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chou wrote:
你已經自己把結論說...(恕刪)

搞笑嗎? 同顆馬達馬力會變小?
看你是要把定扭力區段用在0-60 還是0-100 有這麼難懂嗎?
等你找來一台0-100還是0-60 加速中
都可以用上引擎全馬力的車子
再來說嘴馬力吧⋯⋯

hughkk wrote: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恕刪)

等你解釋為啥大卡車多半是柴油引擎之後再來說吧⋯⋯
還是載重能加速不是力? 只有100-200這種才算?....lol

ACON99 wrote:
等你解釋為啥大卡車多半是柴油引擎之後再來說吧⋯⋯
還是載重能加速不是力? 只有100-200這種才算?....lol


別又急著閃躲轉移話題,大卡車用柴油引擎也不是這篇的討論重點

把前面的問題先釐清吧
520d vs 520i
二台車規格相近,為什麼520d扭力大了那麼多,加速卻只跟520i一樣快?

這個解釋清楚之後,你要說「扭力大,加速快」才有理論基礎
ACON99 wrote:
搞笑嗎? 同顆馬達...(恕刪)


同顆馬達馬力當然會變小 只要轉速變低 馬力就變小了

你一直在“最大馬力”做文章 馬力不是只有最大馬力

馬力vs轉速圖去看一下吧 一直提“全馬力”有何意義?


你的那段文字就已經說明了馬力才是影響加速度的關鍵

降低齒比讓每一瞬間車速對應的引擎轉速都降低 也就是說 馬力降低

扭力一樣 但是馬力變低 加速就變慢了

hughkk wrote:
別又急著閃躲轉移話...(恕刪)

搞半天又是bmw 幾百篇了就這個例子
從特斯拉還沒名氣起戰
戰到Tesla 連model x suv 都要上市了
還不把tesla 加進去比,一堆其他同級車也不拿來說嘴
不知道誰在閃躲lol

litchou wrote:
降低齒比讓每一瞬間車速對應的引擎轉速都降低 也就是說 馬力降低

扭力一樣 但是馬力變低 加速就變慢.(恕刪)

奇文
馬達高轉速之前扭力都一樣,就是低轉速扭力比引擎夠力太多
零轉一樣全扭力輸出你是看不懂喔?
奇怪,講半天馬力 不講全馬力輸出你是要比啥?
要不要引擎不要開火
大家下車推才算加速大馬力大啊?
ACON99 wrote:
簡單打你一句,
你的計算起步前三秒不能用。
如果所謂宏觀是指前三秒計算不能,只能算之後已經上100kmh的,
數學跟物理都有問題。


你的邏輯是胎面承受不那麼大的驅動力會打滑, 所以就算大馬力拿來灌也沒意義.
我是認為這真的限制了思考. 當然也許你物理跟數學真的很好, 卓有見解是我不太懂的,
所以你若不同意這是一種思考限制, 你就當我沒說就好...

-----
要算驅動力, 必須考慮這幾件事 (以前講過了, 再聊一次好了):

1. 動力源 (曲軸或馬達軸) 該瞬間的原生扭力
2. 傳動系統的整體減速比對原始扭力的放大效果
3. 傳動系統的整體減速比必須匹配當下車速
4. 胎半徑

我不想再去解釋 p=f*v 在極微觀下的意義, 反正你不會認同, 既然你認定 p=f*v
不能那麼用, 我們就不要用, 純用引擎扭力來算:

F = eng_torque * gear_ratio / wheel_radius ...(1), F 為驅動力

在車速 V=0 情況下, 你就當作車頭抵在一堵完美堅實的牆面, 在胎規格固定與動力源
扭力 (eng_torque) 大於 0 (但有上限, 亦視為常數) 的前提下, 你可以不斷調整放大
gear_ratio 直到胎打滑, 這無所謂 eng_torque 要不要很大, 只要它大於 0 就好.
V=0, 什麼都沒動, 動力源的主軸也沒有動(扭轉角度變化量為 0), 因為什麼都沒動,
也沒有推進的功, 基本上就靜力分析就可以.

-----
但車速 V>0 之後, gear_ratio 必須去符合速度的匹配 (否則就是胎面跟路面速度不一致,
那就是打滑), 不能愛加大就加大, 故 gear_ratio 要滿足下式限制:

V = eng_speed / gear_ratio * 2π * wheel_radius ...(2), V>0, V is given

(2) 式中, V 是給定的 (當下車體的前行速率是多少就是多少, 不能亂改),


-----
好奇地, 我們把 (1) (2) 乘起來, 求看看 F * V 會變成是什麼?

F * V =
(eng_torque * gear_ratio / wheel_radius)
* (eng_speed / gear_ratio * 2π * wheel_radius)

消去可消的項目:

F * V = eng_torque * eng_speed * 2π ...(3)

把 eng_speed 改寫成 eng_revolution / t, 得下式:

F * V = (eng_torque * eng_revolution * 2π) / t ...(4)

這式子是不是很眼熟? 我就不多說了. 我要是推導有錯, 就麻煩指正了.


-----
V=0 時, 作靜力分析就好, 我們無須考慮車速, gear_ratio 可以不受限制, 愛怎麼放大
怎麼放大, 放大到胎面打滑都可以, 很小的引擎或馬達扭力都可以因槓桿效應放得很大.
但 V>0 時, gear_ratio 不是愛給多少就給多少, 它受到限制, 必須能使 eng_speed 跟
V 匹配.

回到第 (3)&(4) 式, 如果 V 是給定的, 那我們希望 F 是此系統能提供的最大值, 那求解
的方向是只看 eng_torque? 還是 eng_torque 與 eng_speed 都要一起看呢?


-----
我之所以說宏觀, 指的是 V=0 只是眾多加速案例中的一個狀態, 甚至若比的是 V0 to V1,
0 < V0 < V1 這種 case, V=0 的分析甚至派不上用場. V0 to V1 的案例可以無窮多,
就算 V0=0 好了, 那也是單一案例無窮多個狀態中的 1 個而已, 你若要堅時 V=0 的論點
來打, 卻不去注意還有 (無窮多 - 1) 個狀態的情況都必須看, 是否夠宏觀, 就各有定論
就好, 我也不再多說什麼.


-----
物體受力而推動 (dV/dt > 0) 就是作功, 如果動都動不了 (V=0), 那的確沒作功, 就
靜力分析就好.

如果想要在 V0 to V1 的無窮多個狀態, 針對每一個狀態都作靜力分析也可以, 那要記得:
除了 V=0 狀態之外, gear_ratio 必須跟車速 V 能匹配, 再把無窮多個靜力分析結果累積
起來看總效果, 才是談論一台車子由 V0 to V1 的整段分析. 你數學很好, 應該一看就懂.
不要談作功或什麼功率也行, 反正盡可能讓驅動輪在 V0 to V1 的整段過程中維持該系統
當下狀態能輸出的最大值即可. 油門踩到底是一定要的, 但檔位要打在哪? 這一樣重要.

---
我也不要說我開了十幾年手排車, 高扭低轉跟低扭高轉我都開過, 就算物理跟數學再不好,
用試誤法也會試到 drag 最快的開法出來, 不講物理好了, 我就經驗跟你分享, 如果一直
試圖控制引擎在最曲軸大扭力區運轉作加速, 肯定不是最快的加速方法. 如果你沒開過手排
車, 那是可惜了點, 挺好玩的.

對了, 有段變速的自排車, 油門踩到底去衝也是個方法, 看看電腦怎麼換檔的.
無段變速我就不敢講了, 上回講 CVT 我都獲得閣下御賜一大堆封號, 夠了, 不用更多了.
ACON99 wrote:
搞半天又是bmw 幾百篇了就這個例子
從特斯拉還沒名氣起戰
戰到Tesla 連model x suv 都要上市了
還不把tesla 加進去比,一堆其他同級車也不拿來說嘴
不知道誰在閃躲lol


是阿,都幾百篇,這問題你還是解不出來


看看520d加速到200km/h的過程,每次換檔之後轉速都在3000~4000之間
引擎扭力輸出至少都還有32kgm以上

遠遠超過520i的27kgm扭力,為什麼2台車加速卻一樣快?

這個不解釋清楚,你要怎麼說服大家「扭力大,加速快」
或是「加速看扭力,極速看馬力」
dancingra wrote:
你的邏輯是胎面承受不...(恕刪)


////F = eng_torque * gear_ratio / wheel_radius ...(1), F 為驅動力///
這是錯的!
你用人推車狀況下才會 T=F*D/2 (輪胎跟地面都沒變形狀況下)。
驅動力直結於輪軸狀況跟推車狀況是不同的施力點。
你的 F 只能用於有加速發生時輪胎與地面的打滑驗算。

以下的論述就沒看了!

天吶,這在上演陰屍路嗎???
居然又復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