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的春天就要來臨

我看你還是等下個月6號在來換個帳號在近來發言吧你

你看的懂英文嘛


如果看的懂的話 就請去看一下人家國外的bmw i-drive做到什麼樣子的境界


兼顧安全 性能 方便

才是21世紀車廠的競爭

如果台灣的賣車業務都像你這樣

那我真的覺得 台灣的汽車工業到了該下台一鞠躬的時候

雖然我也是開國產車

可是 我的下一臺車 絕對不會是光有整合性電子服務的花車


少在這邊放你的x臭x
老實講i-drive好像設計的太複雜了點,網兄您的基本論調我想大家都認同的而且這方面的整合必定是趨勢,但是我真的覺得i-drive真的需要時間熟練.....



回歸正題原PO說saab沒出小車可惜,我想因該是saab說
以目前的煉鋼技術而言,車長短於4米6,前後撞時,吸撞區不足
車寬窄於1米7,側面撞擊,吸撞區不足
and saab也巧妙的自己回答她們的車最小 長4米63,寬1米76。
3121 wrote:
懷疑國產車不安全是毫...(恕刪)


難道沒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失控? 原來國產車比雙 B 安全,真是怪理論
3121 wrote:
前陣子很出名的高速公路車禍,國產小車在高速連續翻滾之後,車身嚴重變形,駕駛還是一顆好好的在電視上哭個不停的對某位市長表示最深的歉意...(恕刪)

胡說八道!!
是胡市長的公務車遭到肇事小客車側撞後,連續翻滾。
而那臺肇事小客車根本沒翻車!!

您怎麼可以以個人心態篡改實際車禍情況呢!?
不道德!!太不道德了!!!!

以前有聽說 2008 起 artc 會測國產車, 是否真的會開始測 那會測那些項目
為何現在都沒有 artc 測試報告 , 只有早期 某些車廠測過 .
3121 wrote:
國產車的安全係數不斷...(恕刪)


請教何謂安全係數? 你懂嗎?
一台車最要的就是看不見的地方~~氣囊~底盤~ 鈑金剛性 (這包含了鋼材的提煉技術~台灣的煉鋼廠要提煉出和國外 百年 大煉鋼廠相同品質鋼材 很難~ 因為人家好的原料不賣你~
不然為何目前台灣 金屬業 所使用的金屬材料品質 還是輸國外那麼多?)

國*慘*車 這麼多年來 終於 肯進步了 這點大家要鼓勵
但不是要國內車廠 ~ 閉門造車 自以為是~
Do not pass by like a dream
當國人都是瞎子吧

看樣子樓主貼上來是討罵的吧 !

哈 哈
3121 wrote:
國產車的安全係數不斷...(恕刪)


我強烈懷疑這位發文者是別廠來栽贓給我們公司的啦

整合性服務......先看看開通率再說啦

TOBE都快玩爛了....只想把它砸爛

歐洲車沒這套系統......你太孤陋寡聞了吧

你講的這3個造型上的例子.....

因果關係完全相反....反倒是歐系車廠的造型.現在才是全球市場的開創者

拜託...不要用這種抹黑戰術了.....

如果真的是自己公司的...先做好功課在上來發言吧

同意上面的網兄的說法,

BMW i-drive比 N的 tobe功能強多了,
我看過大7上面比較舊的版本,使用上稍微複雜點是了.
呵呵~~看到這文章早餐差點噴出來...

你有看過歐洲車選配室內氣氛燈嘛??還是有選配行李箱控制或是渡落飾條的...

希望車廠別一值在內裝搞文章,多在車體剛性和SRS下點心思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