wrote:
看來大大的意思也是說...(恕刪)


沒錯!!

既然沒辦法提升國產品的品質
就降低關稅
讓人民買得起更好的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