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口飯給業代吃吧!(更新 我不是賣車業代,我只是做看門狗的老人)

角色互換~~感受一下~~彼此的感覺!!! 你就知道~何時該收手!!!

ex:想想有一天~~你的孩子~有一天去當業代或酒促....等!!

你是他的客人...........狂殺售價.... 你兒子的感受是???!!

換你做業代!!! 結果被路人甲狂殺售價!!! 你又是什麼感受??!!


凡是留點空間(壓縮比)!!! 大家都好過~~

ex: 一批貨來....在隨機抽樣時...剛好抽中瑕疵品!! 客戶要求整批貨要退掉!!

你的感受是??!!! ----退貨後又要全部~拆項檢驗,重新包裝!!! 已確保不會再出問題!!

---有個矛盾的問題....為什麼QC不一次做好??!!! 畢盡是人!!!人沒有十全十美!!

你有信心,絕對沒問題.....可是萬一出了錯,是不是要負擔權責??!!

那公司為了....確保品質,改用機器檢驗,一來確保任何一件都沒問題,

二來減少人力成本......只剩下維修保養與調整,如果你不會做,是不是就....回家喝西北風啦!!!



我知道有的人....不是那麼理性!!! 可是....不是一船上的人都是這樣!!

在好人的地方,有壞人!!!在壞人的地方,也有好人!!! 一切是緣分....下一個會更好!!


大家都希望多存一點錢,希望價格能再優惠一點!!! 反之....

業代也希望價格能賣高點,多存點錢~以後早點退休....


唉.....社會大學好難讀.....可能又被當了好幾科!!! 加油,努力的重修吧~

手排好難 wrote:
老哥 息怒您太認真了...(恕刪)


是阿~我知道自己太認真了~沒辦法火氣上來咩

mcsky wrote:
看來大多數的人都贊成不需要有業代
我也覺得在這種網路發達.. 強者多如過江之鯽的市場下.. 車商真的乾脆請門市店員就好了
所有的配備及服務通通都列為選配.. 一點都不強求
什麼配件就多少錢.. 需要代為安裝的安裝費另計.. 配件不符有問題的就自己來找廠商解決
保險領牌預約保養出險調解什麼的.. 需要代辦什麼服務就付多少代辦費
每一項每一樣都有空開透明的價格.. 用不到的就可以省下來
大家不用再去猜疑自己到底被業代敲了多大的盤子
這樣大家說好不好
...(恕刪)


OK 很好啊 !

但請別忘記 , 要把省下來的業代薪水與傭金 , 直接回饋給消費者 , 不然車子就難賣囉 .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很好笑的論點 ~ 虧錢的生意沒人做 ~
業代肯把車賣你,就是有賺頭 ~ 你替業代擔心什麼 ~
tmdla wrote:
業代又不負責車的維修保固, 如果少了業代, 車能買得更便宜有何不好?
吃人一口,還人一斗? 如果車買了後, 以後出什麼問題, 業代都替你服務到底, 那給他賺才有價值,問題卻在於服務不是業代在做.
在我看來, 業代和房仲一樣, 能免則免~


說得沒錯. 不過,美國有一位叫喬吉拉德,他是一位汽車銷售員,在從事汽車的
十五年生涯中,共賣出13,000餘輛的車,創下金氏世界記錄,至今無人能及,他寫了一本書,
中文名為"我的名字叫Money",他所用的銷售手法,個人覺得,如果是我,我也願意多花點
錢跟他買車,他讓買車不再是買車而已,他也不光是賣車,他賣的是汽車使用的從頭到
尾的服務,什麼是"汽車使用的從頭到尾的服務"?
對一位駕駛人來說,汽車的購置不過是用車的第一步,後續還有保養維修,出險理賠,道路救援,
車禍處理等等. 據喬吉拉德的說法,跟他買車的人,要保養維修時,只要給他一通電話,車開
過去,人就可以走了,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喬吉拉德會幫你弄得好好的,不用排隊,不用在旁邊看,
怕被技師偷換零件,喬吉拉德會幫他的客戶找最強的技師,而且他平常和技師們的關係維持得很
良好,只要是他的客戶去保養,保證會最用心,最仔細,試問,這種汽車銷售員,我還不多花點錢請他嗎?
殺價都免了.
如果他能處理車禍,具一定程度的法律素養,可以幫你辦出險理賠,不用和保險公司在那邊浪費時間
周旋;去保養維修,可以得到最好的待遇,要我一年繳個幾千塊年費給這業代,我也甘願.

只是,這種超級業務,台灣找得到嗎?


最近我在想,我很想來挑戰看看這個工作,因為我看台灣的汽車業代都很閒,只會在展示中心罰站,
如果是我,我會提供"汽車使用的從頭到尾的服務". 從買車,保養維修,出險理賠,車禍協助,甚至在
能力所及下的道路救援,在價格上,先讓客戶知道我在不拿一毛錢的情況下是多少,我會拿多少傭金,
客戶會得到多少服務. 不曉得在台灣,這種業代有生存空間嗎?
喜歡打電動的中年大叔,最喜歡卅年前的老遊戲!

mcsky wrote:
看來大多數的人都贊成不需要有業代

我也覺得在這種網路發達.. 強者多如過江之鯽的市場下.. 車商真的乾脆請門市店員就好了

所有的配備及服務通通都列為選配.. 一點都不強求

什麼配件就多少錢.. 需要代為安裝的安裝費另計.. 配件不符有問題的就自己來找廠商解決

保險領牌預約保養出險調解什麼的.. 需要代辦什麼服務就付多少代辦費

每一項每一樣都有空開透明的價格.. 用不到的就可以省下來

大家不用再去猜疑自己到底被業代敲了多大的盤子

這樣大家說好不好


車商請門市店員之外,還可以有一種叫客服的職業…

當你去買進口車

發現業務全身光鮮亮麗

名牌西裝口袋插名牌筆

名牌皮鞋手上戴名牌錶

你會不懷疑他很賺?

你會不想殺價

p306cc wrote:
拜資訊發達所賜,越來...(恕刪)

想辦法去賣超跑的車就不會被砍單啦...
坐著睡覺都有生意上門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這種問題永遠都不會有滿意答案的。今天看到這話題,就想起,好久以前也有這問題,再更久以前也是...

如果有幸看到我這一篇的,或許就知道其中的問題點。

剛出社會時,我曾經當了兩年的汽車業務,我十分了解,原來汽車業務是這樣玩的。

我看一連串的討論文

有一個十分有趣的觀點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這是大家一般人的共識,連我也不例外。

偏偏,在汽車銷售這行,真的是賠錢生意幾乎常常在做。問題是,誰相信?這牴觸了大多數人的概念。

當時我剛入行,一位資深的業務就跟我說,他看了很多行業,只有買車會賠錢也賣。

因為當時我看不少同事都會討論賣出的價格虧多少?

為什麼會虧?後來我這行業久了,就知道

因為業務有績效壓力,例如每季要賣多少台車才合格,每一季都有考核,上一季度賣了幾十輛,
下一季度賣0台,也是考核不過,要走人的。

為了要生存,總要先達到考核標準吧?

不然怎有下一次賺錢的機會?

於是,差一台,那就忍痛虧吧。

問題又來了。

【消費者根本不知道業代是虧錢賣車的,在對客戶微笑的背後,是心痛的】

於是,消費這根本不知道業代虧多少

因為消費者買東西建立在【賠錢生意沒有人做】這觀念,所以還是一直砍價比價

貨比三家不吃虧,買車的人去A、B、C三業務比價,若買一部60萬的車,業代本身有3萬抽成。

A先開一個價碼,怕客戶跑掉,折2萬,在合理範圍內,剩下1萬送配件,零頭可以賺。其實利潤已經不多。

B知道A價碼後又開了一個價碼,折2.5萬,剩下5千送配件,只要不誇張,或許可以賺業績。

C知道A、B價格之後,折3萬,送配件。其實已經賠錢了。

如果正常而言,C是常見的,因為就我接觸與銷售經驗中,賠5000~10000是常有的事情。

因為業務有基本勞基薪資18000可以扣。如果當月只賣那一台車,賠一萬,還有5000可以過活。

但是更慘的是

如果A和B知道C開出的價碼,通常會跟進,因為在賠錢都是常態當中,這種賠錢金額都屬正常,好不容易知道這位客戶真的想買車,哪有可能從中溜走?

至少業績也不要太難看才是,畢竟要混這一行。

可是ABC三者不斷退讓籌碼當中,消費者會直覺感受到【A你在留籌碼、B也是,C則是還可以談,因為才剛談一次而已,業務都還有賺頭】

可是實際上,真正有賺錢的可能是A,但其實很少了,B可能配件一多就賠錢,C根本是賠錢在賣車了。

但還沒談完喔

若ABC當中,有一人因為業績需要,差一台就要被炒魷魚,會狠心賠錢只求不失業。

例如C,折3.5~4萬,送配備,甚至更多。

於是,在消費者眼中,A和B變成最不老實的業代,C則是看起來最誠實的業務,少賺而已,但留一口飯給他吃好了。

實際上呢?

A和B都老實,C是狂賠了,而不是少賺。

消費者有這次購車經驗後,就會跟親朋好友說,上網說,我的菜單是如何,碰到買相同型號的,就自詡為專家,跳出來說還可以殺啦,還可以凹啦。折3萬就說是底線?我那台折快4萬耶,還不是配備全送?業務嘴怎可信,
別傻了,賠錢不會賣啦。不殺價是你的損失。不然你找我那位業代試看看...


這就是消費者與汽車銷售這環境最複雜也是最無解的問題,永遠都在循環。

而這樣銷售的環境中

就我的經驗

對客戶很好的業務,有心服務的業務,通常賺不了什麼大錢。

消費者說【服務好,客戶自然多】其實是最大的笑話。真正買車時,殺得比誰還兇比比皆是。

但若要賺錢,就要努力想點子來【騙】客戶簽下購車書。

所以真正賺大錢的,許多都是用一些不入流的手段,像變魔術一樣。以為是真,其實都是假。

在這種銷售環境當中

怎會有真正【服務精神】的有心人要長留?

我當時剛出社會,年輕小夥子一名,我自己檢視這銷售環境,想想真可怕

我單身一人,一個月底新18000,賣一台車若極限賠10000,那我還有8000可用。住家裡,還過得去。

但是可怕的是那些老鳥,有家庭的人。

每天跟客戶陪笑臉,結果?一個月賺8000?開什麼玩笑?那他家庭要怎樣養?

那些老鳥一直灌輸我一個觀念,賣車沒師父,便宜就有,賠錢賣車是很正常的,但我始終堅守,盡量不賠錢,
寧可放掉客戶(但不能被主管知道...),我始終很不解怎有人那麼蠢。因為那些老鳥賠的錢有時候超乎想像的驚人...

賠那麼多錢,只會在私下哀,在客戶面前還是忙進忙出,客戶依然不信業務賠錢賣車,還虧說這台賺不少喔。
我看你不錯,價格公道.....

我曾經私下問很疼我的主管

他說,銷售環境就這樣惡劣,但你說他們那些人為什麼不轉行?因為那些人根本轉不了行,只能在各車商浮浮沉沉度日。

這是我離開汽車銷售業的主因。

這環境已經無法改變,改變的是人,有些人買車了,過幾個月,業代已經不見了,永遠都有挑戰者要加入這行業,我當初也是懵懵懂懂入了這一行才知道其中的辛酸。

我也是流動中的一份子。

我永遠記得,一位客人比價,硬要我賠5000塊賣他車,我做不到而把我罵得狗血淋頭揚長而去。

我還記得我賠了7~8000賣一台車,身為高階知識份子的客戶還要我交車時要我送紅包討吉利,要我加送小東西,還在我身邊說【你這一台賺不少喔,我有打聽過】的那種嘴臉

還有我明明價格出得很公道,算到最後只有賺3000元,但消費者還酸我;有人比較敢賺啦,有人就有業績就好(因為賣他的那一位賠20000...)

我常看這類似的討論文

總是有人說

【給業務一口飯吃,那誰給消費者一口飯吃?業務的錢是辛苦的錢,那我們工作的就不是辛苦的錢】這種怪論

我弟在科技業,一個月薪資約7萬

如果辛苦一個月之後,老闆給的薪水是2萬,扣5萬了,我不曉得有多少科技人會逃離....

換成賣車這行業

當初我想得很單純,一台車我可以有3萬的利潤,哇,真不錯

我底薪18000,賣一台賺3萬,賣2台賺6萬,那我賣2台就好,一個月也7萬8...

結果一個月努力下來後,通常是1萬多到3萬

我每天工作8點出門,有時候12點才回家,比我弟還操勞,但竟然要幫僅見幾次面的人出部分車錢

這些抽成都是我的薪水耶,不是客戶的,為什麼客戶可以臉不紅氣不喘的要求我掏錢出來幫他付車款?

我是看中賣一台車可以有3萬塊可拿我才來幹這種事,陪笑臉看人臉色的活

因為賣車很奇怪,明明廣告定價是50萬的車,消費者要購買應該時,卻會要求業務幫他出5萬塊。

大概像是我去7-11買50塊的東西要求服務的店員幫我出個5元之類的...

或是去飲料店買20元的紅茶,要老闆說;我買紅茶,你幫我出5元,算我15就好..

會有人敢這樣說嗎?

不覺得很蠢?

如果真的有心去思考,會忍不住覺得賣車這行業真的很神奇也很畸形。

為了不讓我未來像身邊浮浮沉沉的同事那樣,我最後體驗了賣車生活就好,還是離開。

所以,來來去去都是過客,留下來的,鮮少是具有服務精神而又為人厚道的業務員。

當一輛車獎金只有3萬,可是我同事卻能便宜對方10萬而又賺對方5萬,而他是一位不具服務精神的老鳥,

當我用正當手段要賣一台車給消費者,並且要提供我好的服務當作附加價值時,若碰到我那位同事,

一個便宜2萬(要預留1萬,不然客戶再凹個東西,我豈不是要賠錢?)

一個便宜5~6萬甚至更多,配備還能隨客戶寫...,消費者10位都會選便宜5~6萬的..

但是很神奇的是

總是有人指責我那麼敢賺,那麼不老實

但沒有人會懷疑我那同事怎會便宜那麼多,都稱讚他價格公道...

這就是台灣人貪婪的人性

每次總會在閒暇之餘聽那些變魔術的笑話...

一切都是魔術。留下來的許多都是魔術書,雖然我也知道怎樣變魔術,不過每天要騙來騙去的職場,實在很累。

所以要業代什麼?

就像是商品保固一樣,有保固的比較貴。

偏偏買車的消費者不把業代當成保固的一環,自然而然所有業代都視為一樣,慎選的變成是價格,不是業代了。

如果消費者相信賣車是會賠錢的,或許這問題就不會無限迴圈了

因為有在這行業待過,分享一下...
有本事的業務就簽合同

保障幾年內享有業務相關服務

白紙黑字的寫好

有的花大錢,還沒有業務服務哩...那給業務賺錢做啥?對吧...

至於業務那張嘴就別聽了
業務
EPS<--內心:我家車沒有 對客戶:這沒屁用
CVT<--內心:我家車還沒有裝 對客戶:這很爛.,還是我們四速好(等到自家車裝了就CVT超級好)
都是業務的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