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動力、純電力!2030誰會是未來的主流?

nomorelife wrote:
小弟想請問大大,核融...(恕刪)


大家的問題我一一簡說一下

電動車使用的電動馬達是無刷的,只有充磁需求沒有碳刷更換問題,而之所以選擇電動車其中一個理由是廢氣的集中管理,作為電池電力來源的發電廠有廢氣集中處理設備,比起讓車輛四處散放廢氣這樣的管理模式比較容易控管廢氣控制效率,而電池的回收率以美國來說最傳統的鉛酸電池就有超過9成多以上的回收再製率,甚至還比塑膠與鋁的回收率還高

再來核電廠有概分輕水與重水等多種,重水的可以做濃縮鈾再提煉,台灣的則只有輕水式的,國內核電廠的燃料棒是國外的輸出管制品,要換新是要一換一的,你要留人家還不給,原廠拿回去可以再濃縮精製
台電水泥桶封存的是中低放射性的間接廢棄物(就是工作衣,電廠維修更換物等等),這些的放射性在數年至數十年即衰變至低危險性

另外現有的核融合與核發電技術使用的燃料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太陽反應是最經典的核融合模式,但除了許多年前一份發表的偽科學實驗發表報告外沒有真正成功的可控制方式,能實現的只有氫彈這種得不可控模型

目前地表上實現幾種方式裡比較大規模的是海水裡即能取得原料,以氣體(氘-氚)加速為電漿的控制方式,這個的汙染就遠比核分裂的少,而且只有失效沒失控問題,最多就是拘束失效電漿打傷反應爐拘束內壁而已
如果沒記錯, BMW和Bosch 有共同開發氫動力模組已多年.
但是這2年的結果, 並不樂觀.
看到太空探險的新聞
...2012年8月,好奇號太空船登陸火星,這個探測車以核能為能量來源...
有人清楚該核能動力的細節嗎?
Best Regards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這二種小弟我都不看好...(恕刪)


酒精汽油擺明只是過渡而已....目的是減少汽油的使用....

再者..酒精的製造牽扯到糧食問題....這搞不好比能源問題更為棘手....

nomorelife wrote:
小弟想請問大大,核融...(恕刪)


核融合可以想成太陽發熱的樣子。太陽就是核融合反應。基本上是不會有廢料放射線問題,不過現今核融合因溫度太高,沒有什麼容器可以有效把這些反應控制在一個反應爐裡。所以還沒法應用在發電上面。

動力和帥 wrote:
正當全球相繼投入新節...(恕刪)


其實說實話.....鋰電池和無刷馬達的混合動力.....才是未來主流

小型車.和磨陀車...以社區上下班為主的....是以純電力為主..

長距離為主的則是以X電混和動力...也就是...以鋰電池和無刷馬達為動力基礎..加上發電機(汽油.燃料電池.甚至各種能量都可)

原因在於..可選擇性高...

未來電能來源其實不是只有然沒和重油..風力和太陽能甚至地熱也是可以選擇的電力來源管道..
所以電力來源並不是環保探討重點....

而純電力電動汽車最大的弱勢是...行駛距離不足..因此在電池容量改進之前...加上發電機的油電混合車才是主流.........



看來兩種系統都有優缺點.....

氫燃料較易從現有內燃機來使用.....既有車廠較喜歡.....變更幅度較小.....

電動車年輕車廠較喜歡.....不易被限制於引擎的開發.....


聽說已經有一種技術不必拉線可以直接感應充電.....
停車位置地面有該設備就可以直接充電......
經過時候也可以感應充電......
只要突破效率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不易充電的問題.....


目前這兩種都是以目前技術思考出來的設計.....
說不定未來有新的科技出現獲得重大突破.....

比如說.....利用地球磁場轉化成動力驅動.....

那不就是........UFO了.......
鋼鐵人胸口那顆如果真的可能,

那這個世界就真的要改變了。


Vincentliou wrote:
看到太空探險的新聞....(恕刪)


歷年來太空船曾使用的核電池都是指微型核分裂電池,穩定而且好控制

weihun wrote:
看來兩種系統都有優缺...(恕刪)


就是微波充電技術啊,但實際上能充的電力不大,常見的是遙控飛機級的實驗機(很輕,而且翼展頗長,跟太陽能技術下的成品有點類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