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hilla wrote:
這個小弟就要請您回覆...(恕刪)


我覺得兩方講的都有理啦:

P大是從源頭為出發點來看事情的 -->馬力=扭力*RPM*K

S大是從結果來看事情的 -->動能=1/2mv^2

不過S大沒有解釋到是甚麼東西使車子獲得這個動能的??

功率=動能/單位時間, 所以如果沒有解釋出動能的來源,光講功率好像也不充足~~~

ps:這個國中理化都有教,高中物理又再提到,不過已經離我時代久遠講錯請原諒啊



Pachilla wrote:
馬力是扭力跟轉速的函數﹐ 所以一顆扭力一樣大、在同樣轉速下馬力只有一半的馬達在基本物理的原則下是不可能發生的﹐否則愛因思坦如果還活著大概要切腹自殺了。 一個學過物理的人是不會提出這種繆論的。


我的發言並不驚天動地,也不改寫任何物理原則,只是撼動了你連國中理化都沒學好的幼小心靈。

不會有人比加速的時候還規定一定要轉速多少。你的觀念轉不過來我除了心裡偷偷覺得你很可憐以外也沒什麼辦法。如果世界上有這種規定引擎轉速的drag race還麻煩你告訴大家。

Tesla的馬達就算扭力只剩一半、轉速拉高一倍功率不變,只要加上一個減速齒、維持差不多的馬力重量比,加速還是一樣很快。

Tesla的馬達就算扭力加大一倍,轉速變低功率只剩下一半,就算加上增速齒,加速肯定是慢到不行。這種馬達很常見,工業用的低轉速大扭力馬達並不稀有,而且還比較便宜。

F1是最好的高馬力低扭力引擎的例子。F1加速快不快?

雙缸機車也是很好的低馬力高扭力的例子。同排氣量的雙缸重機和四缸相比,誰加速快?想不透這點,你永遠也參不透為什麼同樣是公升級仿賽Ducati在直線上卻會被日系仿賽海放,也永遠想不透為什麼所有依排氣量分級的比賽都會對多缸引擎加上weight penalty。一切都是為了馬力重量比。
其實有個簡單的答案,柴油引擎的先天條件,為了提高壓縮比點火,活塞行程變很長,
而且現在大部份都有渦輪增壓,壓縮的空氣更多,4個行程下來比汽油引擎多一點時間,造成引擎拉轉慢,
而且柴油引擎轉速極限大部份在4500RPM,比汽油引擎少了2000RPM,
所以0~100KM/時 的加速都只能在10秒左右
怎麼又陷入馬力迷思勒?

轉速與扭力之間的匹配,才是車輛性能的調教
而馬力是結果

或者嚴謹的說,因為大家在引擎轉速與扭力的調教,各有擅場
回到能量的結果,才是用馬力來比較

開版大的題目是指加速
影響加速的因素很多
馬力的大小反而比引擎轉速、引擎扭力、動力傳動系統等因素,更為間接

沒有引擎轉速產生,以及引擎扭力的輸出,怎會有馬力勒?
這樣講好了。

AB兩車並行,兩車除了引擎以外其他通通一樣。重量一樣,傳動效率一樣,風阻一樣。

A車馬力大、轉速高、扭力小。

B車馬力小,轉速低,扭力大。

同時踩油門,誰快?

Scintilla wrote:
「加速靠扭力」是柴油車商的騙人口號

如果加速是靠扭力的話,就不會有「退檔加速」這檔子事了。退檔後轉速拉高,請問扭力有拉高嗎?並沒有,退檔後扭力搞不好還比較低。扭力既然沒拉高,那加速怎麼會變強?由此可見,加速顯然不是靠扭力。

人對「引擎扭力」其實是沒什麼感覺的,人只感覺得到「輪輸出扭力」,也是引擎扭力乘減速齒比。

「加速靠扭力」只有在「不能退檔」的狀況下才成立。

在正常的情形下(可以退檔),加速靠的是馬力重量比。

這是您對「引擎扭力」所下的新定義嗎?
呵呵
jamesyangyang wrote:
我覺得兩方講的都有理...(恕刪)
+1,對阿,都有理~~

F=ma,所以要加速度一定要看扭力F。所以有人說:加速靠扭力

P=Fv,當達到尾速的時候,依題意,a=0,F就是用來克服摩擦力、阻力等等,通常F會正比於v^2,所以尾速v越高,所需的P,就是馬力,就要越大。所以有人說:尾速靠馬力

dss wrote:
+1,對阿,都有理~~

F=ma,所以要加速度一定要看扭力F。所以有人說:加速靠扭力

不完全對,這是很多人誤解的地方。

這裡的F是力量,不是扭力。

引擎扭力小的車,可以因為大的減速比而得到很大的F。

引擎扭力大的車,也可能因為小的減速比而得到很小的F。

柴油引擎因為轉速低,減速比一定比較小,輪下扭力不一定比汽油車大。
babymlin wrote:
這是您對「引擎扭力」...(恕刪)

不然你對引擎扭力的定義是什麼?
Scintilla wrote:
不完全對,這是很多人誤解的地方。
這裡的F是力量,不是扭力。
引擎扭力小的車,可以因為大的減速比而得到很大的F。
引擎扭力大的車,也可能因為小的減速比而得到很小的F。
柴油引擎因為轉速低,減速比一定比較小,輪下扭力不一定比汽油車大。
您說的沒錯

但這裡的F,純粹是指施加在輪上的力量,來源自然是扭力

換句話說,如果兩車曲軸之後的結構一樣,扭力大的F就大,反之亦然

要討論這種話題,變因要越少越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