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台車, 依扭力和馬力比較加速和爬坡的差異

resolve wrote:
前文我已經提過了,我(恕刪)


"前文我已經提過了,我貼的影片裡面,CVT轉速明顯可以到6000rpm。
您貼的馬力圖裡面,就算以圖上所顯示的曲線來看,177HP也明顯不是最高點。"

但就我這邊的資料
引擎型式 L4 DOHC 16V
排氣量 1498c.c.
壓縮比 10.6:1
最大馬力 177hp/6000rpm
最大扭力 22.4kgm/1700-5500rpm
變速系統 CVT變速箱

理論上不會高於177ps,所以我看了一下圖表的資料來源
First, this was the 2016 Honda Civic 1.5T equipped with a CVT transmission. Since there’s no exact match between engine RPM and the turning speed of the driveshaft in a 1:1 ratio, it’s quite difficult to gain a true HP reading from any dyno. Thankfully Honda automatically outfits every CVT with the ability to “shift” through five gears by mimicking a standar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no power loss along the way. We’re going to assume Hondata used this feature to facilitate their time on the dynapack.

他說因為CVT導致無法找到1:1的齒比位置,
因此很難獲得真正的HP值,從結果看來本田的CVT沒有動力損失

"雖然Civic CVT的馬力明顯超過180HP,但就算以您舉的177HP的例子來說,
跟手排相比的馬力損耗為:
(190-177)/190 = 6.8%"

這部分我的錯,感謝更正(原本要用相減來表達少了1X匹馬力,後來又想說改百分比)
CVT或許正常時效率很好,但耐用度卻是一大隱憂

WIKI內容
由於是利用鋼帶與滾輪之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所以鋼帶及滾輪的工作情況十分苛刻。為了有效傳遞動力,鋼帶與滾輪之間不允許打滑,而且原本產生的熱能已經很多,如果再打滑恐怕將會造內部機件的燒毀或嚴重耗損。而為了增加靜摩擦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鋼帶與滾輪之間的壓力。但摩擦力增加了,動力傳輸的耗損也會增加,無形中還是增加了油耗。
無段變速箱搭配扭力轉換器或電子控制離合器與引擎連結,可以發揮所長很快速順暢得由低速進入高速齒輪比不用擔心震動,也就是能比較快速順暢進入省油齒輪比,但並不適用於扭力過高的情況

F1禁止不代表產品不好....
如V12發動機 早期的渦輪引擎等等
bull5444 wrote:
因為你說這是馬力放大啊,馬力放大是你隨便定義的哦???

往前翻了很多頁,我好像沒有講過這段話


Pan.tc328 wrote:
車子只要能拉動車身就夠了
就跟這條路只要120P就夠,一台車120P上的去,250P上的去,500P上的去,她也是輸出120P就上去,油門就不需要再踩,再快就超速就危險了

非常自得其樂的阿q思考
hughkk wrote:
往前翻了很多頁,我好像沒有講過這段話


你是對的,你沒說放大,你說變大
545433 wrote:
理論上不會高於177ps


並不是「理論上」不會高於177HP。
車子上dyno拉馬力比原廠數據好,是很常見的。

545433 wrote:
CVT或許正常時效率很好,但耐用度卻是一大隱憂


耐用度除了看變速箱形式,也要看設計用料和成本。
Jatco CVT8就比CVT7耐用許多。
就跟同樣是雙離合,Porsche的PDK也比VW的DSG耐用一樣。

如果就單一車廠來看,
AUDI的MU災情也比DSG的災情小。

545433 wrote:
F1禁止不代表產品不好....
如V12發動機 早期的渦輪引擎等等


應該反過來說:
F1禁止的東西,通常都是好東西。
hughkk wrote:
往前翻了很多頁,我好(恕刪)


哈~
坦白說我對事不對人,所以我不知道有沒有回你

我是認同 Bull5444的一些理論,他剛好跟你有的文章有關

變大跟放大有不同?
hughkk wrote:
沒錯f1之前也有出現(恕刪)


原來六扇門是這樣來的
resolve wrote:
F1禁止的東西,通常都是好東西。


這個~
實驗的東西我辦公室很多..
從理論到建模到實驗室到商轉中間死很多東西,很多要花1x幾年才可以賣
神科技非常多,到大家都有能力買真的可以上路穩定的不是那麼容易

什麼ACC 有的沒的,非常多國家非常多實驗室非常多演算法,什麼自駕車等,很多2年建一個雛形找個封閉場地試一試,然後沒了,最後做出晶片可以跑的就是那幾家而已

F1的東西放到市售車?
成本?Size?
Pan.tc328 wrote:
這個~
實驗的東西我辦公室很多..
從理論到建模到實驗室到商轉中間死很多東西,很多要花1x幾年才可以賣
神科技非常多,到大家都有能力買真的可以上路穩定的不是那麼容易

什麼ACC 有的沒的,非常多國家非常多實驗室非常多演算法,什麼自駕車等,很多2年建一個雛形找個封閉場地試一試,然後沒了,最後做出晶片可以跑的就是那幾家而已

F1的東西放到市售車?
成本?Size?



F1就是最好的新科技試煉場

F1從以前到現在已經有很多科技在賽道驗證成熟後
下放到市售車上

市售車上的版本當然會將成本降低
至於尺寸就不用擔心了
F1上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越小越輕越好


更何況,F1禁止的東西,
很多都不是新的技術,反而是能夠安全增加車速的技術。
會被禁止,純粹只是怕比賽太無聊。
被禁止的像是ABS、循跡防滑、主動式懸吊避震、側裙增加下壓力、
還有前面提到的CVT,
全都是因為「開外掛」的原因被禁止,
而不是因為不成熟的關係。
bull5444 wrote:
這是我算出來a180i與a180d,0-4500拉轉所需要的時間,可以看出,180d在4000RPM之前的每500RPM區間的拉轉皆比汽油引擎快。(恕刪)

我以為這篇會有人來挑戰的,結果沒人理,桑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